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分卷阅读76
    重生之就是不想嫁给你 作者:药渣

    分卷阅读76

    胜造七级浮屠,”郑明杰苦劝,“他定然是放不开她的,还望大师指条明路,别让他走了邪路。”

    “杀星降世的将星,他若失控,这世间也会不安稳。”老和尚苦笑,“若非如此,老衲也不会留下。”

    “大师的意思是,有解决之法?”郑明杰打起精神。

    “法子是有,但同样凶险,以那位的脾性,定然是会同意的,”老和尚脸色多了两分苦色,“我只担忧,那位女施主并不愿同他再续前缘。”

    郑明杰心头咯噔一跳,再续前缘这四个字实在太刺耳了,他有点不敢往下听了,只觉得会是可怖之事。

    但显然有人不这么想,门口传来有些嘶哑低沉的男声,“你说我听。”

    老和尚悲叹一声,重新闭目安坐敲起了木鱼,若非在山中算出世间有大动荡,他本不必出世。

    这颗杀星从降世起,他就一直看着他的本命星,结果半生过去,却始终和暖安宁,他只能认为是天意。

    天意之下,命数才可改。

    如今他来到这里,也是天意,而非命数。

    天意如此,他自当顺应天意。

    “裴施主,还望不悔。”看着那人坚定眼神,他只能如此劝诫。

    裴郁宁站在门前,雪色天光下,他神情冷凝如冰,“只要能同她再续前缘,我绝不悔。”

    “痴儿。”老和尚叹息一声,念起了经文。

    窗外鹅毛大雪再度纷纷扬扬,掩盖了天地间的一切,只留下满目凄怆白色。

    作者有话要说:  发前几章是因为我把设定补完了,原本应该写在第二卷开头的,番外涉及的人物也是第二卷的,不过发都发了,大家爱看不看,反正等举报事件完结之后我就能改了

    不过感觉好像要拖上很长时间,对于性子急躁的我而言,感觉好暴躁啊,不过还好,我还是努力码了一章番外

    ☆、2-3前世番外

    幸福归根到底是乏味的, 它是一日一日不断重复的平静日常,是静默无声之下的满足。

    幸福的生活会让人变得迟钝而不自知,将一切美好变得变得模糊平凡, 从而让人不知不觉间逾越贪婪之心,跨越不该触碰的界限。

    直至有一日, 这种逾越彻底毁了曾经的幸福与平静。

    ***

    成希二十五年,望京城,天降小雪。

    这是望京城外的一座温泉庄子,冬日里天气寒冷,京里前来消遣度日的人比往日里更多。

    氤氲温泉雾气中, 小雪伴随着北风在泉眼上方化作水滴,落入水面,引起圈圈涟漪。

    附近的华美观景亭里,两人对坐,红泥小炉煮酒, 畅谈今朝。

    宁静雪夜中,疏林暖酒,梅影横斜,别有一番味道。

    “敏之难得今年能回来京城,我们怎么也要好好聚上一聚。”难得见到多年未见的少年好友, 裴祺祯十分开心,因此一早就送了帖子过去请人前来相聚,倒没想到好友如此领情,果真就来了。

    当年诸多同窗好友中, 只有余喆这位好友官途坦顺,如今不过才三十一岁,就已官拜二品吏部侍郎,是年轻一代中备受老狐狸们青眼的优秀人才。

    即便有再多的人议论他年纪轻轻就升了高位,但私下里谈及这位年轻吏部侍郎的功绩时,还是个个要点头称赞竖大拇指的。

    从前朝开始,大商们就不被允许入仕,虽说到了本朝,禁令有些松懈,并未言明商人子弟不许为官,但从开国太.祖到现在的永德帝,商家子弟入仕仍旧困难重重。

    商人不可入仕,是官场之中人人心中明了的一道规矩。

    即便如今这规矩有所松懈,但朝堂内外官员们仍旧十分抵触,这同之前永德帝支持北地十三行崛起是完全不同意义的事情。

    他们可以容忍永德帝另设商市小朝廷掌控国家根基,但却决不允许商人入仕动摇根本。

    如此一来,多年来十三行这些人除了在商市上有所作为,但再难有寸进。

    不过,无法入得仕途的商家子弟,如今眼光也多不再局限于朝廷之上,而是开始扬帆出海开拓海路,或者远走西南西北,拓展大雍版图,重开盛世商路。

    据说神威侯夫人死前曾将裴家在西北经营二十几年的商路双手奉于帝王,还曾交托一封万言书,商路易主这是所有人都看到的,至于万言书,只存在于传说中。

    但传说之中,这封万言书曾言及大商们的日后出路,颇得帝王心意,就如今永德帝对大商们开拓盛世商路之举的支持与默认,显然,很可能有这么一封万言书。

    毕竟,于商事上,很多人都清楚,这位永德帝和那位骠骑大将军两人是同一个模子行.事,做买卖从来都赔。

    在北地十三行未筹建之前,就有小道传言说那位侯夫人是七皇子的钱袋子,但这流言太过失实,很难让人信服。

    但在永德帝登基之后,确实没人再敢拿这些银钱之事糊弄他,帝王身边精于商事的人颇多,且每一个都大有来头,想要糊弄这位帝王只会赔了夫人又折兵,这是心有盘算的众臣们的血泪教训。

    如今,就是在这样一个官场中,二十三岁的余喆提出了“农商令”,打开了商人子弟入仕途的一个小缺口。

    但即便仅是一个小缺口,仍旧让不少人趋之若鹜。

    毕竟从前只是有希望,有可能做官,现在是只要合乎考评条件,必然能做官。

    无论是前朝还是本朝,历来重农事,余喆所做的就是给这些商人们指了一条明路,做好农事,再谈进阶之路。

    只有重农事,这大雍朝境内四地才会不再缺粮,无论是旱灾洪水抑或地动,朝廷才能施力救人,平四方安宁,得百姓信任,为帝王谋天下福祉。

    况且,近些年来因大商们四处开拓商路,很是带回了不少异域奇种,可以说,朝廷内外振兴农事的决心与热情从未如此之高。

    即便整体气氛与心态而言,官员们不愿商人子弟入仕,但人与人之间千丝百缕的复杂关系,金银钱财的诱.惑等等,这些都注定了商人子弟入仕本就有极大可能。

    而替他们彻底打通了这一坦途的,正是如今官拜二品吏部侍郎的余喆。

    因此,无论是南地北地的诸多大商们,还是因农商令获益的各地百姓官员与帝王,在对待这个人上,态度都是褒扬赞誉多过贬低申斥的。

    尤其是,余喆联合诸多学子与官员实地考察诸多北地南地商镇,写就的调查书早已呈上御案,传遍天下,但凡只要看过这些调查书的人,就得承认,农商令利大于弊,切实可行。

    这是大雍国力再度上升一个台阶的重要契机,无论如何,都不能错过,因私心而反对的某些人,甚至在后世可能会被钉上佞幸、昏聩无知的耻辱柱。

    这实在是

    分卷阅读7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