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宫燕 作者:奔向原野
分卷阅读209
比儿臣懂政治,儿臣不敢……”
“一个棋盘圣手会不懂政治?”皇上打断他的话反问道。
赵聿梁没有办法,只好答道:“《尚书》的《毕命》篇有曰:道洽政治,泽润生民,这大概能表达儿臣的政治观。”
其实他很想说“政治应该是分享,国民安康、利益共享”,但他知道他的这个观点皇上肯定会反对的,所以忍住没有说。
皇上摇头道:“那是文学家的说法,真正的政治应该是集权,把一切强大的力量都汇聚在手中。”皇上朝他做了个抓握的动作,又补充道:“只有这样才能所向披靡。”
赵聿梁不太认同他的观点,但也不想和他在这件事上争论,遂点了点头。
皇上知道他对他的观点持保留意见,无奈地叹了口气。
这个儿子并没有长成他想要的样子,所以他对他始终不是那么满意。但一个人的秉性是与生俱来的,何况赵聿梁又是个思想极其独立之人,要想在后天改造恐怕很难,所以今上赵乾只能无奈地接受了这个现实。
皇上便又想起自己的其他儿子来。
沛王赵聿贤和赵聿梁的性格很相近,政治观念也相近,所以皇上也不太喜欢他。四皇子赵聿铭才两岁,暂时还没定性,因此不好说。但这小家伙现在已经显示出对他的害怕和疏远来了,且相师也说他们父子的属相和八字相克,他可以想象日后两人之间的关系也不会融洽到哪里去。倒是瑾王赵聿珣跟他的性格有许多相似之处。不过赵聿珣行事又太阴狠了些。
想来想去,倒真没有一个是能让他感到满意的。
皇上叹气。
但从智识、胆量、眼光和能力来看,这四个儿子中又还是太子当先。
皇上将目光再次定在了太子的身上。
“张昭仪流产事件的处理方法你也不太满意吧?”皇上问赵聿梁。
赵聿梁想了想,答道:“儿臣对这个裁决没有异议。”
“但朕不满意,不过那已是最好的处理办法……”
就在此时张公公从外头进来,向皇上呈上一封信,道:“是沛王寄来的。”
皇上立即将信打开来看。
得知是沛王的来信,赵聿梁也很关注,便望向在看信的皇上。
见皇上的表情越来越好,最后竟然微笑起来,赵聿梁便知赵聿贤那边应该是一切安好。
“沛王的第三个孩子出生了,是个女娃。”皇上笑着把赵聿贤的信递给赵聿梁看。
赵聿梁看了之后也很高兴,道:“沛王一直想要一个女儿,这下终于如愿了,真是件值得庆贺的事。”
皇上立即让人去传敬庄皇后过来。
不出一刻钟,敬庄皇后便赶来了。
由于不知出了什么事,敬庄皇后的表情有些紧张。
但当得知是赵聿贤和梁氏的第三个孩子出世时她立即欣喜又感恩地双掌合十。
沛王赵聿贤在信里请皇上帮忙给这个新生儿起名,皇上让张公公拿天干地支本来看了一下,然后提笔写下了“赵缘缘”三字。
敬庄皇后和赵聿梁都觉得这名字好,所以都笑着点了点头。
“孩子满月时我们应该派人去,还要准备些贺礼送去。”皇上说。
不知为何,这个孩子的出生很让他高兴。
“嗯,这些就由臣妾来办吧,陛下就不用操心了。”敬庄皇后笑着说。
太子赵聿梁知道自己不宜经常离开京城,所以虽然很想亲自去道贺但也还是忍住了,热心地和父母商量该送些什么贺礼去。
出得英华殿,太子立即让人去请宫泽哲到东宫来一趟。
正在用晚膳的宫泽哲立即放下碗筷去更衣。
闻莹愫也赶忙回房将哥哥从朋友那里要到的几瓶药水装好,以便给宫泽哲一并带去给太子。
虽然才几天没见,可闻莹愫心里一直记挂着太子,因此又顺便写了一首表达思念的诗附在装药水的包裹中。
宫泽哲带着闻莹愫准备好的包裹急匆匆地赶往东宫。
太子已经在客厅里等着他,待他进来后便立即将门窗皆关上,道:“今日下午陛下单独跟我谈了一会儿,他让我不要暗自对付郭茂,否则他对我不客气。”
宫泽哲听了叹气道:“陛下这话有告诫殿下不要越轨的意思啊,那殿下有何打算?”
赵聿梁道:“我知道,不过我们眼下断不能和他对着干,所以跟踪郭茂的行动要进行得更加隐秘才行。”
“殿下的意思是还要继续跟踪郭茂?”宫泽哲睁大眼睛问。
“他毕竟与黑/道有来往,不加以监视的话恐怕会对朝廷不利。”太子一脸镇定地答道。
“但这不就和皇上对着干了吗?”宫泽哲有点担心。
他正想问是不是要马上将监视郭茂的那八人撤离。
第二百零四章 梦里叫出的名字
太子郑重道:“如果完全任由郭茂这般下去我不放心,所以即便是和皇上对着****依然不改初衷,但我们行事必须更谨慎才行。”
宫泽哲由衷道:“殿下对大局如此关注,我深感欣慰。”
要是一般的太子在得到皇上的这般警告之后是断不敢再插手管这些事的,宫泽哲因而看到了太子敢于迎难而上的一面,也看到了太子对曣国百姓发自内心的关心。
“你回去之后就立即把原先派去监视郭茂的那八人精简为三人吧,要挑三个最擅长侦查的。还有,让他们先掌握郭茂的行踪规律,三人再分时段分地点通力合作,不需要一整天都在一个地方蹲点。”太子放低声音道。
这样既可以最大程度地保证了行事的隐秘又能有效地侦查到郭茂每日的行踪。
宫泽哲很赞同他的这个建议,忙点头道:“好,我回头就办。”
“李元那边最近可有什么动静?”太子又问。
“他最近老往大理寺跑,我派人去了解了,说是他一直在设法了解步寻那件案子的调查资料。”
宫泽哲并不知李元就是步寻的亲生儿子步锦海,因此一开始时对李元的这个行为感到有些疑惑,不过他后来细想又觉得这也很好理解,因为李元在殿试时写的时务策文章就是专门写包括步寻遇害案在内的曣国十起尚未告破的命案的,说不定李元之所以考进士也多少是奔着要查这些案来的呢。
“我想给他机会进大理寺。”太子赵聿梁道。
“可是进士须得在翰林院锻炼三年才可以分派到其它部的。”宫泽哲面露难色。
分卷阅读20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