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南一个滑跪,朝上就为了这件事儿吵了起来。
绝大多数人是‘此事算了派’,代表人物隆科多:“安南不过偏僻小国,且先帝爷五年时,还弃了前明的金印,接受了我大清的册书,这些年也一直在上贡。臣看了高其倬的折子,那一百余里地不过一二座铜矿,七八座村寨,粮田也不多——别说现在安南知道害怕要将土地交还,便是直接将这些贫瘠之地赏给他们又如何,这才是□□上国的气度。”
主战派代表人物则是李卫。
作为直隶总督拱卫京畿,李卫算是回京最频繁的封疆大吏了。这回回京正好赶上安南之事,听隆科多等人居然提议算了,不但不打安南,还要厚赏他们‘知错就改’的国王,李卫当即就挺身而出,极力反对。
“从没听说将国家的土地赏出去当颜面的!皇上明见,安南胆敢擅敢边界之线,就是首鼠两端,可见不臣之心。若是这回轻纵了去,只怕他们将我朝的仁慈当成了软弱,以后与云南接壤的边境再难安定!”
李卫出身比起隆科多是天上地下,但在朝上却就敢跟隆科多叫板。
直接道:“大人安居京城,未曾与安南之人之国有所来往。我却是做过云南盐驿道,真真正正跟安南打过交道的!”
“安南曾经也是前明的属国,前明强盛如成祖年间,他们便一动不敢动,只作顺从状,顺便以纳贡之名索要前朝各种厚赏。而前朝一旦落入衰微,他们就会立刻反咬,趁机抢人抢地,甚至勾结海上倭寇行凶作乱!数百年来,一直如此!”
“可见安南国上下,是畏威而不怀德,结怨而不记恩。”
“臣恳请皇上,此次重责安南,还云南边境一个清静。”于李卫看来,大清若是一片粮仓,那安南就是在外徘徊的一只硕鼠。虽然畏惧着粮仓中爪子锋利的大猫,却也时刻惦记着偷粮。
隆科多被李卫当朝顶的下不来台,很是火大骂道:“一派胡言,跟撮尔小国斤斤计较,才是将祖宗的脸面都丢尽了!先帝当年对安南早有国策,便是厚待宽仁。”毕竟安南是前明的属国,康熙帝的宗旨,就是要做个比前明更宽厚的主国,让安南主动心悦诚服拜倒。
李卫对此嗤之以鼻。
两拨人在朝上激烈辩论后,一齐看向了御座上的皇上。
这样的热闹的新闻,依旧是‘十四福晋转播频道’,告诉姜恒的。
听了十四福晋说起隆科多的话,姜恒好生无语。真是崽卖爷田不心疼啊:什么叫不过一百多里地,赏给安南算了。那可都是我国的土地啊!
好嘛,国力强盛的时候为体现颜面就赏地赏钱,国力衰微的时候就割地赔款,那就是横竖倒贴,活生生大怨种呗。
姜恒觉得血压高了起来。
于是连忙问十四福晋:“那皇上的意思呢?”
十四福晋:“皇上最是圣明的,能听这话?皇上在朝上就直接道:国之境土,尺寸不可失,何况百里!朝廷马上就要派钦差跟着安南使臣回去,训斥安南,令他交还所有土地人口矿产,并再退出一百里去以作惩罚。若安南不肯驯服领罚,便叫高总督用兵强驯。”
姜恒闻言很松了一口气:舒服了,听到这段话当真是舒服了。
十四福晋对此事了解详细:“说起这与外国往来的钦差要员,派亲王是常有的事儿,我们爷很赞同李卫大人的话的,自个儿想往云南去给高总督压阵呢。”
高其倬的指挥能力,加上大清的军事实力打安南,那是纯纯吊打。
唯一的问题就是,云南实在是太远了,此时冬日传递消息又难,一路北上若遇风雪就会耽搁多日。
安南行事,向来是狡猾而且反复,一会儿坚决不吐大清的土地,一会儿又哭唧唧滑跪说愿意交还。说不定朝廷一松口不打仗,他们又会溜过来占地。
高其倬每次都要上折子请示皇上,必会贻误战机。
最好的法子就是派一个亲王过去压阵,能够替高其倬负起这个领导责任。正如先帝爷时,他不方便自己上阵的时候,往往都是其兄亲王福全去压阵的,就是怕大将总要来回请示耽误时机。
十四觉得自己太合适去了啊。
于是这几日总往养心殿蹿,想去云南打仗教育安南,却都被皇上拒绝。
十四福晋对姜恒道:“就是为了这事儿,我才不愿意在府里待着宁愿进宫来散心——我们爷那脾气,一不高兴了上蹿下跳的,府里的青石板都被他磨去了一层,我都被他念叨的头疼。”
“听我们爷说,皇上正是嫌弃他脾气暴,不能应付弯弯绕的安南,让他且收着些,以后自有让他出力的时候。”十四福晋说起夫君得皇上看重,也很有些抬头挺胸的意思。
“至于安南,皇上说另有安排。”
就在一瞬间里,姜恒忽然就领悟了:廉亲王!她好像知道了,皇上为什么要一直留着廉亲王了!
若皇上想要彻底从根子上制住安南,不战而屈人之兵,那廉亲王实在是不二人选。
安南这种吃相难看的小赖皮级别,怎么能跟廉亲王这种茶艺大神相比。
让廉亲王作为大清代表去与安南交涉,安南国王的皮被廉亲王剥了说不定他还在傻乐呢。
廉亲王这株尊贵稀有级别茶树移居云南,也算是茶得其所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