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606页
    那便不碍什么事,给那懒汉治了媳妇儿的伤,出了银钱,多好啊,懒汉亏啥?就是挨了几个嘴巴子,这有啥的。
    众人是决计,想都没想过的,最后花娘母女和懒汉脱离了关系,昭州城盖起来便做摆设落灰的救济院露了脸……
    顾兆是周周出城没多久听见了消息,最初是以为周周去城外厂子里了,也没放在心上,直到有人压着眉宇间的兴奋,说:夫人好像抬了个半死不活的女人回府了。
    顾兆看了眼说闲话的。
    “这人调门口守大门,以后要是再这样说话含着小心思想挑拨编排黎老板,那就让他收拾包袱滚蛋。”
    这下可捅到了马蜂窝。
    “你说你干啥想不开说这茬,大人和夫人闹了起来,咋滴还能纳了你的小妹当小妾不成,何苦挑拨这是非。”
    “不知道收了谁的二手钱,也不想想,你领衙门工钱谁发的,要是砸了饭碗,这背后给你塞钱的能给你塞一辈子养活你全家啊?脑子坏掉的东西。”
    当初还想拉结他,让他给什么老板传大人跟前的消息。
    呸!
    这回砸锅了吧。
    这被调去看大门的衙役这回是脑子清醒了,可也晚了,近不了大人的身了——他就是没想到,就那么一句话,他还没挑白了说夫人哪里不好,怎么就唉。
    顾兆提早收工回府,夫夫二人见了面,黎周周说了原委。
    “总不能不救。”
    “可你开了这个先河,以后黎家厂子那就是妇联居委会了——像花娘这样闹出人命的大事还好,该做,我当父母官的还要谢周周替我庇护百姓,可要是鸡毛蒜皮夫妻小打小闹的矛盾,难不成都来找你断官司?”
    顾兆觉得不成啊。
    “相公,之前不是盖了个救济院吗?我想着,等花娘好一些搬过去住,住咱们府上不是正理,还有黎春——我想让她管救济院。”黎周周说。
    顾兆对黎春性格不熟悉,这人无声无息没存在感,躲着他和爹,他也没管,不过周周说调黎春过去那就是有道理的。
    “黎春去当个二把手可以,管一些事实,面上得压一个人,身份高,才能镇住局面。”
    不然救济院虽是官方的,可里头一窝窝的老弱妇孺不要的孩子,带头的黎春是黎府的家奴,等日久昭州一些势力摸清了,自然会看轻,没准一些小摸小偷的就找上来了。
    “我去?”
    “我的好周周啊,你都快三头六臂了,忙活不过来的。”顾兆觉得不好,周周事情太多了,面上找了借口,“其实我心里有想法,你听听,我觉得陈大人家中的——”
    “陈二小姐。”黎周周笑的接口。
    夫夫俩人相视一看,皆是笑了。
    “我上次带福宝过去放风筝,看着陈二小姐精神头还行,身子是有些孱弱。”黎周周说。
    “陈二娘身子是不好底子差,可在木府时这般的病也能拖了十多年,怎么一到昭州人就倒了?就是觉得琳娘有了后路靠山,没什么生活希望了。”
    “给安排一份工作,也不让她多管事,管事黎春来,压着场面就成。”顾兆觉得挺好的,人忙起来了,有了新的精神寄托,就不会想太多了。
    这话是后话,就说眼前。
    “等花娘醒了,让师爷做一份口供,我去安排一下,发生事情的当日路段看有没有路人给看见了,总归是昭州城外的人,跑不了的。”
    “还有花娘那丈夫,打几巴掌是轻了——”
    黎周周则道:“那也得等花娘醒来看她意思。”
    花娘昏了两天,期间迷糊醒了一次,但人是糊涂的,还发起烧,话都说不利索。顾兆是没等人录口供——黄花菜都凉了。
    第二天便让师爷写了告示,分配给衙役去城外那段路附近村子敲锣打鼓询问,提供线索、有目击者、举报证实者,都有赏钱。
    一两银子。
    若是无辜攀扯,胡乱编排,那便就地打五板子。
    这下就是有人心动赏银,也没人敢冒说谎话了。一两银子可是时下村中一大家子一年的开销,自是有人心动,结果花娘还没彻底醒来,歹人先给抓到了。
    对这种抢劫犯,顾兆不管其父母捧了银钱如何哭诉,再闹一起打,雷厉风行直接让他把歹人扒了上衣,当众鞭了三十下,坐牢一年。
    “念在第一次犯,若是下次再犯,面上刺字,关三年。”顾兆厉声道。
    这歹人矮小,同村中人说一向老实,只有村里人欺负他的份,从来不跟人斗嘴,这次抢银钱也是害怕,惶惶的抢了就跑,没有动别的心思,而且是想抢了银钱娶媳妇——因为他爹娘一直念叨自己家中穷两人无能给儿子娶不上媳妇。
    顾大人上任以来,虽是也有手段,可不管是挖坑还是旁的,那都是笑眯眯的,从未见过这般手段强硬又心坚如铁的——那歹人父母跪地哭诉,年纪又这般大了。
    可顾大人眼睛眨都没眨一下,再闹那就一起打,这可不是说假的。
    昭州城的商贾们见到顾大人今日,不由擦擦冷汗,想着过去幸好幸好,不管如何说,当官的可跟他们不同,翻手为云覆手为雨,顷刻间就要了谁的命。
    顾兆:……倒也不至于。
    顾大人的形象画风略有几分大魔王气质了,且这还没完,花娘醒了后,顾兆一看这人略是眼熟,一问才知道以前他出城体察民情见过这两口子——那特别懒的懒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