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二十章 收地
    大约十四年前,刘昌郝二妹还没有出世,刘家开始正式纳税。
    那时是宋仁宗在世的最后几年,也是宋朝罕见的国泰民安、风调雨顺的年光,年光好,刘家租子确实低,还有村子里几个大户皆不大高兴,若在那时刘家涨租子也就涨了上去。
    但刘家那时正在忙着一件事。
    买地,无疑这些地东一块的西一块的,不便管理。刘昌郝祖母想将它们整合在一起,在农村换地很是麻烦,特别刘梁村这片区域,地分成了好几等,一亩良田相当于多少亩劣田,谁也说不清。于是一直拖到鲁氏死后第三年,刘家才勉强将这些地整合在一起。
    跟着治平年间发大水,熙宁初大旱灾,其规模皆不亚于今年的灾害,刘梁村也受到严重波及。本身刘家日子还过得去,刘父与刘昌郝小叔便没有商议涨租子。
    刘父去世,王安石变法,像刘家这样的上户,无疑增加了许多新的税种与摊派,似乎刘昌郝小叔与谢氏商议过适当的涨一些租子,然而谢氏下不了狠心,一直拖到今天。
    刘昌郝瞟了一眼,都是一个村子的人,小孩子变化快有些不大好说,大人肯定都认识的,这个汉子叫刘二虎,只有如此了,他冷笑一声:“刘二虎,
    吾大母在世之时,是有十几年没有纳过税,然是吾曾祖与大父用命、用西夏人脑袋换来的。且,吾家纳税,吾家不纳税,汝非官府,与汝有何关系?”
    另一个妇女哭了起来:“日子没法过了。”
    “诸位,自吾大母归乡,有老死者,有病死者,有无饿死者!”
    既然都不领情,刘昌郝便敞开说话。现在多数贫困农民抗灾能力弱,刘梁村更不用说了,然而自从鲁氏回来后,有各种原因死去的人,但就没有一个人因为灾害而饿死的。
    之所以没有饿死,不仅刘家会减租子,而是到了灾年,从刘昌郝祖母起,便会拿出一些粮食赈济极度贫困人家,大灾之年,往往多一口粮食人就会活过来,少那么一口粮食,人就会饿死。只能帮到这份上,难道舍身饲虎?呵呵,问一问那些高僧,有几个人真的去用身体喂饿虎?
    其实今天真的发生了很多事情,不仅是伐桑枝,几乎当着刘昌郝的面说闲话,还有井盖。
    刘昌郝出生时,刘父害怕刘昌郝掉到井里,请人做了一个石盖,小叔家那边也做了一个石盖。
    今天村民来打水,多是一大早来打水,这个能理解,许多人打完水就要吃早饭去干农活了,但上午中午下午还陆续地有人来打水,同样能理解,水吃完了早上没有打水,那白天就要抽空来挑水回家。
    问题是除了极少数人外,余下的打完水不盖井盖担着就走,刘昌郝大了,可是苗苗还很小,半懂不懂的,谢氏只好去一次一次地重新将井盖盖上。
    虽然刘昌郝早有了准备,甚至能说“理解”,也被一些人撩得火冒三丈。
    “自吾曾祖起,一直资助村子,汝等何以回报?吾家地使汝等种死,采桑乃力折桑树,吾家几破家,汝等不慈怜,反是冷嘲热讽、幸灾乐祸,汝等良心安在!”
    另一个老汉刘三全说:“狗子,仅今岁。”
    “刘三全,信汝才怪。欲使吾家降租子简单,汝等让刘四根先降,其降一分,吾家降二分!”
    刘三全说起来还是刘昌郝爷爷那一辈的,他气不过,发了狠话:“地租不起则不租。”
    一起不租你家的地,你家准得傻眼,他不知刘昌郝正等着他这句话。
    “亦是,家里景光好的莫要添乱了,汝等亦知吾阿娘有病,吾于城里读书,其年以来吾家亦无积蓄,实贴不起。诸位若以为难,吾乃亡租,然租之地吾家即收!”
    实在困难,我连秋租都不要了,不过你们租的地我也没有办法,只好收回来。
    收地,大伙一起大眼瞪小眼。
    “狗子,须多地收回,汝家种得起?”
    “三叔父,能否种得起,是吾家事。诸位乡亲,勿抱欺人之心,吾说个理,帮汝等是人情,不帮汝家是本分,吾家未尝负过汝等!租,粒粮勿得少,不交租,吾即收地!”
    “狗子,非日子难过,谁向汝家开口。”
    “日子难过问汝等父母、汝等儿子、汝等自己,问官府,与吾家有何关系!吾问汝等,吾有无资格将地收归?”
    地是刘家的,不降租子,刘家也有权利将地收回。
    忽然一人笑起:“收吧,收吧。”
    大多数人意会,陆续散去。
    谢氏也醒悟过来:“儿,吾家种不起。”
    种花未必比种庄稼轻松,不过谢氏以为种花会比种庄稼轻松,然而几百亩地,种什么花,一家人也忙不过来,最少种下去得浇浇水吧。那么问题来了,虽然刘梁村四面的山是土岗子,但终是隔着许多土山,负重出行不易,所以想将地租出去,只能租给这个山洼的村民,北边有一个孙岭村,却因为水源问题,两个村子几乎成了生死仇人。因此这个地收回来,以后还得将它们交给刘梁村的村民租种。
    换别人家无所谓,可是现在刘梁村许多人摆明吃定了刘家孤儿寡母的,到时候会更尴尬。
    刘昌郝笑了笑。
    “阿娘,种瓜养花收益高,却需许多学问。”
    “予担心汝种不好。”
    “阿娘,真宗言书中自有黄金屋、颜如玉、千钟粟、马多如簇,学问阿娘无忧,吾所言之学问,是谓其不便令外人佃种,然劳力何来?闲时出钱多有人来作,农忙时谁为吾家种花种瓜?只能请客户(长工)。”
    刘梁村没有纯粹意义上的佃户,只能说是半佃户。即便有人愿意来做长工,以刘梁村眼下的风气,刘昌郝也不敢请。
    “奈何?”
    “阿娘,听吾说。春天河北灾情委实严重,县城仍有少许东边流民,京城郊外流民恐怕更多。”
    谢氏点点头,他们在县城里,消息远比刘梁村更灵通,不过谢氏担心地说:“儿,汝欲雇流民回来为客户,然流民一不知底细,二辰光好了,其自会归去。”
    “阿娘,吾非诣县城请人,乃往京城,流民多,好简选,觅勤朴者带回来。刘梁村人虽知根底,然吾家能使唤谁?阿娘,汝亦看到了,继续租佃下去,且不论几以白租之,后患亦会更多。”
    麻烦不多也要收地回来,村民要减租子,正好给了刘昌郝收地找到了借口。
    “唉。”谢氏不傻,她知道一旦儿子这么做后,刘梁村弄不好就会与低租时代永别了,刘家的三代善名也永别了。
    “娘娘,汝可知太公家之事?”
    刘昌郝前身小时候,他父亲带他去过一次太公家,那时他很小,又是一些模糊的记忆,让刘昌郝对他这个太公几乎都没有印象。
    “其家……”
    刘昌郝太公家位于京城东郊,离北东水门与新会门不太远,边上又有五丈河,许多人家贩买贩卖。不会行商的,也能种植瓜果蔬菜,桑蚕业也十分发达,应当是一个很富裕的村子。
    更具体的,因为谢氏也未去过,就不大清楚了,只知道他们那个村庄叫鲁庄。
    刘昌郝祖父活着的时候,他与刘昌郝祖母鲁氏住在京城,离得不太远,那时候两家走动很是频繁。刘昌郝祖父战死,若是鲁氏不离开京城,说不定刘昌郝父亲刘明山长大成人后,能荫补一个小武官,或者进入禁军做一名十将。
    可短短几年辰光,公公牺牲,丈夫牺牲,婆婆也因为悲伤得病去世,鲁氏心寒了,为求一家人平平安安,带着两个儿子回到刘梁村。
    在京城两家离得不太远,回到刘梁村两家隔得就很远了,谢四娘未嫁过来之前,似乎鲁氏带着两个儿子回过几次娘家。刘昌郝太婆过世,鲁氏带着两个儿子,还有刘昌郝本人,又回了一趟娘家,但那时刘昌郝岁数还小。因为家里面正是农忙之时,谢四娘与刘昌郝的小婶子并没有跟过去。
    鲁氏刚搬回来时,两个舅公帮助鲁氏搬家,顺便来过一次刘梁村,中间有没有再来,谢四娘也不大清楚,刘昌郝太婆去世后,两个舅公通知鲁氏,又来过一次。
    鲁氏过世,两个舅公也来到刘梁村吊唁。
    但鲁氏去世,又离得太远,两家就中断了往来。
    一晃十年过去,早就物似人非,说不定刘昌郝的太公同样也过世了。就包括刘昌郝两个舅公,他们比刘昌郝祖母岁数还要大,这时代大多数人寿命短,也不知道还在不在人世。
    “两个舅公为人如何?”
    都过去了很多年,谢四娘努力了回想了好一会说:“还好吧,儿,汝欲请其相帮?”
    “阿娘,流民易找,然需当地熟人做保人,否则谁跟吾回来,吾还要买一些种子花苗,京城如此之大,亦需熟人带着。”
    “麻烦否?”
    “不麻烦。”
    “若不麻烦,两个舅公会相帮汝的,予担心其不在人世……”
    两个舅公过世了,下面还有几个表叔呢,然而隔了一代人,又断了往来,那就未必会帮助刘昌郝了。
    娘两正说着话,刘四根与几个儿子走进来,小儿子刘仲良愤愤不平地将旱犁砸在地上。
    刘昌郝背着手从容地说:“摔吧,最好将其摔坏,吾家好换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