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522.第517章 天下震动,魏吴共抗汉!
    曹真远撤,火烧雍县,张苞率兵去追,斩获颇多,拦下了万余百姓,但终究还是让曹真逃了。
    但曹真人走了,对于现在的大汉来说,也是一个好消息。
    关中由是平定。
    刘禅也可以遣散大部分民夫,放归回家,并且可以经略武关道之事了。
    关中平定,作为皇帝的刘禅,这一个月来的生活,只能用忙碌两个字来形容。
    刘备丧葬之事,刘备庙号,刘备谥号,这一大堆的事情,就让人忙得脚不沾地。
    更何况,新朝要选定年号,立皇后,这就又要有一轮扯皮了。
    更不必说刘禅为掌握兵权,险要之位,更是进行了不少人员的调动。
    战事过后的论功行赏,提拔讲武堂人士以及太子宫属臣的之事.
    一桩桩一件件都十分重要。
    新朝刚立,一切事务都有一种百废待兴的感觉。
    若非尚书台有法正,丞相府有诸葛亮,以及太子府中,有费祎、董允等能为其分忧,这么多事情一起来,莫说是兴复汉室了,这恐怕没过几天,他就被累死在长安了。
    不过,有些事情臣下能够代劳,但是有些事情,还是要刘禅自己来做的。
    就譬如祭天。
    皇帝登基,是要告慰上天,以宣誓正统。
    天子天子,如果连上帝都不知道你登基,那你还是天子吗?
    祭天仪式复杂,皇帝登基的祭天仪式更复杂。
    譬如那行初献礼,就是要皇帝先至爵洗位受爵、涤爵、拭爵、进爵,而后升坛至酒尊所,执爵官以爵进皇帝。皇帝到主位前跪献爵,行三上香礼。
    同时,司祝跪读祝文,乐暂止。读毕乐起,意味着向上天祈求国泰民安、五谷丰登等愿望。
    这样的仪式,在祭天的时候,算是轻松的了。
    还有其他跟让人劳累的仪式。
    跪跪跪.
    整个祭天仪式,差点没把刘禅的膝盖给废了。
    终于,仪式到了最后阶段。
    刘禅手持明黄色丝帛,站在祭台之上,高声颂曰:
    维年月日,炎汉新君刘禅,谨以诚心,昭告皇天后土,及列祖列宗在天之灵:
    自父皇百年,大汉国祚传承有序。朕蒙先皇遗德,受百官拥戴,承袭大宝,登临九五之尊。今日吉时,朕谨率百官,行祭天之礼,以祈国泰民安,风调雨顺。
    朕深知天命所归,责任重大。自即位之日起,必当勤政爱民,励精图治,以孝治天下,以仁抚百姓。愿天佑大汉,五谷丰登,百姓安居乐业,国家昌盛富强。
    皇天后土,鉴朕至诚。列祖列宗,庇佑子孙。愿以朕之微德,上承天意,下顺民心,共谋社稷之福,同享太平之治。
    谨以牺牲玉帛,酒醴果品,敬献天地神明,伏望垂鉴。
    刘禅谨告。
    如此一来,这祭天仪式,算是大致上完成了。
    后面虽然还有一些仪式,但已经不用刘禅亲力亲为了。
    不过,祭天仪式后,不代表刘禅的忙碌日子已经结束了,实际上,他的‘好日子’才刚刚开始。
    祭天之后,差不多便是要准备登基大典了。
    端坐帝辇之中的刘禅心中感慨,这个皇帝,还真不是那么简单做的。
    昏君易当,明君难做。
    皇帝的牛马生活,才刚刚开始罢了。
    随着时间的推移。
    汉国皇帝驾崩,汉国太子刘禅登基为帝的消息,很快是遍传海内。
    洛阳距离关中只有数百里而已,加之校事府在关中的力量并不薄弱,才刚刚回到洛阳的曹丕,马上便听到了这个消息。
    “可恶!”
    曹丕面色通红,一口老血差点就要喷出来了。
    这刘禅,是在戏耍他吗?
    之前从长安获知的信息便是:刘备即将驾崩。但看到刘禅后面的举动来看,这个消息就是假消息,就是那刘公嗣故意放出来哄骗他的。
    结果你现在跟我说,刘备真的已经死了?
    这.
    感情这消息是真的,只是那刘公嗣会拖,会藏?
    如果当初他多坚持一会,是否结局就会不一样?
    想到此处,后悔,痛苦各种复杂的情绪涌上心头,让曹丕又有一种想要吐血的感觉。
    见到曹丕如此,身着皇后袍服的郭女王,当即抓住曹丕的手,温声说道:“陛下,之前的事情不必过于介怀了,刘备驾崩,刘禅登基,都是正常的事情,现在,我等是要处理魏国的事宜。”
    郭女王的身姿丰腴却不失端庄,如同盛开的牡丹,既展现出女性的婀娜多姿,又透露出皇后的威严与尊贵。
    袍服紧紧贴着她的身体曲线,将她的丰满身姿勾勒得淋漓尽致。
    腰间束着一条镶嵌着宝石的宽大玉带,不仅凸显出她纤细的腰身,更为她的整体造型增添了几分华丽与贵气。
    有郭女王安抚,曹丕通红的脸终于是慢慢恢复平静,殷红去后,脸上居然有一种苍白的感觉,就像是长时间没有睡好,然后又一夜七次的虚脱模样。
    “皇后所言极是。”
    作为皇帝,他本来是要喜怒不行于色的,但是,丢掉关中,让长安被汉国占据,又数次战败于刘禅,如此屈辱的感觉涌上心头,他又如何能咽得下这口气?
    “只可惜后勤粮草不济,魏郡又有人叛乱,导致朕只能发兵去平乱,而不能趁汉国国丧之时,收回关中!”
    百万斛粮草在河北城被汉军付之一炬,前方粮草根本无法供应大部魏军,以至于曹丕只能将大军不断后移,夫子尽皆放归。
    原本他是想要在弘农郡等等的,等后勤补给到了之后,再来寻收复关中之事。
    结果因为后方动乱,粮草供应受到影响,以至于只能回撤洛阳,同时让夏侯尚为帅,司马懿为军师,派兵前去平乱。
    有时候曹丕心里都在想,难道那小子当真是有天命不成?
    怎么这贼老天都在帮他呢?
    “刘公嗣登基称帝,加之要消化关中,数年之内,恐怕无法对我大魏用兵,趁这个机会,好好壮大兵力,恢复国力,太子年纪也大了,何不让太子成婚?”
    郭女王在一边缓缓说道。
    成婚?
    曹丕愣了一下,当即说道:“孙权之女一直养在长安,或许可以通过联姻,让魏国与江东联盟。”
    不得不说,世事无常,大肠包小肠。
    数年前,他大魏还是三国中最强的那一个,短短几年,荆州丢了,汝南丢了,汉中丢了,关中也丢了。
    现在他魏国,已经不是三国中最强的了,现在最强的,已经是变成汉国了。
    虽然魏国占据中原之地,百姓富庶,物产丰富,但是现如今不管是从军力,还是天下的声望,魏国都不如汉国远矣!
    就似如今,汉国内部,叛乱事情虽然有,但并不多,而魏国境内,一到关键时刻,就有人叛乱,简直是可恶至极!
    “选定个好日子,让太子婚娶孙权之女!”
    孙刘联盟,已经是成过去式了。
    现在是孙曹联盟了。
    “派使者将婚事以及刘禅登基之事,告知吴王,无需说联盟之事,他自是懂得的。”
    当然
    щщщ⊕an⊕c○
    就算是伱说了联盟的事情,跟孙权签订盟约了,也总是有一种没有签订盟约的感觉。
    既然这孙权有背盟的传统,就跟英雄被动一样,那我不跟他签订盟约,岂不是就不会背盟了?
    “陛下英明!”
    曹丕苦笑一声,摇了摇头。
    我这丧权辱国的皇帝,算什么英明?
    只希望太子当真有能,否则未来魏国恐怕不是汉国的对手。
    至于他自己.
    身体日渐败坏,或许.
    没剩几年好活了罢?
    在没咳血之前,曹丕只觉得自己的身子骨是不如之前了,但是咳血了之后,曹丕突然有一种命不久矣的感觉。
    这既是他天生肺痨造成的,也是跟他登基称帝之后不加节制的生活习惯有关。总之
    有意无意之间,曹丕已经是开始想后事的事情了。
    “太子此人,在朕百年之后,当真能待你如今日这般?”
    太子曹叡如今对郭女王的态度,可谓是恭敬无比,就像是对亲生母亲一般,曹丕也是看在眼里的。
    但是
    他现在还活着,太子之所以对郭女王如此恭敬,或许是看在他的面子上,等到太子登基了,可会原形毕露?
    郭女王当即说道:“陛下,太子不是那样的人。”
    “人心这种东西,又如何能琢磨得透?罢了,罢了~”
    曹丕叹了一口气,头枕在郭女王的大腿之上,沉沉睡去,不一会儿,便响起了呼噜声。
    郭女王看着沉睡的曹丕,眼眶微红。
    太子到底是什么人,她自己不清楚。
    但有一点她是清楚的,她是一个女人,始终是要找一个男人来依靠的。
    不是夫君,那只能是儿子。
    汉国登基的消息沿江而下,很快便到了建业。
    如果说魏国连年征战,百姓疲敝的话,那吴国之中,只能说是百姓逃散,田地为之荒芜了。
    连年战败,连年的割地赔款送粮,让吴国境内出现百姓外逃的现象。
    刚开始,这种外逃事件还出现得比较少,但随着时间推移,外逃的百姓越来越多,以至于孙权不得不派兵前去阻止,将百姓编为里什,并且施行连坐,谁敢逃走,便将里什内的所有人家,贬为奴隶,或是直接杀死。
    连坐之下,确实是在一定程度上止住了百姓外逃的事情,但是.
    一味的压制,是没有作用的。
    如果吴国不能在根子上解决这些问题,那百姓逃跑的事情,肯定是会继续发生的。
    至于什么问题如此严重,答案很简单。
    没吃的了!
    当日孙权齐聚十万大军,便从百姓手上搜刮了不知道多少粮草。
    从那个时候开始,百姓手上的粮草就不够了。
    紧接着,为了求和,为了赎回被困在寻阳防线中的万余吴军精锐,又疯狂筹粮,这些粮草,自然也是来自于百姓。
    竭泽而渔之下,百姓剩下来的粮食,已经是完全不够过冬了。
    这也是造成百姓逃散的根本原因。
    吃的都没有了,活都活不下去了,不跑,等死吗?
    此刻。
    建业外。
    吴王宫中。
    孙权面色狰狞。
    在他面前,张昭,顾雍,诸葛瑾等人连大气都不敢喘上一声。
    “百姓逃散,为之奈何?各家难道不能凑出些粮草用来赈灾?”
    百姓手上是没有什么粮草的,但是百姓手上没有粮草,不代表世家手上没有粮草。
    孙权是希望江东士族贡献出一点粮草出来,让吴国度过难关。
    张昭面带苦涩之色,说道:“府中已无多少粮草了,要想赈灾,怕是要向汉国,或是魏国买粮。”
    世家手上没有粮草吗?
    那当然不是了。
    世家手上有粮草,而且还有很多。
    在乱世之中,通过一点点的粮草,便可兼并土地,获得佃农,世家巴不得天下大乱。
    对于世家的尿性,孙权自是清楚,是故他听完张昭的话,当即嗤笑一声。
    买粮?
    战乱之时,粮草比黄金还要重要,魏国与汉国也缺粮食,会卖粮食过来?
    吴国百姓逃散,逃的地方,不是汉国就是魏国,他们都在偷着笑,如何会管你的死活?
    “不若,让江淮百姓到南方就食?”顾雍在一边献计。
    既然当地无法提供足够的粮草供应,那么到南方去找吃的去?
    “江淮乃重地,土地肥沃,百姓若是走了,来年的收成如何保障?”
    沿江的土地都是肥沃的土地,平原一大片,真可谓是鱼米之乡。
    这些地方,百姓若是没了,来年不种粮食,吴国的国力如何恢复?
    正当君臣对此事一筹莫展之际,殿外却是传来内官的声音。
    “大王,魏国使者到!”
    魏国使者?
    孙权愣了一下,他来此地作甚?
    心中虽然疑惑,但孙权还是说道:“将魏国使者引到偏殿去。”
    “大王,或许可以求助魏国,今日便是机会!”
    诸葛瑾连忙上前说道。
    人家来干什么都不知道,你就来求粮?
    孙权轻哼一声,说道:“待孤去见了魏国使者再说。”
    未久,偏殿之中,孙权便见到了魏国使者。
    “外使拜见吴王。”
    端坐在王位之上,孙权对着魏国使者摆了摆手,说道:“不知汝主命你前来,所谓何事?”
    魏国使者笑了笑,说道:“此乃我主亲笔所书,还请吴王观之。”
    内官将吴国使者手上的信送到孙权手上,打开信件,孙权的眉头顿时紧皱起来了。
    只见信中写道:
    顷闻汉国之变,备已百年,太子禅承嗣大统,登基称帝。汉兵乘胜,已拔长安,我大魏元气为之大伤。
    此诚天下鼎足而三之时,亦朕与吴王共谋大计之秋也。
    备之在世,与吾两国交恶,兵连祸结,百姓疲于奔命。今备既殁,禅新立,或者汉国有绥靖之意,吾国亦当因时而变,以图长治久安。
    然朕知吴王亦英雄也,必明察秋毫,洞悉时局。
    朕又闻吴王有令爱鲁班,才貌双全,贤淑有德。朕欲遣使求婚,结秦晋之好,永为唇齿之邦。若得联姻,则朕与吴王共谋天下,指日可待也。愿吴王熟虑之,勿负朕望。
    夫天下者,非一人之天下,乃天下人之天下也。朕与吴王当顺天应人,共谋大业,以安百姓,以定天下。
    书不尽言,丕再拜顿首。
    看完曹丕手书信件,孙权久久不能语。
    什么时候,曹丕对他的态度这么好了?
    之前对他的态度,可是扯高气扬,根本不将他孙仲谋放在眼里的。
    现在对他的态度,可谓是一百八十度的大转弯。
    看来
    关中被夺,魏军惨败,魏国的曹丕也硬气不起来了,只能是希望通过与他吴国联姻,共同对付汉国了。
    孙权眼睛一闪。
    这对他吴国来说,何尝不是一个机会?
    他看那刘公嗣,不爽已久!
    不过
    孙曹联盟之事是需要谋划的,现在吴国的当务之急,是粮草问题!
    不管怎么说,先将难关渡过去了再说!
    孙权的人生信条是:画的大饼再香,也不如吃进肚子里的好。
    趁此机会,搞点粮食,让吴国渡过难关才是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