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冰月稽首:那你得对媳妇好点。
王万里猛点头:那是自然。
王万里自然是恼火的,因为他就是混黑市的,要是真出了事,就是大事,可以进去好好深造几年了,也许还会牵连别的人。
沈冰月是一个星期后最终从聂苏那里知道的具体情况,就是聂苏所说的:沈大倩怕是为他男人顶包吧,你要说沈大倩我觉得倒是比沈小倩好多了,虽说你们都说她抠门,但人就比你那个堂妹好,你堂妹她在里面啥都说,说沈冰月你偷偷让人给她姐弄了好几张布票,她姐给以前的对象买中山装了,说沈冰月这么干难道不违法吗?要是她不违法,我卖几张票感觉问题也不大。就是举例说明这么干就是批评教育就完事的。还说沈艳艳把副食票卖给谁谁谁了,也没见说违规啊,就是为自己开脱,证明她这么做和你们的性质是一样的,应该放了。我听了觉得三观都震碎了!以后这种人离远点,太不靠谱了。你说她精明吧,其实很二,你说她二吧,其实她是为自己辩护,这种人过于自私,不能交心。
沈小倩要被关三个月,毕竟沈大倩说票是她自己攒的,沈小倩确实因此轻判了,因为票的来源都是正常的,就是沈小倩攒了一部分,一部分是沈大倩的,这些票都是亲戚朋友互助得来的,只能说大倩小倩太抠门,想尽一切办法攒钱,不惜对着亲友哭穷达到攒票的目的。
沈大倩非常恼火,在沈家小院,怒骂沈小倩:就是个傻二缺,要是我家王万里被提溜出来,她沈小倩就是同谋,我以后也得离她远点,简直六亲不认,逮谁咬谁!
沈冰月知道,不过是沈小倩为了开脱自己的自保措施,认为如果证明大家都这么干,就只是被批评教育而已。
本质上是沈小倩不会顾忌亲情,到了逼不得已的时候,拉出大家来垫背。
沈冰月对沈小倩的骚操作简直佩服的五体投地,不得不承认沈小倩还是有两把刷子的,总是能调动大家的集体智慧为自己开脱。
第121章 捡漏
三月中旬
封家的九分地种植香菇也已经进入正轨,今年,封国栋很主动地去大棚里帮忙,表现得非常积极。
封国栋觉得自己多干点,沈冰月就能轻松些,现在三个孩子,才三个月,沈冰月边上班边还要给孩子们喂奶,自己作为男人,更要替她分担些。
沈冰月继续回公社上班,在食用菌厂属于调派,完成了前期建设规划工作,食用菌厂也完全走向正轨,沈冰月就完成了任务。
县上对沈冰月的定位仍旧是跟赵运达一起,走农业经济作物规划和新品种研发的路子。
原本是要把俩人调到县上的,但赵运达坚持要在乡镇干几年,省城农学院的试验田在沈家庄,而且葡萄种植要紧盯着,要是夏季成效好,将在全县铺开种植,所以仍旧把沈冰月调回了清平公社,在赵运达的手下干。
这么一来,沈冰月的工资收入从58块钱又变回了42块钱,但县里额外以农业人才为由头,给俩人一个月补贴30块钱。
公社离封家走路十几分钟,封妈早上10点,下午4点钟会抱着封诗媛过来吃奶。
沈冰月会在一个空房间里把空间里拿出来的母乳给封妈带回去给两个儿子喝。
沈冰月上班第二天,赵运达就跟她商量:何教授前几天和我一起去县里做了汇报,你拿出来的全县经济作物年度规划,我实地查看后和何教授做了些修改,县里已经正式征求了各个公社的意见,要因地制宜,靠山的两个公社冷热温差大适合种植我们和农学院一起培育出来的苹果新品种,今年在那两个公社试点种植。
剩下的八个公社仍旧以葡萄和草莓为主,依旧是六月份小麦成熟后整合土地,沈冰月同志,育苗工作清平公社下属的村生产大队陆续开始接受别的乡村大队的预定了,相信经过两到三年,会为提升乡村经济实力,农民增收立下汗马功劳的。
赵运达意气风发,有些激动:你想想,如果一个县域能有两三种在全国叫的响的水果品牌,既有种植规模、口感又纯正,几年后,大家一提到苹果,最先想到的就是平城的苹果;一提到葡萄,就是平城的葡萄好吃,打响品牌,优化品种,会给这片土地上的农民留下赖以生存的财富的,一个水果之乡的称号会吸引全国各地络绎不绝的订单的。
沈冰月知道,从78年开始,全国只有一个地方农户开始自发组织土地承包到户,开始普及到1980年了。
这三年如果发展的好,家庭联产承包后农户也会继续种植,而且更有动力。
前世这个苹果之乡也是很有名的,但已经是2000以后的事了,现在开始发展,对这个县域的农民都是件好事,大家可以更早的富裕起来,尤其这个年代物资奇缺,不光粮食紧俏,水果更是难得,大城市更有消费能力。
哪个年代都一样,只要东西好不愁没人要。
沈冰月被赵运达对事业孜孜不倦的奋斗激情所感染,感觉自己成了带领大家发家致富的前头兵,也跟着赵运达,感觉跟打了鸡血似的激动:赵主任你说得对,我能为家乡的贡献一份力量也很高兴。
心里想的却是回家记得进趟空间,跟系统小明商量一下,让它赶紧准备奖励啊,这次版图大了不少呢?系统小明最近频繁换装备,怕是花了不少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