这么说来盟主还是王爷的救命恩人了?李琬琰故作意外的挑了挑眉,她话落,便听见贺兰月一声鄙夷的嘲笑。
贺兰辰管不住贺兰月,只好十分尴尬的圆场:其实也是机缘巧合,是我们家与王爷的缘分。
机缘巧合李琬琰重复这四个字,她笑看贺兰辰:可否与本宫说说,是怎样的机缘巧合。
其实,在萧愈此番进京之前,李琬琰从未想过他还活着,她是亲眼看过他的尸首。
当年,她费尽辛苦终于托人联系到了贺兰盟主,这是萧愈北上途径的最大的江湖帮派,她出重金求他救人,可当年贺兰山庄的人知晓要救之人是受朝廷追杀,便一口回绝了她。
后来她散尽钱财,几番加价,终于在重金之下,贺兰盟主打算铤而走险,答应她救下萧愈。
但后来,她却从皇叔那里,看到了萧愈遍体鳞伤的尸首。
她几番派人去贺兰山庄求证,她不信萧愈就这样死了,她不明白为什么他们明明占得先机,却还是没能救下萧愈。
可她派去的人都遭到贺兰盟主的拒绝,再后来他们连贺兰山庄的大门都进不去,半年之后,贺兰山庄搬迁,再无音讯。
她在贺兰盟主的几番推辞之下,慢慢心灰意冷的接受了萧愈身死的事实,也不再紧揪着贺兰山庄的音讯不放。
但她如何也没有想到,十年之后,萧愈活生生的回到了京城,贺兰家依旧是他的救命恩人,那当年那具瞒天过海的尸首从何而来,明明营救成功,贺兰盟主为何对她推辞不见,究竟其中发生了什么变故,有何隐情,要这样一骗她就是十年。
贺兰辰听到李琬琰的询问,抬手挠了挠头:我那时候年纪还小,只记得父亲带着商队下山,回来时就带回了受着重伤昏迷不醒的王爷。
那王爷醒来后,可有询问什么?李琬琰紧接着又问。
贺兰辰虽然对李琬琰有好感,却也知道王爷和皇室的恩怨,知道谢氏一族的旧怨乃是先帝一手造成的。
他犹疑半晌,最后含糊答:王爷昏迷数月,醒来时问问了下家人。
李琬琰在贺兰辰磕磕绊绊的回答中大抵能猜到那时的情景。
可她还是不明白,贺兰盟主为何要隐瞒此事。
李琬琰正想着若继续追问下去,会不会引得贺兰辰起疑,又纠结,她问出口后,贺兰辰也未必清楚当年的事。
疾行的马车突然停下,周围生出吵嚷声,贺兰辰坐在靠近车门处,闻声抬手撩开帷幔向外一望。
不知是何处涌来的流民,少说有几十人,拦在队伍面前,跪地乞讨。
李琬琰见此情景,立即起身下了马车。
这地尚还在京畿范围内,会这么多流民,实在她意料之外。
萧愈和吴少陵等人已经翻身下了马,李琬琰快步上前走到萧愈身边,与他商量可否先动用些军粮,分给这些百姓应急。
萧愈环看四周,又看了看这些流民,他目光落回到李琬琰身上,瞧她焦急的神情,便点了点头:好。
他吩咐霍刀去取一袋干粮。
地上的流民们闻言,立即磕头谢恩,李琬琰又吩咐人准备些水。
干粮拿来,士兵们开始给流民分粮食,李琬琰注意到人群边缘,一个瘦弱的母亲怀抱着两个小孩,想上前领粮食,却挤不过那些比她高壮的男子。
李琬琰看着她怀中饿得两颊塌陷的孩子,心里难过,她从士兵手里拿了几个馒头,亲自上前,走到女人还孩子身边,将馒头递上去。
瘦弱的母亲连连道谢,李琬琰看着这些流民,有些不解:你们不知道京里有救济堂吗?
瘦弱母亲先将馒头分给孩子,她闻言有些心虚的看向的李琬琰,又看了看他们大军前来的方向。
李琬琰看出她的不安,也不急着追问,又拿了一个水袋递给女人。
女人接过水袋,开始掉眼泪:我们我们都是从南境逃出来的,不敢去京城,安大人说,像我们这样的叛民,去了京城只有死路一条。
李琬琰闻言不由蹙眉,她没料到安明栾竟如此无耻。
京城从没有这样的规定,只要是大魏的子民,去了京城一定会得到妥善的安置。李琬琰说着,忽而觉得手腕上一重,低头一看,竟是女人怀里的小姑娘正抬手抓她的手链。
女人也看见了,连忙将女儿的手拍掉,随后向李琬琰赔礼:孩子不懂事,贵人切莫见怪。
李琬琰垂眸看了看腕上的蕾丝镂金手链,闻言笑笑:无妨。
贺兰月远远的在旁看着,早看不惯李琬琰惺惺作态的模样,见此立即开口嘲讽:装得为国为民情真意切,贵为一国长公主,竟连一个手链都不舍得送人。
贺兰月的声音不小,周围的人听得一清二楚,李琬琰身旁的女子也听见了,立即表现出惶恐,就要跪地行礼。
李琬琰连忙将人扶起来。
她本无意暴露身份,闻言不由回眸不悦的看了眼贺兰月。
小心!
李琬琰忽而听到一声惊喝,她转回头的瞬间,看到一张陌生狰狞的面孔朝自己而来,紧接着腹部一疼有一个尖锐的东西,刺破皮肉,深深的陷入身体之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