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1422章 怀念朱栩
    慢慢的喝了口茶,周应秋思忖半晌,折中道:“你的辞呈别说我了,就是孙阁老也接不了,皇上还在神龙府,我给点事,你去南直隶走一趟,见见皇上,再见见那位老先生。”
    沈珣一听,认真想了想,站起来道:“多谢阁老周全。”
    周应秋摇了摇头,他最近压力也极大,对于沈珣,他倒不是想周全什么,只不过沈珣去留对朝廷,对‘新政’干系重大,不得不慎重。
    孙传庭不在,周应秋坐了一会儿,出了班房走进傅昌宗的班房。
    傅昌宗是一脑门子官司,强打精神,处理着堆积如山的政务。
    见周应秋进来,也没有在意,两人关系近,比内阁其他人交流更多。
    周应秋与傅昌宗在一边的茶桌坐下,不等喝茶,周应秋就叹气道:“沈幼玉的老恩师写了断恩信,他准备辞官了。”
    幼玉,沈珣的字。
    傅昌宗眉头一挑,道:“有人在背后唆使?”
    周应秋端起茶杯,喝了口,才道:“还需要挑唆吗?整个大明都如一锅沸水,别说一心治学的老先生,就是深山老林的都被惊动,咱们的麻烦才刚开始。”
    傅昌宗想起傅涛的事,摇了摇头,道:“沈幼玉虽然不是皇上潜邸老臣,但在礼部也有五六年,是皇上看重的人,孙白谷现在更是倚重,他要走了,朝廷非大乱不可……”
    周应秋倚靠着椅子,看着门外无休无止的雪,道:“孙白谷那边恼怒还好说,我担心的是皇上,如果皇上也认为孙白谷没有能力担当这个重任,那局势就会又一变。”
    傅昌宗听出味道了,道:“你是觉得皇上还有别的预案,有人或顶替孙白谷?”
    他们二人都在朝廷最高处,俯看整个大明官员,有什么人能替代孙传庭,没有人比他们更清楚。
    思索一番,周应秋摇头道:“暂时还没有人能接替孙白谷,我担心的是,皇上或许有的别的想法,借此大乱,对大明再犁一遍。”
    傅昌宗神色微紧,久久不语。
    周应秋见傅昌宗也不清楚,道:“你儿子的事情还好说,小惩大诫就是,问题是,朝廷不稳,还需沉得住气。”
    傅昌宗默默点头,片刻道:“我知道,你注意一下,有什么情况要及时把控,不能出现大事件,否则朝廷就更被动了。”
    周应秋自然明白,道:“各省的压力也极大,有几个巡抚给我发了私信,话里话外也是去留,必须要想些办法了。”
    傅昌宗目光闪烁,道:“今年国库会相当充裕,皇家银行那边正在准备一种债券,由朝廷担保,向民间借钱,三年五年附带利息归还……钱粮充足了,工部可以先行动起来,各种水利,官道等工程继续,然后朝廷拟定的几大政策先缓缓,隐下来,推动有大义的政策压一压,再不行,就对缅甸开战,转移国内的注意力……”
    周应秋知道,傅昌宗说的这些是不得以的办法,但孙传庭未必愿意用对外开战的办法转移朝野注意力,他没有纠结这个,斟酌着道:“这个债券倒是可以,能加速对民间藏银的替换,尽快建立干净,稳定的货币市场秩序……”
    周应秋顾左言他,也算是对傅昌宗的安慰了。
    两人闲聊着,对朝局,政务漫不经心的谈着,却也是在等待孙传庭的回来。
    沈珣的辞官,最终还是要孙传庭来决断。
    孙传庭去城外观察了今年的雪灾,一回来就听到这样一个‘噩耗’,不曾多言,只道:“依周阁老之言。”
    这样就将一件极其重要的事情,轻轻松松的决定了。
    第二天,沈珣就打着回乡探亲的旗号,离京,向着杭州方向匆匆赶去。
    不说现在朝廷是多事之秋,年关将近,各部门一堆事,单说大雪纷飞,一个六十多岁的老者,有必要这个时候突兀的探亲吗?但杨锦初刚走,沈珣突兀又离京,自然是谣言四起,喧沸于天。
    孙传庭坐镇内阁,无动于衷,致力于推行政务,任由谣言满天飞,朝野沸沸。
    过了十二月,大雪飘飘,冰天雪地之下,京城依旧热闹非凡。
    汪乔年从内阁回到大理寺,正拍打着雪,管家就忽然跑过来,急吼吼的道:“老爷老爷,出事了,太老爷没了!”
    汪乔年脸色大变,转身急声道:“胡说!两个月前还好好的,怎么就没了!”
    管家瞥了眼里面,拉他出来,低声道:“家里的信还没到,但外面都说是给您气的,有人去给太老爷说,说说……说您是破坏祖法的元凶之一,是本朝九大佞臣第四,太老爷一口气没上来,就去了!”
    汪乔年身形一晃,差点倒地。
    管家连忙扶着,急声道:“老爷,快点回去吧,消息已经传过来了,外面都说太老爷是您活活气死的,宗祠家老已经在商讨,准备拿您回去问罪了啊!”
    汪乔年哪里顾得上其他,推开管家,不顾风雪,急匆匆的向家里跑去。
    汪乔年父亲是万历二十一年的进士,当年因为‘国本之争’被罢,但清名尤盛,也是一代文坛大家,朝野备受尊崇,因为汪乔年的关系,没少被追赠。
    现在他‘被儿子活活气死’,这等忤逆不赦的大罪,没多久就从浙江严州府传到南直隶,而后传到京城。
    一时间,京城哗然,汪乔年刚刚回到府邸,一封封弹劾奏本已经出现在孙传庭的案头。
    孙传庭紧急召集众阁老商议,拿着十几封弹劾奏本,面沉如水。
    孙承宗罕见的也过来,看过这些奏本,沉吟不语。
    靖王,傅昌宗,周应秋等就更难说话了,不说事情真假如何,单说现在群情汹涌,汪乔年想要再留下是万万不能了。
    汪乔年不同于沈珣,他是内阁阁臣,相对独立的大理寺卿,他要是一走,不说大理寺的改革会出问题,对内阁的影响就非常可怕,无异于断掉了孙传庭一只臂膀!
    如果那些人乘势追击,舆论熊熊如烈火燃烧纸下,可能孙传庭也要担起责任,灰溜溜走人。
    孙传庭要是倒了,整个内阁都会垮,最终后果就是朱栩十多年苦心孤诣的‘景正新政’毁于一旦,一切又回头了。
    “你们怎么看?”孙传庭道。
    大厅内安静无声,压抑沉寂。
    孙承宗抬头去看,在座的诸人的表情尽收眼底,眉头不禁动了下。
    他终于明白,为什么上任之初,孙传庭就表达了想要更换内阁的想法,这个内阁的诸人,几乎全是守成有余,开拓不足。
    孙承宗不得不开口,道:“杨锦初,沈珣的事情,我来做,我会写信,严厉斥责他们的兄长与恩师。”
    众人眉头顿时一抬,面色微松。
    要是论资历,讲辈分,这位孙阁老那在大明是首屈一指,谁能不给几分面子,他要是居高临下的斥责,怕是没几人有胆子反驳。
    如此一来,沈珣,杨锦初的事情倒是可以解决,剩下就是汪乔年了。
    所谓汪父被汪乔年活活气死自然是假话,汪乔年是有名的孝子,从未听闻汪父反对‘新政’,逼迫汪乔年辞官。
    但在这个风尖浪口,自然无法去分辨这些,还得另寻他路,必须保住汪乔年,不能让他在这种情况下狼狈辞官。
    为人子,‘孝’之一个字能杀死多少人,按照规制,汪乔年得辞官回乡,守孝三年,这不走也得走。
    傅昌宗等对视一眼,能说什么?
    孙传庭看着众人,眉头同样深深锁着。汪乔年要是去了,对他来说会是重大的打击,后面任何风吹草动都可能送他下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