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9章 科举的秘密
绍兴十二年,二月初一。
礼部的贡院门口,已经站满了来自各地的学子,等待着科举的开考。
场面比当初临安府解试的时候,还盛大了十倍。
学子们五个一组在广场上排着队,等候入场。在他们身后,是许多摇旗呐喊的妓女和相士,其中就有相士张万九。考生们都是来自五湖四海,并没有家眷随行,只有少数的富户才有一两个书童随行,都远远地站在外面。
张万九走到李申之面前,一副很熟络的模样,说道:“公子不如与老夫互相成全一次?公子想干大事,老夫或许能襄助一二。”
老神棍回家之后仔细盘算了几天,发现李申之是有大气运之人,便下定决心要抱紧李申之的大腿。
若是这一次投注成功,自己这一脉的相士便能盖过其他派系,独霸江湖。
他是真的通过技术性推演,算出了李申之的气运,再结合自己日常的观察,才下定的这个决心。
对于他的示好,李申之全盘接纳。
宋朝的科举制度相当地繁琐,可以看出朝廷是真的想选拔人才。
官府出台的一项制度到底是为了什么,要看这项制度是如何执行的。制度制定的目的或许代表不了官府真正的态度,但是执行的尺度,一定能代表着官府的态度。
对应到一个人也是如此,不能只听他怎么说,还要看他怎么做。
科举制度真正的成熟是在宋朝。往后明清时期的科举制度,也主要沿袭了宋朝。
入场的时候,每个学子提着一个多层木盒,里面放着各种考试用品,还有干粮,入门之前要被禁军仔细检查一番。
五个学子一组,依次入场,叫作保举制。
这五个学子或者是同乡,或者是同窗,解试之后相互结保,由当地的官府出具统一的文书,选其中一人为保长负责统一管理。
五个学子在保长的带领下一路来到临安,一起去礼部办理科举手续,再一起入场考试。
他们除了相互照应之外,更重要的是起到相互监督的作用。
一旦有人冒名顶替,另外四个人都有职责检举揭发。
若是真的有人冒名顶替,而别人没有揭发,那么同为一保的五个人要负连坐责任。
考试共三场,每场一天。
早上入场,晡时(约下午五点)出场,中途不许离开,吃喝拉撒全在考场里解决。
禁军负责监考巡视,同时还负责售卖物品。
每隔一段时间,就有禁军士兵推着小车,仿佛火车上的售货员一样,出售与科举有关的所有物品。
笔墨砚台,泡饭菜品,卤肉果干,甚至连茶酒都有。
为什么会有酒?或许是担心学子们里面有大文豪,不喝酒写不出文章吧。
在考试进行中,若是考生对题目有疑义,可以申请监考老师进行解释,所以当监考老师的都是德高望重,学识渊博之人。
等考试完毕交卷之后,要将考生的姓名糊住,然后统一编号收集起来。
到了这一步,还不能进入阅卷环节。
礼部会组织专门的书吏,将考生的试卷誊抄一遍,以免有人拿笔迹或者小记号来作弊。
为了防止书吏抄写错误,还会再安排吏员,将誊抄以后的试卷读一遍,另派人一边听一边对照原卷看,核对无误之后,才会将卷子统一整理之后送给阅卷官员。
阅卷官员在阅卷之时,采取多人共同阅卷的制度,每个考官待在自己独立的房间内,互相之间无法交流。
第一个考官觉得一份卷子答得不错,可以录取,便会传到下一个考官那里。
当所有考官都认为可以录取,才会将卷子送到主考官那里。
主考官一般不会黜落卷子,主要负责给卷子排名次。
当然,主考官若是发现答题质量特别差的,也有权直接黜落。
整个一套流程下来,几乎没有作弊的空间。
强如前丞相秦桧想作弊,也只得拿一句诗句当暗号,然后买通所有考官。
丞相想要作弊尚且如此艰难,普通人更是毫无办法。
原本李申之参加科举最大的依仗就是那句诗句,通过窃用秦桧给自家子弟的暗号来取巧中第。
现在秦桧死了,这个暗号自然也不能用了。
不过也不必担心,李申之将几个大文豪的稿子洗出了好几篇范文,足够应付了。
科举的整套流程非常复杂。
所动用的官员、吏员、禁军也十分庞杂。
如此复杂的流程,如此不计成本的制度实施,都是为了保证科举的公平性。
从宋朝的科举制度可以看出,朝廷是真的想要选拔一批人才出来。
有宋一朝,与士大夫共治天下的确可以当做一条国策,而不是随便说说。因为宋朝做到了。
只不过与士大夫共治天下这条路有其自身的弊端。
用现在的话来说,士大夫阶层有其天生的弱点,在国家危亡的关键时刻,他们空有意气和口号,却无法拿出切实可行的措施,甚至互相之间还攻击诋毁,号称内斗内行,外战外行。
在救国图存这件事情上,一点都不专业。
李申之想要改变这样的状态,还有很长的路要走,现在他得先考中科举。
李申之提着自己的食盒走进了考场,同款的食盒还有好几十个,这是李申之专门为家境贫寒的学子们准备的。
还是前几日在府学里办手续的时候,李申之发现有的学子悄悄地把李申之送去的蛋糕和卤肉藏了起来,细问之下才知道,原来是给科举上考场准备的。
考场里售卖的食物太贵,是市价的十倍有余,贫寒考生自然舍不得买。
但是中午不吃饱又怕下午考不好,才悄悄把李申之送来的美食晾干收藏起来,留给考试的时候吃。
李申之得知这个情况之后,专门给他们制作了“科举套餐”。
一个竹制的食盒,里面放着两套常用的文具,一套考试一套备用。除此之外,还有一坛子茶水,和一斤“压缩饼干”。
这个压缩饼干是李申之开发出来的“军粮”,制造方法很简单,就是将各种粮食混杂在一起炒熟,然后用球磨机磨成粉末,再混杂上食盐,熟油,鸡蛋干,蔬菜干等乱七八糟一大堆配料,放到模子里用重物压制,最后烤干防腐。
李申之尝了尝,味道还不错,就是吃起来有点干。
既然是干粮,当然越干越好,方便携带。
吃的时候只要撬下一块,泡到水里化开,便是一碗又香又解饥油茶。
李申之在这个时候把压缩饼干拿出来,就是想亲自沉浸式地体验一下这种干粮。
可以预见,在不久的将来,他可能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都以吃这种干粮为主。
同时将这种干粮分发给同窗们品尝,也是想在口感和配方上进行一些调整,以达到最佳效果。
结果受到了一致好评,不需要调整。
在李申之不计成本的配方要求之下,压缩饼干里面添加了大量的油脂,且压缩得非常致密,能量非常之高。
巴掌大一块就有一斤多重,足够一个成年男子一天的能量消耗。
即便是行军打仗之时,两块三斤重的压缩饼干,也勉强够一人一天的消耗。
当岳云和张宪第一次吃到这种压缩饼干的时候,二话不说,直接去了李家的庄园,他们要看看这玩意到底是怎么做出来的。
如果能推广开来,便能极大地降低对辎重的依赖,对于岳家军来说简直是如虎添翼。
然而等他们回来的时候,一个个地却垂头丧气,因为成本太高了。
这样的一斤压缩饼干,其成本超过了五斤粮食。若是全军配备,对后勤的要求太高,于是张宪便失去了兴致。
岳云不同,他带领的是特种兵部队,若是在突袭敌人的时候能以这种压缩饼干作为干粮,就能极大地提升奔袭的距离,以及单兵作战的续航能力。
虽然无法大规模的铺开使用,但是用在特殊时期,能有奇效。
唯一的问题就是,这种饼干吃得时间长了会腻,于是乎李申之开发出了许多种口味出来。
……
化开一碗油茶喝下,科举考试开始了。
从禁军士兵那里买来了一碗开水,冲泡的油茶让李申之感觉胃里暖暖的,这一块饼干里面有专门为他添加的姜粉,在寒冷中最是御寒。
若不是对考生的座次保密,他都想给所有临安府学的学子都买一壶热水。
第一天考试的科目是本经,也就是默写。
这一科目堪称真正的“会者不难,难者不会”。
只要是从小四书五经正儿八经地一路学过来的人,基本上都能拿到满分。而那些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只会背几句“子曰”的人,往往都被卡在了这一关。
默写的题目不像策论,不会写还能瞎编,因为每一个题都有唯一的答案。
在这场考试里面,不会写的题目最好空下来,甚至于拿不准的题目也最好不要写。万一自己写出的答案与参考答案相去甚远,说不定会被主考官直接黜落。
曾几何时看过一档选秀节目,里面的一位选手做一道填空题:古道西风瘦(?),那名选手填了个“驴”。把时为评委的余秋雨气得拍桌子怒斥。
既然都是这种水平的选手,何必去请余秋雨呢?这不是侮辱人么。
科举考试的阅卷不比后世的电脑阅卷,不会答的题蒙一个,兴许还能蒙对了。
若是有考生在科举试卷上真的写出类似于“古道西风瘦驴”样的答案,这完全是在侮辱主考官。
侮辱主考官的下场很简单,落第。
看似最简单的一科目,往往成了区分度最大的科目,将那些浑水摸鱼的人全都清理了出去。
好在李申之的记忆中有不少存货,足以应付这一科目。
第二天考政论。这一科对于有心的学子来说,基本上也没什么难度。
一个时代的政治方略都有脉可循,只要稍微用心就能摸住其中要点。即便是自己摸不准,满大街的教辅材料买上几分,也能分析个八九不离十。
若是平时写文章下过一些功夫,攒一篇合格的文章出来一点都不难。
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之下,诞生了“唐宋八大家”之说。
因为“唐宋八大家”全都是写政论文的高手,他们的文章就是范文。
其中尤其以苏轼的文章最为出众。
自苏轼之后,朝堂上的人不论新党旧党,不论治学若何,政念怎样,全都喜欢学习三苏(苏洵、苏轼、苏辙)的文章。科举界更是流传着“苏文熟,吃羊肉;苏文生,吃菜羹”的说法。
如果能熟练掌握苏轼的文章,那就能吃得上羊肉。如果不练熟苏轼的文章,只能吃菜羹。
坊市之间,苏轼的文集也是卖得最好的。
对于李申之来说,第二天的考试也没什么难度。
朝堂上的政局跟他有着莫大的关系,对于政策脉络的把握,他比赵构都要清晰。
作为官府的总代表,赵构的总思路是偏安躺平,但是却不能说出来,需要找一些冠冕堂皇的理由让自己实现躺平的目的,至少也要是诸如休养生息之类的说辞才行。
而李申之,就是那个继秦桧之后帮他找说辞的人。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李申之反而是那个制定政策的人。
让制定政策的人来写政论,恐怕没有人能比他写得更好了。
第三天考策论,也就是对时务的对策。
对策多得是,李申之肚子里最不缺的就是对策,他缺的是文采。
好在有几个大文豪的稿子,题目也没有超出他们预料的范围,李申之写起来笔走龙蛇,酣畅淋漓。
因为准备得很充分,考试的时候从来没有这么爽过。
看来小镇做题家的思维,同样适合科举考试。
这次考试完了之后,半个月后还有一次科举考试,算是这次考试的补充。
寻常来说,如果考生与考官沾亲带故,就需要回避当场的科举。
但是因为这个原因让考生等三年,不利于人才选拔,所以官府专门出台了“别头试”的制度,也就是针对这些人专门再组织一场考试。
反正科举考试是按比例录取人,也不会存在两套不同的卷子无法比较分数的问题。
这一次除了需要避嫌的考生外,还有一些来不及赶到临安的学子,官家开恩,让他们一起参加别头试。
等到两次考试全都完毕之后,才会统一放榜,进行殿试。
就科举考试来说,宋代还有一些别的规定,比如太学生有专门的保送名额,比如对官员和皇室子弟还有专门的锁厅试,林林总总不一而足。
唯独每三年一次的省试,才是最隆重,含金量最高的考试。
因为这是士大夫参加的考试,是选拔与官家共治天下的士大夫的考试,也唯有省试的状元,才是真正的状元。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