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世家再醮记_分节阅读_161
    王方翼仔细瞧了瞧,沉吟道:“形似,神却似是而非。”他虽行了武途,但身为祁县王氏宗子,少时自然也须修习琴棋书画诸般风雅之道,于书画上的造诣也并不浅。且大唐之文士,下马提笔、上马拿刀举箭,个个都是文武双全。也只有个别自诩文雅之人,才会学魏晋那些傅粉世家子学得走了极端,只恨不得连走路都需人扶着,病弱不堪,才认为有文人之风。
    崔渊端详半晌,摸了摸下颌,便将十几张伪造的帖子都挑了出来。除了张五郎几人之外,还有数人,也是拿着这样的帖子混进来的。不过,他们如鱼得水,倒是很好地融入到文会之中,没惹出什么乱子罢了。
    管事见状,立即拜下:“都是某的不是,想不到竟将这些鱼目当成了珠子放了进来。”
    “不干你的事。谁会知道,不过是区区文会的帖子,也有人伪造?”崔渊眯了眯眼,仔细思索了一会儿,便将那些帖子都收到了袖中:“喜欢与我过不去的人,遍数京中也没有几个。先将这些闹事的人送出去,将他们说我沽名钓誉之事传出去,教他们出一出名。”
    主动替张五郎等人扬一扬名,给长安的文士们留下这些人品行极为低劣的印象,他们再想说什么流言蜚语,也得掂量旁人信是不信了。便是言之凿凿想拿九娘之事攻击他,恐怕也不会再有人轻信他们。想必某个人正打着让张五郎出头恶心恶心他的主意,却是迟了一步。就算查九娘查到元十九头上,且不说此人已经死了,证据也都被他一一湮灭。就凭那元十九早便落到谷底的名声,也只会让众人越发觉得张五郎等人人品低劣,为了中伤于他竟然不择手段罢了。
    不过,崔泌居然闷不吭声地临摹起了他的字,下一回却不知会用来做什么了。笔迹之事,不得不防。想到此,他便对王方翼道:“我先带你去拜见叔母和阿娘,再与晋王说一说此事罢。对于笔迹、笔意之事,晋王想必会很感兴趣才是。”
    “子竟兄可是担心,对方来者不善,会借着你的笔迹生出什么事来?”王方翼看破了他的想法,问道。
    崔渊挑起眉:“你也觉得,此事确实有可能?”
    王方翼垂目细想,颔首道:“乍一看去,此人临摹子竟兄的笔迹已经颇有小成。假以时日,未必不能以假乱真。如今正是紧要的时候,子竟兄确实不能轻易受到什么牵连……”两人互相看了看,都默契地想到了太子与魏王之间的风风雨雨。确实,若是这个时候引起了什么误会,博陵崔氏二房的立场就会变得十分微妙了。
    崔泌既然投了魏王,自然只会设计他投向太子。且,他或许得到了什么消息,或者想出了什么计谋,能够算计掉太子之位。若是如此,魏王将他视为第一心腹也指日可待了。若无意外,他也必定能同裴寂之于高祖、房杜之于当今圣人一般,当上一辈子的宠臣重臣。却不知,他到底做了什么局?用了什么计谋?太子身边的幕僚也很是不少,杜荷是杜如晦之子,赵节是长广公主之子,也都不是什么愚蠢之人,怎么可能不曾察觉到什么?又或许,是一件连他们也无法阻止之事?
    崔渊一边缓步慢行,一边想着王玫与他提过的未来将要发生之事。而后,他想到了什么,嘴角勾了勾,露出苦笑来。若他是杜荷、赵节,恐怕也想不出什么更好的法子了——太子想宠爱什么人,他们还能拦住他不成?有人想密报此事给圣人,挑拨圣人与太子之间的父子之情和信任,他们也更不可能截得住。
    王方翼见他神色变幻,明白他大概是想到了什么。但他并没有仔细分说的意思,于是,他也不再继续追问下去。
    两人穿过假山群,登上种着银杏与枫树的山坡,绿荫中掩映着一处翠竹小楼,便是此次内眷饮宴之处了。因浓荫覆盖的缘故,这小楼之中甚是清凉,角落里的冰盆融得也格外慢些。时不时便有轻风穿过树梢,徐徐拂过来带走所剩无几的暑气,里头三三两两坐着的人均觉得舒适非常。
    仆婢禀报崔渊领着王方翼前来拜见,已经自王玫处获知了方才偶遇细节的真定长公主、郑夫人自是命她们赶紧将人带进来。小郑氏、清平郡主陪着各自的友人,也都安然坐着,笑看两位英姿勃发的年轻郎君并肩而入。王玫左右分别坐着崔氏、王十七娘与卢十一娘,也都抬首看过去。
    “仲翔见过表姨母、郑夫人。”王方翼躬身行礼。
    真定长公主将他唤到身边,很是慈爱地问了几句,郑夫人也问候了他的阿娘李氏,又赞他孝顺。王方翼自是谦虚说不敢当,但他“孝童”的名声早便远扬了,在场的贵妇多少也曾听闻,于是便跟着说了些好话。又有人见他生得俊美英武,性情也很不错,便说笑要与他做媒。真定长公主瞥过去,嗔道:“仲翔的媒,我却是做定了,谁都不能与我抢。”诸位贵妇便都笑了,凑趣说待往后亲迎礼时,可别忘了下帖子邀她们沾沾喜气。
    在满室笑声中,崔渊与王方翼暂时告退,回到文会上去了。真定长公主、郑夫人又将卢十一娘唤到身边。两人都含笑望着她,低声嘱咐道:“十一娘只管回去听好消息便是了。”
    卢十一娘满面感激地向她们行礼,回到王玫席边后,自是又遭了一番打趣不提。
    ☆、第一百四十四章 皇后召见
    虽说这一日的文会上出了些纰漏,但也并未影响崔渊结识朋友、谈书论画,也丝毫不耽搁王方翼与卢十一娘的相看之事,更未坏了王玫与密友们相聚的好心情。到得夜里,崔渊将他的推测与王玫说了,两人默契地对视半晌,齐齐在心里给太子李承乾的名字上打上叉。说来也奇怪,身为备受圣人与长孙皇后看重宠爱的嫡长子,李承乾似乎自叛逆期来临之后,就一直在往作死的路上狂奔,始终不曾反省自身。能够中二这么些年,最终中二到把自己彻底作死,也实在不容易。
    “按理说,他愈是觉得魏王虎视眈眈,愈是忧心太子之位不稳,自己便应表现得愈为出色才是。”王玫道。寻常人若是想与兄弟们争宠夺嫡,难道不是表现得越出色越有希望么?当然,前提是当爹的不会因儿子太过出色反而生出了忌惮之心。
    “如今应算是物极必反罢。”崔渊接道,“他生性聪敏,因是嫡长子,深得圣人宠爱,皇后殿下却待他颇为严格。两位时紧时松,反倒让他养成了喜好骄奢玩乐的性情。由此,皇后殿下认为他不能自律,也越发失望不喜。圣人又让太子属官劝谏,本意是敦促太子克己,但那群人言辞太过激烈,反倒激得太子越发不满。”
    父母教育理念不一致,果然会导致孩子的教养失败。王玫心想。圣人与皇后殿下对太子、魏王、晋王的期待本来就不同。对于往后要担当起帝皇之责的太子,自是需要更严厉一些。可惜因圣人宠溺的缘故,前后待遇不一致,便让太子钻了牛角尖。而相比之下,始终深受帝后宠爱的魏王便有些碍眼了。处于中二期的太子只会觉得都是魏王的错,举止便越发离谱——大约与叛逆期少年为了引起父母注意,反而总做些坏事的道理相似。
    太子撒丫子狂奔,离正常人之路越来越远,崔渊与王玫自然不愿与他扯上任何关系。若是崔泌模仿笔迹成功,他谋逆事发倒下时,崔家说不得会受到牵连。更惨痛的是,可能与杜荷、赵节等人一样,落个被视为教唆犯身死败亡的下场。此事须得想方设法尽快解决,绝不能让崔泌钻了空子。逐渐改变笔迹是一种法子,但改变笔迹总得有个由头才是。且新改的笔迹,必须在圣人面前过了明路。
    夫妇二人在衾被中低声讨论着应对之法,直到深夜才沉沉睡去。
    翌日一早,宫中来使,称皇后殿下召见真定长公主。真定长公主遂装扮妥当,带上王玫、崔简、崔韧、崔芝娘前去禁苑。她们尚未出发,晋王李治便上门拜访。听闻崔家女眷得了召见,他索性便领着崔渊一同去禁苑赏玩美景。
    到得禁苑之后,真定长公主便带着晚辈先去竹林宫殿拜见长孙皇后。因皇后病势渐好,说起话来中气也足了许多。姑嫂二人说了几句话,长孙皇后便笑道:“你家的晚辈还在外头罢。我病了这么些年,倒是许久不曾见他们了,不如让他们上前来让我瞧一瞧。”
    真定长公主嗔道:“阿嫂身子大好之后,什么时候见不得他们?眼下我只怕孩儿们年纪小,冲撞了阿嫂呢。”
    “不过是见上一见,哪有什么可冲撞的?”长孙皇后道,便命宫婢将崔家诸人都引上前让她见一见。在外头守候的王玫领着孩子们绕过绘着荷池图的十二折屏风,朝着床帐的方向跪拜行礼后,便听一个柔和的女声道:“起来罢。都是不曾见过的,抬首让我看看。”
    王玫微微抬首,不着痕迹地瞄了卧在床上的女子一地收回视线。只一眼,她便看见箱型大床上卧着的中年女子。她大约四十来岁,因常年卧病的缘故,脸色有些枯黄,也没有多加保养,眉目间却依稀能瞧出年轻时的美丽容颜。不过,即便容色不再,她浑身雍容温雅的气度也教人十分心折,略带着些琥珀色的双眸中好似沉淀着岁月、透着灵慧与柔和,仿佛一眼望过来便能看破一切虚妄。所谓望之可亲、见之可敬,便是如此了。
    长孙皇后噙着笑,细细端详着他们:“十三娘(真定长公主排行十三)果然是个擅长调教人的。若不是如今大郎(李承乾)、青雀(李泰)都是当父亲的人了,我真想将他们一股脑都塞给你好生调教一番。”她虽然说的是顽笑话,但也足可听出她对如今的嫡长子、嫡次子都很不满意。
    真定长公主便叹道:“阿嫂常年卧病,便是大郎、青雀做了什么错事,也自是阿兄教养不当的错。阿嫂又何必自责呢?况且,大郎、青雀都是孝顺的好孩子,偶尔犯了些小错,也不值得一提。我那个孽障,也都是到了而立之岁了,才想着要上进呢。想来只要年纪再大些,便自然而然通透豁达了。”
    长孙皇后弯了弯嘴角:“连你也只会说好话安慰我了。”
    真定长公主便道:“阿嫂这可是冤枉我了。谁不知道我的性子,一向都只说真话实话的。阿嫂如今只管好好养病便是了,旁的事还有阿兄呢。何况,雉奴(李治)、兕子(晋阳公主)、幼娘(衡山公主)的婚事已经足够让阿嫂操劳了。”
    她将话题顺利地转到了李治的婚事上来,长孙皇后自是从善如流,让宫婢们将王玫等人带下去后,便道:“你们提的三个小娘子,我又问了丽质(长乐公主),果然样样都比那祁县王氏女好些。听说她们都颇为精通书道,你们这些当姑母的,竟比我这阿娘还更疼雉奴几分,真让我羞愧极了。”
    真定长公主握住她的手,低声道:“阿兄阿嫂疼爱雉奴的心,我们也都清楚得很。只是没有空闲细细挑选,又格外信任姑母罢了。其实,姑母的心情我也能够理解。她将那族孙女视为亲孙女,只觉得她样样都出色,又认为雉奴一定是个好夫婿,这才动了心思。”
    “此事是我对不住姑母,少不得替她那族孙女做个好媒了。”长孙皇后轻轻一叹,“话说回来,这三个小娘子家世都不错,却只能选一个当媳妇。我左挑右选,总觉得哪个都舍不得放了。只恨没有多生几个儿子,将她们都聘来做儿媳妇。”
    真定长公主禁不住噗嗤一声笑起来:“阿嫂也是促狭。若是喜爱她们,让她们当妯娌也使得。我那些小兄弟们也很有几个不曾婚配,都眼巴巴的想请阿嫂为他们做主呢。”
    长孙皇后当然早就心有盘算,听真定长公主将这话说了出来,便道:“那,你看这样如何?……”
    两人低声私语了一阵,便定下了几位小娘子的婚配之事。真定长公主又道:“其实,我还有一件事想请阿嫂帮帮我。昨日我起了心思想做一桩好媒,细细一想却不知能不能成,想让阿兄阿嫂帮我向姑母说几句好话。”
    长孙皇后有些惊讶:“莫非,你想给崔氏子与姑母的族孙女做媒?”
    “那族孙女是姑母心爱的,我哪里敢动什么念头?”真定长公主回道,“是仲翔的婚事。这孩子都十八九岁了,竟还不曾说亲。他阿娘也心急得很,但也不敢不经姑母允许,私自定下婚事。姑母如今恐怕满心想着族孙女的亲事,将亲孙子都忘了……阿嫂也知道,她待仲翔实在有些……恐怕也不会轻易教他得了什么好婚事。可怜仲翔这孩子,都这般年纪了还孤零零的,瞧着就让人心疼。”
    长孙皇后便一叹:“这孩子如今是千牛备身,经常跟在圣人身边,我也见过几回,确实是个不错的。这样罢,由我出面做媒,姑母总不可能驳了我的面子才是。毕竟是嫡亲的祖孙,什么时候转过弯来了,见着孙儿婚姻美满,想来她也只有高兴的。”
    真定长公主接道:“可不是么?都说老小孩儿,越老越似小孩儿,执拗得紧。咱们这些当晚辈的,也只有拐着弯孝顺姑母才行得通。”说着,她便提起了卢十一娘,连声赞了几句,而后又从袖中取出晋阳公主、衡山公主当日为兄长相看嫂嫂时填的表。两人看着上头的圈叉与备注,从中依稀能看出两位小公主维护兄长的心思,直笑得花枝乱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