阎本德想过去拜访这个天才——以子侄之礼。
等他准备动身的时候,才得知这个神人已经不在荆州城了。当他辛辛苦苦打听到这人去了镇南县,又打算起身前往摆放的时候,完全没有了这个人的任何消息。
“工匠”的社会地位非常低下,属于是下九门。即便在朝中任事,同样被人瞧不起。哪怕是见到同品级的官员,他也是低着个头。谨言慎行。
所以说起来是朝官,但他这种技术官员和官僚体系完全不搭边,他也没兴趣去打探各种花边新闻。加上秦晓鸾被赐“武”姓进宫成为才人也是一个不公开的事,知道的人并不多,所以阎本德完全不知道现在这个武才人,就是他心心念念的秦家班班主秦晓鸾。
他也琢磨了一番,为什么皇后会告诉他这些。最后得出的结论是:给他自己吃个定心丸。
但是这话吧,圣上肯定不方便出面来说,所以委托皇后告诉自己。
至于皇后嘱咐的这事绝对不能外传,对于阎本德来说根本就不是一个问题。他只想建造出一个能万古流芳的建筑,其他的事情都不关自己的事。
既然总设计师是秦晓鸾,那么这事成功的几率就翻着倍的往上长,也难怪圣上敢下这么一个死命令呢。
在这件事上,阎本德给自己的定位就是辅助——尽管圣上钦点自己是第一负责人。
秦晓鸾笑了一笑,在纸上划了一个圆圈:“我的想法是从这里开始。”
阎本德又傻了。
凡是皇家要建的,都可以说是国家工程。
按照正常的做法,就是先圈下一块地,外人禁入。然后就是从外往里逐步建设。
这个一方面是因为建设的方便,另外一方面也是出于保密的考虑。
而现在秦晓鸾所划出的地方非常小,小到什么程度呢?根本就无法装下模型中的建筑群。
看着阎本德疑惑的目光,秦晓鸾笑着解释:“对,就是建这个,模型中的别野小区群,一个。”
阎本德差点摔倒。
这这这,别的什么都不说了,圣上要求的是建设出一个新城,你就修这么一个小小的项目,报都没法往上报啊!
其实这一点,秦晓鸾已经反复的思考过了。
尽管这事从表面上看似乎就是玩耍一般,像李世明这种头脑冷静的帝王,绝不可能一时心血来潮搞什么事。
她也翻来覆去的想过李世明做这个决定的真正原因,但想来想去还是不得要领。
既然想不出这个原因,那就想一想相关的关键点。比如,李世明是怎么确定的做这件事,或者说,是哪一个点打动了他。
这个问题的答案并不是很难,就是别野群。
虽然开始的围楼和骑楼,也引起了李世明的极大兴趣,但都不是决定性因素。让他做出这个决定的,就是别野群。或者说,在这个建筑群中,起到画龙点睛作用的就是别野群。
另外还有一种可能就是,其他的建筑也很重要,但是没有别野群,就不能达到他的真正目的。
不管李世明是出于何种目的,总之有一点是绝对的:别野群是必备选项,其他的是加分选项。
想通这些之后,就先把焦点锁定在别野群,绝对不会错。
只要核心方向没错,提交上去之后得到是修改意见。但假如方向错了,得到的就是全盘否定。
在没有确定好方向之前,做的事情越多,对自己越不利。因为东西多了,被从根本上否决的话,那就很难知道到底是哪里出了问题。
秦晓鸾也看出了阎本德的困惑,于是笑着说道:“不知阎大人有何见解?”
见解?我见你xxxx的解?阎本德心里暗骂不止。
对这事,自己完全就是啥都不知道。现在来问我见解,不就是在逗我玩吗?
“要不这样,”秦晓鸾说道:“咱们也都再想一下,三天之后再碰头商量这个事?”
阎本德叹了一口气:“时间紧啊,我得抓紧每一天。娘娘您知道的,在前期设计组织这一块,时间是很容易的不知不觉一天天的过去的。要不这样吧,我今晚回去按照您这个思路先画出个图纸交上去,看上面怎么说吧。”
秦晓鸾笑容不变:“如此便麻烦阎大人了。”
第二天,阎本德就又找到了秦晓鸾:“娘娘,上面很快答复了。说咱们这个提议不错,但是就是太单薄了,不能达到圣上的要求。”
秦晓鸾依旧是笑着解答了起来。
虽说别野群看上去很难办,但其实咱们要解决的只有一个技术问题,那就是怎样修建出三层楼高的民居。
在这方面,秦家班已经有了成熟的案例。
只要有一栋建设起来没问题,就可以无限复制。
而其他的部分,看起来貌似只是单独建筑体,但其工艺和各项难度都需要一项一项的解决。
比如说这个围楼,需要建成圆环形,这其间有很多需要去解决的技术难题。应该是建设成为一个包括住宿、开店等等在内的一个综合商业体,除了需要考虑建筑自身外,还要考虑到周边的防火、水源等配套措施,不然即使建起来了,也是一个死区域。
再比如这个骑楼,必须建设成为一个步行商业区,那么除了自身结构之外,还要考虑周边的道路交通等等问题。
类似这些新型建筑,没多出一处,建设难度都不会小于建一个别野区。
除此之外,还有整体的规划问题。大到城内的通信系统,应急系统,小道生活垃圾、废水粪便的排污,都需要反复论证。
如果真要造这么一座新城,光是在设计上花的时间和精力,都至少需要三个月到半年。这么一来,咱们肯定无法在圣上要求的时间内完工。
所以,您应该再去申报一下,咱们采取逐步建设的方案。
这些话说的非常专业,也确实是当前面临的一些无法克服的困难。阎本德想了半天,最后还是同意了秦晓鸾的观点,第二天再去上报。
也就是在第二天的傍晚,曾庆福再次来到了驸马府。
这次,他带来了一个至关重要的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