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冰期,那可是全球范围内的气候变化,受到影响的也不只有我们中原地区。
塞北关外、女真、鞑靼、安南等地,那都是受到影响的。”
“特别是没有粮食来源,全靠着大明粮商交易的女真等小部落,没了粮的他们,爷爷,老天师,你觉得他们会选择怎么做?”
在长达四百年的中世纪温暖期内,这些女真人可是将原本不适宜耕种的辽东地区给开垦出了万顷良田,要是真的遇到突如其来的小冰期气候,他们一定是会被打一个措手不及的。
而且,通过将近两百年的游牧、渔猎生活,女真人终究开垦了农耕生活,可以在一块地方定居繁衍。
可这时候,突然小冰期来了,使得他们辛辛苦苦开垦出来的土地种植不出来粮食,等他们凭借自己的劳动成果吃不饱肚子之后,这些原本基因之中就有着抢掠基因的女真人们,一定会选择最简单的途径——南下劫掠!
女真人真正的回归农耕时代,不过只有两百年的历史,相对于日出而作,日入而息,看老天吃饭的农耕生活来说,女真人还是更加熟悉抢掠的生活。
而且,相对于农耕文明长达上千年的大明百姓们来说,女真人在抗击天灾的能力上,其实是超过了以农耕为主的大明百姓的。
在女真人的袭扰之下,大明总不会无所作为。
战备绝对是要准备的,可那时候,大明国内本就因为长年累月的天灾而哀声怨道,再加上备战需要,大明无奈之下,只能是选择继续加征税赋的方法。
可在天灾的影响下,百姓手里本就没有余粮,天下无税可征,可那些当官的才不会管这些百姓们的死活,他们只会恨不能将这些百姓的骨头都给炼出油水出来。
在这样的恶性循环之下,百姓们只能是揭竿而起,反抗这个要吃了他们的朝廷。
可朝廷为了镇压百姓们的起义,只能是筹集更多的银钱来镇压百姓起义军。
最后,只能形成一个边塞地区狼烟四起,长城以南地区的百姓揭竿而起的混乱场面。
在内忧外患的影响下,大明王朝的覆灭自然是顺理其当的事。
虽然明之后历史记载的朝代是清,但其实,推翻明朝的并不是清朝的那些女真人,而是李自成的起义军推翻的。
1644年李自成攻入北京,崇祯帝自缢殉国,明朝覆灭。
明朝宗室在江南建立南明,随后清朝趁乱入关,击败大顺、大西、南明弘光、隆武、绍武等诸政权;1662年永历帝被杀,南明覆灭。
1683年清军攻占台湾,奉明正朔的明郑覆灭。
现在朱雄英已经成为了大明的皇长孙,作为大明的合法继承人,这崇祯自然就是他的后人。
对于这个崇祯,朱雄英其实是很感慨的。
上一任是一个爱好木工活的亲哥哥,天启七年亲哥哥撒手人寰,将一个残破不堪的大明交到了崇祯手上。
崇祯也算是一个有手段的,当年十一月,就诛杀了当时大明朝内手握重权的九千岁,并将一系列的阉党全都连根拔起,下发大狱。
一系列的举措,让日渐衰败的大明众人都看到了大明光明的未来,要是可以的话,你可以随意去问任何一个生于崇祯年间的人,他们肯定会觉得,自己日子肯定会在崇祯皇帝的带领下,重新迎来一个崇祯盛世。
可最终这些人的期盼终究是化为了泡影,崇祯皇帝年纪轻轻,最后也就留下一封遗诏于煤山自尽,与他守护的大明一起消失在了历史长河中。
要说崇祯有没有什么缺点,自然也是有的。
一个刚愎雄猜,就足以形容了。
刚愎雄猜,用现在的话说,就是多疑、凶狠、阴鸷。
这个词本来是刘伯温死前留给朱元璋的性格下的结论。
可用来形容朱由检,那也是很合适的。
崇祯皇帝这多疑的毛病,本质上就是被一连串的失败打击造成的。
建奴、闯贼,不论是攻打谁,朱由检就没有在他们身上取得过胜利。
病急乱投医,在袁崇焕的忽悠下,朱由检信以为真,可是,最终却是让朱由检吃了一个哑巴亏,不仅没将重病的大明治疗过来,还让大明的症状更加恶化了。
吃一堑,长一智,一朝被蛇咬的崇祯从此就养成了多疑的性子。
纵然是到了崇祯末年,崇祯皇帝也不敢再轻易相信。
当时的局面,想来就算是朱元璋还在,除非重新回到凤阳老家聚兵起义,否则就算是老爷子重新活过来,恐怕那也是回天无力的。
“这么多的天灾,真不知道那孩子是怎么挺过来的。”
朱元璋很是感慨,光是听着,朱元璋就能感受到那时做皇帝的艰难。
崇祯,本就不是按着皇帝的标准教导的。
之前上位的也是他的哥哥天启帝,可谁想,天启竟然能在上位七年就直接暴毙,更是连个继承人都没有留下,无可奈何之下,崇祯这个亲王这才勉为其难的登基,掌管天下大事。
一个自由被当作亲王培养的人,突然之间被压上这么大的重担,要去执掌天下权柄,能做到崇祯皇帝这个份上,已经算是极限了。
虽自尽于煤山,但崇祯皇帝并没有连累一个寻常百姓。
自古以来,亡国之君临终之际,提过百姓者,为百姓着想的君王,也就唯崇祯一人已。
崇祯的遗诏是这样写的:
“朕自登基十七年,虽朕薄德匪躬,上干天怒,然皆诸臣误朕,致逆贼直逼京师。朕死,无面目见祖宗于地下,自去冠冕,以发覆面。任贼分裂朕尸,勿伤百姓一人。”
短短61个字,道尽了这位皇帝凄凉的心境。
“爷爷,朱家后人终究是没有辜负您老的嘱托的。”
“唉!”
万重心绪,朱元璋最终只能是深深叹息一声,道尽了万千心绪。
在登基、坐上龙椅的第一天起,朱元璋就无数次地想象过大明最终会亡于怎样的君王手里。
更是为了保证后代子孙不过于纨绔残暴,还特意在皇明祖训之中,反复地告诫儿孙,乙不要荒废朝政,而不要穷兵黩武,要记得百姓。
但是想必就算是朱元璋打死也不会想到,大明的最后一代帝王竟然会选择这样做。
以己之身,换取黎民百姓的安全。
也算是一个值得称赞的君王了。
“那殿下,既然小冰期能够被预测,那不知殿下可否知道这个小冰期到底要持续多久?气温要降到如何程度?”
老天师不知道这两位在聊什么,在潜意识里,他还是能够察觉,这个话题好像不是他能够去深究的。
“既然是气候周期,那自然是温暖期持续多久,小冰期就持续多久。”
朱雄英在心里默默计算几下,这才得出了这么一个结论。
一个周期,自然是上下浮动相似,总不会有较大的波动。
“四百年?!”
“应该不止,中世纪温暖期是从唐武后神功元年到洪武三十年,五百年!”
“什么?五百年!!”
两声惊喝!
听到这个年数的朱元璋险些一口老血吐出来,就连身边自诩养气功夫练到家的老道士,那也是相当的震惊。
五百年的小冰期,就算是朱元璋现在开始不吃不喝地让大明百姓持续生产,就算是干一百年,那也不可能储存足够满足大明所有百姓五百年的粮食啊。
更不要说这粮食储存就是一个大问题,陈粮终究是不可能储存那么久时间的。
朱雄英不提,他们还没有意识到,这神功元年的东硖石谷之战竟然还真的是决定了中原大地格局的一战。
契丹反唐黄麞谷之战后,武则天为挽回败局,于万岁通天元年(696年)九月诏征天下囚犯与吏民家奴骁勇者充军,并令山东(太行山东)靠近边塞各州组织武骑团兵,以右武威卫大将军、建安王武攸宜为清边道行大军总管,率军进讨契丹。
结果,就是这么一群其貌不扬的部落民,让大唐军队,颜面尽失。
也是这场落败,让汉人丧失了开发辽东的机会,也失去了唯一一次越过长城发展的机会,放任了契丹与女真的壮大。
而本来可以牵制契丹的突厥,也被唐太宗给给收拾了,于是,契丹也就开始了崛起。
契丹在晚唐乃至五代的崛起,最终在宋代一跃成为世界性的大国,追根溯源,是来自于硖石谷两战奠定的信心。
朱雄英的这个五百年一甩下来,老天师也是变了脸色。
小冰期是否真假还有待查证,但是要真有小冰期的话,那朱雄英话中的猜测,那是一定会成为现实的。
而朱元璋,则是略有所思,跟老天师关心的不一样。
大明之所以能够成立,不过也就是将北元的那些蛮族赶回了草原。
现在北元未灭,大明自然天生便比历史上的任何王朝都要重视北方的这些蛮族。
朱元璋也不是没有跟人一起找寻过原因,明明之前这些蛮族没有这么大的武力的,可不知为何,自唐代以来,北方的这些蛮族们竟然逐渐地开始变得强大,到了南宋时期,更是比汉人还要更胜一筹的地步。
当初的那个一汉抵五胡的时代为什么会变成汉人割地赔款,才能在夹缝中求得生存。
最后更是一举夺取了汉人的江山。
先前刘伯温还猜测,这是因为中原大地的龙气衰弱,中原不再有帝王之气庇佑的原因。
今日听闻朱雄英的详细讲解,朱元璋这才猛然想明白其中的逻辑。
唐代以前,这些蛮族茹毛饮血,辽东地区也是有名的苦寒之地,但等大唐王朝结束,辽东突然就被那些女真人逐渐地开发了万顷良田。
既然辽东现在可以坐拥万顷良田,那为什么开元盛世之前的蛮族们不知道开垦种田?
难道是因为茹毛饮血的生活很舒适?
不可能,要是游牧生活舒适的话,那为什么这些蛮族要想方设法地南下,占领中原地区?
可要是游牧生活方式不好,那为什么当时的蛮族不开始耕种?
就算是他们不懂得如何耕种,那从汉人这边掳掠几个老农应该也是可以做到的,那为什么他们不这样做?
现在一看,应该也就只有气温上升这一个解释了。
想来这就是孙儿所说的中世纪温暖期,气候的上升让苦寒的辽东逐渐成为了可以耕种的气候。
蛮族祖先们在尝试之后,也是发现了这块土地的肥沃,逐渐的,万顷良田也就被蛮族们给开垦了出来。
现在,温暖期在几百年之后终于结束,与之相反的小冰期要来了。
不知道为什么,朱元璋心中竟有一股无力感涌起。
这种天气问题,真的不是他靠着人力就可以解决的。
就算是他这个自称天子的帝王也不行,这种自然演变,真的是不会为了任何人所改变。
看来,这个小冰期还真的就是无可避免的,既然如此,那就代表着孙儿口中说的那个路有冻死骨场景很有可能发生。
要是真遇到这个场景,也不知道自己的那些后代子孙将要面临的是什么。
“那,我们现在能做点什么?”
小冰期的开始时间是从洪武三十年,现在还只是洪武十六年,时间还有十四年。
现在自己已经得到了小冰期要到来的消息,要是不趁着最后的温暖期做点什么,朱元璋自己都不会原谅自己。
“其实我们现在的当务之急那就是尽量地多发现一些耐寒,高产的粮食。”
朱雄英还想举个例子,可想了想,土豆好像还是郑和下西洋发现的。
根据历史记载,中国土豆是郑和下西洋过程中文化交流的产物。
它首先是欧洲同西班牙人做生意的时候进行文化和物质交换的物资,后来经过一系列漫长的过程才最终传入我国并且在我国的土地上扎根。
由于土豆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很强加上我国人口的压力,导致土豆在我国迅速发展起来并且成为了缺少粮食的岁月里人们用来填饱肚子的重要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