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七章 上古秘闻 二
    <>.ntp*{:-:-;t:;}.ntp;n;}</>
    自秦王嬴政焚书坑儒,看到主家叶落根烂的下场,吴家便一直低调行事,未曾靠术之能谋取权势利益。虽然人丁并不兴旺,但也没有遇到什么大灾大难。
    直到乾隆年间,吴家的公子凭借着渊博的学识,考得功名而拜入朝堂,却因官场之上得罪了权贵,险造杀身之祸,后辗转流落于绍兴街头,靠占卜算卦、请神驱鬼为生。
    吴家祖上所得之术虽不甚完整,但所算之事也能十中七八,在当时正统之术早已绝迹的年代,已是非常惊人之事,时间久了,便在绍兴城闯下了“吴半仙”之名,辈辈传承。
    这几只余脉之所以能传承至今,皆因几脉之人从未算帝王家之事。
    而到了军阀混战时期,段祺瑞闻吴家占卜算卦之名,便派人“请”了吴家家主为其测算运势,并把一家大小全部收押作为人质。
    后来却不知为何,段祺瑞大怒,将吴家之人全部杀死。
    所幸的是,吴家为了防止主家被灭门的惨剧重演,在刚刚闯出“吴半仙”名号之时,便每一辈都会在长子出生之后,将其交于一个信得过的仆从,携带几乎吴家的一半家财,送至绍兴的偏僻处,便几乎不再联系。
    直到下一代的第一个男孩出生,才会将在外生活的长子接回主家并传以术之道,而新生的男孩则又被仆从送至绍兴另一个较为隐蔽的所在。
    在段祺瑞灭吴家之后,隐居的吴家少爷已弱冠之年,生怕被发现而遭荼毒,便带着仆从四处寻找更为隐蔽之所,历尽波折,最后到达了东桑。
    吴少爷发现,这里不但地势隐蔽,而且这边的土话中,“吴”和“王”的发音完全一样,便决定定居此地,并改姓为“王”,至此,才算有了王家。
    当年随着“吴半仙”名声渐盛,吴家积累的财富也越来越多,所以,每次送新生男丁去偏僻之处时所携带的银钱也是越来越多。
    吴少爷用这些银钱从陈家购买了土地,建了大宅子,并修了晒谷场,与东桑的陈家共用。
    王天瞳很小的时候似乎听外公说过,外曾祖父无意间提起过自己家本来不姓“王”,而姓“吴”,好像是为了避什么灾祸而改姓的。只是那个时候王天瞳年纪太小,有对这些事情完全没有在意,所以也记不太清楚了。现在想问外公也没办法了,外公在王天瞳上小学的那段时间得了阿尔茨海默病,也就是老年痴呆,整天除了下地种田,就是坐在院子门口的椅子上,独自一个人说得兴高采烈,好像旁边有一群人在和他聊天一样。
    看陈阿婆在皮本子上记载的内容又头头是道,恐怕所言非虚,只是王天瞳从来没想到过,自己竟然和“大禹治水”里面大禹扯上了关系,这让人感觉如同做梦一般。
    这个皮本子里面不但记载了陈阿婆多年的经历,也记载了连陈阿婆也想不明白更推算不明白的事情,甚至记载了几千年前上古时期匪夷所思的秘闻。
    最让陈阿婆赶到遗憾的是,王家并未能将术流传下来。但,这想必也是当年“吴”家家主有意为之。自秦之后,因术而亡便如同禁锢在禹王血脉上的诅咒。毕竟,对于一个存世几千年的家族来说,没有什么能和血脉的传承相提并论,即便是禹王的术。
    失了术总比断了香火要好。这就像是金钱与人的关系,金钱再多,人都死了,钱还有什么用。
    到了东桑村之后,王家就平平安安的生活到现在,人丁虽不甚兴旺,但也没有断了香火的顾虑。
    东桑村隶属于道墟镇。相传道墟这个地方古称“东乡”,因朱元璋率臣南下到东乡造访,但见书声琅琅,水车轱辘,村人耕读立业,礼仪传家,所见之人知书达礼,不禁心中赞叹不已,“真乃有道之墟也!”便欣喜地钦赐东乡为“有道之墟”。
    可是陈阿婆认为,“道墟”这个名字在上古时期的时候便已经存在了,只是那时,“道墟”的意思并非是“有道之墟”。
    在陈阿婆的家族中,流传着一些关于上古时期的一些故事,便提到了有关“道墟”和“称山”之名的来历。
    “称山”因越王称炭铸剑于此而得名,为越中名山,就在道墟镇内。山中有“炼剑炉”、“洗剑池”、“试剑石”至今仍留存于世。称山之上,山阳处多树而山阴处多竹,传有罕见异竹,其笋肉呈淡粉红色,鲜美异常。
    道墟佛学方盛。古有三寺六庙七十二庵,其中最有名气的是“称心寺”,又名“称心资德寺”、“称心山寺”,位于称山脚下,建于公元6六百三十七年,曾经规模宏大、辉煌非常,此寺直到清代依然颇具规模,与云门寺、法华寺相埒,在江南一带小有名气,曾是当时远近百姓进香朝佛、嬉客游览的好去处。
    只是“称心寺”历尽磨难,在明嘉靖年间被倭寇焚毁,崇祯八年,重建了大殿,清康熙九年又重建了禅堂。
    可惜解放后,寺庙被拆了很大一部分,建了食堂、队室和校舍,寺前的十余株要数人才能合抱的大樟树也被锯掉去造船,一九六七年文化大革命“破四旧”,除留下一部分做牧场外,几乎被拆无余,此寺也就不复存在。
    现在所存的称心寺是乡人集资则地而建,离原址不远,但是规模无法与从前相比,除了当地一些老年妇女常去烧香念佛以外,很少有游客。
    而在称山的半山腰,有一座清乾隆年间修建的“莲泉古庵”。这莲泉古庵则比“称心寺”幸运很多,那些劫难似乎都刻意绕开,所以时至今日,莲泉古庵保存完好,香火也很旺盛。
    每年春节的时候,道墟人无论老幼,都会背着几十斤甚至上百斤的巨大蜡烛,从称山脚下极其虔诚的一步一步向上攀登,经过称心寺、称山泉、华佗殿、越王淬剑泉到达莲泉古庵,明烛跪拜,祈求来年的五谷丰登、吉祥如意。
    打击盗版,支持正版,请到逐浪网阅读最新内容。当前用户id:,当前用户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