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96章 美人迟暮,英雄末路
    第96章 美人迟暮,英雄末路
    徐州陶谦虽已垂垂老矣,但不得不说能在当世之中混到一州刺史之位之人没有一个是简单的人物。
    “袁术。”
    “曹操。”
    “陶谦。”
    董卓已经收到了探报传来的消息,曹操、袁术、陶谦三人闹出这么大的动静来,董卓如果还不知道,那就白瞎了他这个相国了。
    “早知道曹操生猛,果不其然袁术不是其对手啊,简直是生猛海鲜。”
    “啧啧啧。”
    “追杀六百里,这下可有袁术受的了。”
    董卓摸了摸下巴,“至于这个陶谦……”
    想到陶谦,董卓脑中出现了一系列关于陶谦的记忆。
    陶谦最初为诸生,在州郡任职,被举茂才,历任舒、卢二县令、幽州刺史、议郎。
    其性格刚直,有大志。
    后随左车骑将军皇甫嵩对抗北宫伯玉,任扬武校尉,之后又随张温征韩遂、边章。
    中平五年,徐州黄巾起,陶谦被朝廷任为徐州刺史,击破徐州黄巾,并推行屯田,恢复生产。
    陶谦的履历可以说非常好,一步步从低级官员开始,还当过幽州刺史,而后在平定羌人叛乱和黄巾起义期间都立有战功。
    在徐州地区政绩斐然,可以说是一等一的能吏。
    而董卓却知,陶谦的能力远不止如此。
    陶谦性格刚直,曾在百官宴会上公然羞辱张温。
    至于为什么……
    因为张温是第一个不在朝廷中当上三公之一的人。
    为什么张温会有如此待遇,据说是因为张温花钱向汉灵帝买的官。
    要知道当时陶谦在张温手下做事,这一番做派,直接把张温惹怒了,不过最后在别人的劝阻下并未治罪于陶谦。
    而陶谦在徐州任职期间,饱受非议,原因乃是因为陶谦这人不走寻常路。
    陶谦他是第一个直接将豪商提拔为官员之人。
    这在当时的风评中可是饱受诟病的,士大夫阶层等级深严,所谓的豪商在士大夫眼中那就是一群全身铜臭之气的人。
    陶谦竟然将商人提拔为了官员,这还了得?
    说小一点,陶谦这种行为那也是唯利是图,这些商人,那就是小人啊!
    说大一点,陶谦这完全是在挖士族集团的墙角!
    张温、崔烈等人为什么招人鄙夷?
    就是因为他们花钱买官!
    这些人虽花钱买官,不过他们本身还算是士大夫阶层,你只能说他们求官心切,在道德层面鄙视他们。
    但陶谦的操作可就非比寻常。
    董卓心中不由暗踌道,难道是陶谦通过汉灵帝卖官的行为,自己有所感悟?
    还别说。
    还真是如此!
    陶谦初入徐州之后,要想掌握大权,政令通达岂是那么容易的事情?
    没办法,陶谦只得拉拢徐州当地豪族,其先任命徐州望族陈氏家族之人陈登为典农校尉,行屯田之策。
    屯田!
    陶谦施行屯田政策的时间比曹操还早,甚至和如今的董卓一样。
    董卓、陶谦二人,一个位处雍州,一个远在东部徐州地区,两者相隔万里但不约而同的选择了最适合当时情况的政策。
    由此可见,陶谦此人绝对不会是庸才!
    除了拉拢当地士族集团外,徐州之人有豪商糜氏家族,糜氏家族族长糜竺被陶谦任命为别驾从事!
    别驾从事!
    仅次于刺史的高官!
    这个官位那是真的不低。
    但对于糜竺来说也真不高。
    而糜竺又是何人?
    为何又能有如此待遇?
    糜竺他的先祖世代经营垦殖,养有僮仆、食客近万人,资产上亿。
    资产上亿!
    崔烈向汉灵帝买官,五百万钱便担任了司徒,家族中有上亿的钱,那能买多少个司徒了?
    这样的人如果陶谦还不拉拢,那陶谦真是白在官场中沉浮这么多年了。
    而糜竺之所以不愿意花钱买个司徒的原因不言而喻。
    在长安城中当一个没有实权的虚职三公,哪有在徐州自己的地盘上当一个实权官员来的实在?
    商人言利,这其中一些利弊身为商人的糜竺自然不会看不清楚。
    也正因此,在陶谦与其商讨一番后,糜竺欣然接受了别驾从事这个官职。
    正是因为有了徐州本地利益集团的帮衬,陶谦才能够在徐州站稳脚跟,而且陶谦所做也的确不差。
    陶谦担任徐州刺史时,北面的青州、兖州黄巾此起彼伏,徐州却相对太平无事,百姓富足,谷米屯满粮仓,青州、豫州等地的流民也纷纷涌向徐州。
    有了人口的增加,无论是对商业还是农业都有非常大的好处,陈登、糜竺二人自然也觉得自己选择非常正确。
    他们与陶谦之间互利互惠,将徐州治理的妥妥当当。
    不过陶谦虽如此优秀,但董卓却知道他最后因为年纪太大,落了个忧劳而死的下场。
    “唉!”
    董卓轻叹一声,“美人迟暮,英雄末路啊。”
    “不过既然你愿意服这个软,董某也就成人之美了。”
    董卓的话说的有些莫名其妙,让人摸不清头脑,而董卓之所以说陶谦服软,那是因为陶谦派出的使者来拜见董卓了。
    至董卓迁都长安后,四方战乱,想达到雍州长安是非常困难的事情。
    但就在这样的情况下,远在徐州的陶谦经治中从事王朗与赵昱的建议,派赵昱来长安进贡了。
    心有有了思量,董卓开口吩咐侍从道:“有请徐州赵昱。”
    “喏!”
    一旁随侍的侍从躬身行礼后,退出了会客厅。
    没过多久,一位身着士子服饰的中年男子进入了相国府。
    赵昱从徐州远道而来,在长安城中等候已久,如今长安城中乃是董卓掌权,就算是前来朝贡,那也要先行拜见董卓才是。
    赵昱听说董卓要见他,将早已想好的说辞又在心中过了一边,这才定下心来。
    会客厅中,董卓望着这位远客,缓缓开口道:“赵从事远道而来,辛苦了。”
    赵昱躬身行礼道:“拜见相国。”
    “下官食君之禄,忠君之事,谈不上辛苦。”
    董卓瞟了赵昱,笑道:“此次赵从事前来,乃是为朝贡一事?”
    赵昱点了点头,回道:“禀相国,正因此事,刺史大人……”
    赵昱话未说完,董卓摆了摆手,打断道:“陶刺史之心意,本相已明了。”
    “明日董某便上表陶刺史为徐州牧、安东将军。”
    赵昱:……
    (这是啥情况?董卓既然这么好说话了,难道其中有什么猫腻不成?)
    赵昱一时间没有反应过来,董卓这也太爽快了吧。
    只见他怔了一下,连忙行礼道:“多谢相国。”
    事情这么快就办妥了,让赵昱有些无所适从,心中思虑急转,开始找起话茬来。
    然而还未等其开口,坐于上首的董卓发问了。
    “赵从事,如今徐州之地近况如何?”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