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章 航海避祸
再说粘没喝听从了王善的建议,亲帅3万大军从建康出发,一路上烧杀抢掠,屠城略地,遭到了各地的强烈抵抗。金兵耗费了三个月的时间,方才行进了600里,攻占了广德路,湖州等地,前锋直逼临安府。
宋高宗得到前线战报后,大惊,急召重臣秦桧、吕颐浩、黄谦来大殿商议对策。
宋高宗哭诉道:“三位爱卿,你们看看这些告急的文书,如雪片一样飞来。太可怕了,难道金兵都长着翅膀不成,三个月前他们飞渡长江,偷袭建康,我建康防线,十万守军竟然抵挡了不足一个月?吕爱卿,你曾是建康城防的主帅,你竟然弃建康数十万军民于不顾,私自逃回朕的身边?要不是朕体谅你的苦衷,那些谏臣们早要朕治你的罪了!你说说这建康城是怎么丢的?”
吕颐浩听了宋高宗的话,急忙跪倒在地,哭泣道:“万岁,是老臣昏聩,是老臣无能。这建康的城防本来就以城北,城西互成犄角之势,可是城西杜充帅水师叛变,实属微臣没有预料到的,所以微臣也是孤掌难鸣啊。老臣为了阻止金兵从建康城北、燕子矶渡江,决定听从岳飞、施全等人的建议,重新部署城防。哪知道岳飞等人反客为主,竟然鼓动臣的部下造反,夺了臣的帅印!臣见形势不妙,只好孤身一人,连夜逃出建康,寻找陛下!”
宋高宗安慰道:“自古以来哪有像朕这样落难的天子,朕一路逃难,一路躲避金兵,身边的股肱之臣已经所剩不多。吕爱卿,你虽然有过,但比起岳飞等悍将还算恭顺,比起杜充等奸贼,还算忠心护主,有些气节。就凭这一点,你以前的罪过,朕一概不予追究!你说说,我们君臣下面应该如何应付这些金兵?”
吕颐浩方才抬起头,高呼:“老臣谢万岁的知遇之恩!就目前的形势而言:微臣觉得金兵太强悍,当年完颜阿骨打率领8千金兵就能横扫漠北,灭亡契丹;我朝虽有亿兆军民,却不能阻挡区区3万金骑长驱直入中原;两位上皇蒙尘,陛下南迁,实在是我军实力不济所致。所以,如今我们就是征调江南所有的男丁与之一战,恐怕都是羊入虎口,无济于事了!”
宋高宗见吕颐浩非常悲观,也惊恐道:“爱卿的意思,是让朕放弃抵抗?投降金国?”
吕颐浩不敢揣摩皇帝的意思,只好回道:“是战,是和?还请陛下圣裁!”
宋高宗内心十分畏惧金人,但也不想做金人的笼中鸟,他又问秦桧道:“秦爱卿,你有什么良策,能解目前的临安之困?”
秦桧答道:“陛下,如今之计,我们也只能准备降书,向金人哀求,说不定金人看到陛下的柔顺,能答应陛下退兵的请求,并让陛下像刘豫那样,永镇江南!”
宋高宗叹道:“秦爱卿,你现在就替朕拟一份求和的诏书!”,说完就让身旁的太监将龙案上的笔墨纸砚递给秦桧
秦桧双手接过太监递来的文房四宝,思考了一会,就草拟出一份求和的诏书,并让太监递给宋高宗。
宋高宗见那求和文书上写着:“臣构进言:……臣畏罪而南行,所行益穷,所投日狭,以守则无人,以奔则无地,望上国见哀而赦己,……臣愿为上国藩属,如中原刘齐故事!”
秦桧见宋高宗看了求和的文书,久久没有说话,轻声问道:“陛下,意下如何?”
宋高宗叹道:“就如爱卿所言!还请爱卿辛苦一趟,作为朕的使者,出使金营,为朕乞封大金江南藩国的国王。朕愿意自除帝号,世世代代奉金正朔,以金帝为父母!”
秦桧回道:“臣领旨!”
这时,宋高宗又想起嘉应神祠、应天府皇陵发生的种种往事,担心道:“粘没喝向来狡诈,他会不会先假意答应朕的和谈条件,再将朕迁往塞北苦寒之地?”
黄谦见宋高宗犹豫不决,建议道:“既然陛下觉得:与金的和议靠不住。我们就不能把希望单单寄托在金人身上,我们除了与金和谈、拖延时间之外,还是要另做打算!”
宋高宗叹道:“我们目前除了等待金人是战还是和的态度,我们还能做些什么呢?”
吕颐浩想了想,建议道:“陛下,万不得已,只有移驾海上。金人善骑马,不习惯乘船,他们必然不敢航海追赶我们,等粘没喝他们退兵了,我们再返回岸上!敌进我退,敌退我进,这也算是兵家的奇计呢!”
宋高宗听完,点头道:“当初朕在扬州曾经做了一个怪梦,‘指点江山惊涛中’,看来也要灵验了!罢了罢了,朕决定现在就出宫,航海避祸!黄爱卿,你快去钱塘江边,为朕征调几艘楼船、战船在临安城郊的六和塔处,随时待命!秦爱卿,你去金营为朕乞和,金人同意则可,如果他们不允,你也要尽快脱身去海上,朕身边离不开你!”
秦桧、黄谦先后答应了一声,就分别领旨,出了皇宫。
吕颐浩见宋高宗即刻就要离开临安,又问道:“陛下,此时仓促航海出巡,是否要通知文武百官同行?”
宋高宗答道:“百官士人应当明白忠义事理,岂能不随朕远行?否则朕所到之处,没有了朝廷的仪仗侍卫,在百姓的眼中,朕与草寇有什么区别呢?卿即刻为朕宣诏:通知文武百官即刻齐集六合塔,随朕同行!”
吕颐浩领了旨后,怕引起朝野上下的惊恐,只通知郎官以下重臣,列队在钱塘江六和塔处等待,并未告之原因。众臣等了半天,方才看见黄谦率领两百名宫廷侍卫,簇拥着宋高宗和几个妃嫔,沿着河堤狂奔而来。
百官见帝妃都内穿细铠,外披战袍,骑着战马,不知发生了什么事情,急忙跪倒在地,三呼万岁。
宋高宗见百官满脸的疑惑,纷纷议论,又让吕颐浩宣慰道:“诸位同僚,据探报:粘没喝帅十万金骑已经占领建康,苏州,前锋离临安已经不足百里。陛下为了保全社稷,决定带领大家从钱塘江出海避祸。金兵不习水战,必然追赶不上,只要我们在海上坚持数月,等金人疲惫撤退后,就可以登岸与家人团聚了!
文武百官听了,方才明白事情的缘由,纷纷担心自己的家眷来:自己虽然能逃脱金人的魔爪,但是临安城中的家眷必然沦入敌手,只能期待将来的破镜团圆了。
宋高宗在黄谦搀扶下,下了马,朝一艘最大的三层楼船走去。
这时,钱塘江的潮水如千军万马一样涌来,发出阵阵轰鸣声。宋高宗担心道:“不好,四周战鼓阵阵,难道是金兵追上来了吗?”,说完两腿一软,站立不稳,险些滑入江水中。
百官见皇帝和妃嫔先后上了船,也顾不得彼此谦让,纷纷挤上另外几艘战船。
黄谦见众人都已登上战船,举起令旗,随着几声鼓响,就领着船队出了钱塘江,直奔出海口而去。
再说,秦桧领着皇帝的求和诏书,带了一名随从,出了临安,向西北而行,刚到安吉县,就迎面碰上粘没喝的先头部队。
金兵的开路先锋蒲路虎并不认识秦桧,他见秦桧鲜衣怒马,以为他是南朝逃命的大官,不容秦桧解释,就将他捆了起来,并向他勒索财物。
秦桧此行仓促,并没有准备大量的金银和随从,更没想到路途的艰险,因此拿不出赎金来,所以任凭他如何解释,蒲路虎都不相信他是南朝的使者。
直到几天后,粘没喝来蒲路虎军营视察,方才注意到绑在马背上、蓬头垢面的秦桧等人。
粘没喝一时看不清秦桧的面容,问身旁的蒲路虎道:“蒲将军,这马背上捆着的是些什么人?”
蒲路虎笑着解释道:“大帅,你也知道末将贪财好色,这马背上绑的,都是南朝的一些贪官豪绅,他们个个富得冒油,末将想从他们身上取些不义之财!也不枉末将一路上冲锋陷阵,流血出汗!”
粘没喝劝道:“蒲将军,本帅知道你爱财,但从这些人身上能搜刮到几何?要想大富贵,还得抓住了赵构!”
蒲路虎不明白粘没喝的意思,尴尬地回道:“不瞒大帅,末将刚抓到南朝的一个大官,本想从他身上,好好敲上一大笔金银。哪知这人口口声声说:自己是南朝的使者,要面见大帅!末将见他们身上既没有官凭,又没有银两,就没有相信他的鬼话,而是将他绑了起来,扔在马背上!”
粘没喝觉得奇怪,又问道:“他可曾通报自己的姓名、官职?”
蒲路虎回道:“这个?末将倒没有仔细盘问!”
粘没喝骂道:“糊涂,你带本帅去那边看看!”
蒲路虎只好将粘没喝带到秦桧等人的面前,这时的秦桧已经被蒲路虎折磨的奄奄一息,他突然瞥见眼前的人很像金帅粘没喝,用尽气力,扯着嘶哑的嗓子喊道:“大帅,快救我!”
粘没喝听了,吃了一惊,用手拨开秦桧的头发,方才认出他来。
粘没喝转身对蒲路虎道:“这是南朝的秦桧,本帅认得他,他曾在本帅帐下待过很长一段时间,你快将他放下,本帅有话要问他!”
蒲路虎急忙取出弯月腰刀,将秦桧身上的绳子割断。
秦桧饿了几天,已经没了气力,挣脱断绳后,竟从马背上翻滚了下来。
秦桧落马后,几次想挣扎着站立起来,都没有成功,他向粘没喝哀求道:“大帅,我饿,蒲将军已经几天不让臣喝水,吃东西了!”
粘没喝急忙派人搀扶起秦桧,并喂了他一皮囊马奶。
秦桧一口气喝完了奶,方才有了气力,说道:“大帅,臣此次来,是有要事相告!”
粘没喝安慰道:“秦大人,这临安已是我军的囊中之物,赵构也将成为我们的阶下囚。不管有多大的事,我们还是到中军大帐中,一边饮酒,一边叙谈,如何?”
秦桧回道:“臣听大帅的!”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