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五十四章 社论表扬
    家家点火,村村冒烟,用这两个词来形容皖南小三线基地现状并不为过。
    在市里有意拖延上马黑白电视机生产线的背景下,后方基地管理局也默认了旗下军工厂们自由探索的举动。
    于是,风扇、台钟、收音机、表壳、灯管等民用产品,在军工厂的车间之中逐一被生产出来。
    当然,它们的技术来源依旧是沪江老厂支援,属于转移型生产的范围。
    只有八零一一厂在自有集成电路之上,进行小规模技术改造弄出来“门电路”,算是一定意义上的创新。
    若要简单理解的话,好比以前八零一一厂是造一栋简陋耐用的房子出售,现在顾客只需要砖瓦或门窗之类的小件,那么厂里就直接转型只生产砖瓦、门窗顺应市场的需求。
    这个比喻之中,遥控遥测的导弹集成电路是房子,而门电路就是被拆分出来的砖瓦和门窗。
    具体实践中,门电路几乎可以组成数字电路里面任何一种复杂的功能电路。包括类似于加法、乘法的运算电路,或者寄存器等具有存储功能的电路,以及各种自由的控制逻辑电路,都是由基本的门电路组合而成。
    其他厂家只要采购门电路,就能回去自己组装所需的小型集成电路板,从而应用在各种电子仪器之上。
    从技术难度高的下游转向技术难度相对低的上游发展,成为基础电子零部件的供应商,就是八零一一厂现在的主要工作。
    虽然不体面,但至少靠自己双手吃饭。
    要说郑翠翠考上复旦,被在全厂职工之中广而告之,让周建国这个老毕业生也跟着沾光,他从复旦物理系毕业的事迹也同时传颂在厂里家长口中。
    “周工好!”
    “周叔叔好!”
    “周科长好!”
    一声声亲切的称呼,映衬出周建国在厂里无形地位的提升。
    当然,他最大的功绩,还是负责组织了门电路生产线的研发和生产,成为八零一一厂重新焕发活力的最大功臣。
    人总是要逼一逼自己才能知道极限所在,当厂长郑云德将其擢升到门电路负责人的位置时,连周建国本人都感觉难以胜任完成。
    但凡在基层待过的人,都知道随着位置的提升,协调关系与直接干活之间的所占比重会逐渐增大。
    一项正常的工作,只要涉及到其他部门,那么协调各方关系就会占据发起人大半部分精力。
    周建国只是一个技术科的科长,如何有权限去调动跟他平级,甚至还高出半级的四大车间主管配合,以及厂里其他后勤管理部门的协调,想一想就知道非常困难。
    以前周建国只是一个纯正的技术人员,他只需要搞好自己手头的技术领域工作就好。但现在,他不得不学习如何去管理,从技术人员向技术、管理双重复合人才转变。
    就算有着厂长背书,但却没有奖惩权限,又要在有限的时间内将厂里各种资源整合,从而完成转型生产之旅,想想便知其中无法想象的艰难。
    不过自我怀疑也是一种对本身实力清醒的认知,它表明你开始在更高一级层面思考,督促你积极进步以摆脱此种心态。
    这是一次异常痛苦的蜕皮式磨炼,很幸运周建国熬了过来,并且不可思议地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了所有工作。
    “最主要感谢就是八零一一厂有一支特别能战斗的军工人队伍,他们不计付出,勇于奉献,以大局观的视角和大无畏的牺牲,完成了这一次不可能的任务。”
    周建国说的不是场面话,而是彻彻底底的真实感受。
    如果没有全厂职工的上下齐心协力,门电路的生产无法顺利投产。
    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
    以厂长郑云德为首的领导班子,以身作则,重返岗位后,就使出各种手段将全厂职工整合在一起,重新鼓舞了士气。
    大家在山里是很枯燥烦闷,大家在心里是很想回到沪江大城市,大家是有些陷入迷茫之中不知道前途,但只要工厂领头人一声令下,大家还是会听从指挥,劲往一处使拼命完成目标任务。
    也许会抱怨,也许会难受,也许会不理解,但执行命令不打折扣,是从他们自愿走进大山为国献身那一刻起,就印刻在职工心中的行动准则。
    解放前一击即溃的部队,解放后跨过鸭绿江就能硬抗以美帝为首的联合强敌,人还是那些人,但新中国赋予了他们军魂,足以让他们面临强敌死战不退,一举打赢了立国之战。
    这种精神同样延续到八零一一厂,附着在每一个职工身上,共同凝聚成新时代的军工之魂。
    周建国在这次行动之中,找回了当年升级中等规模集成电路时激情澎湃的青春,也更加深刻认识了八零一一厂的人和事,以及蕴含在其中的深层次意义。
    不管他是否承认,这个奉献了十年青春的军工厂,已经成为他内心不可分割的精神家园。
    门电路的上马,让八零一一厂得以吃上饭,度过没有暂时订单的危机。
    在77年底冬季的一天,《人民日报》破天荒发表了一篇社论,让整个八零一一厂的职工都彻底沸腾了。
    “下面转播《人民日报》头版评论员文章——《电子水准是现代化的标志》。”
    工厂大喇叭在职工们吃午饭时,开启了每天例行一次的播音。只不过刚读完标题就将全厂耳朵们都聚焦在一起,因为内容跟八零一一厂息息相关。
    “我国要在本世纪内实现农业、工业、国防、科学技术现代化,就必须高度发展和广泛应用电子科学技术,把四个现代化提高到电子水准上来。”
    文章一开头,就说出了广大职工一直埋在心底的话,他们为电子工业终于能在全国人民面前露脸感到高兴。
    “人类社会生产发展的历史告诉我们,科学上的重大发现,技术上的重大发明,往往引起生产的深刻革命。
    蒸汽机的发明,电力的使用,原子能的利用,都在生产技术上引发划时代的革命。
    电子科学技术的高度发展和广泛应用,对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也必将起着变革性的推动作用。”
    此话一出,顿时有青年职工带头鼓起掌来,他们为自己能投身中国的电子工业这项伟大的事业而自豪。
    许多时候他们跟亲朋好友解释自己工作内容时,总要极其费力讲述一番,大家并不明白电子工业到底是什么,更不会明白集成电路是怎么一回事。
    为了方便对方理解,许多人干脆就说自己是造收音机零件的,大家才会“哦”了一声表示明白。
    已经很久都没有在国家主流媒体上听到有关电子工业的新闻,没想到一出现就是重磅社论。
    “我国电子科学技术同世界先进水平相比,还是比较落后的。
    我们必须承认这种落后。
    承认落后是为了消灭落后、赶超先进。”
    上述自揭家短的表态,可谓是石破天惊,要知道一直以来我们在官方媒体上都是宣扬中国技术先进,避而不谈跟国外的差距。
    但这个惯例今天被打破了!
    刚才自发响起的掌声零零星星沉寂下去,大家都知道评论说的都是事实,只能以沉默来应对。
    “中国劳动人民是聪明的,广大工人和科学技术人员是有志气、有能力的。他们冲破了帝国主义封锁,为原子弹、氢弹爆炸,为卫星上天和返回地面,做出了自己的贡献……”
    要说国内技术落后,那大家可以点头。但要说中国人笨,那就没人同意了。
    能在《人民日报》发表社论之人果然水平极高,打了读者一巴掌很快又递来一颗枣,让人又哭又笑。
    说到“两弹一星”工程,八零一一厂可不陌生,要知道东方红卫星可是用了咱们厂的集成电路,这项荣誉一直都在工厂宣传栏上挂着呢!
    “这句话说得提气!
    我们中国人可以没了面子,但不能丢了里子。”
    有职工当场对刚才的广播内容作出了点评。
    他的一番话,立即博得周围职工的一致同意。
    “电子工业是实现四个现代化的重要物质技术基础,它自身的现代化应该走在前面。
    因此,电子工业必须高速度、高水平地发展,加快向电子科学技术现代化、生产自动化、管理科学化进军的步伐,尽快进入世界先进行列,建立一个军民结合、科研和生产结合、门类齐全、技术先进的强大的电子工业!”
    这不是一篇简单的社论,而是中国吹响向电子工业进军的号角。
    尤其之中最后小结时“军民结合”一句话,更是契合八零一一厂现在的处境。
    之前还有少部分职工不理解为何军工厂不生产军品,而要到民用市场去凑活,就算没有订单也总相信国家不会不管自己。
    现在社论发表后,军工厂转向民用产品市场,属于响应中央号召的积极举动,大家也就无话可说了。
    至于周建国听了之后,热血沸腾,为国家建立强大的电子工业,这就是他愿意为之奋斗一生的事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