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章 自己给自己发饷的明军
在经过一段相对平稳的时期后。
整个天下的战局开始升温。
多尔衮布控全国,以博洛为征南大将军,统率八旗兵七千开始离京南征。
又檄调外藩蒙古兵三千,凑足一万兵马。
以这支满蒙大军为核心,一支颇具战力的满清南征大军即将构成。
然而正如昔日李自成席卷全国占据北方。
从而造成己方战线太长,同时遭到满清、南明、大西、鄂尔多斯蒙古、青海土司的夹攻一样。
现在的满清虽然占据了大半天下,但其战线也被拉得太长,不得不同时面对多个对手。
在多尔衮抽调兵力南下,准备攻灭鲁监国,瓦解隆武政权之时。
在汉中准备多日的贺珍眼见八旗兵逐渐云集关中。
已经统一汉中各部兵马的他当机立断准备在汉中举起抗清的大旗了。
“兄弟们,咱们当鞑子也有一段时间内了,你们觉得当鞑子的滋味如何?”
南郑城中,贺珍喝问自己的部将道。
“她奶奶的,当鞑子不仅天天要被催着剃发,而且孟乔芳这个狗日的还不给兄弟们发饷。”
“这鞑子不当也罢!”
一众亲信纷纷开口,都对满清,都对陕甘总督孟乔芳颇为不满。
贺珍自李自成放弃陕甘后便以汉中之地降清。
又曾在李过南下之时带兵阻击。
今年六月,张献忠的部将刘进忠擅自进攻汉中又被贺珍带兵击败。
并促使八大王下达了那道训斥刘进忠的著名圣旨。
圣旨的内容为: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咱老子叫你不要往汉中去,你强要往汉中去,如今果然折了许多人马。
驴x子,入伱妈的x!钦此!
贺珍也因为投诚有功,守卫汉中有功被咱大清授予定西前将军之职。
只是这只能打部队却一直被满清所猜忌,所不放心。
早在今年五月,刘进忠攻打汉中之前。
陕甘总督孟乔芳便上奏清廷。
直言贺珍等人是:逆闯亲信之人,恐狼子野心反复不定,俱在陕西深为不便。
要求将贺珍等人调离汉中,再行解散,彻底瓦解这支部队。
而在剃发令下达之后,贺珍等人也在明里暗里加以抵制。
虽然此时已经距离剃发令下达已经过去好几个月了。
但是在汉中这片地盘,贺珍以及麾下的将士却是带发之人。
咱大清在汉中的官员敢对老百姓留发不留头,留发不留发。
但对于贺珍这种军头却是不敢逼迫。
唯恐惹火了贺珍,让人家直接一刀砍了自己。
在这种情况下,无论是贺珍还是孟乔芳都深知双方已经势同水火。
只是由于种种原因,在这几个月的时间内双方都保持着克制。
孟乔芳之所以没有立即逼反贺珍,是因为阿济格的大军离开陕甘后。
满清在陕西留下的兵力极微弱小他这个新上任的陕甘总督就连督标都需要从零开始组建。
又如何能够确保自己能够压制住贺珍?
而贺珍之所以没有立刻举起反旗,也是因为自己的力量不足。
贺珍原本只有三千兵马,在多次击败大西军后虽然兵马扩充到了六千。但是想要以这种兵力和满清对抗,那还是过于天方夜谭。
所以这几个月贺珍一支在火拼整合汉中的其余兵马。
到现在他麾下的兵马已经扩充到兵马万余,精兵一万的规模。
整个汉中的军队都被贺珍整合完毕。
而现在孟乔芳先是组建了督标,又得到了何洛会六千西安驻防八旗的支援。
多尔衮派出的四千增援八旗又即将抵达关中。
一旦等到了这支八旗兵,孟乔芳必定对自己动手。
所以今日贺珍便决定先发制人。
倾汉中之兵打进陕甘,联合西北各地的大顺军余部以及所有不满剃发的义士。
再直捣黄龙,攻克西安,继而收取整个关中!
“好!”贺珍见状哈哈大笑道:“咱们给鞑子当狗也有几个月了。”
“这几个月的滋味大家心里都清楚。”
“这要咱们剃发当真正的狗也就算了。”
“可是咱们当了真正的狗,鞑子连根骨头都不会给咱们!”
“在汉中几个月,兄弟们可曾见过孟乔芳给咱们发过一次饷银?”
“既然如此,兄弟们你们说,咱们是继续当狗还是重新做人啊?”
孟乔芳这位新上任的陕甘,连自己组建督标都颇为费力。
和怎么会给贺珍发粮发饷,增强实力呢?
所以这几个月的时间内,贺珍麾下的兵马都是自行筹饷,并没有拿到过满清的饷银的。
这种做法再和剃发令配合,无疑令贺珍的麾下的将士对满清充满了憎恶。
种种行为无疑让这支战斗力不错的军队被逼着走上了反清之路。
当然其实咱大清的种种不做人也是被姜瓖这些自带狗粮的走狗给惯的。
早在满清入关之初,姜瓖等人便在宣大之地发动叛乱,袭杀了大顺制将军张天琳以及一万大顺老本。
然而这帮给满清当狗的人却闹出了一个大笑话。
大同镇的明军在之后的三个月时间内一共发饷九万二千七百四十两九钱三分。
这些军饷全都由大同镇的文武自行筹措。
其中有一万二千余两便是姜镶自掏腰包发放。
而宣府镇的王应晖等人在四个月的时间内自己给宣府明军发放四万八千余两军饷。
除此之外为了跟着阿济格去打李自成,这帮人还筹措了四千八百余两的开拔费以及六百余两的草干银。
让宣府镇明军得以开拔前往陕北。
更甚者为了解决多尔衮入关之初,缺粮缺饷的窘境。
王应晖还筹措了两万余两银子,发往了北京,倒贴了多尔衮!
宣大明军的种种行为实在是令人大跌眼镜。
而被宣大明军惯了的咱大清那自然也是愈发地嚣张。
这咱大清刚入关,宣大明军就能自己给自己发饷,跟着咱大清去打李自成。
现在咱大清已经占据了大半天下,陕甘明军又不需要大规模的军事调动。
贺珍这些人自然也能自己给自己发饷了。
所以贺珍的部队虽然降清已有数月时间,可是却是一两银子都没从咱大清的手中获得。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