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大博士,都在太学任教。
所以他们八人门下,都有海量的学生。
这一次高大全来太学,吸引了很多人的目光。
这八人如此大张旗鼓,他们门下的学生自然也要跟着一起。
这就导致了太学门口挤了一大堆人。
这些人都很兴奋,看热闹是人的天性,而高大全才名满江南,八大博士更是成名已久。
这一次双方的碰撞,实在是让人期待。
高大全不是一个人来的,太学这边八大博士准备教训他的消息,早就已经传的满城风雨。
高大全自然要有所准备。
跟着高大全一起来到人,是李清照和蒋平。
经过《三侠五义》的渲染,蒋平现在的名声是很硬的。
虽然太学以文名传世,但是对于蒋平这种英雄好汉,也会有一种下意识的好感。
而和蒋平在一起的高大全,形象自然就会天然好了很多。
至于李清照,高大全把她请来,是当自己的助教。
在太学,李清照的仰慕者比高大全多太多了。
把李清照拉到自己这一边,光李清照的那些粉丝,就能收获很大一部分。
而李清照对太学也很感兴趣,虽然她文名在外,但是她拥有的其实仅仅是名声,地位很尴尬。
太过年轻的年纪和女性的性别,都让她遭到了很多无形的歧视。
太学助教,虽然也是一个虚职,但是在太学里教学,是能够收获很多学生的。
这些学生早晚都会毕业,进入社会,成为各行各业的人物,运气好的话,也有可能成为翘楚。
而这才是一个教师的底蕴。
八大博士之所以霸占着这个地位不放,正是因为看中了这个好处。
桃李满天下,到最后地位自然也会水涨船高。
不过僧多粥少,多一个人分,自己就会少一份威望。
所以他们不希望高大全参与进来。
这就是八大博士和高大全的对立面。
太学门口,面对高大全三人,太学这边没有一个主动上前打招呼的。
看着这副如临大敌的场面,李清照笑道:“衙内,感觉我们要被吃了呀。”
高大全也笑:“放心,天塌下来还有我顶着呢。”
在他们两人身上,看不到丝毫的紧张情绪。
不管是高大全还是李清照,其实都是在质疑声中成长起来的。
到了现在,其实已经很少有人敢否认他们的才华。
世人真正质疑的,还是他们的资历。
偏偏资历这个东西,对于年轻人来说,真的是一件很恶心的事情。
在墨家,少壮派掌控极大的权力,很多专家级的研究人员都是年轻人,例如墨菲这种,他们已经成为墨家的主力。
可是在儒家,这几乎是不可能发生的事情。
儒家永远被一群老朽掌控,论资排辈很重要,这就让人很烦。
高大全可没那个时间等着上位。
所以,他只能在质疑声中,打败一切站在他面前的人。
看到在这种情况下,高大全和李清照还有说有笑的,八大博士都愤怒了。
这明摆着不把他们放在眼里啊。
换成个懂事的,现在应该如临大敌才对,甚至不惜卑躬屈膝先服个软,这才是聪明人的表现。
对高大全,他们越来越厌恶,几个人互相看了几眼,最终程颐上前一步,淡淡道:“高衙内,老夫怎么着也是你的座师,见到老夫,你都不行礼吗?”
高大全确实在程颐座下听过课,但是那个时候,程颐眼中哪有高大全这种小人物?
换个场合,高大全也不介意做做样子,但是今天,他确实没打算给程颐这个面子。
所以,高大全只是拱手,连腰都没有弯,同样淡淡道:“程博士好,高某今天也是以博士的身份入主太学,你我皆是同僚,自然没有行礼一说。”
听到高大全这样硬杠,很多中立的太学生顿时兴奋起来了。
硬杠好啊,他们就愿意看到这种情况。
更何况还是二程之一的程颐和风头正劲的高大全硬杠。
这种级别的交锋,以往在太学是很难见到的。
程颐脸色显然有些冷,高大全这就是摆明了要和他平起平坐了。
一年之前,高大全在他眼中还是一个毫不起眼的小人物,现在纵然高大全已经今非昔比,又岂能和他相提并论?
所以,程颐只是皮笑肉不笑的道:“博士?蔡京发的博士吗?真是天大的笑话。两年前蔡京也想安插一个博士进太学,你知道那个人最后的遭遇吗?被老夫当场揭穿了草包的本质,投河自尽了。”
程颐身后,配合着发出一阵讽刺的大笑声。
高大全也在笑,只是笑容有些冷。
程颐说的这个事,高大全是知道的。
蔡京从前也想过渗透太学,毕竟太学是官学之首,里面有很多学生日后都是要入朝为官的。
而师生关系,无疑是这个世界上最牢固的关系之一。
蔡京想要掌控这层关系,所以一直想要安插一个博士进来,以保证未来二十年他在朝中的地位安全无虞。
只是他所有的尝试都失败了,太学被二程经营的水泼不露,如同一个铁桶一般。
二程不是什么淡泊名利的人,这两人在朝中都有挂职,而且在文坛更是声名显赫。
他们所图非小,需要日后有人帮忙吹捧,所有不可能让出太学的主导权,哪怕面对的是蔡京。
蔡京让高大全入主太学,也有借助高大全和二程打擂台的意思。
高大全也知道这点,但是他认了。
世界上本来也没有免费的午餐。
“蔡相为何会举荐高某担任太学的博士,其实我也不太懂。但是既然朝廷通过了这项决议,我也没什么好说的。程博士想要抗命的话,高某悉听尊便。”
程颐深吸一口气,让自己平静下来,冷笑道:“太学乃是官学,当然不会违抗朝廷的命令。不过太学终究只是一个学校,在太学内,一切以才华为准。博士不是那么好做的,没有那个才华,太学也不会留着他贻笑大方。”
这个时候,程颢也上前一步,脸色严峻,目光威严,整个人宛如出鞘的利剑,充满了压迫性。
“高衙内,你如今不过双十年华,甚至比很多太学生都要小,凭什么做太学生的老师?你认为你有这个资格吗?”程颢毫不客气。
“不错,人贵自知,你做博士,可曾想过天下悠悠众口?”
“非是老夫看不起你,你想要做博士,至少再等二十年,千万不要误人子弟。”
二程打了个头,其他几个博士也不甘落后,纷纷出面谴责高大全。
换成是寻常人,这一通训斥,只怕就晕头转向了。
这八个人,在江南的文坛,已经是最顶级的文豪了。
被他们质疑,在江南文坛是混不下去的节奏。
很多太学生看到这一幕,都感觉有些心疼高大全。
到底还是底蕴太浅啊,又和蔡京站了边,导致被八大博士群起而攻之。
从目前的情况看,他们找不到高大全丝毫的赢面。
被这几个人质疑,高大全也不着脑,很是淡定的说道:“诸位博士,你们攻击我的点,好像都在我的年龄。难道年幼就不能做博士?天下何时有的这条规矩?”
案稽迟;农人好博,耕种失时;学生好博,忘读书诗;小儿好博,笞挞及之。此是无用之事,何用学之!”
一番富有哲理的回答,令孔老夫子既难堪又佩服。
接着,项橐反问了孔子三个问题:“鹅和鸭为什么能浮在水面上?鸿雁和仙鹤为什么善于鸣叫?松柏为什么冬夏常青?”
孔子答的是:“鹅和鸭能浮在水面上,是因为脚是方的;鸿雁和仙鹤善于鸣叫,是因为它们的脖子长;松柏冬夏常青,是因为它们的树心坚实。”
“不对!”项橐大声说,“龟鳖能浮在水面上,难道是因为它们的脚方吗?青蛙善于鸣叫,难道是因为它们的脖子长吗?胡竹冬夏常青,难道是因为它们的茎心坚实吗?”
孔子觉得这孩子知识渊博,连自己也辩不过他,只得拱拱手连声道:“后生可畏,后生可畏!”
另外,流传至今的两小儿辩日,其中有一人正是项橐,而对于这个问题,孔子也是无法回答。
项橐对孔子说:“人们都说你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中知人伦纲常,是无所不知无所不晓的圣人,怎么这些事不给俺讲清楚呢?”
孔子长叹一声,俯下身子对项橐和蔼地说:“后生可畏,我当拜你为师。”
回头对弟子们讲:“三人行必有我师矣,要不耻下问。”
经孔子这一褒奖,项橐便名扬九州,震动朝野。
直到现在,项橐也被认为是九州神童的典范,而孔子不以年纪论英雄的风范,也让后人赞叹不已。
高大全借项橐自比,虽然有自吹自擂的嫌疑,但是从情理上来说,他们还真挑不出来什么错。(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