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三三一章不死梧桐
    ————
    宋国,宛都!
    宣德殿中,一位枯瘦老者端坐君位,殿内有着数名重臣,静然于左右矗立。
    这一位枯瘦老者,身着一身冕服,头戴诸侯冠冕,冷峻的面庞,一双犹如鹰钩般的瞳孔中,闪烁着冷幽幽的色彩。
    老者目光冰冷的看着殿中众人,道:“吕国传回的消息,尔等该知道的,也应该都知道了吧!”
    几位重臣面容一肃,齐声道:“臣等,已然知悉!”
    殿中的几人,都是宋国政权的顶层脊梁,其势力超乎想象的庞大,消息渠道甚至较比宋宣侯,还要灵通一些。他们自然知道,宋宣侯为何会震怒,更是知道此事的严重性。
    宋宣侯眉头一挑,面露怒色,忿忿的拍了一下桌案,道:“吾宋国三大掌刀人,尽数陨落在吕国,三把镇国神兵遗失在外,好一个吕国小儿,莫非欺吾宋国刀锋不利乎?”
    宋国五把镇国神兵,经此一遭遗失了三把之多,赫然动摇了宋国之根本。在气数动荡牵连下,对其影响最大的还是宋宣侯与几大老族。
    只是宋国公室一家的力量,或许并非太过可怕,然而几大老族的分量着实不轻。一旦让宋国这一豫州第二大诸侯的国力,全部的发动起来。就连第一诸侯的郑国,都不敢有一丝一毫的小觑。
    宋国绵延上万载之数,国中几大老族势力盘根错节不容小觑,一度君弱臣强之时,甚至能决定一国君权之废立。
    虽然经过宋宣侯的几番打压,几大老族势力已经削弱了许多,但仍旧是一股不小的力量。
    大司马南公错,上前一步道:“君侯,臣愿率十万铁骑南下吕国,一举踏平吕国,迎回镇国神兵。”
    毕竟,镇国神兵非同小可,或许单一在威力上,无法与专注杀伐的神兵相比较,但却能镇压一国之运,绵延国祚气数。任何一口镇国神兵的遗失,都可能导致一场区域性质的大战,何况三把神兵一起遗失,绝对已经触及到了宋国的痛处。
    大司农姜穆夙厉声道:“必须让吕国,归还吾宋国的镇国神兵,否则吾宋国不吝一战,用他吕国人的血,来拿回吾宋国的镇国神兵。”
    “臣请一战!!”
    几大重臣的态度极为坚决,宋国三大神兵的遗失,让这些重臣凭空生出不少紧迫感。
    重臣们皆出身老族,固然寻常会有牵制君权之举,却与宋国干系极重。宋国镇国神兵被夺,所有的宋国人都不可能坐视不管。
    这关乎着所有人的利益,不仅是宋宣侯一家一姓的利害关系。
    “营口一役,吾宋国的三位掌刀人一起携手,天人之下难遇敌手,本该是万无一失啊!”
    “谁能想到,那个毛头小子竟然能杀得几大掌刀人,让寡人这些时日的心血,全部毁于一旦。”看着殿中的几位重臣,宋宣侯慢悠悠道:“如今,公子彧更在营邑,建立射鹿台祭祀天地,登上摄政君之位,麾下数十万大军在握,此时与他开战,不吝与半个吕国一战。”
    说到此处,宋宣侯哼了一身,道:“半个吕国啊……那又如何?寡人不但折了三位柱石,还被夺了镇国神兵,欺吾辱吾何其之甚,寡人一战又如何!”
    宋宣侯眸光流转,公室五大柱石折了三位,身为宋国君侯,当真有着切肤之痛。
    大司马南公错伏身,高呼道:“君侯,臣南公错请战!”
    几位重臣齐声道:“君侯,臣等誓死请战!!!”
    见着众臣如斯一心,宋宣侯豁然起身,诸侯冠冕玉色摇动,大有狼顾鹰视之象,道:“南公错,”
    大司马南公错俯身揖礼,字字铿锵有力,道:“臣在!”
    宋宣侯开口道:“尽发二十万【玄铁飞骑】,直入吕国东南,宣令三军将士,三十日不封刀,寡人要让吕国付出血的代价。”
    三十日不封刀,这是要大开杀戒,以二十万【玄铁飞骑】的戾气,绝对能让吕国十万里疆土,都染上一层血色。
    由此可见三大掌刀人陨落,让宋宣侯对于荀少彧杀心之坚,以及夺回三把神刀的决心。
    “寡人要速战速决,要抢在天子帝批之前,看到荀少彧的人头摆在寡人的案前。”
    有着天子帝批的诸侯,与尚未名正言顺继承国君之位的诸侯,二者所代表意义不可同日而语。宋宣侯固然是豫州大诸侯,却也不敢硬顶着天子帝批行事。
    只有在荀少彧初为摄政君,虽有其实却无其名,立足未稳之际,宋国才能毫无后患的撰取最大利益。
    …………
    吕国三浦之一,泉浦!
    所谓东南三浦者,是泉浦、零浦、营浦三大邑地之共称,为十三大邑之三。
    荀少彧自射鹿台祭天以来,当即整顿朝野内外,弃营邑而定泉浦,迁移朝政中枢,借此掌控军政大权。其与宗老大夫、勋臣大将等人,率数十万兵甲劲卒,连败公子则大军,不到月余光景,接连收复几大城邑,与南方上蔡封邑连成一片,形成与公子则、公子央三分吕国之势。
    而这一股三分之势,荀少彧占据吕国的一半以上的地域。荀少彧以摄政君之名,整合东南大势,而高阳君、信陵君统合西北,二者分而治之。
    掖庭,凌烟阁!
    这一座掖庭,如今为荀少彧的行宫官邸。其凌烟阁是荀少彧亲自题名,其中或许带着一二恶趣,却亦是掖庭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宫邸之一。
    荀少彧正坐在君位上,一身华服锦衣,眸光开动间,阁内群臣俯首以待,一一上前奏对。
    一位臣僚大夫进言道:“摄政君,宋国二十万玄甲骑兵进犯,郑国十五万先锋大军屡屡骚扰边境。西北有公子则、公子央二人从中作梗,不如先与郑、宋二国媾和,获得足够的时间,以此平定西北之患。”
    另一位臣僚大夫声色俱厉代:“此言过矣,他宋国二十万玄甲虽众,何能度过吾吕国青杀口?十五万郑国大军兵锋之锐,何能入吾天南关半步?”
    “而且吾吕国自立国以来,从来都无示弱于人之时,况且郑、宋狼子野心,窥伺吕国国土久矣。难道摄政君要割让吾国城邑,委曲求全得来一个虚假的安稳?”
    听着下方言辞激烈的争论,荀少彧蹙眉不语,心头虽有着不耐之意,却是将这一口郁气强自压了下去。
    自从他登上摄政君位之后,郑国作为第一诸侯,只是以十五万大军作为牵制,让他无法分心他顾,彻底的荡平西北乱象。而宋国由于损失惨重,自是不可能善罢甘休,以二十万玄铁骑兵进犯吕国,给吕国内外造成了重大的压力。
    两大诸侯不约而同的掣肘,再有公子则、公子央二人造成的内乱未平,让荀少彧这位摄政君的外在处境,愈发的艰难了几分。
    故而,在荀少彧将中枢定在泉浦之后,朝中就有了一些媾和两国的论调在酝酿。并且还在不断的壮大,俨然形成了如今吕国朝野中,一股不容忽视的声音。
    “媾和?”
    荀少彧皱着眉头,微微摇了摇头,道:“郑、宋二国已经摆明车马,要支持吾的那两个好兄长。吾若是求取媾和,只会让他们以为胜券在握,非但不会平息战火,反倒是能勾起了他们更大的野心。”
    荀少彧漠然的看了一眼,这位进言媾和的臣僚大夫,不会是第一位进言媾和的,也永远不会是最后一位。
    他断然说道:“媾和之议,尔等不用多言,断无可能。”
    宋国虎视眈眈,二十万玄铁骑兵受阻青杀口,郑国蠢蠢欲动,十五万大军困顿于天南关险恶。二者虽然看着威胁程度都很高,但荀少彧却是将目光放在了公子则、公子央二人的身上。
    荀少彧沉吟道:“攘外必先安内,区区内局不靖,如何能抵挡外局的干涉?尔等调集重兵,以作镇压西北之用,吾要在天子帝批之前,一举扫平两大顽疾,再造吕国社稷山河。”
    自殷朝开国以来,八百诸侯往继更替,还从未有过在国家分裂时,得到天子帝批的。只怕此事一经传扬,顷刻间就是一场轩然大波,引得天下诸侯的嘲讽奚落。
    荀太常沉声道:“摄政君,郑公宋侯何其的跋扈,吾吕国不惧战。他们想用大军压境的方式,让国人惊恐畏惧,以期达到他的目的,殊不知却是痴人说梦,吾吕国男儿从不畏战!”
    这一位公室柱石级人物的话,简直就是一锤定音,让众多臣僚大夫沉默不语。
    荀少彧与荀太常到底不同,荀少彧纵然武力惊天动地,但他的威望不足荀太常的十之一二。臣僚大夫们可能畏惧荀少彧的武力,但时日一长难免不会松懈下来。而荀太常不同于荀少彧,他是以威望生生压服。让人心甘情愿的行事。
    正因为如此,哪怕荀少彧对荀太常这个名义上的长辈,有着几分个人的情绪,却也不得不按耐下来,仍然厚待礼遇不断。
    一位位臣僚大夫纷纷进言,大到军国大事,小到民生利弊,这些臣僚无所不谈,无所不言。
    对于这般朝会上的事物,荀少彧简直就是如鱼得水,诸天万界中以百年计的帝王生涯,让他在这一方面浸淫的极为透彻。
    …………
    凌烟阁中的朝会,逐渐散去!
    荀太常孤身一人站在阁中,随着一位位臣僚大夫退下。一时间诺大的凌烟阁,只剩下荀少彧与荀太常二人。
    荀少彧面上露出诧异,看着神态凝重的荀太常,道:“大宗傅到底有何事,不能在朝会时说,反而要等到朝会结束,再来与吾说?”
    “摄政君,”
    空空荡荡的阁中,荀太常行了一礼,道:“老臣确实是有要事,只是事关吾吕国国本,老臣不敢妄言。”
    看着荀太常凝重的神情,荀少彧皱眉道:“事关国本?到底是何事,让老宗傅如此的慎重其事?”
    荀太常徐徐道:“摄政君以绝强的武道神通,镇压了宋国的三把镇国神兵,宋国大为恼怒,不惜二十万大军兴兵来犯。”
    看着荀少彧紧锁的眉头,荀太常幽幽道:“郑国、宋国皆有镇国神兵,凭此奠定了大诸侯的格局。吾荀氏虽然较比两大诸侯国,国祚气数要短上不少,却能位列三大诸侯,也是有着镇国神兵,镇压着一份气运。”
    荀少彧目光渐渐明亮,吕国拥有镇国神兵,这事他自早就知道,位列三大诸侯之一的吕国,没有一口镇国神兵坐镇,其大诸侯的位格至少跌落一半。
    可惜,镇国神兵唯有君侯才能调用,自从文侯失踪以来,吕国局势混乱不堪,镇国神兵也一直无有踪迹,一度让人以为已经遗失。
    “老宗傅此言何意?”荀少彧诧异的看着荀太常,道:“莫非,真是找到了吾吕国的镇国神兵?”
    荀太常道:“摄政君明鉴,当知吾吕国先天根底不足,不及郑国、宋国的万载底蕴,只有两大镇国神兵,而且都是不善攻伐的宝物,作为镇压吕国国运的宝物。”
    “一为凤来琴,一为梧桐木,以此两大神物,为吾吕国的镇国神物,镇压吕国大运八百载。”
    “凤来琴……”荀少彧摇了摇头,道:“凤来琴,有百鸟朝凰之音,一直是君父的喜爱之物,从无不离身之时。君父破碎虚空,与霸王残躯一起卷入虚空乱流中,一时半刻难以归来,凤来琴这一神物,吾是难以得见了。”
    荀太常道:“当时老臣闭关入圣,参演入圣玄机,承蒙君侯赐予梧桐木,以不死神木之玄妙,尽数洗练周身百窍。”
    不死神木虽没有不死神药一般,只要食用就能得不死之身,但内中蕴含着不死玄机,对于有资格踏入天人之道的大高手而言,不亚于一道通天捷径之路。
    “这就是吾吕国的镇国神物,梧桐不死神木!”说罢,荀太常自袖口中,取出一封玉盒,何中滚滚热浪翻腾不休,似有一头不死天凰自当中遨游无尽,五色羽翼挥洒无数火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