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735章 能不能有点儿出息
    第735章 能不能有点儿出息
    柳一非看着那厚厚一沓的分镜图,她整个人都惊呆了。
    随便翻看一下,她发现每张分镜图精致的都可以拿去出版漫画了。
    “李俞,你这也太细了吧?你现在也变成分镜狂魔了吗?”柳一非一脸吃惊的道。
    “我这只是比正常情况偏多一点点的量,主要是怕你扑街,所以比平时稍微再细了一点儿。
    要说分镜狂魔,这个称号我肯定是不敢当的。在世界电影史上,真正的分镜狂魔是希区科可。
    他把分镜设计当做电影成功不可忽视的关键因素,他是把分镜发挥到极致的导演之一。
    他经常很骄傲的说,任何人都可以执导他的电影,因为他事先已经在脑海里把电影拍了一遍。
    然后把大脑里的电影画成非常详尽的分镜图,他画的分镜图几乎可以像复印一样复印到银幕上。
    所以他觉得导演的过程是乏味的工作,在片场拍摄的时候很多时候都懒得去看取景器。”
    李俞不敢托大,他觉得自己距离这种真正意义上的分镜狂魔还是有差距的。
    不过这个跟个人的成长经历和爱好习惯有一定关系。
    希区科可是广告分镜师出身,然后成为电影剪辑师,最后成为导演。
    分镜师是他的老本行,所以他做到极致。
    相同的例子,冯晓刚曾经干过美术,所以有时候他爱整一些带彩色的分镜图。
    “希区科可是谁?我都没听说过有这么一号导演,听起来好像很厉害的样子。”柳一非在大脑里搜寻不到这个人相关信息。
    这一回,李俞不会嘲笑柳一非见识短浅。
    因为希区科可在1980年就逝世了,柳一非那个时候还没有出生呢,李俞也没有出生。
    柳一非的职业是演员,她也不需要了解那么多已经与世长辞的导演,和活着的导演打交道,演好自己的戏就够了。
    李俞不同,李俞的职业是导演,他系统学习过世界电影的发展历史,也知道世界电影史上发生的重大事件。
    像希区科可,奥斯卡最佳影片,奥斯卡终身成就奖的获得者。
    2007年英吉利的电影杂志《total film》评为史上百位伟大导演的第一位。
    柳一非一个演员可以不认识这种大佬,李俞一个导演不认识就有点说不过去了。
    李俞不仅认识这个人,还看过他的不少作品,尽管那些作品放在现在已经很老了,一般的观众兴趣寥寥。
    “你只需要知道这是一个很厉害的导演就足够了,他已经去世很多年了,你不知道他的名字很正常。”李俞回道。
    柳一非也没有在这个问题上做过多的纠结:“你对《木兰》这部电影这么上心,应该是你亲自执导吧?”
    这样的问题柳一非问了已经不止一次了。
    虽然曹清也是一个很靠谱的导演,有过《寻龙诀》那种成功的商业电影。
    但是在一个优秀的导演和一个顶级的导演这道选择题面前,柳一非会毫不犹豫的选择顶级导演李俞。
    李俞太稳健了,她在电影圈里最成功的一次,就是李俞带飞的。
    他当然希望《木兰》这部电影还是李俞负责执导。
    “我的分镜图都画的这么详细了,谁来导演都一样。你要相信曹导的实力。”
    李俞随即又补充一句:“我会担任制片人和监制,一般不插手拍摄的事。”柳一非也是聪明人,她听懂了李俞的意思。
    一般不插手拍摄的事,也就是说真有情况的话,李俞还是会插手的。
    这就没有问题了,有李俞这个顶级导演在背后帮忙把关,柳一非很有信心,她觉得这一次能够复刻《逐梦电影圈》的成功。
    她都开始幻想起来了:“这一次,我的木兰有没有希望媲美秋雅?”
    李俞非常无语:“你能不能有一点儿出息?《逐梦电影圈》那部电影的主角是夏洛,你的秋雅再出彩也是在夏洛之下。
    这部木兰才是真正的大女主电影,只要你养好了,你就是绝对的唯一主角,没有任何人能够夺走你的光彩。”
    有了李俞这句话,在未来的一段时间里,柳一非变得更加刻苦。
    她太想进步了,扑街了这么多年,她也该进一步了。
    ……
    又一段时间后,根据曹清的汇报,《木兰》的演员们已经参加了为期一个月的集体培训。
    离开开机的日子已经越来越近了。
    华流公司这边也放出了一些宣传的海报图、定妆照。
    此举引来了很多网友的热议,准确点说应该是争吵。
    蒂诗尼官宣拍摄木兰真人版在前,然后李俞和华流公司就说要拍木兰。
    前后相差的时间这么接近,不管怎么看,都有一点儿碰瓷的味道。
    所以李俞的影迷柳一非的粉丝们和另外一波人吵得天昏地暗。
    “笑死了,国内的电影不如国外的电影是有道理的。这么大的导演居然带头玩碰瓷。人家要拍木兰真人版,你也来个木兰真人版。
    对了,某个大导演到好莱坞取得的成绩不也是模仿慢威超英电影吗?
    那《海王》的故事老套极了,类似的套路,慢威都用几十遍了。
    要我说,他根本配不上大导演的称号,一个投机取巧的人罢了。”
    “一个投机取巧的导演能拿到戛纳的金棕榈大奖?一个投机取巧的导演能捧出戛纳影后,拿到柏林最佳编剧银熊奖?哥们,你在搞笑。”
    “谁说投机取巧拿不了大奖,国内另外一个金棕榈大奖的获得人,他最好那部电影不是他爸拍的吗?
    拼爹都可以拿金棕榈,投机取巧拿金棕榈很稀奇吗?”
    “碰瓷,就是碰瓷,人家要拍木兰,他也要拍木兰,不是碰瓷是什么?”
    “哪条规定说了在外国人拍木兰的同时,国内的导演们不许拍木兰呢?
    李导说了,虽然都是木兰,但精神内核完全不一样。
    蒂诗尼的木兰是站在外国人的视角看国内的经典历史故事。
    华流公司的木兰是华国导演编剧眼中的经典故事。”
    两派人各说各的,在两部电影上映前,谁都别想说服对方,这样的骂战还得持续很长一段时间。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