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章 史册间,一笔书,万民哭
“一别数载,不想大兄依然风采依旧。”
“今日阵前对敌,刘将军亦嗟叹不已。”
关羽上来表达了自己的善意。
徐晃却明白自己现在过得其实并不好,表面上跟着车骑将军混,实则就是乱臣贼子罢了。
天底下有几个人承认他们白波军是官军了?
况且,徐晃也是公明哥哥。
他跟另外一位公明哥哥一样,都想着要招安。
所以当初天子东归之时,是徐晃站出来力劝杨奉去护驾,保扶王室。
为的就是招安归顺朝廷,摆脱白波贼的身份。
关羽一扬卧蚕眉,正色说道:
“大兄之勇略,世所罕有,奈何屈身侍奉于杨奉、韩暹之徒?”
“刘将军乃当世英雄,其好礼贤下士,天下所共知也。”
“今日阵前,见大兄之勇,十分敬爱。”
“故不忍以健将决死战,特命我来奉邀大兄,同事徐州。”
“杨奉、韩暹乃无谋之辈,今失其所倚。”
“虎无爪,鸟无翼,此二徒早晚为他人所擒。”
“大兄何不趁此时弃暗投明,与羽共成大业?”
这话正说到徐晃心坎里去了,沉吟良久,喟然叹道:
“吾亦知杨奉、韩暹非立业之人,欲别寻他处。”
“只恨无有门路啊……”
关羽起身正色说道:
“良禽择木而栖,贤臣择主而事。”
“刘将军遣我至此,正是欲劝大兄弃暗投明。”
“从此携手并肩,匡扶汉室,青史留名!”
徐晃颔首,起身谢道:
“云长所言甚善,愿从公言。”
关羽闻言大喜,上前握住徐晃的手,说道:
“关某在刘将军帐下时,常常思念大兄,渴望一同共事。”
“奈何不知大兄身在何处,今日在此得见,真天意也!”
关羽是一个标准的江湖人,太注重感情,讲义气了。
与之相反的是,徐晃跟张辽一样,都是标准的职场人。
像后来徐晃与关羽打襄樊之战时,两军对峙。
关羽与徐晃远远对话,叙旧。
上来就一口一个大兄,您还好吗?
结果聊着聊着,徐晃突然就变脸:得关云长首级者,赏金千斤。
关羽大惊,说大兄你说的这是什么话啊,我们是兄弟啊。
徐晃回答,这是国家之事,不敢因私废公。
此战,徐晃击退了关羽。
估计徐晃内心里都在笑话关羽,快六十岁的人了,怎么还这么天真。
其实,不是关羽天真。
是环境造就性格。
关羽不管走到哪里,都是曹操捧着、刘备惯着、诸葛亮哄着,同事让着。
这虽然是关羽的幸福,却也造就了他轻虑的性格。
靠着刘备、诸葛亮的惯纵,关羽至死都是江湖人性格,注重义气的有些过头了。
与张飞一样,晚年的性格缺陷被无限放大。
在关羽看来,说不定徐晃因为与自己是老友,会念及旧情,不好意思跟自己交手。
给自己斩杀曹仁的机会。
但徐晃内心却跟明镜似的,我徐晃在是你关羽兄弟之前,更是魏王的臣子。
将军既然熟读春秋,岂不闻春秋之义,不以家事废王事。
战场上就是你死我活,六亲不认。
而关羽就是:我无尔诈,尔无我虞。
他至死都是游侠,不懂职场。
好在此刻的关羽与徐晃兄弟重聚,不必再拼个你死我活。
“事不宜迟,今晚便走!”
关羽拉上徐晃,出了营。
徐晃只带了帐下百十名亲信士兵,与关羽连夜出了营帐,径直投往刘备大营去了。
早有人将此事报与杨奉。
杨奉听说徐晃投刘备去了,顿时大怒:
“此杨县小儿,何敢背我耶?”
话落,即点了本部兵马,连夜去追。
徐晃与关羽在前头赶路,闻得身后喊声大举,知是杨奉察觉,率兵追来了。
“今杨奉领兵追至,我与大兄同去迎敌如何?”
徐晃却摇了摇头,正色道:
“以臣攻旧主,大不义也,吾决计不为此事!”
关羽闻言,反而大喜说道:
“大兄真义士也!”
“既如此,大兄可先领本部兵马前往刘将军大营处投靠,军师定会派人前来接应。”
“关某自率大军在此为大兄殿后。”
徐晃挑眉说道:
“云长所部兵马不多,恐难撄杨奉兵锋。”
关羽一扬眉,不屑地说道:
“吾视天下鼠辈如草芥耳!”
“今日阵前观杨奉军阵,不过土鸡瓦犬,插标卖首耳。”
“大兄可自去,某少时便至!”
徐晃乃不疑有他,径直望刘备大营去了。
关羽只带百十接应他的随从,在此截断去路。
杨奉领兵杀至,见关羽拦路,厉声叱道:
“尔乃何人,敢在此阻吾去路?”
关羽斜睨杨奉一眼,沉声道:
“念在与大兄情谊之上,关某不欲取汝性命。”
“汝可速去!”
杨奉闻言,面上罩一层寒霜,冷声叱道:
“徐晃叛我,我势杀之。”
“尔若阻我去路,当将汝砍作齑粉!”
关公闻言大怒:
“尔有何能,敢发此大言?”
话落,举刀上前,便要杀杨奉。
杨奉身旁闪出两员健将,迎上关羽。
一将持枪刺去,被关羽侧身躲过。
两马相交,只一合。
刀锋起处,尸横于马下。
另一健将,见状骇然失色,拨马便走。
关公拍马赶来,长驱直入,竟直冲杨奉军阵来。
杨奉见关羽来得凶猛,赶忙退勒马退至中军处。
那员骁将躲不及,被关羽赶上,只一刀,砍为两段。
前排白波军皆望风披靡,被关羽轻易杀散。
杨奉见关羽勇猛至此,乃信人言其熊虎之将,万人之敌。
正欲打算回营,抽调援军。
忽听得四面喊声大举,金鼓喧天。
山上山下,火把齐明。
伏军自四面而出,刘备亲自引军当先,旁边站着李翊。
“杨奉休走,备在此等候多时也!”
“全军击敌,休教走脱了杨奉!”
杨奉大惊失色,急待回军,却被四面而来的刘军给围住,走脱不得。
只得拔剑上阵,亲自押阵厮杀,博一条血路出来。
刘备望着杨奉被困在垓心,面露笑意,冲一旁的李翊说道:
“军师遣云长说徐晃来降,趁机引诱杨奉出兵。”
“我等在此设伏,可毕其功于一役。”
“真乃一举两得也。”
李翊微微笑道:
“杨奉乃无谋之辈,何足虑哉?”
“纵不为主公所擒,也该死于他人之手。”
说起来,历史上的杨奉就是被刘备杀的。
当时他被曹操打败以后,贼性不改,四处劫掠为生。
结果劫着劫着,劫到刘备的地盘上去了。
刘备直接设下鸿门宴,在宴上斩了杨奉,也算是为民除害。
这次杨奉再次落入刘备手里,可以说是天意了。
两军混战,杨奉走脱不得。
关羽、赵云俱在军内,领军冲杀。
白波军抵挡不足,四散奔逃。
混战之中,杨奉为流矢所中,正中其左臂。
杨奉见箭插得深,实是痛楚难当,疼得他冷汗涔涔自额间滑落。
遂一咬牙,伸出右手想要拔箭。
不想关公骤然杀至,冲散众军。
杨奉见状大惊,急走不迭。
关公手起刀落,带头连着中箭的左肩,一并斩落于马下。
众军皆散,刘备趁着云长冲乱敌军,乘势挥军掩杀过去。
一时间,降者无数。
那边韩暹听闻杨奉带兵出去了,也想领着军士过去救援。
奈何见刘军势头正猛,不敢接战,只在远处静静观望。
见刘备杀散了杨奉人马。
韩暹暗想今日势孤,又折了杨奉,诚难再抢夺天子。
遂引军向南,投袁术去了。
刘备收兵回营,下令排筵为众人庆功。
关羽引徐晃来见刘备。
刘备大喜过望,执徐晃手道:
“备在此翘望徐都尉久矣,今日幸得一见,实在大慰平生。”
刘备一改往常称字,来表达亲近的方式。
这一次刻意称呼徐晃为都尉。因为徐晃是跟着杨奉混了个骑都尉的官儿。
但杨奉这种逆贼,他的车骑将军尚且不被人承认,何况是徐晃?
但刘备却仍是选择称徐晃为都尉,因为他知道徐晃在乎这个。
公明哥哥渴望招安,得到朝廷的认可。
刘备身为汉左将军,带头做表率,承认你的骑都尉职位。
徐晃当即也投桃报李,拱手还礼道:
“久闻刘将军礼贤下士,与人为善,晃亦钦慕久矣。”
“今弃暗投明,愿为明公赴汤蹈火。”
作为标准的职场人,徐晃也是上来就表了忠心,争取给新老板留下一个好印象。
但这还没完,徐晃忽然又撩衣下拜。
刘备一惊,忙伸手去扶:
“公明何故如此?”
徐晃拱手,正色道:
在一6一9一书一吧一看无一错版本!
“杨奉虽然是白波贼出身,但毕竟与末将共事一场。”
“相从已久,实不忍见其抛尸于外。”
“恳请将军应允,令晃带人收敛其尸,葬回故乡。”
徐晃虽然是在替旧主说话,但无疑体现了他忠义的一面。
刘备也不免为之动容,叹道:
“公明真义士也!”
“杨奉虽然为贼,然毕竟一路勤王护驾,于国有功。”
“此去陈县不远,待我上奏朝廷,表其功绩。”
徐晃大喜,连连谢过刘备。
刘备上书传回朝廷中枢。
刘协在得知杨奉战死之后,亦不觉凄怆。
“杨将军虽然跋扈了些,但此次护驾也曾多次与凉逆厮杀,毕竟是忠臣。”
“今日既死于陈地,不如便葬于陈地。”
于是,刘协下诏,厚葬杨奉,并追封其为列侯。
又命人收编杨奉的人马。
白波军中,杨奉兵马最强,有七千余众。
被刘备杀散了一阵,还剩个四五千。
刘协下诏,赦免杨奉部众此前劫掠州郡的罪过。
众皆感恩戴德。
而为了收编这些人马,刘协也得给足刘备面子。
他下诏,正式册封徐晃为校尉。
算是彻底摆脱了贼寇的身份。
刘备大喜过望,连连谢恩。
于他而言,得徐公明一人,可胜千军万马。
遑论几千贼寇呢?
这边刘备欢欢喜喜收了徐晃,打算继续践行李翊南行的策略。
出发前,又先问计于徐晃,道:
“今岁荒乏粮,我徐州收编新军甚多,多出数张口来。”
“军士坐守于此,终非良策。”
“公明可有何良言教我?”
刘备这话问的并没有毛病。
在很多三国类游戏里,徐晃的技能都是计谋类型的。
因为五子良将之中,徐晃就是最擅长、也是最喜欢运用计谋的将领。
比如说什么劝降、断粮、攻心、声东击西等等,数不胜数。
所以公明哥哥在三国杀里面,高低得是一个谋徐晃。
徐晃新人加入,也是急于表现自己,当即建议道:
“黄巾军四处劫掠州郡,多有金帛、粮食。”
“尤以汝南、颍川为盛。”
“此等贼徒,又容易破,破而取其粮,以养三军。”
“此乃上策也。”
刘备大喜,言道:
“公明之言正与军师教我之言相合!”
遂下令全军暂时不回下邳,就自陈地,开拨向汝南。
汝南主要是袁术的势力范围。
而黄巾余党,以何仪、黄邵、刘辟等人为首,在颍川、汝南聚众多达数万余人。
这些人虽为黄巾贼,但其实是倒向袁术的。
所以才说汝南是袁术的地盘,因为汝南遍地都是黄巾贼。
不过也有一个地方例外。
那便是汝南西部的郎陵一带,这里是地方豪强李通的地盘,黄巾贼也没奈何。
至于袁术,吕布。
他们主要把兵力屯于汝南南边的新蔡一带。
而刘备只带兵在汝南北边儿打一打黄巾,袁术、吕布未必会察觉。
纵然察觉,又能如何呢?
毕竟刘备是在陈国周边讨伐贼寇,为天子剿贼,名正言顺。
纵然汝南黄巾是袁术的人,袁术也只能吃这个暗亏。
刘备大军一路南下,至新阳处停歇。
在往前就是颍水,刘备先令人安营扎寨。
又差人打听新阳一带的黄巾贼首是谁。
后回报说,新阳一带黄巾贼,是何仪、黄邵。
此二人乃是汝南黄巾众贼中比较有实力的,麾下号称皆有万余众。
但刘备倒未将这些黄巾贼放在眼里。
因为黄巾军说是军,其实就是一群训练不足,缺乏装备,只有一腔血勇的莽夫罢了。
像当年张角起义时,号称百万黄巾兵。
结果好多人别说穿皮甲了,能有件粗布穿都不错了。
甚至好多人拿的武器都还是树枝、木棍。
也难怪后面遇上朝廷的正规军时,会被人家几万人撵着打。
一个装备精良,训练有素的精兵。
一挑二十,绝对不是问题。
李翊出来分析战局:
“黄巾贼缺乏远程武器,大多是单兵步卒,今可先使蹶张士,列开阵来。”
“射住其攻势,待其锐气尽失,使公明、子龙率骑兵长驱直入,冲散其阵。”
“则黄巾贼可立破矣。”
刘备从其言。
此次出征汝南,由于是打着征剿黄巾贼的名义,尤其还是陈国周边的黄巾贼。
陈王刘宠非常慷慨地,借了刘备五百蹶张士。
这些蹶张士都是极为善射的健儿。
极大增强了刘备军的远程火力输出。
安排好作战计划好,刘备命关羽带兵攻打新阳,诱何仪、黄邵来攻。
早有人将刘备领兵至新阳的军报,传回何仪处。
何仪惊道:
“此官兵甚不当人子,前日刘辟在颍川为曹操所败,今日刘备却又领兵来略我新阳。”
“不与我等活路耶?”
黄邵忙问刘备来了多少人马。
人报少则五六千,多则今万余众。
古代信息流通慢,汝南又多丛林高山。
很难计算出敌军的具体人数,只能估摸出一个大概。
“刘备兵少,或可一战。”
黄邵分析道。
但何仪却面色凝重,心事重重。
“我黄巾众,平日多行掳掠之事,攻打寻常百姓尚可。”
“若遇上正规军士,诚难与敌。”
“况我闻刘备用兵如神,战无不胜,攻无不取。”
“其帐下谋士李翊,有经纶济世之才,深有韬略,算无遗策。”
“更兼其有关张之勇,皆乃万人之敌。”
“若欲胜刘备,须十倍兵力于他,方可取胜。”
黄邵面色一沉,叱道:
“何帅如何涨他人志气,灭自家威风耶?”
“刘备不过北地一武夫,一时侥幸,得了偌大一个徐州。”
“今仍不知足,竟寇兵侵我郡县,其心可诛。”
顿了一下,又道:
“况刘备再是善于用兵,我军据颍水而守,何足惧哉?”
“关张虽勇,然只为征讨我汝南黄巾而带上,未免大材小用。”
“我料其人必不在此处。”
“至于那李翊,偶闻其乃一山野村夫,不过弱冠几年。”
“一黄口小儿,何言韬略?”
“我看是一沽名钓誉之辈罢了。”
“又何惧哉?”
虽然黄邵口灿如莲,将刘备集团贬得啥也不是。
但是在面对强敌,尤其是已经杀至眼前的情况下。
一切的贬低都是妄言,除非黄邵能带人主动击破刘备军。
打一个漂亮的胜仗出来,大伙儿才会相信他说的话。
黄邵见众将皆面色凝重,口中不言。
心下也知不赢一场不行,便道:
“罢罢罢,既然诸公怯战。”
“待明日我领一军,出城会一会这刘备。”
“看他有何能耐!”
次日,一大早。
黄邵即引本部兵马数千,出新阳来战刘备。
贼兵虽众,可皆是群狐群狗党,并无队伍行列。
数千之众迎上,全无阵势可言。
……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