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古以来,仇怨最深下手最狠的往往不是外人,而是自己人。
鞑靼和瓦剌积怨颇深,很快就从部落间的小摩擦,升级为国战,打得难解难分,连春季牧羊都顾不上了。
姚晨觉得,鞑靼这么心大,估计是想打完了之后去南边富邻居那里打草谷。
他把这个猜测和朝廷说了。
朝廷反应冷静:来就来,咱们以逸待劳,不带怕的。猥琐发育,别浪!
皇帝却是怒发冲冠:凭啥他们说战就战?你是信佛吗?为什么不杀人?!别在野区采灵芝了好吗!!
皇帝恼怒朝廷官员阻止自己,一个文官都不许陪驾,一溜烟跑到辽东,御驾亲征。
皇帝:少将军,咱们打!
赞美太阳!
第48章 名将不想打仗17
皇帝都跑到前线御驾亲征了,朝廷想不打都不成。
此次大战,不是单军作战,而是联合了西北、东北各大卫所,以及水师各路协同作战。永昌总兵、宁夏总兵、宁远总兵、山海关前屯卫总兵、福建水师等齐聚一堂,将星云集,群贤毕至,姚晨想若是往此地投个炸弹,朝廷就会落入未来数十年甚至一百年都没有将帅可用的境地。
姚晨与在场的基本都是第一次见,除了八年前驱逐鞑靼那回一起远程配合了一次,并无其他接触。这是大家的默契,各个军权在身的都是明白人,没事别瞎联络搞串联,万一被皇帝怀疑了怎么办?
姚晨打量了一圈,自己同等地位的基本上是他父亲或爷爷辈的,过的桥比他的路都多,为表尊敬,他会上鲜少发言,抱着学习为主倾听为辅的端正态度,一副我很乖巧的模样。
不是他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所为文无第一武无第二,自己风头太盛,小小年纪位居高位,不老实点容易受到前辈“教导”。
你看连皇帝狼崽子都乖乖收起爪子獠牙,听地方军权派发表意见,完全不像在朝堂上那样浪。
朝堂官员:我尽量哭的很小声。
主持会议的是宁夏熊总兵,首先发现鞑靼和瓦剌开战的便是他,其经验丰富,半生征伐,成名还早于姚老将军,生于宁夏,长于宁夏,守了一辈子关口,是当之无愧的国之柱石。
当年居庸关,姚晨一战成名,实际背后有无数将士的牺牲与配合,其中便有熊总兵等人出的大力。大概因为当时民族急需一位年轻战神作为精神象征,鼓舞士气,才在各方势力的默许下,成就了少将军的名声。姚晨当年确实立下大功,可谓力挽狂澜,但并没有民间传言那般高度。
姚晨对熊总兵的印象,主要来源于国家发的红头文件,要求学习边关优秀将领的成功经验。有次鞑靼打算入侵宁夏,先派人打探我方虚实,巡逻兵把探子抓住,部下都要求把探子肢解示众,但熊总兵没有这么做,而是先打他二十杖,并在他身上刺“番贼决讫放归”六个大字放他回去,鞑靼以为我方已经做好战备,打硬仗得不偿失,便搁置了计划。
朝廷最喜欢这样省钱,划掉,智慧的将领,以计退敌,不费一兵一卒,实乃将士楷模,必须广而告之,加强学习。
众人对姚晨的认知,其实也来源于这样的文件,而且数量更多次数更频繁。
标题类似这样:
知名将军率部下海捕鱼捞海草,只为省一口粮食,感动种花!
鞑靼最怕的一个人,私底下竟然与海盗称兄道弟……
喜报!辽东卫所已基本实现自给自足,某西北将领感慨自愧不如。
……
玛德西北谁说的啊,有本事站出来!敢不敢报真名?!
不少人暗地里对姚晨眼红,弱冠之龄的副总兵,若是此次立下功劳,极有可能就是总兵了,别人要奋斗多少年啊!
偏偏人家不但长得英俊有才华,还深得帝心——就这一会儿,皇帝已经看他好几眼了,似乎在征询他的意见。
熊总兵说完此次战役的布置,问道:“姚副总兵,你怎么看?”他也留意到皇帝的视线,虽然问的是姚晨,实际问的却是皇帝。他和年轻皇帝接触实在不多,也不知道他的性情和心思,担心哪里犯了忌讳惹他不高兴。
姚晨:你安排他镇守后方的时候就已经得罪他了。
“并无,全听总兵号令。”
皇帝小狼狗:看我快看我,我要御驾亲征,我要领兵打仗!
姚晨:乖,别闹!
皇帝小狼狗弱小可怜又无助:我自闭了。
姚晨内心毫无波动,甚至有点想笑。
私底下,姚晨还是偷偷和熊总兵透露了皇帝想御驾亲征的意思,后者面无表情,好像在说:你他么在逗我?
姚晨特别说明他不是来当说客的,就是提醒他要看好皇帝,免得被他溜了。
熊总兵拈须一笑,似乎在担心他多虑,姚晨觉得自己已经提醒过尽到了义务,就没有再管,安心去安排自己的事情了。
此次战役的目的在于削弱鞑靼国力,不为一城一地,以歼灭敌方有生力量为主。大军兵分四路,一路自宁夏出发,一路从山海关,一路自大兴安岭,分别从鞑靼南部、东南、东部三处进攻,另外还有水师在北部女真海域巡逻,防止女真来个螳螂捕蝉黄雀在后。
开战之前,皇帝作为吉祥物,主持祭天大典,象征皇帝与众将士在一起,激励士气。做完面子工程后,皇帝就被所有人丢到一边,熊总兵派出层层护卫保护,据说连蚊子都飞不出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