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175章 还是得先发展国内
    第175章 还是得先发展国内
    机智的大臣心中早有明悟,这位李尚书是陛下专门让其过来,为的便是让他们知晓地外有地,天外有天。
    陛下的意图很明显,是让他们在日后决定政令、处理政务时,能从更广阔的角度去看待问题,让他们从原本只着眼于大秦国内变化到既着眼大秦国内,又能看到国外。
    这一眼界的变化所带来的影响将很大!
    如果只着眼于大秦国内,那么决定政令时,这些大臣无疑会以国内最为优先,会定出许多有利于大秦治理稳定,却不利于大秦真正强盛的政令。
    譬如焚书坑儒、聚天下之兵于咸阳,铸以为金人十二、压榨消耗民众的力量……
    大秦诸公虽是这时代顶尖的聪明人,但依旧是封建统治者,不知晓外界之大,不让他们产生危机和欲望,他们只会将主要的精力和手段用在大秦国内维稳上。
    这是一件很可怕的事,不仅会内耗掉他们的才能,同样也会消耗大秦发展的时间。
    这种事,在李念所知的历史上已经发生了上千年,使华夏领先于世界许久,却终为人所超。
    始终局限于这片土地,不对内残酷镇压维持稳定,还能做什么?
    而知晓了外面更有天地,他们的思想便会发生一定的转变,至少在定下某些政令时会考虑:此条政令对外会如何?
    这转变也正是李念所想要看到的,思想总是先于行动,若思想未能成行,那后续的行动也会大受阻碍。
    以大秦如今的情况,就算知道了海外多宝地,但也染指不了,必须得优先发展国内,修练内功,不过某些事先要做预备,总不能等需要用时再去做。
    那不符合实际,也不是治理一个国家的策略!
    国务省首相王绾道:“李尚书之言虽不确定全为真,可也使我等见识到世界之大,域外之地富饶不下于大秦。然臣以为当前更要着重于大秦之内,而非外!”
    “今我大秦之民尚未能人人食饱饭,穿上衣,且连年征战,民生凋敝,原六国之地民众未完全信服,岂可弃国内诸务而望于外也?”
    这话引得诸多大臣点头。
    是啊,国内都没建设好,就想着海外那众多的宝地,舍近求远不说,更不切于实际!
    难道要通过拼命压榨民力去海外开疆拓土?
    如此好大喜功、穷兵黩武,大秦离亡国也就不远了。
    大秦子民和六国之民可不像阳洲之民那般温顺,能忍受得住那种姓制度,到时不成群结队起来造反才怪。
    王绾话锋一转,继续道:“然外界之事,也不可完全不预,臣以为虽目前不可动大军、征万民,却可为日后做些准备。”
    “儒家《礼记》有言‘凡事豫则立,不豫则废。言前定则不跲,事前定则不困,行前定则不疚,道前定则不穷。’”
    “李尚书提议独设海军,建那海军学校,臣认为可行,域外诸洲自陆上难走,却可从海路,海军于大秦必将十分重要。”
    王绾说到这,特意看了眼李念,向李念点了点头,其眼中透露出欣赏和认可。
    这位李尚书很不一般,能料事于先,看到未来百年内甚至百年外之事,未来的大秦朝堂当以之为首。
    他也知道嬴政和李念今日打的主意,根本不是为了让他们同意现在立刻马上就去开发域外之地,而是让他们开眼界,转变他们的一些想法,为日后大秦在海外开疆拓土做准备。
    所以,王绾才主动出来说这番话,因为他的身份最为合适,众臣之首,大秦开朝第一位首相!
    向李念点完头后,王绾继续道:“再有,那些遥远之地不好作计较,但一些与大秦较近之处却可作打算,如那阳洲之,神洲与戎洲交接那片地域一年三熟之稻。”
    “大秦不能出动大军攻伐这两地,但可派遣一支人马或几支人马过去,将和稻种带回大秦,同时刺探两地情况,绘其山川地势、知其国邦情形,待大秦收拾完国内河山,有充足余力出兵,岂非早占先机?那楼兰、东胡、扶余亦可依此而行!”
    出不了兵,但不妨碍打探情报啊,先将情报工作做好,待日后能够出兵时,正好用得到。既不用大费国力,还为日后做了准备。
    王绾这提议还暗藏了一点,派队伍去往这些地方,正好也可借此验证李念所言真假。
    他就担心嬴政听了李念一通忽悠后,会穷兵黩武,不顾大秦国内现在的状况,就要出动大军去海外。
    大秦现在还是一个缝合怪,六国的残念还未完全消散,这时候整出大动静,保不准就要让缝合的伤口裂开,大出血。
    嬴政确实心中很想立刻开疆拓土,完成日不落大秦、他为世界之皇的伟业,但此时的他也知道以大秦的情况撑不起,短时间内不可能做到,这必然是一个长期的事。
    听了王绾话后,嬴政点头道:“首相之言有理,朕深以为然,执国者不可图一时之利,更当为长远计,心急于近利,往往会因小失大。”
    见嬴政发表了这番言论,许多大臣都心安了来,他们也和王绾一样担心嬴政急功好利。
    嬴政继续道:“那便将大秦水军单独设为一军,改名为大秦海军,望日后扬帆诸海,彰我大秦之威。蒙恬、李念,听旨!”
    蒙恬和李念起身道:“臣在!”
    嬴政道:“自今日,蒙恬统帅大秦海军!”
    蒙恬这官也当得复杂,原本是吏部侍郎,现在又成了海军统帅。
    但听了嬴政命令,蒙恬一脸兴奋地领命:“臣遵旨!”
    当吏部侍郎只是嬴政任命,属于工作,他真正感兴趣的还是带兵征战。
    尤其在得知大海占全世界七成,在海的那边有不下于大秦的广袤天地后,蒙恬对海洋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他想在海上驰骋,看一看海外有何东西。
    嬴政这旨意正好符合了他的心意。
    给蒙恬下完旨,嬴政又向李念道:“李念,既是你提出独设海军,建海军学校,这海军学校便由你来组建,蒙恬与兵部配合。”
    这也是没办法的事,谁让只有李念知道后世海军的那些知识,他不出来干,没其他人能干了啊。
    李念也道:“臣遵旨!”
    嬴政绝对不会让他离开咸阳,所以大秦的海军学校肯定要建在咸阳,海军学校建在内陆城市,有点幽默!
    想到大秦第一批海军学校的学员先要在咸阳上课,然后又到海边去实操,李念表情就有点怪异。
    嬴政刚给蒙恬和李念下完旨,一大臣提出了一个问题:“陛下,可要使民间知晓大秦之外亦有广袤之地?”
    众人还在思索,刚领旨坐下的李念道:“臣以为可使民间知晓!”
    提问的大臣一下看过来,道:“愿闻李尚书高见!”
    其他人也将目光重新聚集在李念身上。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