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英不肯跟宫梦弼走,要在美人岭死守两个姐姐。
宫梦弼无可奈何,嘱咐道:“山中野禽多,不要被猛禽捉了去。”
黄腹山雀蔫蔫地叫了两声,催促宫梦弼赶紧离开。
宫梦弼也不知道如何去调解她们的关系,不是为了对方好,就是舍不得彼此。
只能由得她们自己去以真心碰真心,总能碰出个结果。
宫梦弼自己回了受月楼修行。
从受封仙官之后,宫梦弼可谓是劳苦奔波,难得清闲。
开辟了洞府,也没有能享用几天,都是在外面艰苦度日,拜月修行。
如今回了受月楼,气机与楼宇一勾连,顿时就有月之菁英化作法力。
说巧也巧,他自修行拜月法到今日,历经晦朔,刚好圆满一轮,在灵台中修成第一道月相,如同冰环玉冠,悬在空中。
这一道月相生自春末夏初,自下弦月起,自下弦月终,生机旺盛,多晴少阴,火运升腾。
灵台之中,祈愿树无风自动。
一个个宝牒似随风飘摇,其中一个八品宝牒最为明亮,是宫梦弼惩处甄道长之后,玉仙神女对他的青睐。
这八品宝牒最为明亮,落下一道红光,化作一门道法,落在宫梦弼的心神之中。
甄道长一事之中,宫梦弼结下众多的白色流外宝牒化作一道道红气,落在宫梦弼的心窍当中。
宫梦弼知觉得心窍不断跳动,顺着道法运转,一道道红气聚敛,便忽地生出璀璨的光华。
是火焰。
是“心火法”。
心窍之中生出火来,是一只赤色的狐狸模样。
“心火,心月狐呀。”宫梦弼睁开眼睛笑了起来,伸出手来,幽幽狐火便化作三簇赤色心火,如同狐狸一般在手中跳跃着。
心火如狐,扰情乱志,凶顽难驯,是乱情志、绝心智、结姻缘、剪红线的好火。
宫梦弼收起手来,心道:“狐狸怎么能不会烧火呢,这很合理。”
这也真是要瞌睡来了枕头,宫梦弼此前多以幻术为凭,虽然幻术好用,但碰到心志坚定的对手,往往威力大打折扣。
虽然以拜月法为总领,勉强开发出太阴戮神法,但还没有逃出压胜、巫蛊之术,需要以人的气机为凭。
总而言之,缺少能应对正面的手段。
但有了心火法,就不一样。若是以心火法融入幻术,可以大大提升幻术的杀伤力,即便是正面对敌,以心火结风刃,也是很有看头的道法了。
宫梦弼在泰山娘娘神位前祝祷:“娘娘法力无边,保佑我仙路太平。”
这个愿望太空泛了,没有值得回应的意义。
所以泰山娘娘的灵应虽然被他触动了,但没有什么实质效果。
宫梦弼也就是平缓一下心情,再细数祈愿树上的宝牒,这些时日的积累几乎消耗一空,但是很值得。
修行又有了大进展,宫梦弼心气也更足一些。
除了修行之外,宫梦弼也借受月楼的狐祭月法阵祭炼珍珠。
这一盘珍珠都是罔象从水中捞出来送给宫梦弼的见面礼,颗颗圆满如月。
除了此前挑了两颗大小相近的,以法力祭炼后作为礼物送给了沈桥和沈延,剩下的都在此处。
一直到了五月初,在外游历的狐心小齐带着文狐姑娘终于回山。
离开受月楼的时候狐心小齐还是个白净公子,奔波一个月之后,人也瘦了也黑了,但看起来精神却更足了。
有宫梦弼一点性灵作为中枢,小齐的命宫终于转动,一个月的时间,就显露出一些气象来了。
狐心小齐带着康文爬上无还峰,在受月楼前等候。
康文有些紧张地贴着狐心小齐问道:“上官好不好说话?”
狐心小齐道:“把心放在肚子里吧,这一个月你帮了我很多忙,让狐仙留你在身边投效应该问题不大。”
康文便沉住气,这一个月闯过来,康文见识到了很多以前从未见识过的人和事。
经历得多了,才发现书是书,生活是生活,知识不代表智慧。
康文等待着,本来她是如此迫切想要一展才学,但同狐心小齐历练了一个月以后,此刻她反而迷茫了:“这一个月说是我帮你,不如说是你照顾我。我总是惹麻烦、讨人嫌,还让你也受累。”
“我以前总觉得自己很厉害,现在看来,还是太幼稚了,就是上官不留我也没关系,不过我还是想跟着你,跟你学到的东西比跟书里学到的多。”
狐心小齐听她絮絮叨叨,就知道她是紧张了。
他正想安慰一下,受月楼的门开了。
宫梦弼从中走了出来,赤衣黑靴,色彩浓烈,撞开了无还峰古木的阴郁。
康文看了一眼,几乎为其所慑,心里跳个不停。
但转瞬间,宫梦弼收敛了一身火气,就看起来温和得多了。
瞧着康文呼吸平缓了下来,宫梦弼看向狐心小齐,笑道:“欢迎回来。”
狐心小齐苦笑一声:“你一声吩咐,可累垮我了。”
狐心小齐从怀中取出一本名簿,道:“我和康文走遍吴宁县乡社,发现狐魅一百五十六,大多数都与人共处,或隐瞒身份,化身其间;或显化神通,受人供奉;或与人比邻而居,互不相扰。”
“但有三十余狐行差踏错,强仗法力作威作福,鱼肉乡里,身染孽债。其中有六个还有走回头路的可能,我们没有擅自接触。但其余的都是罪不容诛,我和康文勉强除了几个,但法力低微,剩下的只能暗中调查,找了些罪证,无法解决。”
狐心小齐将名簿递给宫梦弼,道:“我在名簿之后录下了他们的名号、位置、乡人品评,画影图形,做恶的还罗列了罪证,请狐仙过目。”
宫梦弼接过名簿一页一页翻看起来,一百多页不少,但宫梦弼看起来也快,一目十行,过目不忘。
从头到尾看过一遍,宫梦弼闭上眼睛琢磨了一会,而后将名簿收起,宽慰道:“辛苦你们了。”
狐心小齐露出笑来:“你于我有再造之恩,但有吩咐,在所不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