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二百六十五章 龙素的猜测
    理卷室的门被轻轻合上,罗趾他们在抄录完毕之后,这帮人就陷入了与这些竹简漫长的拉锯战之中,龙素被他们请走,因为罗趾,彭鹜他们都认为,龙素现在等于是全村...等于是全监考老师的希望,她必须要单独解题,以免遭到干扰。
    这也是龙素之前想过的,一帮人一起解题确实是快,所谓人多力量大,但是在数字推衍这方面,大部分人都有着一种固定思维,难以从那个约束中走出去,这不是十二天内可以扭转过来的,必须要长久的潜移默化才能得到改善。
    龙素看过《大夏》与《殷》,这两卷《易》是更改失败的,但是同样有很多特殊的排列方法,那是后来所更改的《周》所不具备的,而理卷室内的人,有很多人连《乾坤》都没有读过,虽然这也是常态,毕竟《乾坤》在世上流传的样本也很少,在这个知识比重极大的时代,可没有电脑让人上网随随便便复制一份.....
    这时候就体现出后世信息时代的便捷性了。
    所以,不提后世变迁,至少在这个古老的岁月想要获得知识,尤其是一些珍惜的,那都要付出代价的。
    如果家族之中没有传承的抄录本,那么也就只能在三宫这里才能找到《乾坤》。
    龙素轻轻揉了揉眉头,她半依着梁柱,抬头仰望天空,在这时候才稍稍放松下来。
    太学今年的手段确实是非凡。
    她竖起胳膊,伸了个懒腰,很快又意识到这不符合礼仪,于是迅速的放下双臂,这才想起来,自己好像已经在理卷室内呆了有五天多了。
    不仅仅是自己,其余的监考也是一样,大家都在为整理卷宗以及考题做准备。
    “数字...数字......十二天是不够的,真的要交给圣人么?”
    这对于稷下学宫的知识水准是一次很严峻的考验,龙素此时很想见一见那个出题的人,不知道对方究竟是谁,居然能做出这种近似于“失传”的题目来。
    这必然是易,其实龙素心里也有一个想法,但是却不敢胡言乱语。
    易经并不是只有一篇,周易相对来说最能让世人接受,也分《彖传》上下、《象传》上下、《文言》、《系辞传》上下、《说卦传》、《序卦传》、《杂卦传》.......较为古老的归藏,它也有许多个篇章,譬如《初经》、《郑母》、《齐母》、《本蓍》等,各个小篇章皆以气为讲述,归藏是讲述“气”与“化”的易,以坤为起手。
    所以有的时候,知一管而窥全豹,这种事情真的做不了。
    如果不是周,不是乾坤,不是殷,不是大夏,甚至....不是归藏。
    那最后剩下的答案还有两个。
    “《先天》或是《连山》。”
    龙素不知道这出自于哪一个,因为这两篇她同样都没有见过,据说这两卷世间都只有孤本,没有抄录册,存放在天子的卷宗室之中,那里面案牍繁多,不明白具体摆放位置的人,进去了也是找不到的。
    《先天易》又称《大易》,其实说是易,倒不如说是对于天地间万象更迭的一种总结归纳,所以有自己的一套计算方式,和后面的几种易都不太相同,有一说法,《先天易》是《归藏》的前身,但事实上,两者之间可能并没有太大的关系。
    “难道是《连山》吗......”
    龙素犯难,不论是先天还是连山,世上见过的人都是寥寥无几的,包括儒门圣人。
    当年据说孔子问道于穷天道尊,那时候穷天道尊化身为周室的卷宗主官,见了大成至圣一面,而大成至圣那时候还未曾得证圣位,仅仅是十七岁的青葱少年。
    同样,他也没有得到大成至圣的头衔,而这个头衔,曾经也并非是儒门的。
    那时候,大成至圣请向道尊,借阅连山,遭拒,并且告诉他,年纪太轻,见不得《连山》之变,有沉溺佚亡之险。
    十七岁的至圣询问道尊,什么时候才能看到这本古老的易,道尊告诉他,等到他可以看的时候,自然就能够看到了。
    不一定是在这里,不一定是在周宫。
    道尊化身在周室记载历史,是因为天数轮转,六道尊轮到他显化于人间,代表世间运转,当年幽王的时候,六道尊中,是地劫显化,导致人间运数衰落,后来有圣人叛变,导致幽王战死,都符合了当时的运势。
    从那之后,大成至圣便再也没有提过这件事情,直至他后来又三次见到了穷天道尊,后者也没有说他能够去看《连山》。
    直至道尊的化身在人间消失,大成至圣也没有再踏入洛阳哪怕一次,故而也就一世未曾见过《连山》。
    这是他心中的一处遗憾。
    “可即使是至圣也没有看过《连山》,如果真的是《连山》......”
    她深吸口气,把那卷竹简紧紧握住,随后向着理卷院的外面走去。
    稷下学宫对于各圣门派来的监考,自然有自己的安排,住处什么的当然要负责好,环境那更是不必多言,是一等一的优越。
    而负责这些的,则是一位姜氏的学子。
    姜氏,这一支是姜氏,特别注意,并不是齐国原本的那支王室那支,那一支是吕姜氏,或者叫齐姜,而如今在稷下学宫的这一支,追根溯源是太公没有封在齐国前的那一支族人后裔,出于岐山,祖先是后稷之母“姜嫄”,更是齐国这一支的祖脉。
    齐国这一支是吕尚的后代,而学宫这一支则是吕尚同族的其他人的后代。
    若说是宗族关系,自然都是极近的,但是若说继承王权,那么这一支是没有资格的。
    也是因为这个原因,所以田氏代齐之后,把齐康王放逐滨海,使得齐国这一支绝了嗣,而田氏因为窃国心惧,所以想要把这支祖姜氏也给灭掉,但是被涂山氏阻拦,后来直接拉来天齐神,而田氏并非正统,窃国之后必须要保证人神和谐,故而便也妥协,让这支姜氏继续待在学宫,并且不剥夺任何权利,只是有一点,岐山祖姜氏,永远不得入齐为官,且学宫这一批,不允许再回岐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