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初读永州这本书
    4月30日到5月3日短短四天的游程中,我们时时感受着永州人的热情和真诚的友情,我们处处感受着永州厚重的历史文化,天天游走在永州秀美山水的画卷中。虽然只有短暂的四天,却已经让我们深深体会到了永州真的是一本厚重的书!而我们还只是刚刚翻开了这本书的序目。
    一、香零烟雨美,导航在萧水
    来到永州,我们游览的第一个景点就是耸立在萧水之中的美丽神奇的香零山。
    我们来到萧水边,极目远望,萧水两岸树木苍翠,江水之中一个个长满青草的沙洲,镶嵌在激流中,为萧水增色许多。一座醒目的孤岛上耸立着一座造型美观的寺庙。
    香零山的美丽自不待说,只要站在江边就可以亲眼得见。而香零山的神奇就在于两点:一是香零山特殊的地理结构,它象一个三脚香炉悬在河中央,河下有河,洪水再大也淹不到山上的庙。二是香零山的风光会随着萧水的水势而改变,水势浩荡的洪水期时,香零山有如汪洋中的一叶小舟;水势弱的枯水期时,香零山又成为一座亭亭玉立的岛屿。
    如果你有幸遇到雨后初晴的天气,这里更是美不胜收。雨后日出,山脚下烟雾朦朦,往来舟楫若隐若现,恰似仙境。这样的景观就是被誉为永州八景之一的“香零烟雨”
    我们乘船登上了香零山,进入山顶的观音堂。讲解员告诉我们,香零山为天然石矶结构。因旧产香草而得名,香草就是罗勒。以前香草属于贡品,如今这里的香草已十分稀少,若能采到香草放入卧室,整间卧室都是香的。
    历史上,山顶的观音堂曾经香火鼎盛,国内外的游客、香客络绎不绝。除此之外,观音堂还有一个重要的作用,那就是为萧水上航行的船只导航。自古萧水就是永州的水上通道,高高屹立在激流之中的观音堂就像是一座灯塔,白天的晨钟暮鼓,夜间的红灯香火,为过往的船只和竹排、木排导航,保障着过往船只的航行安全。
    二、柳子多智慧,诗词永留存
    在去往柳子庙的途中,我们穿越了一条长长的老街。这条老街曾经是古井密布的地段,据说数量近三百口。那些古井也曾经是居民们日常用水的主要源泉,水质优良可以直接饮用。现在留存下来的老井已不多了。在街面上我们看到了其中的一口,名为蔼士井。在井边存放着居民们打上来的井水,用手试了试,感觉那井水清凉凉的很是舒服。
    老街上的房屋新旧交错,老的房屋都显得很破旧了,不少老屋里已无人居住。我在想,随着永州旅游业的发展,随着柳子庙知名度的不断提高,或许不久的将来,这里就将彻底改变面貌,建成与柳子庙风格一致的显示古建筑风貌的街道。
    柳宗元是唐代著名的文学家、思想家和政治家,唐宋八大家之一。柳宗元因参与王叔文改革失败遭贬至永州谪居10年,写下了永州八记、江雪、捕蛇者说等脍炙人口的诗文,在他一生留下来的500多篇著作中,有317篇是在永州期间所写的。又因柳宗元心系民众而广受百姓爱戴,被尊为柳子菩萨。柳子庙就是永州人民为纪念他而筑建的。
    柳子庙始建于北宋仁宗至和三年(1056)。南宋始兴十四年(公元1144年),清朝光绪三年(公元1877年)重建。如今的柳子庙为砖木结构,坐北朝南,面对愚溪,后依西山。留存至今,柳子庙已具有极高的人文价值。
    这是一座古朴典雅的古建筑,又高又宽的围墙正中开设的正门显得有些狭小,却能够给人幽深宁静的感觉。庙门上镌有柳子庙三字石刻,两边有楹联。庙门上方一对雕刻精美、栩栩如生的麒麟,守护着庙宇。屋顶飞檐造型美观,顺着屋脊盘踞着精美的雕龙,飞檐的尖角处各有一只精美的雕刻。
    庙宇为三进三开,逐级而上。进入大门,穿越宽敞的庭院时,回身可见一座双檐八柱戏台。从不同的角度看去,戏台的顶部都呈现三层飞檐,结构造型十分美观。戏台中悬一横匾“山水绿”文出自柳子著名的渔翁诗,字则为清代大书法家永州道县人何绍基之手笔。一对大红灯笼挂在戏台的前方,恰到好处地点缀着古老的建筑。最上层的房檐下泥塑的太上老君站立在八仙的中央,个个栩栩如生如此独特和巧妙的结构,让人赞叹不已。
    越庭院蹬十三级青石阶步入二进中殿,中殿正中一间属于穿堂,前门上方是“八愚千古”四个大字。旁边的廊柱上有赵朴初题写的“柳宗元纪念馆”后门上方有“都是文章”四个大字。中殿两边各有两间柳宗元生平事迹陈列室。
    越穿堂再度拾阶而上进入正殿,正殿气势恢宏。一座白色的柳宗元塑像依北墙安置,虽面容稍显清瘦,但神采奕奕。北墙的正中刻有“利民”二字。“利民”是从古至今的百姓们对为官者的期望,柳宗元则以身示范着这二字,因此深受百姓爱戴,我们满怀崇敬站在塑像前瞻仰。
    柳子庙内馆藏极其丰富,其中有“三绝碑”:即韩愈的荔子碑文、苏轼的书法、柳宗元的德政。还有严嵩寻愚溪谒柳子庙碑,曹来旬游愚溪碑等,可谓丹青荟萃,风采绰约。庙内悬挂众多的木刻匾牌楹联,都是文化艺术品位很高的佳作。
    游览柳子庙让我们初识了柳文化的源远流长和学术研究的重要价值,也深深感到柳文化是永州应该好好打造的一块旅游业的大品牌。
    三、高山有古寺,狂草立碑刻
    我们乘车来到永州市城内的东山(又名高山)上,永州八景之一的高山寺就在这里,高山寺原名法华寺,是湖南省具有历史价值和文物价值的著名禅宗古刹。
    高山寺始建于中唐,已今已有一千三百多年的历史。原寺庙规模大,傍晚鸣钟,声响全城,形成了永州八景之一的“山寺晚钟”
    又因著名文学家柳宗元于唐元和元年起在高山寺贬居十年,柳宗元建亭寺西,名曰“西亭”在此期间著有法华寺西亭夜饮、构法华寺西亭诗以及永州法华寺作西亭记等诗文名篇。从而大大提高了高山寺的知名度。
    高山寺宋名万寿寺、报恩寺,明洪武初改名高山寺。明万历初年毁于火,万历四十一年(一六一三年)重建,清乾隆末再度被毁,道光八年又改建于东山之北。咸丰丙辰(一八五六年)零陵县令胡适槐倡捐,嘱主持静修法师重建。建国后为零陵军分区干校校址,佛像全部被毁。现仅存“大雄宝殿”及武庙各一座。武庙的四根青石柱,浮雕石龙,栩栩如生。高山寺建筑古朴雄伟,环境幽雅寂静。寺外古木参天,翠竹环绕,松竹掩映。高山寺因地势至高,可一览全城。高山寺寺院现已部分修复。
    进入寺院内,眼前的情景让我有些失望,高山寺没有我想象的那么壮观。真是无巧不成书,在这里修行的一位尼姑(法号:德藏师)竟是风筝妹妹一起工作过的同事,且多年不见了。看着她现在慈眉善目的模样,听着她温情平静的话语时,谁又会想到在入寺之前,她曾是一位精明泼辣的漂亮湘妹子呢。
    在高山寺所属关帝庙的后侧,原有怀素公园,公园内的古刹,是唐朝书法家怀素和尚修行之家。怀素酷爱书法,因穷困而无钱买纸张,便于庵边种植芭蕉万株,以叶代纸,万株芭蕉绿荫遮天,古刹故名绿天庵。这里就是永州八景之一的“绿天蕉影”怀素所书之狂草对后代书法影响甚大,世人尊之为草圣。庵内原有怀素千字碑文一块,现仅存清朝摹刻,字似急风骤雨,刚劲雄伟。李白曾写诗赞曰∶“吾师碎石倚麻床,须叟扫尽数千张。飘风骤雨凉飒飒,落花飞雪何茫茫。”
    没曾想到以前的怀素公园和绿天庵早已经不见了踪影,这里成了一座精神病医院。唯一留存的是那块清朝期间摹刻的千字碑。因年代久远,风雨蚕食,我们见到的千字碑刻显得有些破损,碑文的字迹也已十分模糊了。
    看到这样两处有着重要意义的古迹,如今却都面目全非,心中难免涌上一股子痛惜的感觉,感觉到永州文物保护的工作还真的是任重而道远呀。
    四、和美阳明山,杜鹃添锦绣
    4月30日傍晚,我们来到了向往已久的阳明山麓。因是阴沉欲雨的天气,吃过晚饭就已夜黑风清了。我们满怀喜悦地坐在了篝火晚会的会场上,当熊熊篝火燃起的时候,我们这群夕阳人个个激情四射,载歌载舞。王远鑫一曲激昂的不能这样活,春花秋月一段优美的藏族舞蹈,使篝火晚会掀起了高潮。看着这欢腾的场面,感觉我们就象是一群朝气蓬勃的阳光青年。
    五一劳动节的早晨,多么有纪念意义的日子,我们登上了阳明山,来到属于小黄江源景区。从车窗里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条横幅“两岸和、中国和、世界和”让我们感受到了阳明山的和文化气息。在“和”字收藏馆里,我们的代表刘宝森和莫安德润墨挥毫留下了“和”字。
    步入景区,一条顺山谷而下的溪流,清澈的溪水穿行在浓密的林木之中,环境幽静。路边的山坡上一片片茂密的竹子,起初并不引人注意,导游指着一片竹林告诉我们,这里有几种奇特的竹子,一种叫通气竹,制作的筷子一头含在嘴里,一头侵入水中,用力吹气,水中会泡沫四起,妙不可言。还有一种被称为恋人竹,两株竹子同根而生,颜色则一浅一深,自始至终相依相伴,正如一对恋人亲密为伴。我们逆溪流而上,来到了银蛇潭,只见一条并不宽大的水流从约40米的岩壁上飞流直下,恰似银蛇舞动,给人遐想。瀑布在刻有“银蛇潭”的岩石下汇入溪流,潺潺而去。
    继续上行,就是秀美的万和湖景区,湖边有古歇马庵遗址,传说是因明朝的妙竹公主在此歇马建庵而得名。可惜的是原存的一栋全木结构的尼姑庵在08年的冰灾中坍塌,仅存遗址。
    万和湖是一个山涧拦坝筑成的大水库,面积130余亩。一汪碧水镶嵌在群山之中,水上建有曲桥、护栏、亭阁。人依桥栏极目远眺,岸边的青山倒映在水中,水中映照的还有满山的葱绿和着点点的红杜鹃。湖面上一叶叶小舟悠悠荡荡,这样一派祥和的景象,怎不让人心旷神怡,流连忘返。
    阳明山的杜鹃闻名遐迩,因杜鹃林总面积达十万余亩,成为世界面积最大的野生杜鹃林海,被载入世界迪尼斯记录。每年五一前后是杜鹃盛开的时节,也是观赏杜鹃的最佳时节。今年却因气候反常,在这个最佳的观赏时节,满山的红杜鹃还只是含苞待放。当我们登上了云天阁观景台时,惊喜地看到了盛开着的粉色、紫色的云锦杜鹃,我们是第一次看到云锦杜鹃,原来它的花朵是这样又大又圆呀!还有星星点点绽开着的火红的杜鹃,色彩艳丽夺目,让我不禁想象着满山红杜鹃怒放的情景,那该是多么壮观,多么迷人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