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五十四章 “父上”的爱
    ?作为一个有点小愤青的宅男,当然十分了解霓虹这位邻居倒霉的事情。是的华夏人从未放松警惕,对于霓虹这位邻居,华夏人不相信他们已经深入骨髓,刻入基因当中了。
    这个时候伟大的世界警察,利坚国内上下喧嚣着“霓虹威胁论”,是的,当时的霓虹国经济成长已经让蓝星上的班长大人也察觉到了威胁,就想后世的“华夏威胁论”一样,利坚污蔑谁就是对谁实力的承认,我们应该感到荣幸才对。
    从上世纪八十年代开始,霓虹的制造业已迅速凌驾于利坚制造业之上,霓虹经济正可谓是如日中天,独步天下而傲视群雄。霓虹乘冷战中的两大超级大国一个奄奄一息,一个遍体鳞伤之机,开始问鼎世界,向超级经济大国利坚发起了猛烈的攻势。霓虹利用自由贸易原则,以经济进攻的方式不断侵吞美国市场。1985年广场会议后,霓虹趁霓虹元升值之机加大了对利坚进攻的力度。霓虹的一些大的跨国企业集团利用它们的优势打头阵,率先在霓虹登陆,尾随而至的各企业军团也挟巨资如群蜂般纷纷登陆美国,向金融业,服务业,游乐业,制造业等领域大举进攻,劫城掠地,挥金如土,不仅让利坚国人惊恐万分,而且也使整个世界为之而震惊,世界舞台上刮起了一股强大的霓虹旋风。
    然而这一切的背后都是假象,单纯的霓虹人民相信他们“父上”是不会坑他们的,然而没想到的是利坚早已磨刀霍霍,等待杀猪了。利坚与西方各国联手,通过操纵国际外汇市场的走势促使霓虹元升值来打击和制裁霓虹。这只是刚刚开始,进入90年代后,霓虹国内“泡沫经济“破灭,经济陷入衰退(也称平成萧条),股价、地价暴跌,消费萎缩,公司倒闭,金融机构陷入困境。正是在这种情况下,霓虹出现了与其实际经济情况截然相反的变化。1993年初,霓虹财政部部长本森表示,强势霓虹元有利于利坚经济,于是利坚元便在利坚政府的主导下一路贬值。1992年1月20日,霓虹元兑利坚元由144.79急升到122:1,1993年8月17日再升到100:1。之后,在西方各国持续推促霓虹元升值的情况下,1995年4月19日,霓虹元更升到79.75:1的高价。
    霓虹泡沫了,这都是“父上”利坚对于霓虹的爱。这也正是霓虹的悲哀,对“外部环境“严重依赖,尤其对西方操纵着的“国际经济环境“十分敏感的霓虹,由于同利坚西方经济上的对立和摩擦,自然失去了西方的特别照顾。外部环境的不断恶化和“打喷嚏“,使得霓虹经济连连“感冒“而久病不愈,饱受着折磨和“摧残“。霓虹元的急剧升值,无疑使处于萧条、急待恢复的霓虹经济更是“雪上加霜“,破坏了霓虹国内的价格体系,使企业收益降低,资本纷纷外迁转移,国内投资不振;同时,产业空洞化加剧,失业率上升,收入增长停止,消费低迷,从而使霓虹经济的复苏更加举步艰难。
    而与此同时,90年代开始以后,随着霓虹经济的减速,被认为是样板的霓虹模式的虚有其表开始暴露出来。而另一方面,以信息技术革命为导火线,霓虹经济实现了卷土重来,霓虹人恢复了对本国模式的自信。经过若干年的调整,经济开始回升,不仅陆续收复失地,从霓虹手里夺回世界第一的位置,而且还在全球率先完成了新一轮的产业结构的升级换代,从而在新的产业领域又一次处于遥遥领先不可动摇的地位,一个强大的在各方面都拥有绝对优势的利坚又出现在了霓虹人的面前。相比之下,不要说霓虹在产业结构的升级换代中未能及时跟上,就连眼前的经济萧条都无法迅速地摆脱出来,从而与利坚的差距越拉越大,霓虹落后了,曾一度在经济等方面对利坚造成极大威胁,甚至被认为是冷战后西方最大最可怕的“敌人“的霓虹,在利坚与西方人的联手打击不屑几年就迅速地衰落下去了,失落沉沦的十年,这告诉我们一个道理,嘻嘻,儿子永远也赢不了老子。
    而八九年的霓虹,即将达到他们的巅峰时刻,此刻的霓虹正威武霸气的挥舞着钞票,不可一世的叫嚣这要买下全世界,莫非嘲讽的看着报纸上刊登的霓虹接头那纸醉金迷,繁华终将褪色。他不禁为霓虹感到悲哀,也为自己是一个华夏人感到骄傲,因为华夏的金融是世界上利坚以及西方唯一不可操控以及插手的地方,有远见以及精明的华夏政府早已看透西方的手段,部下各种反制手段,所以华夏才能安然度过后世的几次大危机,经济不但没有放缓,反而一路高歌猛进。当然利坚国也不是吃素的,他们改用比较缓和的办法,通过将资金渗透到华夏各个行业当中去,可是他们再一次吃瘪了,当然这都是后话。
    莫非的计划就是打算趁霓虹泡沫破碎的前期,先手进入霓虹市场,然后捞一票就走,泡沫后期都是西方大鳄的战场,一个不小心就是粉身碎骨,所以莫非必须小心翼翼,一步一个脚印,不知不觉进村。
    他关于金融市场的操作其实懂的不多,前世莫非也就炒炒几只小股,赚点零花钱罢了,看得懂走势图,会买进卖出,不过够了。
    就在莫非思考下一步动作的时候,外公家的电话响了,莫非拿起电话“喂,这里是王家成的家,请问你找谁。”“是我啊,非非。”王东海的声音从话筒中传来。“哦,舅舅啊,怎么样,在黄埔还顺利么?”
    “招了三个人,你的要求太高了,就连黄埔都不好找啊。”王东海在电话那头抱怨起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