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4章 双喜临门 寻求意见
第二天。
一份令人振奋的消息在报纸上引起了全国的广泛关注。
“经过两个多月的艰苦勘探,探测人员在黑龙江西部、松嫩平原发现了大庆油田”
这则消息在全国引起了巨大的轰动。
原来,这是李开朗在间谍那里,偷偷放置的有关大庆油田的相关资料。
李开朗也是从那里搞到了一把枪和十根小黄鱼。
“不知不觉都过了两个月了,要不是今天看到报纸上的消息,我还差点忘了这件事。”李开朗感慨道。
“两个月的时间,有着详细资料的搜寻来勘探,也算可以的。”
这则消息的报道,无疑给国家带来了极大的喜悦和鼓舞。
上面的领导人们无不感到高兴,这份喜悦的背后还隐藏着许多的风险和挑战,远没有李开朗想的那么简单。
毕竟这些资料是从间谍那里获得的,相关领导无不重视。
当天电话都被打通不少,有多少人连夜出发。
当天晚上,不仅仅只有地质学家出发前往黑龙江进行实地勘探,还有潜伏在湾岛的自己人也开始行动起来。
试图获取相关资料和信息,好在他们自己也不知道,这为报道打下来坚定的基础,不然消息也不敢放出来。
同时大量兵力出动,出发黑龙江。
同时,大量的兵力也被部署到东北地区,以确保勘探工作的顺利进行,以及后续的开采工作。
李开朗只是看到了结果,却没有看到整个过程的艰辛和危险。
在这个过程中,需要经过一系列的探查、核实和保密工作,才能最终将这个消息发布出来。
远不是李开朗想象的这么简单!
运输队,众人都在热烈地讨论着这个令人振奋的消息。
“唉,赵师傅,你知道油田吗?”
“呐,你看我手上的报纸,我能不知道吗?”
“这可是个大新闻,要是咱们真的有油田,以后咱们也不用这么省了。”
“是啊!这可是好事啊,油田要真开采了,以后咱们的油也能敞开来用了,再也不用像现在这样省吃俭用了。”
“是啊,多了汽油,这些学徒也能学好汽车,不用再像我们当初那样辛苦。”
赵师傅学车是在建四九城之前,那时候学车可不像现在,没有孝敬个几年,什么都学不到。
不仅是司机师傅们在议论纷纷,学徒们和维修工们也同样激动不已。
“以后多了汽油,咱们也能多练几次!”
“你们可就好了,我都考了三次,以后不能再考了。”
“要是当初有这么多汽油,当初我肯定是能过的,就因为没有多余的汽油好好练过。”
“是啊,怎么不早几年出来呢,这样我也不会没过啊!”
虽然众人的心情各不相同,但他们都为这个消息感到高兴。
张金武也拿着报纸走进了办公室,他没有立即开始布置任务,而是和众人一起讨论这个消息。
“这个油田的出现是一件好事,但是现在才刚刚开始勘察,想要投入使用还需要几年的时间。”
“而且,其他地方也需要使用汽油,等轮到我们这里,也不知道要等到什么时候了。”张金武冷静地分析道。
他的话像一盆冷水一样泼在了众人的头上,让他们的热情降低了一些。
“是啊,还需要几年的时间呢,现在这一批学徒们恐怕还要再熬一段时间了。”有老师傅遗憾道。
张金武看出了大家的心情,他安慰道:“大家也别太消极,油田的发现对咱们来说也是好事。”
“以后每个学徒可以多练两次车,各位师傅也能更加安全地开车,以后危险的地方就绕一绕吧。”
驾驶员是高危岗位,以前大家为了省点油,开的提心吊胆的。
现在有了这个消息,如果还按照以前的标准肯定是不行的。
与其在背后偷偷摸摸地用油,不如放在明面上,大家也能心安理得地去做。
除了个别几个,每个司机都有徒弟。
张金武又说:“行了,这也是件好事,大家做完任务再谈吧,现在还是先把任务完成了再说。”
昨天一整天,厂里都没有人做任务,积累了一堆,现在就是“还债”的时候。
李开朗接到任务,正打算开车去仓库,吕厂长的秘书就找上门来。
“李师傅,伱现在忙吗?吕厂长找你有事?”秘书问道。
“不忙,也不差这一会儿,我先和你去吧。”李开朗回答道。
李开朗也疑惑,吕厂长找自己有什么事,这段时间自己并没有做出什么出格的事情。
想不出来,去看看不就知道了。
又一次来到吕厂长办公室,只见里面有5个人。
分别是吕厂长、王书记以及另外三位不认识的陌生人。
“李开朗同志,你来了啊。”吕厂长率先开口。
听到吕厂长的话,那四人立刻齐刷刷地转头看向李开朗。
那三人眼神中充满了好奇和探究。
其中一位年纪稍大的男同志感慨道:
“没想到李师傅这么年轻,我还以为是个四十出头的中年人。”
另一位看上去较为沉稳的男同志也说道:
“果然是年少有为啊,难怪能想出这么出色的发明,我自愧不如啊!”
虽然并不清楚他们的来意,但从态度上看起来很友善,并没有任何恶意。
吕厂长见状,便向我介绍道:“李开朗同志,我来给你介绍一下。
这位是南京汽车制造厂的工程师丁章,他们厂可是成功试制出了我国第一辆轻型载货汽车。”
“还有这位是一汽车制造厂的工程师解军山,这可是咱新国第一个汽车制造厂。”
“这位是二汽车制造厂的工程师华连松。”
“好家伙,来的都是各个汽车厂的工程师。”李开朗心中暗暗吃惊。
不过他也没和他们有过任何交集啊,这些人找他有什么事?
吕厂长似乎看出了他的困惑,解释道:
“这次找李师傅来,一方面是他们有事需要找你,另一方面也是我有一件好事要告诉你。”
李开朗看向吕厂长,“不知道是什么好消息?”
吕厂长轻咳两声,正打算开口,一旁的王书记先说了。
“前两天,你的两个发明都已经申请下来了专利,现在你是两个专利的发明人。”
“这就是你专利证书。”
说着,王书记从桌子上拿出两张纸,上面赫然写着“专利证书”四个大字。
简单明了!
李开朗看着这两张纸,内心并没有太大的波动。
毕竟发明都上交了,他只是占了个发明者的称号,奖励之前也已经给了。
再说了单拿这个东西,其实也没什么用,回去后还要藏起来。免得成为攻击的理由。
“好好好,感谢领导。”李开朗佯装高兴道。
见此,王书记又接着道:
“行了,我的事交待完了,现在是你们的事,这三位工程师今天专门过来,是特地来找你的。”
“找我?不知道三位找我有什么事?”李开朗询问道。
一汽车制造厂解军山解释道:
“是这样的,我们对你的发明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测试,并且得出了非常积极的结论。
“这些发明,尤其是安全带,确实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提高驾驶员的安全性.“
“因此,我们打算将你的这些发明纳入我们未来的汽车生产中,作为标准配置。”
“简单来说,从今往后,我们生产的每一辆卡车都将配备这两个装置。”
“我们此次前来,一是希望能得到你的同意,二是想了解一下,你是否对这些装置有任何新的观点或建议。”李开朗听后十分高兴,说道:“能装配上去当然最好,我对此表示全力支持,哪里还有什么其他意见。”
“至于新的观点和看法,目前我还没有想到什么特别的想法。”
“这样,你们有什么问题就问吧,我看看能不能给你们提供一点思路。”
李开朗可不敢说自己能给他们解决问题,他还没怎么大的脸。
闻言,三人相互看了一眼,这样的做法也未尝不可。
南京汽车制造厂的丁章:“是这样,关于这两个发明,我们厂打算为此专门开设两条新的生产线,不知道你的看法是?”
其他两人也附和道:
“我们厂也是一样,但这两个发明都不难,我们打算单独开生产线,但又有些繁重,先要寻求你的意见。”
李开朗思考片刻后回答:
“关于开设新生产线的事,我想谈谈我的看法,我认为没有必要专门为此开设生产线。”
“你们也知道,安全带和刹车水箱的构造并不是很复杂,只要有人仔细研究,都可以学会。”
“刨除掉技术问题,就剩下材料。”
“你们完全可以考虑将安全带的绷带布料,外包给纺织厂生产,这样你们就不需要新建生产线了。”
“至于刹车水箱,它的主要材料是铁,如果你们不想自己生产,也可以考虑外包给其他配件厂。”
“这样,你们只是多了两项组装的工作,就不用再建立生产线。”
听完李开朗的建议,三人不禁纷纷点头。
他们之前在汽车厂内部也讨论过这个问题,但大家的思维都局限在自给自足的生产模式上。
能自己做的,绝不假手他人。
领导们对于外包和自给自足两种观点分庭抗礼,一时之间难以下决定。
这才找到李开朗,想要听听他的看法。
这时,第二汽车制造厂华连松又问道。
“我倒是有个问题,为什么不让驾驶员自己来弄,,你看这两个东西也没什么难度。”
“说实在的,裁缝也能做绷带,补胎匠也能做刹车水箱。”
华连松这句话,直接就把难题转嫁给驾驶员。
正常情况下,,以驾驶员自己的能力,他们每月40块左右的工资,也不是不能承担的起,但实际上却不是这样。
李开朗反驳道:“大家也知道,一分钱难倒英雄汉。是!这些东西简单,制作起来也不了几个钱。”
“但难在材料上,又是布料,又是铁的,这两个东西制作出来都要用掉不少材料。”
“不是每个厂子都能像轧钢厂和汽车厂这样拥有齐全的物资。”
“大家每个月就这么点布料,铁料更不是想就能买的。”
“单独一个装置几块钱就能做,材料也能弄道。但这两个东西,既需要材料又需要制作费,加起来也要十块钱。”
“关键是钱好出,材料难找!”
“这样一来,有多少驾驶员能够自己装配上?”
“但是你们装配好了给驾驶员,也只是贵了几十块钱,哪个厂出不起?”李开朗解释道。
闻言,众人也觉得李开朗说的有道理。
但一汽车制造厂的解军山却提出歧义。
“你说的也有道理,但这俩发明确实也不难,无论是外包,还是自产都要费多余的钱。”
“还不如干脆让厂里出钱出料给驾驶员,又或者,我们把材料放车上,让驾驶员找人弄不就好了?”
闻言,李开朗用傻逼的眼神看着他,如果按照解军山这个想法来,那他的发明有何意义。
“李开朗同志,我在这里,你有什么问题就放心大胆地说,不会有人怪罪你的。”王书记说道。
“有王书记这么说,那我就直说了。”
“首先,你们敢肯定厂里会答应帮驾驶员出钱出料吗?”
“其次,把材料放车上,最后能交到驾驶员手中吗?汽车交到各厂肯定要检查。”
“多了一道检查程序经手,谁敢肯定材料能百分之百给到驾驶员手上。”
听到这里,房间里一片沉默,大家开始意识到这个问题并不是那么简单。
“这是我的问题,是我没想全。”解军山立刻道歉。
“没事,你这说出来也是好事,让大家也有个准备。”南京汽车制造厂的丁章说道。
“其实我还是推崇外包这个方式的。”
李开朗看着三人,“通过外包,你们可以将部分生产交给其他厂子,这样不仅能够和其他厂建立联系,形成合作关系,还能让他们赚到钱。”
“通过外包,你们可以扩大生产规模,提高经济效益,你们汽车厂赚得钱,肯定是比别的厂多的多。”
“而且,如果其他厂子有了你们的订单,有了你们这个稳定的赚钱渠道。“
“他们自然也会扩大生产规模,再招人,这不也是间接帮了人民群众吗?解决了就业问题。”
李开朗顿了顿,他看了一眼有些动摇的三人,继续循循善诱道:
“最重要的是你们搞生产线,费时费力,还有可能搞不好,那可就是得不偿失了。”
“还不如交给别的厂搞,你们也能省心省力,也好过你们自己搞砸了。”
李开朗的一番话犹如醍醐灌顶一般,让众人豁然开朗、茅塞顿开。
也打消了他们的不切实际的想法。
吕厂长和王书记也忍不住点头称赞。
“李师傅,感谢你,要是不会你,我们也没想这么多,差点酿出大事。”丁章感激道。
他南京汽车制造厂地里优势好,要是没听李开朗这番话,还真有可能搞砸。
“哪里哪里!”李开朗谦虚地摆摆手,“我只是说了一些自己的看法而已。”
现在的外包不像后世,一点保障都没有。
现在大家可都是铁饭碗,保障都是杠杠的。
现在工人是最大的,欺负谁也不能欺负工人,这可是和历史滚滚洪流做对抗。
吕厂长和王书记也是欣喜地看着李开朗。
没想到李开朗居然能想到这么周全,原以为李开朗只是一个普通的发明者、驾驶员。
当然这也只是第一次打破原先对李开朗的成见。
要是知道他们的想法,李开朗唯恐避之不及。
他毕竟只是生活在后世几十年的人,虽然有领先的知识和见识,但真要实施这些方案,还真不够看的。
光是对话中的潜台词,就够他学习很久了,哪有那么简单。
见众人沉默着,用异样的眼光看着自己,李开朗只想早点离开这个是非之地。
“不知道,你们还有什么想问的?要是么有,我可就要去做任务了。这任务还多着呢!”
“没有了,你先忙你的,要是有事,我们在找你。”华连松说道。
“行,我那就先走了,要是有什么问题,等我回来再问。”
说完,李开朗便转身离开。
“吕厂长,王书记,你们厂可是找了个难得人才啊!”解军山说道。
“哪里,这还要感谢各位,要是你们不来,我也没有发现李师傅的才能。”王书记应道。
“哈哈,那这么说王书记还要感谢我们,这不请我们吃一顿?”丁章说道。
“放心吧,我早就安排好了,中午尝一尝我们食堂的手艺。”吕厂笑着道。
“行,那我就不客气了!”
就这样,事情得到了圆满的解决,三人的心情也是轻松愉快。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