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七十年代奇葩一家亲 第63节
    没办法,筒子楼上开的门实在是太多了,按她分析……爸爸妈妈住的地方,应该不会太大。
    奶的担心,保不准要成真。
    周桂:“等会瞅瞅,要是装不下,英子啊,咱们住一晚就回去,等以后你爸妈挣钱了,换大点的房子了,咱们再来。”
    卫子英重重点头:“嗯。”
    两祖孙这儿说着话呢,去叫人的左大河很快便把苏若楠两口子给叫过来。
    回来的苏若楠,额头上浸着点点汗水,而卫永华就更别说了,头发上竟还沾着不少不木屑,显然,两口子先前应该都很忙。
    “娘,你怎么来了。”苏若楠看着招呼都没打一声,突然就进城的祖孙,忙不迭问。
    刚才听到左大河说,老娘找到家具厂来了,她还以为他在哄人,要不是左大河夸英子乖,她还不信。
    “来给你送点东西,永华,把背篓带上,咱回去说。”周桂看了眼跟过来的左大河,没在这当口说什么,而是想先去看看卫永华他们住的地方。
    卫永华应了一声,把背篓带上,给左大河打了声招呼,领着人就往楼上走去。
    两口子的屋子在二楼靠楼梯的旁边,楼梯口处,还有一个铁桶掺水泥糊出来的炉子,这炉子看着不像是烧煤球的,倒有点像是烧柴的。而这种奇怪的炉子,不止楼梯口这里有,几乎每家门前,都放着一个。
    也对,这么大个家具厂,缺啥也缺不了柴火。
    烧煤球要钱,但烧家具厂不要的边角料却是不用花钱,只要是会过日子的,都不会去烧煤球。
    一家四口进了屋,卫永华把周桂带来的背篓放到地上,从温水瓶里倒了点热水到盆子里,让周桂和卫子英洗把脸。
    而周桂和卫子英则一进屋,就先打量起了他们两口子住的地方。
    果然,两祖孙猜对了,爸爸妈妈、儿子儿媳妇住的地方,还真的只比屁股大一点,还没他们乡下的厨房宽敞。
    屋子里,一个木衣柜、四根凳子一张桌,就占了房间一半,靠窗的位子是张一米五的床,除此之外,靠墙壁处还有一把木头沙发。
    几样家具,就把房间给填的满满当当。
    这房子,以卫子英那精准的目测能力,一瞅就知道,只有十平方。
    “娘,洗把脸。”卫永华把沾了水的毛巾拧干,递给周桂。
    周桂接过毛巾,坐到凳子上擦了把脸,就迫不及待的进入了正题:“若楠,把背篓收拾一下,我把上次你姐给你带来的那些书,给你背来了。”
    她这趟下西口市,就是来给儿媳妇送书的。
    苏家那的消息真灵通,高考消息都没下来呢,就给儿媳妇把书给准备好。若楠也是,心怎么就这么大呢,她姐都把书给她送来,怎么进城的时候,就把最重要东西给落下了呢。
    “书?”苏若楠一楞,旋即明白周桂说的是什么:“娘,你怎么把这些书给带来了?”
    周桂微愣:“怎么,你们厂里还没接到高考恢复的消息吗?不可能啊,咱公社都接到消息了,怎么城里却慢了。”
    “娘是听到高考恢复,来给我送书的吗?”苏若楠看着大老远,只为了来给自己送书的婆婆,心里感动得不行。
    婆婆到底知不知道高考意味着什么。
    高考,是下乡知青回城的路,虽然她现在已经用另一种形式回了城,但真要去参加高考,一旦考中,她就得离开西口市,去别的地方读书。读完书后,也不见得能再回来。
    这要换成别人家的婆婆,定是不会让儿媳妇去高考的,而她的婆婆……
    这婆婆,怎就这么可爱呢。
    “可不就是。”
    周桂完全不知道苏若楠心里在想些什么,起身,把擦脸的毛巾重新打湿,拧了水,准备给卫子英也洗个脸,“高考呢,那是人生大事。你是高中毕业生,机会难得,怎么着都要去考上一考,考好了,不定能去读大学。”
    周桂其实不知道读大学有什么用,但卫永民高中毕业后,永凯和陈舒敏偷偷说永民没赶上好时间,要是能提前几年出生,以他的成绩,不定能去上大学。
    说到大学时,侄子和侄儿媳妇眼里都露着羡慕。
    所以,能读大学肯定是好的。
    这不,一听说高考恢复的消息后,她第一时间想到的,就是让苏若楠去高考,也考个大学。
    至于别的,她打心底里就没多想过。
    第37章
    周桂是真没多想,她就觉得,既然读大学好,若楠刚好又能去考大学,那自然是要去考一考啊。
    以若楠那股子聪明劲,不定就考上了呢。
    考上了,老卫家可就真祖坟冒烟了。
    有个大学生儿媳妇,多有脸啊。
    至于什么考上了,苏若楠会不会离开老卫家,周桂想都没往这方面想过。
    离开……
    当她眼睛是瞎的吗?
    一个屋檐下十几年,她还不了解若楠是啥性子。
    小两口感情好,又有三个孩子,没瞅苏家那边给她谋工作,都要带着永华吗?
    以若楠的性子,就算是考上了,也不会做出抛夫弃子的事,所以,她是一点都不担心这些,唯一担心的,就是万一她没考上,会不会丢面子。
    不过,这一点她也考虑过了。
    来的时候,她把高考资料给压在了背篓底下,没有看见,若楠又不用回公社去拿报名表,看书考试啥的全是在城里,就算没考上,别人应该也不会知道。
    所以,丢不了脸。
    “娘,我不去高考,回头你把这些书拿回去吧,村里赵勇和永民都是高中毕业,你瞅瞅他们要不要去考,若是他们想拼一拼,你就把这些高考资料给他们吧。”
    苏若楠是真被周桂给感动到了,挽上周桂的胳膊,笑眯眯道。
    周桂一楞:“啥,不考?”
    苏若楠点点头,解释道:“高考压了十一年了,突然恢复,这次参加高考的人肯定很多,我下乡后就再没翻过书,学的东西大多都忘记了,没有把握的事,不做也罢。”
    这次参加高考的人,不用想,都猜到会有多少。
    若她没猜错,很多知青,肯定都会把这次高考当做回城的路,她如今已算是间接回城,所以,没必要再去高考。
    而且,她真没骗人,她下乡这些年,是真的一次书都没翻过,就这情况,她拿什么去考。
    明白自己考不上,又何必去浪费那个时间。
    而且……姐姐前儿回江省前,有给她透露过一个消息,说上头在今年或是明年,应该会有大动作,让她在家具厂先呆着,等上面的文件下来后,她会想办法,把他们一家子全弄去江省。
    苏若楠在等,等她姐姐口中所说的动静。
    周桂稀疏眉头紧紧揪起,有些不赞同地看着苏若楠:“真不考啊,这可是个机会,我虽然不知读大学到底有什么用,但大伙都说,读了大学,就出息了。”
    说到出息,周桂又忙不迭加了一句:“我没说你没出息,就是觉得,你能更出息点。”
    “娘,我可能考不上。”苏若楠看着劝她高考的婆婆,有些哭笑不得。
    周桂:“都没考呢,你怎么知道考不上?”
    板凳上,打量完爸爸妈妈小房间的卫子英,听到她奶在劝妈妈去参加高考,她小眼睛一亮,稚声道:“妈妈,你要考上了,我和哥哥就是大学生的孩子了,说出去,多好听啊。”
    据她所知,这个年代的大学生含金量可高了,虽然改革开放有很多发展的机会,但读大学也是另一种机会。
    大学也就几年,妈妈就算是读完大学出来,机会也还有很多很多,而且,读过大学,更有助于爸爸妈妈以后发展。
    周桂点头:“对对,好听,若楠啊,你看,英子都希望你考,不然,就去考考呗,随个大众,反正你是厂里这边拿报名表,就算没考上,村里那边也不会有人知道。”
    对媳妇要不要去高考这事,卫永华心里没有任何想法,考,他支持,不考,他也支持。
    这会儿听老娘和闺女的话,都在劝媳妇去参加高考,他也跟着劝了两句:“若楠,要不去考一下吧,不定就考中了呢。”
    对高考,苏若楠心里早已有了自己的主意,只道:“让我想想。”
    周桂见儿媳妇似乎是真不想高考,也没继续说下去,嗳了一声,道:“成,那你好好想想。”
    “永华,娘难得来咱厂里,你带娘和英子去厂里逛逛吧,我起火煮饭。”苏若楠见婆婆终于不在高考上打转了,忙不迭转移话题。
    周桂:“是得好好转转,我可是第一次进厂子呢。”
    说着,便让卫永华带路,然后抱上卫子英,三辈人就出了筒子楼,在厂里闲逛了起来。
    苏若楠等他们走后,关上门,去了一趟南山菜市场,买了条鱼和一些肉回来,然后便开始生炉子做饭。
    这炉子还真如周桂和卫子英想的那样,是烧柴的炉子。苏若楠先把火生起来,在炉子上温了壶水,便着手做菜。
    她把买回来的肉清洗干净,剃掉猪皮切成片,放到盆子里,用各种佐料腌着,然后开始动刀杀鱼。等鱼处理好了,腌在一旁的肉也差不多了。她把炉子上的水壶提到一边,将铁锅放到炉子上,开始炸酥肉……
    苏若楠做饭,一向很利索,周桂和卫子英出去逛了一圈回来,桌上已经摆好了菜。
    一个凉拌的黄瓜,一盆子酥肉,外加一条酸菜鱼。
    这会儿,天已经逐渐暗下,家具厂的工人也陆续下班了。一下班,整个筒子楼就喧闹了起来,接水声,调侃声,那煮饭炒菜的味道都飘到了厂子外面……
    这场景,让周桂和卫子英稀奇的不行,两祖孙像两尊门神似的,站在门口,看了好久,直到苏若楠喊她们吃饭了,两人才一脸唏嘘地进了屋。
    “你们这厂,可真热闹。”周桂坐到桌上,给卫子英夹了一筷子,没有刺的鱼肉放进碗里,感慨道。
    卫永华给老娘和闺女一人倒了杯汽水,笑道:“这算啥啊,永凯他们那个齿轮厂才是真的热闹,我们这儿,工人也就一两百个,他们那边,工人就有七八千,厂子比我们这儿大了几十倍。”
    “这么大啊,那以后有机会了,我可得去瞧瞧。”周桂惊讶,有些想像不出,齿轮厂到底有多大。
    苏若楠:“娘,你和英子多玩几天,后天我请半天假,带你们去永凯那边玩一趟吧。”
    周桂摇头,忙不迭拒绝:“不了,不了,明儿和我英子就回去了。”
    “嗯,对,明天就回去。”专心吃鱼的卫子英,也跟着摇头。
    两祖孙想法同步,这儿太挤了,转个身都能撞到人,不住,不住,等以后有大房子,再来住。
    成吧,卫永华他们住的这个小屋,还真真是让人嫌弃,住惯乡下大房子的周桂和英子,都打心眼里看不中。
    苏若楠:“现在家里又不忙,多住两天也不碍事,急着回去干啥。”
    “是不忙,但家里还喂着那么多畜生呢,你爸一条腿,赶个鸭子都不成,我还是让钱二媳妇帮我看着的。”周桂不好说,地方太小,只得把卫良峰给拉出来当挡箭牌。
    “嗯,我还要回去割猪草喂猪,少喂一顿,猪会瘦。”卫子英也连忙找借口。
    不过,她这个借口,别说苏若楠不信,连周桂听着都不像话。
    谁还没喂过猪,猪哪会少喂一顿就瘦的……
    苏若楠看着坚持要明儿就回去的婆婆和闺女,看了一眼屋里,大概也猜到了原因,她没再继续留她们,道:“成,那就回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