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听到老支书这么一说,嘴上是答应着,但是,内心却是鄙视的。毕竟,老支书明显是已经知道自己家孩子的成绩了,而大家却还不知道自家的啊。
这一对比,就更是觉得老支书是个老狐狸。不过,这个时候,没人敢顶着老支书的臭脾气说话啊。大家也不争辩,就盼着老会计赶紧回来。
只要老会计回来了,那一切都是有缓冲,有商量的余地。所以,哪怕是老支书不高兴,大家也是继续等啊等。谁这会儿也不走。
完全老会计带回来对自己不利的消息,那肯定是第一时间要找老支书问问怎么办。要是完全认栽了,大家是不甘心的。
而就在大家的声声呼唤中,老会计和张大军也回来了。张大军和老会计两个人都兴高采烈的。真的是那种嘴角咧到耳根子的高兴。
大家一看两个人这样的情况,心更是着急的不行。而老会计也没有让大家猜谜语,直接十分爽快的说了,全村考试的二十三人,只有三个人需要调剂,
其他人都是没有任何问题的,完全是心想事成。剩下的,那也只要是身体健康就好。至于政审什么的,这些完全是不用担心的。
大家听到这里,就立即欢呼的不行。当然,估计大家除了林可敢直接报首都的牛掰大学,其他人是没有那份勇气的。哪怕是别村子的知青也没有。
不过,大家听了林可给大家免费的讲课,还是特别佩服林可的。剩下的其他人,也就盼着自己先考上再徐徐图之。哪怕是大学不好,也比没有好啊。
所以,老会计觉得自己这是完全的光耀门楣啊。而老支书听到这里,也是各种高兴。觉得这一切,很大程度,不对,是全部功劳都要算自己外孙女的。
要是没有林可执意要大家复习,更是在一个月内,不眠不休的督促大家学习,那大家肯定是么有这么好的成绩的。村子里,除了自己不想考的。
但凡是有一些基础的,那都是十分积极的相应政策,都特别踊跃的报名。而上洼村的报名率,那也是附近几个村子首屈一指的。
其他村子,除了几个高中生,剩下的也就是部分知青报名了。毕竟,有些知青已经成家立业,为了家庭的安定,家里人也不会轻易同意他们参加考试。
要是女的,那男方家里更是反对。毕竟,一旦女方有工作了,那以后家里就要女方说了算,这可是让大家从心里上就接受不了的。
要是男方去考试了,大家第一时间想到的就是陈世美。再说了,原本人家知青就有些看不起自己闺女,要是再有机会回去,还有工作,那更看不上了。
而当时上洼村一下子报考这么多人,还是让大家嘲笑了很久。觉得上洼村的人是想发达想疯了,一个个的都不切实际。
现在得到了确切的成绩,哪怕是没有得到具体的录取通知书,大家还是十分高兴的。当然,那三个需要调剂的,肯定也是会选择调剂的。
林可一开始报的是经济,后来老支书一个劲的说她报考的不好。但是,林可也始终坚持自己的意见没有变动。毕竟,只有这样才能掩护自己的真知灼见。
当然,林可依旧会选择第二专业。不过,眼下这一个专业,也是够自己努力了。毕竟,要是学的足够好了,那自己就能留校。
一边能赚工资,一边还能不耽误自己的赚钱副业。当然,赚钱什么的对林可来说,那都不如自己的宝贝之之来的重要。
林可觉得自己这么努力,一定意义上来说就不辜负自己重活一世。另一方面也是要尽可能的,让之之有一个好的物质条件。
林可觉得这都和自己一开始的打算不一样了。不过,谁叫自己这会已经是一个孩子的娘了,那想的也就不一样了。总是要先考虑一下之之。
看到大家这么激动,而老会计也知道这些人再等那三个需要调剂的名字。直接就说了那三个人的名字,不过一说出来,大家也能理解了。
毕竟,这三个人报考的学校有些好。当初家里人也是商量着不要报这么好。但是,人家铁定了就要报考。更是说了,大不了来年再考。
这会,老会计其实还真的盼着这三个娃留下来。这样的话,明年那些眼热的,想要考试的,也有个人指导,不至于两眼一抹瞎的乱抓。
但是,这个老会计哪怕是一路同行的张大军也没有说出来。这完全是没有把握的事情啊。要是明年连这个也靠不上,那咋办?
到时候,自己一句话就是耽搁了人家一辈子的事情。这样的事情,老支书和老会计都不敢做。也就等着人家自己决定才好。
大家都十分高兴的,各自回家庆祝去了。当然,老会计也是安顿了,让大家都低调。要是遇到后台厉害的,到时候出了意外,可不要再生事端了。
原本大家还都想要好好大肆庆祝一番的。这会听到老会计这么说,那完全是没有任何意义。毕竟,大家都是心理有数的人,更知道什么是真的‘公平’。
与其到时候让自己瞎嘚瑟的,把一份改变命运的通知书给嘚瑟的没有了,还不如悄悄低调几天。反正,永远都是民不与官斗。
哪怕是能斗赢了,其实也是输了。毕竟,这么刺头的一个学生,人家学校的第一印象就是不好的。任何时候都是人情社会,不能太天真了。
大家回家了,那天最少都是一顿肉。把最好的肉都挑给家里考上的孩子。更是知道这份感谢应该给了林可。没有林可就没有自己的闺女(儿子)。
突然好多人都杀鸡,这可让村子里其他人都注意到了。也不知道是什么好事,不过,看到大部分都是考试的人家。大家心里就多少有个约莫。
而张大军知道林可其实并不稀罕鹌鹑,只是这东西繁殖速度快,还能多下蛋。不过,今天张大军也没有答应跟老支书他们一起吃饭。
而是直接带着自己的老婆孩子回家了。张大军什么也不让林可做,都是自己一手承包了全部的活计。只让林可跟着之之玩耍。
吃了饭,张大军觉得自己就开始了自己正式的奖励。第二天林可日上三竿也没有起床。张大军完全是不建议的,一个人带着之之,更给林可准备早饭。
回来第一天,张大军说自己没吃早饭,林可就开始给他准备早饭。这么几天坚持下来,张大军要求林可每天必须吃早饭,林可也适应了。
不过,从张大军回来以后,林可发现自己貌似每天起床都不早。这个也就幸好是公婆不在一起住着,要是一起的话,林可都能想到李翠翠的火山喷发。
哪怕是不喜欢张大军,但是,相比儿媳妇这个外老婆养的,那更是不喜欢。张大军回来也几天了,可以说为了媳妇,那是把几年来的假期都一次性用了。
这次知道媳妇已经考上了京都,而自己却在边界地区服役。以后见面那更是比较远了。但是,为了能老婆孩子热炕头,张大军觉得自己更要努力。
争取在媳妇毕业的时候,自己也能调到京都附近的部队。这一辈子,张大军知道自己是至死也不会脱了自己是身上这层皮。
那也就不去纠结陪伴老婆孩子的时间少。毕竟,家里的每个人都在努力,每个人都多一些包容,什么大矛盾也不会出现了。
等林可洗漱好了,直接去厨房锅里端出来张大军准备的早点。馒头加小菜稀粥,看着这个,林可还是十分感动的。毕竟,馒头一看就是新蒸的。
也许对别人来说,每天吃到面包是一种幸福。但是,对于林可来说,与其天天吃面包,还不如换个花样,来点馒头更实用。
吃的饱饱的,棒棒哒,林可一扫之前的恶鬼投食的形象。开始找个阳光的地方,闭目养神一会。谁叫自己刚刚吃饱,就想要呼呼睡一大觉呢。
这个时候,张大军也不知道从哪里掏腾来几朵小野花。林可看了也是各种欢喜,十分愉快的找了一个水瓶,直接把花插了进去。
当然,为了美观,林可顺手把自己的白色毛线,绕着瓶子口缠了几圈。效果立刻就显现出来了,完全是秒杀之前的单调。
看到林可欢愉的脸庞,张大军就知道自己拍马屁拍到了点子上。这也不枉费自己和自己儿子辛苦了一个早上。
要知道小不点看到妈妈睡觉,完全不待家里。张大军无奈,只好背着小不点一起去给林可找心仪的礼物。看到妈妈十分喜欢,之之立刻跑过去。
拽着林可的裤脚,示意林可蹲下来,然后湿哒哒的给了林可一个中午吻。然后眉飞色舞的说,“妈妈,花花,找找,找找、、、、、、”
然后就要拽着林可去找更多的花花,貌似是打算把全部的都摘回来一样。不过,林可可不记得村子里这会还有幸存的野花,就看向了张大军。
“就是咱们后山小溪边那里的,我想着那里气温不会太冻,也就是过去碰碰运气的,没想到,还真的碰到了。我们就给你摘回来了。”
林可也没有吝啬自己的夸奖,直接狠狠的亲了几下之之,一边说着,“谢谢宝贝之之送给妈妈的礼物,妈妈特别喜欢。”一边用眼角扫着张大军。
张大军觉得其实是宝贝媳妇脸皮薄,不好当着宝贝儿子的面感谢自己,这是间接的感谢自己呢。整个人也是高兴的不得了。
从张大军的表现来看,林可知道自己达到了目的。也不去刻意的去感谢张大军了,只是一整天都化身迷妹,时不时的都看几眼张大军。
让张大军越发的觉得,以后逢年过节什么的,可以不吃东西,但是,一定要给媳妇准备这些花花草草。或者,自己媳妇就喜欢这种调调吧。
打定了主意,以后的日子里,不要说是逢年过节的。哪怕是平时惹恼了林可,张大军想要修复一下两个人的关系,那也是离不开各种小礼物的。
而到了中午的时候,外爷就派张蝶舞过来叫自己两口子去吃饭。首先解决的就是这个扩大问题。这个完全是通过村委会一致通过扩大了。
而用人也主要是自己村子的人,更是给林可股份。想要林可时不时的能推出一些个新产品。这样也有利于扩大市场。
反正,老支书觉得林可也快要走了,那以后出去要是没有收入,也是日子过的不富裕。再说了,自己在这个位置上,那肯定不会让林可出事的。
而且,法不责众,既然知道可能的后果。那老支书肯定是要提早拉人下水的。不仅仅是附近的村子,更是要和上面的人打好关系。
这可不仅仅是为了村子人富裕,更也是为了给从政的人刷政绩。这点,一开始老支书还真的忽略了。现在有了这点抓着,那接下来就好处理多了。
林可一边吃着饭,一边听着老支书给自己讲道理。知道自己一直想要规避的风险,貌似是躲避不了的。那也就只能是尽量的完善老支书的计划。
这个时候,大家还不知道未来的麻烦。但是,林可要求老支书凡事都要留个依据,能白纸黑字最好。哪怕不行,那自己也要有个记录的。
老支书在听到林可愿意参与村子里面包作坊的扩大,已经十分高兴了。觉得自己终于说服了林可,更是能让林可未来的日子不那么窘迫。
而林可本人其实一点也不着急的,毕竟,林可现在手头不宽裕。但是也有张大军的工资的。等到自己也去了京都,那自己也每个月有‘工资’的。
再说了,林可知道后世很多的古董都在破烂收费站那里。又怎么会白白的放弃这么好的发财机会。当然,不是林可不想打村子里的主意。
而是村子里的人都知道韬光养晦,有些东西完全不往明面放。谁家也知道谁家的情况,要是举报的话,那一个村子都麻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