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月二十六日,小雪。
距离皇家票号开业,已经过去十天。
票号兑换出去的银票总共高达5万两(约3250元)。
而乾元堂这十天的收入一共到了3万两,也就是说,每天3000两的收入。
这个售卖速度,刚好到出货速度的一半。
什么意思?
例如今天乾元堂卖出去10000件商品,而北京制造局一天的20000件。
当卖出去的天销售量达到20000件的时候,就是持平了,即受到产能的约束,天营业额无法再往上提升。
一半销量到了出货速度的70%,就要考虑扩大产能了。
但产能扩大后,就要考虑增加门店。
等门店增加到足够多,而天销售量区域平稳的时候,说明市场饱和了,这个时候可以增加品类来形成品牌护城河。
崇祯放下笔,将这本书合上,书的封面叫《生产与营销》,通篇白话文。
尚未写完,更谈不上印刷。
但之后肯定是要送到国立北京大学去的。
现在的营业额已经非常可观了,甚至超出了崇祯的与其。
也就是说,可能要提前增加生产线。
不多时,毕自严就送过来了每天详细的兑换银票人数和数额。
崇祯用毛笔化出一个曲线图,是一个弧形向上的。
这说明不仅仅每天在增加,而且后一天增加的数量也比前一天增加的要多。
银票正在加快速度流入民间。
而乾元堂销售的数据曲线没有票号银票增加陡,说明有些人兑换银票,不仅仅是用于在乾元堂消费的。
这说明,其实有一部分人确实更喜欢银票。
想想就知道了,银票多方便?
碎银子很难评估,也不好找零。
银票除了损害钱庄、官员和地主乡绅的利益,对普通人来说绝对是好上加好的。
银票之事暂且在向稳定的方向发展。
中午的时候,张晨在乾清宫梳理目前整个大明的局势,将所有重中之重的事情拧出来,准备排个优先级一件一件交代安排下去。
不过,刚吃完午饭,就接到了一封辽东来的奏疏。
谁写的?
还能是谁?
袁崇焕!
要干什么?
要增加人手。
为什么要增加人手?
因为要筑城,筑大凌河城。
历史上的大凌河城是个什么情况呢?
袁崇焕在崇祯三年被杀,孙承宗临危受命,督师辽东,在崇祯四年正月筑造大凌河城。
七月,皇太极挥师五万,辽东局势转折点大凌河之战拉开序幕。
结果就是,明军战败,大凌河城被毁。
还没完,战争是政治的延伸。
孙承宗下台,祖大寿投降,三顺王反叛,孙元化被杀,关宁军损失惨重。
自此,孙承宗和袁崇焕彻底推出大明朝堂,辽东系也彻底开始军阀化。
这一战的战败,对辽东局势的打击,是不可逆转的,对大明朝是雪上加霜。
国家的治理,也是谋求的投入产出。
只不过国家大多数时候是长期投入,看长远回报。
例如对军队的投入,是长期的,而长远的包括边境稳定和扩张疆域两部分。
扩张疆域带来的钱财、土地和粮食,是最直接的回报。
边境稳定和疆域扩张的回报,大于军队的投入,这一笔开支就是正向的。
如果花钱投资大量的军队,不但没有扩张疆域,防线也崩了,就不是边境危机这么简单了。
而是中央财政危机。
袁崇焕在的时候,压缩到每年480万两,可也是巨额开支了。
而崇祯四年大凌河战败,相当于以前的投入基本打水漂,没有任何收获,还要额外发抚恤。
这就是投入产出严重不对等。
而造成这个局面的并不是战略上的错误,而是战术上的失败。
眼下,袁崇焕请示要加派人手筑城,加不加?
加!
必须加!
这就是张晨的态度。
因为这个战略是正确的,这一步,直接戳中了皇太极最痛的地方。
所以,今年七月,他亲率五万大军在大凌河和明军拉开最惨烈的鏖战。
那么,历史上的大凌河之战为什么会败?
原因也很清晰:
一、大凌河有1.3万明军,建奴有5万大军,孙承宗上台,想要提前加人手,受到崇祯和朝中大臣的掣肘,无法伸展开。
等到皇太极七月份来进攻的时候,崇祯慌了,慌忙增派援兵,而援兵一支支前后抵达辽东,被建奴各个击破。也就是围点打援。
二、袁崇焕被临阵抓入监狱,后被杀,祖大寿变得自想自保,关宁军军心受到了极大的损害。
三、孙承宗古稀之年,只能坐在山海关遥控指挥,如此在战局中,信息传达必然慢了好几步。
战争中,军机一闪即逝。
四、祖大寿并未遵守袁崇焕交代下来的守城之战,而贸然与建奴发生野战,兵力不敌的情况下,战败。
大凌河之败,看似败在军事,实则败在后方的政治。
张晨随手拿出一张新的宣纸。
一、筑城,对战,守住了大凌河城,战胜。
二、筑城,战败,大凌河城被毁,则立刻退守锦州,建奴得不到任何好处,还调动兵力损耗粮草。等建奴走后,再筑城,如此往复,展开拉锯战,即所谓的消耗战。
三、辽东之战局,必然是消耗战,所以要做好长期向辽东输血的准备。
辽东为何是消耗战?
一、为了牵制皇太极征讨蒙古。
二、大明看似地大物博,实则行政僵化,边军腐败,大明的优势就是地大物博,耗死对方。
但耗死对方的前提是拉锯战,而不是像历史上那样大明朝一直败。
写完这些,张晨感觉自己的思路清晰了不少。
随即,他有写了一条:给辽东增兵8万。
这一条是为了防止之后又断断续续增派援兵被敌人各个击破。
将所有的重点理出来后,崇祯将袁崇焕的奏疏给了方正化,让司礼监签字。
当然,其实还有很重要的一条:弄死三顺王。
以免吴桥兵变,大量火器流入建奴。
崇祯刚将奏疏给方正化,王承恩便急匆匆进来:“皇爷,六部大臣和内阁大臣在外求见,说是要与皇爷商议辽东局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