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707.第707章 一群少年的北狩
    第707章 一群少年的北狩
    无礼吗?
    是真无礼。
    可是,礼是什么,规矩又是什么?
    礼是崇平帝允许了。
    规矩是崇平帝制定的。
    尽管林朝辞没跟杨国昌等人辩论什么才是礼,可他的每个举动,都是在用自己的礼仪践踏杨国昌等人的礼仪,而这,也是崇平帝默许的。
    崇平帝早就想对以杨国昌为首的保守派下刀子了。
    可是,他害怕舆论。
    更害怕因舆论而留下黑历史。
    或是因舆论,导致变法失败。
    尽管一次变法失败对此刻如日中天的他而言,达不到伤筋动骨的地步,也不会折损他的权威,可这种失败的耻辱才是最令他难以接受的。
    而愚民治国的缺点就是文官掌握着可以与皇权抗衡的解释权,也就是对文字和舆论的定义权。
    崇平帝自诩非凡。
    发誓要建立宏图伟业。
    自是不可能蛇鼠两端,犹犹豫豫,做事讲究什么狗屁的妥协,以妥协求得自己的宏图大业的。
    且,也不止崇平帝如此。
    纵观古今。
    有鲸吞天下之野心的雄主,无一不是刚到发指的人物,尤其是汉武帝,可以说是扛着天下人的不解,启用卫青、霍去病这两员年轻的大将,即便是放到后世,也不会再有帝王能如此大胆,像个赌徒一样,启动一位养马的家奴与一位不满十八岁的少年,发兵远征漠北。
    咱们先不说他做的对不对。
    只说他的这份魄力。
    就不是一般人能具备的。
    故此,以秦皇、汉武、唐宗等明主做榜样的崇平帝,绝不会因自己手里掌握着兵权就对文官那边掉以轻心,且,这一点,从他搜罗的罪证上便能看出,他在很早以前就开始做这方面的准备了,只不过,林朝辞的到来把他的保底往上提了一个档次,而林朝辞的所作所为,尤其是那道红色的雷霆,则是又把他的保底往上提了一个档次,至于林朝辞能否做到像他说的那样,去草原那边转悠两圈,以及他刚刚说的什么“逼的王庭为他改道”之类的话,成,那就更好,这种胜利可鼓舞他手下的将士,也能让老百姓对他这位皇帝的看法变好,毕竟,谁不想跟着一位能让子民扬眉吐气、在外邦面前趾高气昂的皇帝呢,输,也没什么,天意如此,可堵住万民之口。
    就像现在这样。
    礼部尚书死了。
    他该怎么操作?
    那必然是把罪证公之于众啊!
    圣旨上该怎么写?
    把林朝辞摘出来,后,表示苍天对他这位皇帝示警,劈死了一位大奸臣,也就是礼部尚书,再把搜罗的罪证放出去,他在这皇宫大殿里都看见了一内一外、一红一蓝的两道雷光柱,他相信,这京城里的老百姓肯定也看到了。
    那么,舆论会怎么说?
    舆论会说,他是老天爷的崽,没看老天爷都帮着他嘛,所以,反抗他政策的人就一定是错的,就一定是奸臣,实在不行他还可以跟贾家那边交换,据他所知,贾家的那些姑娘手里都有纸鹤,别的他不敢保证,秦可卿他还是有把握的,跟大侄女好好聊聊,毕竟你爹也不是我杀的,我是赢家没错,可我只是个等到最后的赢家,你爹是死在了乱军之中,这样,我认你做个干女儿,把伱这一脉重新迁回皇室,承诺给你找个驸马,反正贾蓉也死了,你看,你把你的纸鹤借给皇叔我用一用?
    这不挺容易的嘛。
    故此,如果把他的计划评为十分,林朝辞一回来,他的容错率最低增加两分,最高足足能增加一半有余,林朝辞这个人又是逍遥天下的浪子,也许高人都这样,根据那位多月前加入后汉的那位先天医家弃徒对宗师人物的评价,可以得知,几乎每个宗师对皇位都不咋看重,他们更愿意把精力放在武功上,如果能成为大宗师,他们的寿命几乎可以达到一个王朝的总寿命,人间帝王对他们而言真的只是凡夫俗子,而像林朝辞这种起步便是先天,很有可能是宗师,甚至刚刚还承认自己有五百年寿元的高人而言,真的不看重权力。
    且,林朝辞从始至终都很尊重他。
    是那种平等的尊重。
    对他而言,是个很奇妙的感受。
    却比卑躬屈膝,更能让他放心。
    故此……
    “随他去吧!”
    崇平帝不动声色的拿起桌上的奏折。
    也不能说是奏折。
    就是一个小本本。
    和其他奏折混在一起。
    上面写着各个文官贪污受贿的证据。
    其实,武将这边也不咋干净,他当初给贾赦升官时就提点过贾赦,主要是贾赦的儿子贾琏做的有点太过分了,还想往北疆那边走私,这特么要是上纲上线的说,根本就是叛国罪啊!
    贾赦的处理很到位。
    故此,类似于这种破事,他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也就过去了,水至清则无鱼,连他这个皇帝都做不到绝对公平,又何谈下面的这群官员呢?
    别做的太过分就是。
    而这,也是历代帝王给自己留下的一种制衡权柄,小错累积的多了,我也能随时把这些错误公之于众,把你们全家拿下,甚至是满门抄斩,故此,如果一个将门什么错都不犯,对一位合格的帝王而言反倒是一种讽刺的威胁。
    因为这不好在关键时刻下兵权。
    万一人家反了,该咋办?
    人家又没做错啥,对吧?
    语气幽幽,举起手里的小本本,似乎是在威胁杨国昌等文官——你们猜,这个小本本里有没有你们的罪证;不过,却没把话说的太明白:“朕在临朝前,收到了一份锦衣卫的密报,想必朕的锦衣都督也是看过了这份密报才被气出了内伤,朕从未想到,就在朕的眼皮子底下,就在这朝堂上,就有一只大蛀虫,这让朕深刻意识到,后汉一国之危不在于边疆,而在于内患,百足之虫死而不僵,要想国灭,唯有从内部先让他们自杀自灭起来,故此,大争之世,朕不敢口出狂言的说什么一展宏图,也不敢自以为是的说什么开疆拓土,朕只把这些当做朕需要去努力的目标,而目前朕能做到的,也是首当其冲的,便是止住这场自杀自灭,自古强国无有不为变法所得,强则强,弱者亡,朕欲实施新政,欲与诸卿商讨,不知诸卿对此……如何坐看呐?”
    群臣一时无语。
    还说什么被气出的内伤。
    你们君臣都商量好的……行吧,你说内伤就内伤。
    我们还能有啥看法?
    老天爷都站在你那边。
    再用祖制压你纯属找劈。
    先等等看吧,实在不行,在后面对细节的讨论上做手脚,发表意见,反正,对新政肯定是不能持反对意见的,尽管山雨欲来的风气很浓。
    估摸着崇平帝的攻势会一轮接一轮。
    只因“推行新政”的这个总概念已经被定了下来。
    这意味着,杨国昌等人就算再厉害,也只能阻止崇平帝的部分政策,而阻止不了全部的新政。
    这对一位想要变法的皇帝而言。
    没有比这更美妙的开局了。
    ……
    而在朝堂之外。
    林朝辞却不知道这些勾心斗角的事。
    他也不咋关注这些。
    回了一趟家。
    别误会,指的不是老家。
    而是在神京中的新家。
    一进门,就看见了数十名青涩的少年与傻呵呵直笑的薛蟠,对了,还有几名不爱红妆爱武装的少女,以及站在长亭下,与薛姨妈遥望这边的薛宝钗等人。
    笑着颔首,表示一切有我,安心。
    随后,翻身上马。
    薛蟠等人见此,也纷纷上马。
    “我想去拜访拜访草原那边。”
    “看看他们有什么底气,敢对我们后汉要求和亲。”
    “你们都是神京里出了名的纨绔。”
    “我这个大舅哥也一样。”
    “可是,纨绔归纨绔,你们和我一样也都是少年,那群遵循礼节的老顽固一向看不起冲动的你们,看不起年纪轻轻就身居高位的我,所以,我不会用什么为国为民的大义来要挟你们,我只问你们一句话……你们愿不愿意跟我走一趟,去取点军功回来,打那些老顽固的脸,告诉他们,你们已经被时代淘汰了,现在是我们的时代;也告诉你们家中那些看不起你们的亲戚,以及因宠溺你们而遭到其他人嘲笑的父母和长辈,你们不是一群只会惹是生非的废物,你们也能真正为他们带来荣光,让他们再跟其他人聊天时能骄傲的抬着头,说出那句,我是谁谁谁的父母和长辈?”
    林朝辞一语切入人心。
    只在片刻间。
    狂热的气氛就点燃了全场。
    他们并非贾宝玉那种懦夫。
    他们一边享受着父母的溺爱,也一边亲眼目睹着其他人在提到子嗣时,那些溺爱自己的人尴尬的表情,那是一种不好意思提起来的羞愧。
    即便如此。
    他们的祖母、祖父、父亲或母亲,也一样一如既往的宠溺着他们,他们又何尝不想让这些爱着自己的人扬眉吐气一下,哪怕是拿命去搏?
    这一次,没有其他人的瞧不起。
    没有谁会来冷嘲热讽。
    说什么,他们一定干不成某事。
    嘲笑什么,这只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的一时热度。
    人家林朝辞身为锦衣卫指挥使,都敢带着他们去,他们这些跟薛蟠学武功的又有什么不敢的?
    “愿意!”
    “愿意!!”
    “愿意!!!”
    第一遍的回答声稍显杂乱。
    第二遍的回答声逐渐整齐。
    第三遍,士气已凝为一体。
    “很好!”
    林朝辞大笑不已,坐在马上,从远处的武器架子上吸来一柄长枪,一指城墙,语气里满是慷慨激昂,拿出了自己统领数百万魂师的气魄:“枪在手,跟我走!”
    “枪在手,跟你走!”
    年轻的少年少女高呼着。
    跟在林朝辞身后。
    “北狩!”
    林朝辞振臂一呼,闯出城门。
    几十匹快马随后便至。
    卷起一地尘土。
    飘荡着激昂的声音:“北狩!!!”
    求订阅啊求订阅。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