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851章 君恩如山
    第851章 君恩如山
    “对了……”赵煦看着跪伏于殿上,连头也不敢抬的宗泽,忽然问道:“宗生,太学出官的条贯是什么来着?”
    宗泽对此,自然清楚。
    每一个太学生在入学的第一天,都会被告知这个规矩。
    于是,他认真的答道:“奏知陛下,太学升上舍者,满六年,经舍试入等者可释褐……“
    说着他就紧张起来。
    他是去年才入的太学,今年直接破格升的上舍。
    理论上来说,他再怎么优秀,也需要在太学学习六年,并积攒足够学分,同时在每年秋天举行的舍试中拿到至少一个优等或平等的成绩,才有资格释褐。
    但,理论是理论,总有一种力量,可以打破理论限定。
    没有谁想在太学白白耗六年的时光。
    若有机会,所有人都想直接跳过这个步骤。
    宗泽当然也不例外。
    尽管他知道,今天殿上天子的赞誉传出去后,礼部也好,太学也罢,都会明目张胆的给他开后门。
    但他依旧渴望着……
    就在宗泽忐忑时,上首的少年官家,已经开口了:“六年啊……”
    “朕怎么能让宗生这样的贤才埋没六年?”
    宗泽抬起头,猛地吞咽起口水来。
    “只是……太学条贯,是皇考所定,朕也不能更改!”
    大宋太学有几项哪怕放在现代,也属于‘进步’的制度。
    其中一条,就是学分制。
    若说在过去,太学的学分制,还有着漏洞。
    譬如说,道德操守要求占了一半以上的评分,人为操作空间非常大。
    此外,没有细化出详细的打分标准,使得人为操纵空间同样巨大。
    但从今年开始,在赵煦的遥控下,陆佃对太学相关制度进行了更细分的改革。
    引入百分制,将学习成绩、平时表现以及学术贡献、社会影响等方面纳入,对太学生进行综合评价。
    可以说,现在的太学,正在慢慢的按照赵煦的意志,向着他想要的形状改变。
    自然,赵煦轻易不会破坏这个制度。
    在现代的留学经历,让赵煦知道,所谓法律,所谓制度,其实都是统治阶级维护自身利益的工具。
    所以,破坏它们就是破坏自身统治。
    况且,赵煦还是自诩的古往今来第一孝子。
    就更不可能,冒着‘不孝’的指责破坏先帝定下的太学六年出官规矩。
    然而,凡事都有着解法。
    “宗生……”
    “学生在……”宗泽赶紧顿首,怀揣着无比激动,也无比忐忑的心情,宗泽听到了少年官家宛如天籁般的旨意。
    “太学不是有个上舍生实习制度吗?”
    “是……”
    “这样罢,等到七月份,宗生就到翰林学士院去实习吧!”
    “朕会给范、刑、钱三位学士打个招呼,由这三位学士亲自面试宗生……看看宗生跟在哪位学士身边学习比较合适?”
    “嗯……到时候,宗生也可以自己选一位学士跟着学习……”
    宗泽只觉得脑瓜子嗡嗡的响个不停。
    翰林学士院?!
    官家指派我去翰林学士院实习?还是跟着翰林学士学习?
    这……这……
    巨大的幸福感,顿时扑面而来,叫他连话都说不出来。
    没办法,翰林学士院是大宋文人的最高殿堂,号称瀛洲、词垣。
    翰林学士更是内翰,乃是天子近臣,四入头之一。
    历代翰林学士,只要不出意外,稳打稳扎的话,最终都能拜授宰执。
    叫他去学士院实习,而且是直接跟在一位翰林学士身边学习!
    这……这……可是状元都没有的待遇!
    甚至可以这么说,大宋立国以来就从未有过布衣,能达到这样的高度!
    哪怕是杨亿、晏殊这样的传奇人物,也未有过如此高度!
    布衣而入学士院,甚至直接跟着一位翰林学士学习。
    “学生……学生……”即使宗泽,也难免诚惶诚恐,心绪繁复,语无伦次起来,好在宗泽终究是宗泽,在短暂的慌乱后,他终于恢复了一丝清明:“学生……愧不敢当……乞陛下收回成命!”
    还在太学读书,就直接进学士院?
    这要等太学毕业,出官初授差遣,起步得有多高?
    怕不是,会超过状元的初授差遣吧?
    若是如此的话,天下震动,舆论纷纷,各方面的攻击都将随之而来。
    便是宰相之子,也受不住这样的恩典。
    何况是他这样一个祖上三代都是布衣的小地主之子?
    赵煦见着,也是轻笑一声:“宗生不必如此不安……”“因为除了宗生,到时候太学还会再荐举三位上舍生与宗生同入学士院实习……”
    “此后,每年都会有四员上舍生进入学士院实习……”
    是的!
    为了宗泽这碗醋,赵煦才包了这盘饺子!
    只是,这种事情不必与宗泽说。
    而且,这其实是赵煦想要推动的事情。
    太学内部,哪怕如今采用了学分制,施行了上舍生实习制度。
    提高了太学生们学习和工作的积极性。
    但,依旧是书呆子居多,天天都只知道在太学里钻研孔孟的经书。
    这怎么能行?
    都给朕卷起来!
    请...您....收藏_6191书1吧(六\\\九\\\书\\\吧!)
    都给朕去学其他知识,数学、几何、钱谷、刑名……都去学!
    别天天捧着孔孟的经书了!
    所以,在陆佃改革太学的时候,赵煦就已经让其增加了课外活动的评分比例,以增加和扩展太学生们在孔孟之外的涉猎兴趣。
    但……
    成效不大。
    毕竟,在大多数年轻人心中,孔孟的经书,才是唯一的解。
    没办法了,赵煦只能放大了。
    回头,直接让陆佃在选拔进入学士院、都堂还有吏部、户部这样的单位实习的太学生时,放宽对儒家经义的考核标准,同时加大相关学科的成绩占比。
    比如说,到户部实习的,数学、钱谷得过关吧?
    至于学士院的实习名额?
    赵煦感觉,得是六边形战士才行。
    ……
    直到走出宫门,宗泽整个人都是恍惚的。
    他甚至都不记得,自己是怎么从大内走到这宫外的。
    直到东华门外的车水马龙,映入眼帘,他才恍然若知。
    原来……原来……
    “吾已面圣了!”
    今天的一切,就像做梦一般。
    “吾不止得以上殿,瞻仰了天颜……”他的脑海中闪现着,那端坐在上首的少年官家的容颜。
    在大宋,绝大多数的士大夫,一生只有一次机会得见天颜。
    那就是他们中得进士,在殿上唱名的时候。
    那是他们人生的高光。
    而在那之后,绝大多数人都将在州郡打滚。
    除非能够以莫大毅力和机缘,跳出选海,不然,那就是他们人生中最后一次上殿了。
    而他,一介布衣,却得到了上殿觐见天颜的机会!
    不止如此,天子还对他大加赞誉,称赞他有河内公之风,是当代的张乖崖,甚至还金口玉言,许了他一个天大的恩典——进入学士院,跟随一位翰林学士学习!
    最重要的是……
    宗泽握紧了拳头,他的记忆回闪到陛辞之前。
    “宗生……”御座上的少年官家,在他将要拜辞时,叫住了他。
    “学生在……”
    “卿父何名?卿母何氏?”少年官家的声音,略带着稚嫩。
    但,落在宗泽耳中,却是如同甘霖降下时的雷音。
    让他战战兢兢,也让他诚惶诚恐,更让他感恩戴德。
    于是,他恭恭敬敬,几乎是流着眼泪,用着毕生所有的力气张开了嘴巴,将头深深匍匐于殿上。
    “奏知陛下……”
    “臣父讳舜卿,臣母刘氏……”
    禀父母之名于御前,这是每一个文人士大夫读书的动力之一,也是他们孜孜以求,挤在科举这条独木桥上的原因之一。
    光宗耀祖!
    再没有比这个,更荣耀的事情了。
    在过去,这种荣耀,连进士都不能享有。
    这是进士三甲以及选人改官所独享的荣耀!
    每一个士大夫的毕生所求!
    而他宗泽做到了!
    而这恩典,宗泽知道有多大?
    “君恩如山,此生难偿啊!”宗泽悠悠的说道。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