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成功引诱普军主动进攻,司令官蒙塞甚至放弃了在贝利茨河南岸构筑防御性壁垒的方案,那是考虑到于敌人国土之上很难隐瞒胸墙、堑壕与铁丝网的存在。尽管普鲁士的骑兵素质堕落的非常快,并非腓特烈大帝时代的那般精锐,但最起码的侦查与判断能力还是具备的。
所以,当鲁道夫将军指挥的两万普鲁士军队越过贝利茨河之后,就亟不可待的向不满员的法军第二师(今早承受了20%伤亡的康德步兵旅已撤回后方修整)发动猛攻。40分钟里,莫罗所部的7千余人在炮兵的掩护下且战且退,逐次放弃了原有阵地,最后成功摆脱普鲁士人的追击,转进到马塞纳将军的第三师防线的右翼,但为此还是损失了10多门火炮。
很快,法军第二师弃守的阵地上响起了普鲁士人的欢歌笑语,一面黄底黑鹰旗插于原法军阵地的最高处。在鲁道夫将军的要求下,所有普鲁士人都开始合唱那首《腓特烈大帝颂》,并很快响彻云霄。
“……我们的大炮口径最大,
普鲁士人是永远忠诚的。
瑞典人最差劲,战场上竟然逃跑……
腓特烈大帝,吾皇,我的英雄,为了你,我们敢打翻整个世界!”
此时此刻,留着漂亮八字胡须的鲁道夫将军正骑着高头大马,得意洋洋的在法国人“溃不成军”的战场上来回巡视,不断接受士兵们的欢呼声与喝彩声。那神情就仿佛普鲁士人已经赢得这场“卫国战争”(柏林报纸效仿1792年的费加罗报在激励普鲁士军民)的伟大胜利,将那些法国入侵者赶出了他们的国家。
一刻钟后,一名副官骑马赶来向指挥官报告,宣称在战场上缴获了法军10门火炮,再加上北岸的12门,差不多干掉了法国人的4个炮兵连。
“不过,法国炮手在撤退之前,依然用长钉封死了火门并且引爆了带所有不走的火药。”副官继续补充道。换句话说,缴获法军火炮没法使用,至少是在本次战斗中。此外,对于法军那不足百人的伤亡数字,深知将军性格的副官故意也避而不说。
已经70岁高龄的鲁道夫将军眉头微微皱起,那是他有了一种似曾相识的经历。就是在去年,跟随布伦瑞克公爵攻克维隆要塞和凡尔赛要塞时,法国人也是这样处理遗留战场上火炮。
不过,普鲁士将军的忧虑没能在脑海里持续太久,就被阵阵欢呼声所浇灭。接着,一批被胜利假象冲昏头脑的军官纷纷请求再战。事实上,只要鲁道夫和他普鲁士军队越过贝利茨之后,就不可能停止进攻并就地转入防御,如同出膛的炮弹就必须向前坚持到底,要么将法国人彻底击溃,要么……
两公里外,法军第三师的防御战地前是一大片开阔地,如果再等上两个月,待到恢复明媚春光时,那里将是一片青青草地,还会开满五颜六色的鲜花。但现在,不过是残雪覆盖下的泥土地。也许用不了多久,残雪与泥土上面还会覆盖无数铅弹、炮弹、鲜血,以及血肉模糊的累累尸骨。
开阔地左侧隔着中间的大片沼泽地之外,是几排密不透风的橡木树和低矮的灌木林,麦克唐纳将军指挥的第一师隐蔽就在不远处;右侧是一个面积狭长的湖泊,从阵地上退守下来的第二师(莫罗所部)在此做短暂修整。未来,他们将作为第三师的后备力量,准备随时随地增援正面战场。
马塞纳将防御阵地设这片开阔地,首先是有利的地形地势,普军在短时间里很难从有湖泊与沼泽地阻拦的两侧后翼方向迂回突袭,只能做正面强攻;此外,由于这片土地原为农牧民的公共牧场,为了防大批牲畜逃跑,村民们便在湖泊与沼泽之间修筑了一道长达两到三公里、约半米高的石墙。
而这道漫长的石墙,以及距离石墙70到80米外的一道木栅栏,便成为法军第三师绝佳的防御阵地。需要说明的是,临湖一侧的木栅栏和石墙,为了便于第二师顺利撤退曾被拆毁了一段,其后仅有石墙来得及被重新修筑。
期初,鲁道夫将军是准备动用两个轻骑兵团,攻击1600米外的法军防御阵地。然而,一名老牧民赶来告诉这名普鲁士指挥官,说那一片开阔地的残雪之下覆盖有数以千计大大小小的田鼠洞,很容易对奔跑中的战马腿骨造成致命伤害;此外,距离石墙80米外的木栅栏高达两米,是用非常坚硬的老橡木制作而成,负重的战马无法跳跃过去。
基于此,鲁道夫果断放弃了骑兵进攻的方式,改为步兵进攻。不过在步兵冲锋之前,这名普鲁士指挥官希望能对法军阵地展开一场集中火力的强力炮击,以期望摧毁法国人的炮兵阵地,减少自家伤亡的概率,并打击对手的士气。
“麻痹的,该死的牧民!”一看到普鲁士人改变了原有的进攻方式,马塞纳将军便知道坏事,心中愤愤的放下望远镜,他显然有些失望。
本以为鲁莽的普鲁士骑兵会不顾一切的扑上来猛冲一阵,在田鼠洞、木栅栏、霰弹与铅弹的相互打击下,继而送上成百上千颗人头。不料形式很快一转,双方就要玩起“火炮流”的互射。好在亲自赶来担当阵地炮兵总指挥的塞纳蒙将军对此早有准备。他收拢了第二军的全部以及第一军的部分火炮,在阵地前沿总共部署了110门火炮,包括大量的实心弹和霰弹。至于数量不多且昂贵的榴霰弹,炮兵总监要求炮手未经允许,不得提前使用。
接下来的炮战中,由于显处于数量上的劣势,加之普鲁士炮兵的一系列低级的指挥失误和劣质的火炮,从一开始就葬送了这场炮击。两个师团携带的35门火炮在与法军110门火炮相互对轰40分钟之后,最终仅剩下12门完好无损的火炮,炮手也损失泰半,而法军仅损失3门。不得已,鲁道夫将军只能派出自己的副官,向正从贝利茨河北岸赶赴战场的司令官布吕歇尔,请求数量更多与口径更大的火炮做紧急增援。
临近上午11点左右,普军后续增援的90门6磅、8磅与12磅青铜火炮加入到贝利茨河南岸的战场,这使得交战双方的火炮数量都保持在百门以上的水平。
半小时之后,第二次普法战争中最大规模炮击战开始了。交战双方两百余门火炮,沿着2到3公里宽的正面战线,在1000到1500米长的距离上,从11点30分开始互射将两个多小时,直到对峙双方的火炮弹药(主要为实心弹,霰弹的实际射程仅为两百米,至于榴霰弹的最佳射程在1千米以内)看似都损耗殆尽时,炮兵阵地上不得不逐渐减少或停止了炮击战。
这场持续两个小时的炮击过程,也许就是这场战争中最壮观的战斗场面了。整个战场都被笼罩在火光与烟硝之下,两百多门火炮,几乎对半分布于交战双方的阵地。在长达两个小时的交火中,倾泻出它们所有的炮弹(实心弹)……
由于在炮兵素养上处于明显的劣势,导致普鲁士军队前后损失了60多门火炮和至少三百名炮手,而对面的法军总共减少的火炮数量不过15门,炮手减员也不足50人。不过,在长时间的实心弹互射过程中,两边的炮手明显感觉很是疲惫不堪,最初的精准与效率已经大打折扣,继而发展到毫无目的的胡乱施射。接近下午2点时分,双方的炮兵指挥官不约而同的下令停止炮击。
等到隆隆的炮声逐渐平息之际,普鲁士步兵已经做好了进攻的准备。所有冲向法军防御阵地的普军加起来约有1万5千人,实际上进攻部队的大部分时间都是排成笔直的横排有序前进的,直到最后离敌人只有30到40米的时候才下令开枪的。毫无疑问,这是普鲁士军队在延续佩特烈大帝的传统攻击方式。
在七年战争中的西部战场上,当年的腓特烈大帝和老布伦瑞克元帅,就是采用这种后发制人的方式,在平原上进行堂堂正正的会战。以方阵来对抗方阵,决定性因素就是整齐地行进,直到距离敌人五、六十步远时,全体发射排枪进攻方式,最终打垮了相比普鲁士自身两倍或三倍数量的法国与瑞典联军。
随着军鼓声响起,普军的两个师团1万5千人散开成至少两公里长的一条前进线。所以,参与进攻的普鲁士士兵将会在距离长达1500米的露天平原上遭受的法军的猛烈炮击。此时,塞纳蒙将军下令各个炮兵阵地立刻更换榴霰弹。那是在松软的雪地里,实心弹难以难以形成持续跳弹,因而对步兵的杀伤力非常有限。
当普军的密集阵型行进到1千米时,已经进入12磅榴霰弹的实际程之内。短短5分钟里,在数百枚开花弹在普鲁士进攻阵型的头顶和身边纷纷爆炸,给进攻部队至少制造了近千人的重大损失,导致靠近沼泽地的步兵旅差一点溃败。那是在蒙塞纳将军的要求下,左翼一侧敌军为炮兵部队的首要打击目标。
顶着巨大伤亡的普军当进到离法军两百米时,廉价的来复枪铅弹开始取代昂贵的榴霰弹。按照法军的非绅士交战法则,但凡敌军的旗手、军官与排头军士将成为狙击手的优先打击对象。出于战场的恐怖,普军士兵本能地从侧翼向中心聚集,原来长约两公里的前进线缩小到了只有8百米不到、这些排(挤)成密密麻麻的线列步兵,反而给接踵而至的霰弹创造极佳的杀伤效果。
由于法国人对进攻普军的炮轰,大部分集中在左翼方向,而最靠前那个步兵旅几乎损失殆尽,等到他们准备翻越木栅栏时,又遭到了数千只滑膛枪猛地一阵齐射。之前已经士气严重受挫的普军右翼(防御一方的视角为左侧敌军)开始恐慌,并最终演变成为一场溃散,这些不停号令的散兵游勇慌不择路的转身逃跑时,居然一头撞进己方的后续部队,恐慌蔓延,继而造成了更多士兵的逃散。
尽管见势不妙的鲁道夫将军立刻派出宪兵,试图制止右路军的溃败,但也无济于事。整个右路军尚未等到战斗结束时,就变得彻底崩溃。不过,左路普军表现的相当出色,在法军炮火大多集中于己方的右路与中路时,左路普军的指挥官没有保持刻板的队列阵形,反而是下令士兵加快行军步伐,直冲法军最薄弱处。
“这家伙不错,至少比其他普鲁士军官做得都好!”马塞纳将军很是诚恳的评价镜头里那位43岁的普鲁士上校。然而一秒钟后画风突变,意大利老痞子转身对着传令官补上一句:“去找几个神枪手,把这名普军上校留在战场上做肥料。”
数分钟之后,在另一时空原本将会成为普鲁士元帅的格奈泽瑙伯爵,刚刚下达完依次开火的命令,就被法军阵地上的几颗来复枪子弹击中额头和前胸,永远的倒在这雪(血)地里。
受人爱戴的格奈泽瑙上校的阵亡,并没有触发右翼普军的大溃败,却是激发了进攻一方的极大悲愤,士兵们纷纷高呼着“为格奈泽瑙上校复仇”的口号,一个个端着刺刀,不顾法军的密集火力,纷涌而至石墙之下。
由于右翼属临湖一侧,法军的防御阵地上缺少难以翻越的木栅栏,很容易被普军的冲到面前。在石墙之下的一阵肉搏后,兵力薄弱的法军右翼防线就被打开了一个缺口,普军第一次突破了法军第三师的石墙防线。
好在炮兵总指挥塞纳蒙将军及时观察到这一紧急情况,决定亲自“带兵”增援。他首先将阵地上15门火炮集结起来,分为前后3个火力组,每组5门火炮,并在自己号令下,以“大炮上刺刀”的方式,保持向前攻击态势。
在距离普军仅150米的距离上,第一个组火炮发射致命霰弹;接着,第二个火炮组顶上前15到20米,实施第二轮霰弹射击;最后,轮到第三个火力组发射致命霰弹。就这样,3个炮兵纵队在缺少步兵或骑兵的掩护下,十分钟内实施交替攻击,成功抗住了右翼普军的疯狂进攻,为后续增援部队赶来赢得了宝贵时间。很快,湖泊附近的空缺处由第二师的两个步兵旅成功补上,并将普鲁士人驱赶到己方火炮50米之外。(注,这是蒙塞纳将军在另一时空的成名之战)
在中路,等到普军努力翻越木栅栏时,遭遇到法军滑膛枪手在70米外的猛烈扫射,一度伤亡极大。然而,带队的普鲁士军官与那位格奈泽瑙上校一样,表现出极大英勇气概,不顾枪林弹雨,挺直了他那巨大身躯,喝令那些畏畏缩缩钻出木栅栏的普军士兵,要求他们端着刺刀,继续排成密集队列,集体冲向70米的石墙,准备与法国人进行一场残酷而血腥的肉搏战。
然而,之前一直负责在猛烈打击沼泽地沿线普军的数十门法军火炮,在完成任务后,转而改变了重点打击目标,齐齐对准了这支压上来的中路普军。在不足70米的距离上,普鲁士人遭遇到近两百发霰弹与榴霰弹制造的金属封锁线,超过八百名普军一声不吭的倒在雪地里。等到指挥官阵亡后,中路军最终溃不成军,向后撤退;与此同时,湖泊那一侧的普军感觉大势已去,士兵们的勇气也急剧消退。最后还不顾军官号令,自发向后方奔逃,导致整个进攻彻底失败。
事实上,这场发生在中午的步兵冲锋,简直就是一场惨绝人寰的大屠杀。防守的法军伤亡数字不足千人,阵亡与重伤者仅为2百;与此同时,进攻一方普鲁士军队的伤亡率却是超过半数。总伤亡超过了9千人,其中阵亡与重伤者合计有4千。然而,更大、更不幸的失败还留在后面。
等到普鲁士人对法军第三师(含第二师的部分增援)的进攻失利之后,马塞纳将军与莫罗将军二人随即转手为攻,主动向对面的普军阵地展开进攻。就在普军指挥官鲁道夫的注意力集中于正面战场,调动军队防御法军即将到来反攻时,谁也不曾预料到,法国-军队居然从树林间出现,并通过尽是淤泥的沼泽地里攻了上来,其中两个萨克森胸甲骑兵团还担当了前锋。
那是法军工兵部队早在昨天夜里,于开阔地与隐藏树林的法军突袭部队(麦克唐纳将军的第一师)之间的沼泽里打下了一排排坚实木桩,继而在木桩上且略低于水面的位置,铺好了一层层厚实木板,成功构筑了一条约12米宽的进攻通道,可以供八匹战马并排行驶。为防止马失前蹄在木板上滑到,骑兵们还提前在马蹄上包裹了厚实的防滑布条。
仅仅数分钟里,1500名套着红色披风,挥舞军刀的萨克森胸甲骑兵已成功冲到惊慌失措的普鲁士人面前。而此时,普军绝大部分的火炮还没能及时调转炮口……重骑兵之后,是法军第一师、第二师和第三师的5个轻骑兵团,以及3万名步兵和炮兵。
仅仅是两个重骑兵团的第一轮攻击,鲁道夫将军的部队便全线奔溃。成千上万的名普鲁士军队在转身回逃至贝利茨河边时,很不恰巧的与正在渡河的普军增援部队撞在一起,彼此间乱成一团。
心急如焚的布吕歇尔将军抽出军刀,高喊着命令所有军官带领各自部队就地组织防御,抗击南岸纷涌而至的法军骑兵部队,以及后续跟来的步兵和炮兵,为大军团的主力部队撤离赢得时间。
然而这一切都是徒劳的,那是法军勒费弗尔将军与第四纵队(后备军)3万法军,其中还包括数千名轻骑兵和50门火炮,成功迂回到贝利茨河北岸附近。在接到总攻命令后,北岸附近的法军炮兵朝着贝利茨河河面,已经挤成一锅粥的数万普军实施猛烈打击。
当第一批炮弹落到普军头顶时,布吕歇尔将军便知道大势已去。随即,他放弃了拯救全军的努力,命令身边的1个轻骑兵团赶在法军包围圈形成之前,跟随自己冲了出去。不过,被指挥官抛弃的部队却陷入了法军重围中,仅仅一刻钟之后,无力回天的鲁道夫将军沮丧的再度扔下手中的军刀,下令3万普军放弃毫无意义的抵抗。
下午两点左右,当得知己方进攻部队已全军覆灭,仅有司令官布吕歇尔只身逃亡之后,留守贝利茨城的那位卡尔克鲁斯将军,也随即命令他的步兵师团停止抵抗,出城向法军的第四纵队的指挥官,勒费弗尔将军所部缴械投降.
是役,普鲁士方面的布吕歇尔集团法5.5万人,除了留在米兴多夫与努特塔尔防线的少数部队外,差不多已损失殆尽。那5万普鲁士军队,不是沦为法军战俘营的俘虏,就是躺在冰冷的雪地里永久长眠。
事实上,普鲁士军队的大灾难才刚刚开始。
当布吕歇尔将军和他数百名轻骑兵不顾一切的赶回米兴多夫与努特塔尔防线时,发现布防此地普鲁士守军仅有两千不到,而不是之前来自勃兰登堡的3万援军。追问之后才明白,那是波兹坦大本营得知一条未经证实的情报:在柏林东南方向的措森与维尔道附近,有大批法军活动迹象。
于是乎,3万勃兰登堡援军尚未在新驻地歇息片刻,便再度收到大本营的调令。那些又饥又饿又渴的普鲁士士兵,被挥舞马鞭与高声谩骂的军官催促着,要求以急行军方式赶往40公里外去阻击那股不知具体数量的法军。
怎料,普鲁士人这一冒险举动,意外成就了南苏蒂将军的成名之战。在3万多普鲁士军队抵达措森南郊之前,南苏蒂首先将五千步兵秘密放置于敌军身后,等到法军大炮隆隆声响起,隐藏于树林间的骑兵与置身于敌军背后的步兵,便同时向普鲁士军队的首尾两处发动猛烈突袭。猝不及防之下,即便是面对数量不足1万的法军时,处于兵力优势的3万疲惫之师仍旧被法国人打得晕头转向。区区数分钟过后,普鲁士人的军心士气便迅速瓦解与崩溃……
是役,3万多普军仅有5百名轻骑兵得以逃出生天,回到柏林城;余下的绝大部分官兵(3.2万)在走投无路之际,纷纷缴械投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