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66节
    沈白露给他们倒完了茶,发觉热水瓶里没水了,便去外边烧水。
    这个炉子现在基本上都摆在外面,反正没有人要。
    用平时看过的旧报纸引燃木柴,这些木柴都是在附近工地拾来的,堆在外边的屋檐下。
    沈白露隐隐约约地听着他们好像在杀价,心中感慨那个地区的人果然很会做生意……
    正拿着一把蒲扇给炉子扇风,刚放学的小胖子远远儿地走了过来:“露露姐姐,我妈让我拿荔枝给你们吃。”
    “你们自己种的?”
    “嗯。”
    沈白露收下荔枝,放在了那张当茶几用的凳子上:“两位老板,吃荔枝吧,刚从树上摘下来的。”
    小胖子说着也朝仓库门口探了探,发现有客人在,只好缩了回去。
    沈白露觉得奇怪,叫住了小胖子。
    “你方垒叔是不是没有给你结跑腿费?”
    他点了点头。
    “来,我给你。”
    小胖子拿着钱兴奋地跑开了:“哦,又攒下了一块钱。”
    水烧开后,方垒跟他们的生意也谈妥了,挪开那些凳子,准备搬钢筋。
    ……
    一卷卷钢筋全靠人力抬着搬上车,沈白露帮不了什么忙,只能在一旁打打下手。
    还好的是,在方垒的要求下,他们这次现结账。
    送走他们,方垒一身汗涔涔的,先扬了扬手里的钞票,接着不顾脏兮兮,一把抱着她转了转,兴奋地道:“老婆,赚钱了!哈哈哈——”
    *
    那两个人承包了一个建工厂宿舍的项目,所以他们需要的货量还挺大,不过工期有些长,所以钢筋在需要的时候,才给他们供货。
    由于仓库里的货还剩下另一种型号的几卷钢筋,方垒打电话给那位钢厂的战友,让对方送货过来……
    跟他的生意相比,自己的生意仿佛是毛毛雨。
    不过沈白露也不嫌弃,这个周日,照旧去卖衣服。
    有一些顾客见到同厂的女工穿上了漂亮裙子,便自然地会询问在哪里买的,从而被吸引过来。有一个伶牙俐齿的姑娘还说道:“老板,我可是给你带生意来了,你给我们算便宜点儿吧。”
    这是口碑发酵,自动吸引顾客上门哎……沈白露心中有些窃喜,笑吟吟地说:“没问题,只赚你个路费钱。”
    有人问:“你天天都会来吗?”
    “有时候也休息,或者去进货,或者去别的地方摆,不过基本上只要你们放假休息,我都会在。”
    卖衣服给这些年轻女性,可比在东阳圩里卖东西爽快多了,她们现在的工资领先全国工人,一个月买一件新衣服,犒劳一下时常加班的自己,真的很有必要。
    自然,沈白露赚的也更多……
    正送走一批顾客,沈白露清点了一下,从大袋子里拿出新的衣服出来补上空。
    正低头干活,感觉有人走过来了,沈白露条件反射地说:“衣服裙子随便看看。”
    抬起头定睛一看,好眼熟的人,对方也目不转睛地盯着自己,两个人同时愣住。
    沈白露叫了声:“阿英?”
    “你是,露露?”
    跟随王香英一起过来的一个小姐妹疑惑地看着她们俩:“你们认识?”
    “真的是你!”沈白露站起了身,欣喜地说。
    去年那个时候,阿英的丈夫从工地摔下来,昏迷不醒……后来方垒出院的时候,阿英的丈夫有了微弱的意识,但还不算完全苏醒。
    阿英非常惊喜:“我没有想到会在这里遇到你……”
    “你老公的情况怎么样了,康复了吗?”
    阿英叹了一口气……
    去年她丈夫醒过来后,虽然手脚都没毛病,但是身体差了好多,经常头疼,身体疼,干不了重活,现在只在家里休养,做做轻便的事,带带小孩。而她因为会踩缝纫机,经人介绍来了这片工业厂区,进了一家服装工厂打工……
    真是家家有本难念的经。
    阿英又问:“你怎么会过来的?”
    沈白露说:“方垒退伍了,在这里做点儿小生意,我顺便过来摆摊子。”
    “你们结婚了?”
    沈白露点头:“结了。”
    “那挺好的。”
    她是陪同事过来逛街的,同事还没结婚,买衣服比较大方,阿英则节约得跟什么似的,只穿着旧衣裳,不买新衣服。
    沈白露也不好劝她买,只好说:“我经常在这里卖衣服,你有空过来找我玩。”
    *
    不久后的某个休息日,阿英过来了。
    这次阿英显得有些高兴地说:“我同村有老乡也在这里做生意,坐公交车半个小时就到,他们的孩子放暑假会过来玩几天,我的大女儿有十几岁了呢,快跟我一样高了,我想给她买条裙子,到时候托他们带回去。”
    沈白露笑道:“那挺好的,你来挑挑看,哪件适合她穿,我算你便宜些。”
    她选了一条浅黄色的裙子,随后去其他摊位买了几件小孩子穿的衣服,又折了回来,跟沈白露聊了会儿天。
    聊的都是一些工厂里的事,据悉他们工厂是台企,衣服都是出口到欧洲和美国的,质量检验非常严格。
    “一点儿小小的瑕疵都不能有,我们这条线的主管也凶巴巴的,去上个洗手间,都规定时间,有次一个同事只是超了一分钟,都被骂个半死……”阿英说。
    沈白露记得某宝上有很多外贸货,就是从工厂拿的剪标、瑕疵或者尾货,想着,如果自己能拿到这样的货,尤其是有一点儿小瑕疵,但是不妨碍穿的货,那就好了。
    便问道:“那你们那些有瑕疵的货,最后怎么处理的?”
    “好像也有人批发走,但具体谁买走,我就不清楚了,好像也是出口,不过价格比较低。”阿英回答道,“你想批发吗?但那些衣服款式,我感觉不适合我们这边的人穿,还挺贵的。”
    “这样……”沈白露点头道,“我刚入行,想各方面多了解了解。”
    ……
    第70章 爽翻天的操作
    爽翻天的操作
    自此之后, 沈白露和方垒,卖衣服的卖衣服,卖钢材的卖钢材。小夫妻恩爱又努力, 站在时代的风口, 虽然称不上飞上天, 但绝对是大有收获。
    沈白露除了到本镇经营, 还会坐公交车去别的镇上去开拓新市场。
    每天数着钞票,即便没有手机网络,也完全不会无聊。
    暑假来了, 弟弟沈晓冬今年暑假没回家,他说要去某航天基地里参观实践, 成绩好的才有资格呢。
    沈白露通过邮局汇了一些钱给他, 交代他:“姐一切都好, 你好好学习。”
    沈春雨暑假里在家帮忙干些农活, 爷爷依旧十分操劳,还好的是叔叔家的儿女都大了,沈小峰已经可以踩打谷机了。
    两家人还是跟以前一样,一起帮忙双抢, 因为爷爷、妹妹要去干活,饭都是在婶婶家一起吃的。沈白露寄了些钱给妹妹,让妹妹拿了些钱给婶婶,用来双抢的时候隔三差五买两斤猪肉, 买些西瓜, 改善一下大家的伙食。
    9月开学后,沈白露收到了几封妹妹寄来的信,无不是轻松活泼,让人放心的。
    12月份, 沈白露收到了李孝红写来的信。
    她们俩早在6月的时候,就有信件往来,不过不是很频繁。
    这次在信中,李孝红说了说供销社的近况。
    邓顺发变着法儿地把沈白露弄走后,又以“马上就到年底,需要人手来帮忙”的理由,安排了一个什么堂侄子进来,跟刘福兴一起打理食品柜台。看这情形,来年又将如出一辙地操作,把供销社里的某位老员工给清理出去,再留下这个堂侄子。
    供销社里的几个老员工,全都不齿邓顺发的行径,但是除了私下里议论,人人自危,也没有别的法子。
    因为自从10月份中央宣布公社全面改乡,东阳公社撤消,改成了东阳乡,之前管理供销社的领导直接调去县城,邓顺发如今在供销社里是只手遮天,一人独大。大家非常无奈,只好默默地做事情。
    而且,供销社的营业状况也不容乐观,据说还要降工资……外面做生意的人却越来越多,市场上非常热闹,供销社对面建的一排房子,落成后全都是门面店铺……光是对门就开了一家百货店,一家服装店。李孝红去打听了一下,老板还是石泉公社方家村的人,两个门面都是他的。
    “这日子,实在没法过了,现在大家反而羡慕你走得早,趁着年轻,在外边打拼更有盼头。”李孝红说。
    把这些事情告诉方垒,问他:“供销社对面的店是方家村的人开的啊,谁啊?你知道么?”
    方垒淡淡地道:“知道,那是我让堂哥去盘下的店。”
    沈白露大吃一惊:“什么?你让堂哥去盘下的?”
    *
    她疑惑地看着方垒,有些难以置信。
    方垒却以一副平静的口吻,讲了讲他之前的一些操作。
    这些日子,除了做生意,他并没有闲着,一得空便让堂哥去东阳圩看看动静,随后把情况汇报给他。
    在得知那一排门面开始出租之后,方垒立马出资让堂哥帮忙把正对着供销社的两个店铺盘了下来。
    这一排店铺沿路而建,是东阳公社(现在已经改为东阳乡)联合这一片土地所属的王家村建设的,沈白露南下的时候,屋子还没有封顶……
    沈白露有些惊讶:“你怎么不跟我说一下,一声不吭就把这件事情给办了。”
    他好像不觉得是办了什么大事,十分平淡地说:“原本是想等我们回去过年的时候,再给你一个惊喜的,现在既然你已经知道了,就顺便告诉你。”
    “那现在那两家店都在营业?都是堂哥堂嫂自己进货经营?”
    “堂哥堂嫂只是先帮忙打理,我按盈利提成给他们结算工资。他们没有经营的经验,所以进货不多,我让他们先不要着急,先开着凑个热闹。等过年的时候,我们会带很多货回去。”
    “我们带货回去?”沈白露有些皱眉,“光凭我们两个人,能挑多少东西回去呀。”
    方垒再次淡淡地说:“挑不了多少东西,买辆车不就行了?可以装一车的东西,只怕我们没有多少钱买货来装满它。”
    沈白露听毕,不仅是吃惊,简直还有目瞪口呆、瞠目结舌,她定定地看向方垒,却见他一副云淡风轻、气定神闲的姿态。
    “买、买一辆车?现在普通的卡车也要万把块,我们有那么多钱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