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章 宋太宗(完)
宋朝,开宝元年。
赵匡胤出生时离那个暮霭沉沉的晚唐已经有一段时间,黄巢的张狂威名也只是存于人们口耳相传,而那些在先前朝代盛极一时的世家贵族们也只有寥寥余音流传。毕竟,五代早已是手握军权的军阀们的天下了。
但尽管如此,从史书、诗歌的只言片语中,也能窥到当时在黄巢的利刃下,那些曾经富贵荣华的高门们的惨烈结果。
“天街踏尽公卿骨啊!”但若没了这些公卿们的尸骨做底,现在大宋又如何能够在那些普通士子们中间推行科举制度呢?
确实。从这个角度上看,黄巢还是办了件好事儿呢。
唐朝,贞观三年。
所有人的心神都被这一段话冲击得七零八落。
昔时繁盛、皆埋没……天街踏尽、公卿骨!
纵使在场的诸多重臣尽皆为当今陛下的拥趸,忠心耿耿,愿意追随今上的所有决定——包括推行科举制这一损害世家门阀利益的决定,但他们中的不少毕竟和世家也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在他们的设想中,固然科举制会对世家产生动摇,但以世家的底蕴,未尝不能慢慢沉淀下去,再识趣一些,就可以和陛下你好我好大家好。
他们也想过宋朝的科举是如何摆脱世家门阀的势力影响的——或许是经过五代烽火,但世家们总也能捞到一些军队力量用以保全自身。
可眼前这个结果,太过赤裸裸,也太过残酷了!残酷到当下的这些名臣们也有些不愿意接受。
虽然,这种物理消灭,确实是最彻底也最有效的方法。
唐朝,武德年。
比贞观年间的众人更心梗的,就是武德年的君臣了。
毕竟,和李世民登基后不同,李渊在位时,世家大族特别是关陇贵族们的力量更要庞大几分,在殿中的群臣中所占人数也更多一些。
自然,看到黄巢干的事情那几句诗后所受到的打击也就更加严重。一时间,不乏有些年纪大了的老臣一口气喘不上来晕过去的情况发生。
汉朝,元狩四年。
诸位军功列侯们坐在位置上,莫名有些感同身受,可能是因为那“公卿”一词吧。
毕竟他们也清楚,黄巢所消灭的这些世家门阀和他们并不是一回事儿。
也有不少人目露唏嘘之意:“太惨烈了,这黄巢实在是个狠人。”这么狠,怪不得能够转战大江南北,掀起巨大波涛。
【除了这些扩大文官基层的措施,在扶持文官群体上,赵光义也是不遗余力。
首先,赵光义自己以身作则,展现出好书重文的倾向。他曾指出:“王者虽以武功克定,终须用文德致政。”同时还鼓励武将们也要读书。
接着就是之前提到过的文臣统兵,以文驭武。赵匡胤虽然也约束武将,但文臣一般只担任内地知州,边境的州郡往往还是多用武将担任。
但赵光义并不如此行事,他不但大量任用文臣担任边境知州,还把文臣派往军中任职,自他以后,文臣出任安抚使、经略安抚使或兼任驻泊一方的马步军都总管督帅武将渐成惯例。
不论这种行为的负面影响,单论对文臣权力的扩大和扶持,确实是起到了作用。
最后就是重用文官,优先从词臣中选拔人才担任宰执。词臣是指为皇帝起草内制的翰林学士和起草外制的加知制诰,赵光义的宰执中有七个都是从翰林学士升任的。
同时,纵观赵光义整个在位期间,宰相九人,全部是文官,有科举出身者六人;正副枢密使三十五人,文官出身的有二十一人,占百分之六十;参知政事十八人,全部是文官。】
宋朝,开宝元年。
赵匡胤略略皱眉:“读书是件好事,确实应该多读书,扶持文臣力量也没什么,毕竟武将骄横之风尚未消除,文臣需要有力量与他们相抗衡。”他顿了顿,“但是,对于文官给了这么大的倾向,是否有些过了?”
以文驭武带来的负面影响之前就骂过一轮了,这时就算了。但宰相、枢密使、参知政事的人选上,也对文官这么倾斜,有些过头了吧?
朕知道你是形成了文官治理系统,但看到你形成的过程,果然还是不爽。
唐朝,贞观三年。
感到不太妙的不只有赵匡胤,唐朝的诸位君臣也是如此。
“这文武力量对比,失衡了吧?”尉迟敬德有些郁闷道,况且看起来,宋朝的文武官员、文人武人好像相当泾渭分明,不像他们唐朝和再往前的时候,有时候好像分的没有那么开。
此时,长孙无忌突然不知道怎么的想到了之前那个“东华门唱名”一话的两个主人公:“那先前那个狄青,不会是个武将吧?或者说,还是一个颇有些功劳的武将?”
“……”他这么一说,众人一想,还真的很有可能!
那句话就是对什么是“好儿”的注解,韩琦——是个文官说东华门唱名才能算好儿,那他为什么要对狄青说这句话?八成是因为狄青对好儿的注解不同。
那么在宋朝这么个文武泾渭分明、又严重崇文抑武的环境下,对好儿的注解还能有什么不同呢?只能是文武分歧了。
尉迟敬德更郁闷了:“重臣宰执们都没有武将的份,连好儿,都不能算武将武人了……”
【当然,这些是官场上面的举措,除了这些,赵光义在搞文化上也颇为努力。
太平兴国九年,赵光义命令三馆将现存藏书与唐代《开元四部书目》进行核对,将阙目公布中外,凡献书三百卷以上者,酌情授官或另行安排。
至道元年,赵光义又专程派人前往江南、两浙购求图书。
这些举措都带动了宋朝重视书籍的风潮,推动了藏书、读书的盛行,也对后世的文化传承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同时赵光义在位期间,还编纂了《太平御览》、《文苑英华》、《太平广记》三部书,后来与《册府元龟》并称为“宋朝四大书”。
除此之外,赵光义在位期间还编纂了医学类书《神医普救方》一千卷、《太平圣惠方》一百卷、《雍熙广韵》一百卷、《太平寰宇记》二百卷。
这些也是赵光义心中“文德致治”的体现,是他所治理的“太平盛世”的一部分。】
宋朝,淳化四年。
赵光义听的心满意足,觉得自己所作所为都得到了肯定。没错,这些就是他的以文德治理天下的表现,也是他的文德带来的太平盛世的体现!
宋朝四大书,他的就有三部,这些都是他的文治功绩啊!群臣恭贺:“官家以明继圣,而能广文之声,卒其成功,乃大一统。于时北自常、碣,南极岭表,东际海岱,西接洮、陇,宋之威德,斯为盛矣!”
“官家闵农考绩,讲学劝谏,彬彬至治,成康文景,亦曷尚兹?”
宋朝,开宝元年。
赵匡胤听完还是点了点头,别的虽然不行,但赵光义在文治方面确实做得不错。宋朝的文治也确实有他的一份功劳在。
但是想让朕因此给他松绑,这是不可能的,赵光义还是继续绑着吧,毕竟他对外实在是太拉跨了。
文治武功,赵光义就像是瘸了一条腿一样,只有文治,没有武功。
明朝,洪武年。
朱元璋评价道:“这点倒是没错,宋太宗搞文治确实有一手,宋朝的文官就是他带起来的,就是对外实在不行。”
朱柏悄悄道:“我感觉他就是知道自己武功不行,所以才在文治上使劲下功夫,这样才能说自己治理的好,是个太平盛世了。”
其他兄长们对他的话都表示赞同,纷纷觉得就是如此。
“我感觉,宋太宗太追求一个好名声了,之前想要攻打辽国是这样,后来屡次失败,转向文治也是出于这种原因,不然,这文武之间也太过失衡了。”
【至道三年正月二日,赵光义早年所中箭伤的病情加剧,无法上朝,只得改在便殿决事。二十三日,皇太子、诸王、文武群臣因赵炅病重,都到佛寺修斋祈福。三月二十八日,赵炅病危,已不能视朝。
三月二十九日,赵炅驾崩于万岁殿,终年五十九岁。谥号神功圣德文武皇帝,庙号太宗。】
宋朝,淳化四年。
赵光义对自己的谥号和庙号还算满意,只是决定要提早寻访名医,好延长自己的寿命。
而先前朝代的人对他的谥号都颇有几分疑惑,这谥号为何如此繁琐?没有重点?
要按照找重点来说,简略一下,赵光义就是文武皇帝?
【随后太子赵恒继位,是为宋真宗。
不过我们在这里还是要提一个人,也是我们的老熟人了,王继恩。】
赵光义眉头一跳,王继恩?在这个时候,他离世太子继位的时候,专门提一下王继恩?
他可没有忘记上一次赵匡胤离世的时候王继恩为什么会被提起。
难道,这个王继恩又想行拥立之功?他可待他不薄!
赵匡胤嗤笑出声,这种习惯了搞从龙之功并从中获利的小人,尝过了一次甜头,自然会想要再来第二次,你待他再好又怎么样?朕待他难道就好吗?
赵光义啊赵光义,终日打雁,叫雁啄了眼吧。
【李皇后内心更偏向于赵光义的另一个儿子赵元佐,想要扶持他继承皇位。
恰逢王继恩也有意动,毕竟太子顺当继位他也只是平平淡淡而已,并没有什么额外的好处。可要是拥立赵元佐,那就是把被遗弃的人扶上了皇位,其功甚大。
于是李皇后就和王继恩、参知政事李昌龄、翰林学士胡旦结成了拥立赵元佐的联盟。
但是赵光义托付身后重任的宰相吕端早已想到了可能有人会密谋作乱的问题。
赵光义驾崩当天,李皇后让王继恩到中书去召吕端。吕端知道王继恩要故伎重演,就诓骗他去诏书阁取太宗诏书,把他锁在了里面,让人看住他,自己立即进宫。
随后,吕端奉皇太子即位。即位仪式上,太子垂帘召见群臣。吕端立殿下不行君臣跪拜之礼,请卷帘相见,他亲自升殿审视,见确是太子,才下阶与群臣拜呼万岁,真宗终于顺利登位。】
宋朝,淳化四年。
赵光义松了口气,还好还好,不管这个太子赵恒到底是自己的哪个儿子,但他总归是自己立下的太子,指定的继承人,而自己显然又没有打算废掉他另立新君的意图。
既然如此,当然还是太子继位最为妥当。
嗯,不过还是排除了一个人选,元佐显然不是太子。
还好有吕端!吕端现在是参知政事,等过段时间,朕就把他升任宰相。现在的宰相吕蒙正,确实不是一个托付后事的好人选。
倒是这个王继恩,真是辜负了他这么多年来的信任和托付。又是给他信任,又还放给他兵权,就连他清扫蜀地动乱时一直停留在益州寻欢作乐自己也没有追究他……
算了,抹了他的权力,让他该滚哪滚哪儿去自己养老吧。
【宋太宗赵光义一生剪辑————公元939年:赵光义出生于开封府
公元954年:因赵匡胤在后周将帅中露头角,赵炅亦补为右班殿直,不久迁供奉官。
公元960年:周恭帝派殿前都点检赵匡胤北上抵御契丹,翌日发生陈桥兵变,回师开封,自立为帝,建立宋朝。宋朝开国后,赵炅就被拜为殿前都虞候,领睦州防御使,并由“匡义”改名“光义”。
同年五月,赵匡胤出征在潞州起兵的李筠,赵炅被任命为大内都检点,留守开封。八月,赵炅领泰宁军节度使。十月,赵匡胤南征在扬州起兵的李重进,赵炅任大内都部署,留守开封。通过完成两次留守京城的任务,赵炅进一步获得兄长的信任,取得一定的兵权。与此同时,杜太后要求赵炅外出时必与“赵书记”(赵普)同行,以锻炼其处理事务的能力。】
对于这位大宋王朝的第二位皇帝,教员颇不以为然,多次给予否定性的评价。
“不择手段,急于登台”“但无能”
按照封建帝制的嫡长子继承制度,赵光义与大宋皇位根本无缘,但最后他居然继承了他哥哥的皇位,遂在中国历史上留下最扑朔迷离的一幕。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