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兵,这仗还怎么打?”
张飞挠了挠头,实在想不出有什么办法能在兵力这么少的情况下挡住敌人的大军。
哪怕是善于用兵的刘备关羽也不禁皱眉。
二十几人想要战胜二十万大军,无异于天方夜谭。
饶是他们,在这般敌众我寡的情况下也很难想象出有效的计策。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他刘备真要这么有本事,能以几十精兵击退二十万大军,也就不会屡战屡败,被曹操打的抱头鼠窜了。
哪怕一旁的诸葛亮看到此情此景也不免有些好奇。
他虽说临时想出了一些御敌办法,但毕竟身处两个时代,他本人又没读过唐史,所以对计策是否奏效难免心中有些没底。
……
【什么是名将,没有条件就自己制造条件。】
【此时的郭子仪已经六十七岁了,老人家先到蓝田,然后去商州,武关。】
【每到一处,就声泪俱下的演说,号召溃散的将士们和他一起北上迎敌。】
【就这样还真让他集结了官军4000人。】
【面对敌人二十万大军,4000人顶什么用啊?】
【没关系,郭子仪有办法,他派人去长安城旁边的蓝田县,白天使劲摇旗呐喊,晚上就遍点篝火,造成唐朝大军已经进驻蓝田的假象,同时还派人悄悄潜入长安城,号召长安百姓们一起去散播谣言,说郭子仪已经率10万大军兵临长安城了。】
【吐蕃人还真就信了,而且这长安城该抢的都已经抢完了,吐蕃人觉得实在没必要为了这座空城和唐军死磕,于是就撤军了。】
【几天后,吐蕃军撤出了长安城。】
【代宗李豫回到长安城,拉着郭子仪的手声泪俱下的表示都怪朕没有早一天重用爱卿,才落得如此下场。】
……
“原来是这般解决的,计谋倒是用的巧妙。”
韩信点了点头。
兵法有云‘攻城为下,攻心为上。’
郭子仪故作疑兵之计,吓的吐蕃人不敢主动进犯,进而退却,其兵法造诣,由此可见一斑。
当然了。
韩信先前认为此战难于登天完全是因为他不了解当时的背景,不了解敌我双方的诉求。
倘若真设身处地,他定能做出更好的决策。
……
“关键时刻,还是老将军靠谱啊。”
刘备感慨的望着天幕。
“甲之年,尚且能建功立业,我刘备有生之年,誓灭曹贼,重整我大汉万里江山!”
不光刘备有此等想法,事实上,郭子仪的事迹,狠狠地激励到许多郁郁不得志之人!
年纪岂能成为一个人的桎梏?
关键时候不还是要靠他们这些老东西!
“我不该就此蹉跎下去。”原本心灰意冷似乎同样被感染到,麻木空洞的眼神中恢复了一些往日的神采。
……
【在吐蕃作乱的同一时期,第二只凶兽也蠢蠢欲动,那个天天被唐将上表举报谋反的仆固怀恩真的反了。】
【关于仆固怀恩究竟是真心反还是被逼反呢,一直众说纷纭,咱们来看看究竟发生了什么。】
【仆固怀恩在安史之乱的最后,不是联合女婿回纥,给史朝义送上了致命一击吗。】【仗打完以后,仆固怀恩奉诏送女婿出塞,走到太原时,节度使幸云京不开门,不让过,理由是你和你女婿都是番人,谁知道你们是不是要谋反啊。】
【仆固怀恩气不活啦,我是奉诏送女婿,你怎么出口伤人啊,未免有些无理取闹了吧。】
【可幸云京不听,而且拒不给送行人马提供粮草。】
【大家应该还记得幸云京吧,当年带头上奏说仆固怀恩有谋反之意的,也是他。】
……
“这就有点无理取闹了吧。”
关羽皱着眉看着这一幕,幸云京所作所为,让他感到颇为不爽。
人家还没反呢,你这么给人家穿小鞋不是在逼别人反吗?
实非大丈夫所为!
人家就算没有反意,被你这样恶心,这样穿小鞋,也得生出反意。
“他奶奶的,此等小人行径,俺张飞真恨不得捅他几百个透明窟窿!”别说仆固怀恩了,哪怕张飞这个旁观者都气的不行!
诸葛亮看着眼前一幕不禁哑然失笑。
两位将军热血还是不减当年啊,看个历史都能把自己气的不行。
幸云京的做法看似不妥,其实在大唐那个历史背景下,倒也正常。
朝廷对安禄山这样的番将是何等信任,结果对方做出这般背信弃义之事,为天下人所不齿,汉人有所忌惮实属正常。
这也是没办法的事。
就像司马懿毫无道德底线,背信弃义,违背洛水之誓,给后世留下一个无尽的祸根,引得后世诸多朝代君臣相疑一样——安史之乱之后,各方信任的基础被毁于一旦,一些令人惋惜的悲剧,就这么上演了。
……
【面对幸云京的无理取闹,仆固怀恩觉得很委屈,写了篇小作文向皇帝李豫诉苦。】
【然而李豫并没理他。】
【其实怀疑仆固怀恩可能谋反的不止辛云京一个人。】
【仆固怀恩之所以被怀疑,其实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这个原因咱们之前也提到过,经过安史之乱,皇帝和大臣,汉人和胡人之间的信任关系崩塌了。】
【而仆固怀恩可是和安禄山一样的番将。】
【见皇帝都不替自己做主,委屈无处发泄的仆固怀恩一气之下干脆真反了。】
……
“愚蠢!”
李豫处理问题的方式看的李世民直皱眉。
大臣之间有矛盾,有委屈,你一个当皇帝的不去想办法解决矛盾,安抚各方,置之不理是什么意思?
你这不是明摆着不信任底下的大臣,要把对方逼反吗!
这是一个合格的领导,合格的皇帝该做的事吗?
就算真怀疑仆固怀恩有反意,也该先以安抚为主,先稳住对方,待其回到京都,缓慢剪除他的羽翼,收回他的兵权。
这才是合理的做法。
人家还没反呢,你就这个态度,岂不是寒人心?
退一万步来说,就算对方真有反意,你作为皇帝,也应该表现出信任的态度。
这样等对方真反的时候,你才能站在大义的一面,朝廷才能站在大义的一面义正言辞的斥责他。
最愚蠢的做法就是像天幕中所述的那样,不闻不问,间接把人逼反。
最后人家真反了,朝廷还要派出大军平叛,除了证明人家确实反了,是个反臣,除此之外对大局来说有什么意义?
损害了朝廷的颜面,损害你天子的颜面,朝廷还得派出大军平叛……你说说,这些不都是自己作的吗。
简直愚不可及!
……
【面对来势汹汹的叛军,皇帝李豫头疼了,没办法,只好再派出郭子仪救场。】(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