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206章 奴虏战事
    如今的军营建制已经非常庞大了,光是战马就有六万多匹,这些战马除了在草原上抢的以外,其他的都是从归附的蒙古部落手中忽悠来的。
    除了敖汉部那五千蒙古骑兵,其他的部落也凑出了差不多七千骑兵,这相当于是交换了,朱由校赐给他们食盐粮草等生活物品,他们的骑兵和战马就得入关编入羽林军中为他效力。
    虽然这些部落极度不愿意,抵抗的情绪也很高,但他们没有选择,就算他们心中有万般的不愿,他们也只能照办。
    等朱由校回到宫中时,王象乾和王在晋在乾清门已经等候多时了。
    看着二人焦急的神色,朱由校不由得眉头紧皱。
    “怎么,有什么急事?”
    朱由校还没下马,王象乾就从怀中掏出一份奏本,迫不及待的迎上前去说道:
    “陛下,山东来的急奏,三府爆发了旱灾,山东布政使已经核查确立,这三个府县今年将颗粒无收,请朝廷早做准备,以拨发钱粮及时赈灾!”
    还不等朱由校看这份山东来的奏本,王在晋又拿着一份奏本说道:
    “陛下,辽东急报,老奴派遣了阿敏率领奴兵镶蓝旗去征讨毛文龙和朝鲜。”
    “毛文龙寡不敌众,只得弃守镇江堡,往皮岛退守。”
    “阿敏的奴兵击败毛文龙后,又跨过了鸭绿江入寇朝鲜,在朝鲜临近府县大肆抢掠,除了青壮男丁和年轻女人以外,全部屠戮一空,可谓鸡犬不留。”
    “现在整个朝鲜人心惶惶,靠近江边的百姓都开始南迁了,朝鲜国王也派使节前往沈阳拜见熊廷弼,请求大明派军去驱赶建奴。”
    “与此同时,老奴亲自率领了正黄、正白两旗人马联合了草原的科尔沁部,于数日前已经发兵漠南草原,由于林丹汗仓促应战,首战便被老奴的联兵所击败。”
    朱由校深呼一口气,这可真是两个坏消息啊,山东爆发灾祸他虽然没有预料,但早已有了心理准备和应对措施,最重要的粮食他已经囤积了不少。
    老奴倒是令他刮目相看,没想到在这种伤筋动骨的情况下,他居然还敢两路出击,甚至敢远征蒙古,这份胆识倒是不错。
    可这朝鲜国王未免太天真了,请求大明出兵?
    就凭你一句话?
    朱由校拿着奏本问道:
    “熊廷弼可有动作?”
    “回陛下,在得知老奴分兵两路而出时,熊廷弼亲自率领了马步大军三万出沈阳进攻建奴,在萨尔浒城下与建奴激战两日,见无法破城,又怕沈阳空虚被建奴钻了空子,只得率军而返。”
    熊廷弼已经做到了力所能及的事了,他在获得建奴动向后,根本就没有犹豫,第一时间便率领着沈阳城的明军精锐出城了。
    可惜老奴也不是个省油的灯,他早就做好了完全的准备,萨尔浒城他留了足足一旗兵马守备,而且赫图阿拉还有代善和莽古尔泰坐镇,支援随时可到。
    “先回乾清宫,另外宣程国祥和倪文焕入宫。”
    朱由校回到宫中第一件事就是先将胸甲脱了下来,这玩意还是有一点重量的。
    “诏令登莱巡抚袁可立,即刻出海,先与毛文龙取得联系。”
    “再派使节去朝鲜,回复朝鲜国王,告诉他,建奴只是来打粮的而已,要不了多久便会自己退军,我大明没有出兵的必要,只会空耗钱粮物资。”
    “并以朕的名义命令朝鲜国王,朝鲜要不惜一切代价资助毛文龙,策应我大明在辽东对建奴的夹击之势。”
    王象乾只感觉皇帝实在是太强了,这明明是别人来寻求援助,结果这援助的一方倒是变成了被援助的一方。
    “陛下,朝鲜国内的局势也不太平,恐怕朝鲜国王不会奉诏啊。”
    朱由校淡然一笑,用极为轻松的语气说道:
    “那就跟他们说清楚,有毛文龙在可保朝鲜无忧,如毛文龙被建奴彻底击败了,那朝鲜也是祸在旦夕。”
    “元辅就按朕的原话拟旨吧,其中孰轻孰重,我想朝鲜国王和他的大臣自己掂量的清楚。”
    谁不知道,朝鲜就是大明最忠实的儿子,朝鲜虽小,但国力也不算差,只是军队太差劲了而已,这么好的资源,他怎么可能放着不用。
    相比于大明对他们的援助,这一点点根本可以忽略不计,他们这国名还是太祖皇帝亲自赐封的呢,万历年间为了帮他们复国,两次远征倭寇,没有大明,何来的朝鲜。
    “两位都是领兵打过仗的,元辅威名当年更是威震北疆,你们说说,老奴和林丹汗这一场战,胜败如何?”
    二人很快静心沉思了起来,朱由校也并没有催促,坐在御座上静静的等待。
    半晌之后,二人心有灵犀般的互相对视了一眼。
    王象乾作为内阁元辅,先行说道:
    “陛下,臣以为林丹汗的胜算更大一些,林丹汗虽首战失利,但毕竟是蒙古大汗,麾下还有数万效忠的蒙古骑兵,而老奴所率军马不足两万,虽有科尔沁部的助力,但林丹汗的军队数量上还是占有极大的优势。”
    “老奴又是远征,对于草原的地势地利,林丹汗肯定更为熟悉,蒙古又是骑兵马队,作战迅猛,建奴未必抵挡的了。”
    听到此言,王在晋连连摇头,立刻反驳道:
    “元辅此言差矣,行军打仗,军队数量固然重要,但却并不能以此来定输赢,千多年来,以少胜多之事从来不少。”
    “如果是谁人多谁就胜,那淝水之战作何解释?秦国符坚的百万大军,为何被晋军以数万之兵打的大败?”
    说完又朝位与上首的皇帝作揖道:
    “陛下,臣倒是以为,林丹汗必败无疑!”
    “建奴虽不足两万之众,但这么多年来跟随老奴征战不断、久经沙场。”
    “而反观漠南草原,蒙古各部矛盾分裂极为严重,林丹汗虽是大汗,但不过有名无实而已。”
    “且蒙古刚经大败,士气极为低落,首战又被建奴击败,双方后续交战的优劣显而易见,因此臣断言林丹汗必败于老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