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一千零二十七章避不过去的门槛
    瓷器的开片,是收藏鉴赏者必须了解的一种知识。
    什么样的瓷器,什么朝代的瓷器,都有着什么样的开片,都是不同的。
    所以要仿制这一点,确实很难。
    但是,你要不管不顾, 只是想要让瓷器开片,那又很容易。
    造成瓷器开片的原因有两种,一种是人为的开片,一种是自然的开片。
    陈文哲学习做旧,直到做旧技术达到大师级的时候,才学到了人工开片技术。
    但是, 没有好的瓷器,不想仿制北宋五大名窑,这种技术在平时也用不到。
    毕竟先前做旧技术不到家,就算仿造出一些开片瓷器,也没有太大价值。
    只不过,现在又有不同,因为他可以高仿汝窑瓷器了。
    而想要高仿汝窑,开片技术就是一道避不过去的门槛。
    既然要高仿,那自然就要掌握人工开片技术。
    而人为的开片,就一定要注意器胎。
    开片瓷器的器胎是不同的,多属浆胎瓷器。
    所谓“浆胎”,是在制胚时,撷取浸泡过的精细瓷粉,澄清后融成泥浆,制成胚胎。
    人为的开片,在这些浆胎制作过程中,就配好了药料。
    入窑烧时,必使之开片,开大片或者开小片, 都可以按照用不同的配料来实现。
    这样烧制出窑的瓷器,开片形似龟裂, 可是开片却在胚胎里面。
    这一方面是仿制汝窑的难点,因为真正的自然开片,肯定不是在胚胎里。
    自然的开片,是瓷器历年既久,表面釉层渐渐内裂,或呈鱼子纹,或成牛毛纹。
    无论何种纹形,卡片都与胚胎无关,开片纹痕绝不会深入,而仅仅开在釉面上。
    所以凡是瓷器因年久自然开片者,其釉总似开而未开,在若隐若现之间。
    若为人工开片者,则在瓷胎上豁然显露,这是二者的根本区别。
    人为开片始于宋代哥窑,此后很多窑口都有仿制,而汝窑瓷也肯定不能例外。
    所以,想要学习汝窑瓷的开片技术,还不如学习一下哥窑的技术。
    陈文哲对于哥窑和弟窑,都有涉略。
    虽然弟窑他更加精通一些, 但是由弟窑推断哥窑的技术, 加上一些传承,让他对于哥窑的烧制,也是有所专精。
    哥窑是宋代处州龙泉县人章氏,兄弟中哥哥章生一开设的窑厂。
    哥窑瓷胎质细,性坚,体重,多断纹隐裂如鱼子,亦有大小碎块纹。
    古瓷器上牛毛纹微带黄色鱼子纹的开片,既属自然的开片。
    自然开片的瓷器,据传见于北周柴世宗所创柴窑瓷器中,有一种豆绿色,釉中有细纹开片。
    北宋定窑瓷器乃古瓷中精丽之品,其中开片者,都是柳纹。
    先前陈文哲研究秘色瓷的时候,也研究过柴窑,甚至把技术延伸入了汝窑。
    这些积累,都是现在仿制汝窑瓷的基础。
    而景镇那边,对于开品瓷器,更是有着深入的研究。
    毕竟人家历史十分悠久,就算是在南宋时期,人家就生产过粉定。
    南宋景镇粉定,也有的开片,当然有的也不开片。
    谷嗠
    除了景镇那边,其实国内其他窑口,生产开片瓷器的还有不少。
    一种技术,现代人做不出来,就说是失传了。
    其实,如果好好研究一下,也许没有失传,只不过是转变成其他技术了。
    比如说宋代的汝窑,它们消失了,难道开片瓷器也消失了?
    不是,那个时期的平阳窑,又称土定,其瓷也是多有蛇纹开片。
    宋代长安耀窑,有一种细胎细釉带暗花者,釉极细而带有开片。
    不识者往往误认为定窑,这种耀窑瓷暗花开片与定窑瓷微有不同,非鉴定行家是辨识不出来的。
    宋代建窑瓷有一种白色,颇似定窑,但无开片,是二者区别之处。
    清代郎窑产瓷,有先后之分。
    凡瓷器里外都有开片,底足有灯草旋纹,其色深红如凝牛血者,是先制之品。
    另一种绿郎窑瓷器,色深绿可爱,满身细碎纹片。
    其实这是一种明代仿弟窑的作品,至于郎窑这个瓷器,既受近世人重视,但却又被人误解。
    一般瓷器商人通称的郎窑瓷,其实乃是明代祭红之宝石釉,并非都是郎窑所制。
    而且还有瓷商误会郎窑,说它是雍正乾隆时代,供奉内廷的外国人郎世宁所督造。
    其实,郎世宁从未监督造瓷。
    真正的“郎”应是指郎廷极,他是康熙朝监督瓷业之官,时任西江巡抚。
    《陶录》、《茶余客话》等笔记书中,俱见记录。
    而瓷商口中的“郎窑”,其实是混淆了明清两代事实,且以讹传讹,相沿成习了。
    正是这种习俗和风气的变化,在瓷器赏鉴上,及瓷器价格变化方面也十分明显。
    最初,瓷器小而开大片,以及瓷器大而开小片者,在瓷市上都价值十分昂贵。
    而近世以来,瓷器鉴赏界则不看重哥窑的人工开片,而以郎窑的开片为贵重。
    但是概而言之,瓷器开片以手扪之感觉不到痕迹者,更为可贵。
    这些是武三比较重视的,因为他们是以市场为导向。
    但是,他并不知道,他看中的东西,在汝窑瓷之上,也许并不重要。
    说到最后,还是要说到高仿之上。
    不管是哥窑,还是汝窑,自然的开片纹痕,不会深入到胎骨,仅在釉的表面形成开裂。
    而在裂纹之中,还有细分,比如百圾碎。
    百圾碎为冰裂纹的一种,即裂纹釉中纹路繁密,开片较为细碎者。
    这个名称起于宋代之哥窑,景镇窑仿哥窑之后,即一直沿用。
    陈文哲的选择果然没错,景镇那边在瓷器制造方面,真是什么样的技术都有积累,就算是开片,也有很深的研究。
    通过跟两位老人交流,陈文哲也顺利得到了比较高深的开片技术。
    说的简单点,开片釉在制作上,可分两大类。
    一为填充型,在烧成的釉裂纹中填充煤烟等,纹路呈黑色;
    也可在裂纹中填充硫酸铜等着色剂,呈棕绿色纹路。
    另一类为覆盖型,在焙烧后的底釉上覆盖一层颜色釉,再次焙烧,呈现裂纹,露出底釉颜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