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675章 苏曜赫赫声威的余波
    第675章 苏曜赫赫声威的余波
    眼见胡郡守如此迂腐,王主簿急的是面红耳赤:
    “郡守您怎么还是执迷不悟啊!”
    “那董卓虽尊陛下为天子,但他何曾有一点尊重天子的模样?”
    “此人把持朝纲,残害忠良,所作所为与贼寇无异。”
    “名为汉臣,实汉贼也!”
    “反观冠军侯苏曜,他起兵讨董,乃是为了救陛下于水火,恢复朝廷的威严。”
    “您若此时投降冠军侯,非但不是背叛朝廷,反而是顺应天命,助朝廷一臂之力啊!”
    胡郡守闻言,再次陷入了沉思。
    他心中清楚,王主簿所言非常正确。
    董卓的所作所为,早已经让天下人寒心,而苏曜的讨董之举,更是赢得了广泛的支持和赞誉。
    而且从苏曜一路势如破竹的攻势来看,董卓覆灭未来可期。
    但是!
    说他迂腐也好,固执也罢。
    作为一个深受儒家思想影响的文人,胡郡守对“忠君”二字有着近乎偏执的执着。
    在他看来,只要皇帝还在董卓手中,那董卓便是朝廷的代表,他作为臣子,就必须对朝廷保持绝对的忠诚。
    这与眼下这个天下大乱,群雄并起的背景实在格格不入。
    但这样的事情却绝非孤例,甚至为数不少。
    其中最著名的便要数那汉末三杰之一的皇甫嵩了。
    董卓把持朝政,人人都知董卓贼也。
    皇甫嵩在董卓入京后正巧还是接管董卓凉州军的实权大将,他不但收编了董卓之前留在凉州的西凉军,还带了一部分京中的部队戍边右扶风,共有三万精兵在外,卡死了董卓西进的道路。
    而且,不止是他,同样在这里的还有那京兆尹盖勋。
    他也领有长安周边近两万的兵马,与皇甫嵩协防凉州反贼。
    可以说只要皇甫嵩站出来反对董卓,那董卓马上就要完蛋,直接就会被端了老家。
    那董卓自然对此也是心知肚明,他那时候可以说是觉都睡不着啊。
    原因很简单,汉灵帝刘宏荒淫不假,但他真的懂权术的。
    收了董卓兵马的皇甫嵩,与董卓的关系不说是相当不睦,也可以说是势同水火了。
    那时候,有苏曜在前,又有皇甫嵩在后,可以说两人联合分分钟就会要了他的小命。
    于是乎,睡不着觉的董卓在拿到了权力后几乎是第一时间便立刻是召皇甫嵩还有当时的同样与他不合的京兆尹盖勋入京。
    董卓要免两人军权,以保证自己后路。
    没错,就这么一纸诏令,就想让两位各自拥兵数万的大员入京听令,臣服自己。
    这简直是滑天下之稽!
    从任何现实的角度上来考虑,皇甫嵩都不可能乖乖听令。
    是个有脑子的人都能看得出来,这回京就是死路一条!
    于是乎,不管是皇甫嵩的儿子皇甫郦也好,其部下长史梁衍也罢,他们都劝皇甫嵩不要听令。
    甚至,京兆尹盖勋还专程密会皇甫嵩,向其面陈利害,请皇甫嵩起兵讨董,他京兆之地将全力支持皇甫将军大义的举动。
    然而,出乎所有人意料的事发生了。
    皇甫嵩拒绝了众人的请求,就这么一纸诏令,他就乖乖的交出了兵权,孤身赴京。
    甚至皇甫嵩还毅然决然的要求盖勋谨守臣节,莫要作那乱臣贼子。
    那京兆尹盖勋见皇甫嵩如此只能是感叹一声,天不佑炎汉,无奈的与皇甫嵩一起交了兵权,进京赴任。
    然后,不出所有人意料的事自然也发生了。
    在皇甫嵩入京后,董卓甚至连几天的时间都不愿意多等,直接让那掌管刑法的官员在城门口就拿下了他。那官员秉承董卓之意,上奏朝廷,将皇甫嵩交付审判,择期问斩!
    上奏朝廷?自然是董卓一言就要斩了。
    如此无耻残暴的一幕,登时引得群臣震怒,可以说满朝文武都在为皇甫嵩求情。
    最后,还是在苏曜进兵的压力与群臣们共同的努力下,董卓才免了皇甫嵩的死罪,而是置一闲官,看管在身旁。
    堂堂一代名将,竟落得如此下场,实在是令人唏嘘。
    而更加令人唏嘘的事情是,也正是皇甫嵩最后的这个忠诚无比的决定,彻底断送了大汉最后一次纠正的机会,使得国家不可逆转的滑向了分裂内战的结局。
    这是大汉四百年独尊儒术,经学教育的结果,即便在这天下大乱的时代中,他们也依然抱持着这样的理念。
    他们是时代的逆潮者,抱着自己最后的那一份忠君爱国的理念,无一例外的被时代的洪流所淹没。
    在历史上,这些人最终都成为了诸如董卓和袁家兄弟、还有曹孙刘等人的经验包。
    而现在.
    堵阳城,现在。
    “什,什么?!”
    “就这?这弘农郡就这么拿下了?还是兵不血刃???”
    “那胡郡守不是个有名的顽固派吗?他怎么可能让你们这么轻易进城?”
    王凌等人听着赵云的讲述,一个个都瞪大了眼睛。
    他们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这场战役的进展之快、之顺利,完全超出了他们的想象。
    这以那胡郡守的为人来说简直是不可能!
    “没错。”
    赵云笑着摇了摇头,想到当日情景,脸上也带了些无奈:
    “那胡郡守确实是个迂腐之辈。”
    “我们押他下去的时候他还一个劲的喊让我们杀了他。”
    “不过弘农的王主簿倒是个识时务的人。”
    原来,眼见胡郡守固执己见,王主簿便自己动起了心思。
    主簿,其职责为典领文书等,乃郡府佐吏,与只能让外地人当的郡守不同,佐吏官都是由当地名门望族担任。
    弘农王氏,便是当地仅次于那弘农杨氏的名门望族,可以说也是世出两千石的大家。
    他当然不可能坐看胡郡守胡来,带着他们朝死路上狂奔。
    于是乎,见文的不行后,王主簿当即找来当功曹的杨氏族人,以及当地其他世家。
    众人一番商议后,很快便建立了统一共识。
    与苏曜大军作对无疑于以卵击石,自寻死路。
    既然胡郡守一意孤行,文攻不成,那咱们就来武斗!
    考虑到如今城外已经战鼓隆隆,苏曜大军随时可能开始攻城的现状,王主簿等人甚至来不及先派人出去通风报信,沟通投诚的条件,就直接一步快进到发动政变的步骤。
    且说那胡郡守正在城头督战,身先士卒的要求守兵们誓死抵抗苏曜大军的进攻。
    突然间,他就见到王主簿带着杨功曹和一干郡吏匆匆而来,当即皱眉摆手道:
    “我意已决,尔等不必再劝!”
    “此番大战那是人在城在,城破人亡!”
    胡郡守慷慨激昂,目光坚定,仿佛已做好了与城共存亡的准备。
    然而,王主簿不但并未停下脚步,反而与众人一起来到他面前,在最后一次力劝无果后,他竟是大喝一声:
    “胡郡守私通董贼,对抗车骑将军,速速来人将其给我拿下!”
    “什么?!”
    “尔敢!”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