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54章 天堂到人间,和地狱
    长安城郊,点将台。
    长风烈烈,旌旗飘扬。
    郭昌带着北营两千名士兵,和换上一身不太合身军服的流民,站在点将台下,接受武帝刘彻的发兵诏令。
    刘彻亲手把自己的佩剑交到太子刘据手中,郑重道,“执此剑,巡狩地方,如朕亲临,朕在长安待尔凯旋!”
    这把剑的分量很重。
    倒不是因为它剑鞘上镶嵌的金饰和精钢制成的剑身,而是它所承载的一段历史。
    元狩四年,飞将军李广年过六十,数次请求随卫青和霍去病大军出征塞北,武帝念其年事已高,并没打算让他带兵,但是李广数次恳求,武帝最终同意。
    武帝问李广有什么要求,李广只提了一个,就是皇上的这把宝剑。
    李广带着武帝御赐宝剑意兴高昂,从卫青那里争来一个前锋将军的职位。
    途中抓到一个匈奴俘掳,从他口中得知大单于的位置,李广请卫青让他前去击杀大单于,但是大军临行前武帝暗谕卫青,李广年纪太大,不能单独当先锋使用。
    于是卫青没有同意他的请求,而是让他带兵与右部将军合兵一处,从东道绕行。
    走东道大迂回,路途遥远不说,路上水草也不多,不适合大军驻扎,诸多不便,李广心里自然不好受。
    那时候公孙敖刚刚因为上一场战役失利丢了爵位,降为中将军,卫青便把他留下一起直面大单于。
    李广知道后更加气愤不已,卫青数次催促他才愤然动身,连个招呼都没打就走了。
    结果时运不济,飞将军又迷路了。
    大将军卫青都已经到达战场,他才迟迟而来,连个烟屁股都没捡着。
    大战结束,大单于逃跑。李广迟到,见到大将军卫青还当做没看见一样,回自己军中去了。
    卫青派人来问他迷路的细节,也好向朝廷汇报。可是李广却丢下一句“诸校尉无罪,乃我自失道。吾今自上簿。”
    意思就是说不用你管,我自己犯的错我自己向皇上解释,等于把卫青给顶回去了。
    回到幕府,李广对部下讲,“广结发与匈奴大小七十余战,今幸从大将军出接单于兵,而大将军徙广部行回远,又迷失道,岂非天哉!且广年六十余,终不能复对刀笔之吏矣!”
    他的意思是说,我李广和匈奴大小战役打过七十多次,如今有幸跟大将军出征,可以直接面对匈奴大单于了,可是大将军偏偏把我调走,搞个什么大迂回战术,结果路途遥远,还迷路了,这难道不是天意吗?
    我老李都六十多岁了,没脸再面对那些刀笔小吏来问我的罪!
    说完这番话之后,飞将军李广饮剑自尽,死前叮嘱手下把这把御赐宝剑交还给武帝。
    这也是为什么李广后人一直认为是卫青逼死了老将军的缘故。
    刘据握着这把宝剑,心情异常沉重。
    “据儿,记住父皇的话,无论胜与不胜,务必平安归来!”
    刘彻这句话说得极为动情,刘据用力点头,“请父皇大放宽心,儿臣必凯旋而归!”
    武帝刘彻走了,一众人等的目光都落在太子刘据身上。
    尤其是那两万流民。
    流民就是流民,换上军服也变不成兵。
    没有经过专门训练,没有兵形,也没有兵魂。
    他们忐忑不安的心情因为太子随行而大为缓解。
    太子常年住在皇宫里,怎么可能会打仗?
    这是普通百姓的想法。
    有太子在身边,没什么可担心的!
    刘据的临行发言非常简单。
    “穿上军装就是大汉的勇士,敌人不比我们强,一样都是普通人!”
    “上前线,杀敌,建功,有衣穿,有饭吃!”
    对于他们来说,有衣穿,有饭吃,这就够了!
    郭昌一声令下,大军整队出发。
    穿上铠甲的史俭跟在刘据身后,兴奋异常,骑在马上不停地东张西望。
    郭昌的两千名北营士兵,一千五百人在前方开路,另五百人尾随在后,美其名曰断后,其实是监视这些“民兵”,防止他们中途逃跑。
    郭昌和刘据并辔而行,被前军护在中间。
    从长安城向西,沿故道过武都郡,广汉郡,然后到达蜀郡,目标是昆明。
    这是大致的行军路线。
    全程将近四千多里路,以他们的行军速度,不吃不喝不睡觉,也要走上两个多月。
    好在此行只是平叛,对于时效的要求并不高。
    当郭昌看到他手里的那份地图时,羡慕道,“殿下,当年若是有此图在手,末将也不至于无功而返。”
    刘据笑道,“这份地图是否实用,还有待检验。”他回头看一眼身后的大队,问道,“东良,以现在的行军速度,到达武都郡需要多久?”
    东良是郭昌的字,他略一思忖说道,“到武都郡约有五百里路程,至少要五日以后。”
    刘据知道,他这是往快里说的。
    如果都是骑兵还好,日行百里不是问题,步兵……一天无论如何也走不上一百里。
    郭昌又道,“日落之前可以赶到五陂头,咱们可以在那里宿营。”
    如果说长安城是天堂,那么在踏出长安城的那一刻起,他们便正式步入人间。
    二十里之内,还能见到一些人家和往来商贾,可是二十里之后,路上就再难见到行人了。
    道路两侧除了连绵不断的山恋,就是一望无际的荒草,到处都充斥着未开发的远古气息。
    第一天出行,所有人都还处于半兴奋状态,路走起来也顺畅,不到日落时分便到了五陂头。
    郭昌曾经两次南下,中途都在这里宿营,所以这里便成了临时兵站。
    场地,临时营房都是现成的,只需要稍加打理就可以使用。
    骑兵纷纷下马,把马栓在山坡上的草地里,连草料都省了。
    郭昌带着刘据向主营房走,先前进去打扫的士兵忽然大叫一声跑了出来。
    郭昌怒道,“慌慌张张的成什么样子?”
    士兵惊惧道,“将军,里面……有人!”
    郭昌立刻紧张起来,拔出配刀挡在刘据身前。
    史俭不屑道,“有人怕什么?”说着大步流星地走进去,可是,很快他就捂着鼻子逃出来,蹲在草丛边呕吐不止。
    刘据皱眉道,“东明,过去看看。”
    郭昌点点头,当先向营房走去。
    他一只脚踏进营房,便愣在原来,再也寸进不得。
    刘据跟在他身后,只向里面看了一眼,便如遭雷击,眼前一阵恍惚。
    昏暗的营房里,横七竖八地躺着十几具骨瘦如材的尸体,旁边一口破锅,里面还有半截小腿,一看就知道是三四岁的孩子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