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看看学习的儿子,再瞧瞧看书的亲娘,想想借笔记的亲爹,只能复习起了之前学过的内容。
宋爸一边奋笔疾书,一边内心痛哭。
呜呜呜呜他不想这么努力的。
但是这个家真的太卷了。
太卷了啊!
第25章
吃完饭,宋药翻出自己的小背篓,拿好了竹筒饭,就眼巴巴等在了宋爸房间门口。
还想再睡个回笼觉的宋爸:
他试图和儿子商量:我们晚点再去县里好不好?
你不是只想去县政府找书看吗?找书很快的,晚点去没关系的。
宋药就可怜兮兮哀求:不可以晚点的爸爸,县政府有好多好多书的,找起来很费劲的。
宋爸就在那就顺着儿子早点去和要不还是睡个回笼觉中左右摇摆。
最后还是拿着大饼过来的宋奶奶拍板:
幺儿想要看书学习那是上进的好事,早点去也挺好。
她将早上特地做的大饼拿油纸包好,放到了宋药的小背篓里。
嘱咐他道:见到了县长就把这个给他吃,知道吗?
宋药被大饼香味勾的一个劲往后看。
要知道宋家可是很少做饼的,毕竟烙饼还是很需要油和面粉的。
哪怕肚子不饿,小孩也还是馋的不行:
奶奶,县长胃口小,吃不了这么大一个饼的。
宋奶奶就撸了一把孙子的黑亮头发:你管他吃不吃得了,这是礼数。
你到人家的地盘找书,那不得给他送点吃的表达一下感谢啊?
宋药想说县长一直欢迎所有人去县政府看书的,但显然宋奶奶听不进去。
往年宋药还能说是跟着村支书一起去开会,这次可没有这个理由了。
书那么贵,人家愿意让他们看那是人家好心,他们不能不感激。
宋爸被催促着从床上起来,任劳任怨牵着儿子的小手朝县里走。
一边走,一边忍不住逗弄宋药:
诶,幺儿啊,爸为了你能看书,可是连懒觉都没睡成啊,你怎么报答爸爸?
宋药就一本正经的:爸爸你也可以在县政府看书呀。
他拍拍小胸脯:我找书可厉害了呢,不管爸爸你是想要学数学还是语文还是历史地理,我都能找到。
宋爸:其实没睡懒觉也挺好的,你不用报答我了。
俩人一路晃晃悠悠到了县里,目标明确的就朝着县政府去了。
县政府是县里最高的一栋楼,据说在战乱时期这栋楼还遭遇过炮火攻击,后来由当家人重新修建起来,捐献给了当时军队做落脚地。
建国后,这栋楼的主人再次签署了正式的捐赠书,这里就变成了他们县的县政府。
县政府很大,也很空。
这一届县长到任之后,搜集了很多书放在里面,还有一些家里有藏书的老百姓捐了一些,慢慢的,这里的书就是全县最多了。
县长后来就说了,只要是本县的人,都可以来县政府借书。
宋爸已经很久没来县政府了,一进去,看着四处规规整整的样子就忍不住感慨:
十年前我来县政府的时候,这楼里还破的连个桌椅板凳都是三条腿的,这才十年,变化挺大啊。
宋药就喜欢听这些他不知道的事,当即竖起小耳朵:
爸爸,十年前县政府很破吗?
宋爸点头:破啊,当时哪里不破啊,你现在是享福了,还能吃上饭,我小时候经常饿肚子的。
宋药就很震惊:为什么啊?你没有好好种地吗?
在他的认知里,只有没有好好种地的人才会吃不饱饭,就好像小树村的阿秀姐姐家。
她家就是爸妈都很懒,收成就不行,阿秀姐姐就经常吃不上饭。
宋爸笑儿子的天真:臭小子,你以为只要好好种地了就不缺吃的吗?
宋药睁着圆溜溜的眼,满脸都写着难道不是吗?
宋爸就给他科普:
你以为咱们家多不缺吃的?
你一岁半岁的时候,地里收成不行,你当时饿的直哭,还是你小爸打了一头野狍子跟人换了粮食送过来,你才没饿死。
宋药惊呆了:我们家居然那么穷吗?
印象里,他从小到大都吃的细粮呀。
他一直觉得自家很有钱的呀。
宋爸纠正他:不是我们家穷,是当时所有人都穷。
见儿子还是一脸不可置信,宋爸这才发现,他儿子对于自家的财务状况好像有点误解啊。
那年大旱,全国人民都揭不开锅,当时不少人都没撑下去去啃树皮吃土,我们县情况好点,架不住你小子一吃粗粮就吐,宁愿饿着也不肯吃东西。
当时把你奶奶急的啊,抱着你一边哭一边哄你吃粗粮,要不是你小爸扛了米粮过来,说不定现在就没你了。
其实宋爸说的还有点轻描淡写了。
宋药本来就身子弱,一岁半还不如人家大半岁的看着大,他嗓子眼格外嫩,一吃粗粮就被划出血口子。
小孩子哪懂那么多,觉得疼就死活不肯入嘴,饿了他就虚弱,虚弱了他就更不舒服更不愿意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