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四十三章 便钱
    粉玉奴的什么不能说,刘昌郝只简单地答了一句:“一求观赏与经济,次求变种,不同砧木对母本皆有不同影响。”
    “芍药根……”
    “三郎,芍药根作砧木虽有影响,然亦比野牡丹根强也。”
    刘昌郝的说法也粗暴。
    若是碰巧了,碰到好的野牡丹根,加上培育方法得当,便会改良原来的母本。
    这才是宋朝名种牡丹越来越多的原因。
    当然,这种碰运气地育种育苗是要不得的,而且成活率低,成本极高,使得宋朝种牡丹的人虽然越来越多,价格始终居高不下。
    梁三元松了一口气,刘昌郝与朱三他们说的,大多数梁三元听不懂,但看朱三他们的表情,好像刘昌郝比朱三他们还要厉害。朱三他们四人可是专门从事花木行当的牙人唉。
    说明刘昌郝是真的懂,不是胡来种的,梁三元心中也纳闷,刘昌郝从哪里学来的这些学问。
    几个人又商议买多少大株。
    朱三掂了掂一根芍药根:“一根约重几何?”
    “干者一斤(宋斤)约2535根,然汝往洛阳所取者乃湿根,一斤恐不足20根。”
    芍药根成本也要计算的,宋朝还好一点,大伙未意识到它的价值,仅是当药材卖。到了明朝,发现它能做牡丹嫁接的砧木,价格迅速疯涨,需求决定市场,这才出现了有花农专门培育“粉玉奴”芍药的故事。但究竟要花多少钱,一看朱三到了洛阳能弄到多少接穗,二看洛阳那边的鲜根价
    朱三挠了挠头,虽然他从事花木交易,从未做过药材方面的交易,于是又问:“药店价几何?”
    “药店价何以比之?”
    药店是论两卖的,而且多是切了片,别看这几根芍药根,刘昌郝转了好几家药店才买到手。
    刘昌郝想了想又说:“吾估之,若是鲜根,一斤八九十文即可,然多挑剔之,一斤必超于百文,多者能达百二十文。”
    不要以为是“窍”,数量多,窍户钱,过税钱,砧木钱,需花不少钱,尽管有了鞭炮,几人商议,还是压缩了大株采购数量。
    秦瓦匠在边上说:“花如此之贵?”
    韩道实乐了起来:“路边野花勿要钱,随便采。”
    还要考虑李氏花行的抽解,其抽解比例乃是百分之十,刘昌郝只好将买大株的钱减少到五百缗钱。说是五百缗,实际是五百五十多缗钱,李氏花行拿走了五十五缗钱。
    秦瓦匠又激愤地说:“抽走如此之多?”
    朱三哑然失笑。
    刘昌郝只好解释:“接穗砧木由三郎带归,大株须李家带归,船费、路上场务过税、打点、人力,李家亦得不到几何钱。”
    还有,这是买大株,还是名种的大株,朱三他们仅是小牙人,谁会买他们的账,只能由李家来出面。但这个不好说出来,否则会伤了朱三他们的自尊。
    谈得差不多,刘昌郝三人去邸店。
    因为带着重金,刘昌郝刻意花了一些钱,找了一个独院住下。
    一夜无话,第二天朱三将他们带到便钱务。
    唐朝的是叫飞钱,宋朝的是叫便钱,相当于汇票,比唐朝飞钱应用更广泛。
    行商带着钱来到便钱务,换成等额的钱券,注明地点,如带一万贯钱去太原,先在便钱务换成一万贯的便钱券,然后带着便钱券去太原,再换成钱。并且明律规定:诏商旅自京便钱至诸州者,所在即给付,无得稽滞。
    简便又安全,连路上盗匪都不敢碰,除非将行商杀害,才能冒领。但在宋朝也没有几个人动不动就敢谋财害命的。
    缺点就是得交给朝廷一些手续费。
    基本上商人都换成了便钱,否则从开封到洛阳好几百里路,有诸多场务,层层盘剥下来,那怕带的是铜钱,也会剥下来一层皮。
    刘昌郝来到便钱务,直接用金子换便钱。
    虽然金银须收进城费,但在京城依然大受欢迎,能做首饰,保值,能用于大宗交易,易收藏,如家有万贯钱,是铜钱得占多大地方,然而换成金银只是一个小坛子,随便在家里挖一个坑,便埋进去。
    可以寄存,各大邸店都办理寄存业务,但各个邸店也要手续费的。
    便钱务也欢迎,几个胥吏用戥子秤称。
    涉及到金银,所用的秤是相当精确与细微的,并且在两之下也有更小的单位,钱、分、厘、毫、丝、忽、微、纤、沙、尘、埃、渺、漠、模。丝忽微纤等单位那是扯蛋,但有的戥子秤就能精准到毫。这个刘昌郝也不大相信,然而精准到分(百分之一两),六成戥子秤都能做到,至少在钱上不会产生误差。
    一一称好,核计(戥子秤称重少,六十多两得分好几次),秦瓦匠又叫了起来:“少了五钱多。”
    来的时候,朱三利用他在京城的关系,找了三家金银铺子反复称过。误差一两钱还能说得过去,误差五钱有些多了。
    一个胥吏当场要发作,朱三连忙踮起脚举手捂着秦瓦匠的嘴巴,迎着笑脸说:“哥子,其乃乡下粗汉子,不知天高地厚,见谅则个。”
    走出来,秦瓦匠怒道:“朱三,汝想贪吾东家钱乎?”
    朱三想捂脑袋。
    怎么办呢,刘昌郝只好解释:“秦叔父,纵然吾往金银铺、兑房换钱,每次短少两三分不为多,数次称下来,亦会短少两三钱,吾还要付手续钱,损失不少于五钱。”
    人家是算好的来的,至少你省了一道兑换的手续。
    这才是真正的宋朝,商业空前发达,许多人也钻到钱眼里,连一些高僧都高喊着“钱如蜜”,况且是胥吏。
    重新来到李氏花行,昨天与朱三他们商议好了,谈起来快。谈好后双方立契约,刘昌郝继续寻借口,没有签名,而是按手印。也按不了多久,这几天他每晚都在练字,虽然字还是很丑,毕竟前身还有着底子,进步飞快。
    随后将便钱分别给了双方。
    梁三元一把将刘昌郝拽到一边:“昌郝,汝将便钱给朱三,妥当乎?”
    “义父,放心。”
    刘昌郝仅给朱三他们几百贯钱,可是刘昌郝知朱三根底的,犯不着卷几百贯钱逃跑,况且还是四个人。
    路上的花销,刘昌郝是给了一百缗钱,多花少得,少花多得。
    给“窍户”的钱,朱三说每户给三到五贯钱,数额也不会太大,难不成给一两贯钱,人家会替你偷花枝?
    能动手脚的只有芍药根,但不止洛阳,开封也有人种药用芍药,不但芍药,宋朝已经有人种药用牡丹了。可能朱三他们每斤能多报十余文钱,再多则不敢了,那能得几个钱?
    重要的是抽解,刘昌郝前面说出李氏花行,后面朱三便知道李氏花行主人的秉性。在刘梁村,一户人家一年有十贯钱的收益便能维持温饱,在京城则必须要四十贯钱。放在朱三他们身上,尽管是小牙人,也要涨到上百贯钱。
    何谓牙人,就是经济人,想要谈成生意,必须有一定的人脉关系,想要有人脉关系,必须要交际,交际就得花钱。所以朱三家条件也不好,然其出门皆是衣着光鲜。
    刘昌郝之所以解释牙人的开销,还是价值观的不同,这次复杂的交易结束后,朱三四人每人所得不足三十贯钱,即便动一些手脚,因为不敢动得太多,每人所得也不过三十贯出点头。
    但每一个人得辛辛苦苦地跑上一个来月时间,不是太值,就像前段时间刘昌郝报出抽解比例,朱三脸上略有些犹豫,也就是抽解比例稍低了。然而放在梁三元眼中,刘昌郝给的却是太多。
    虽然所得不太多,但未来会有甜瓜,有花卉,特别是牡丹,又多了鞭炮,冲着这些盼头,朱三他们也不敢动多少手脚。
    或者想动手脚,派一个人过去能看得出来?还不如这样,大家开心不说,刘昌郝自己也省了不少心。
    梁三元久久无语,过了好一会才问:“昌郝,汝买花枝,何需买大株?”
    若是将牡丹分成十个等级,第一个等级,不管什么大株也买不到,第二等级买到的也只会是病株或退化的大株,真正能买到的是第三第四等级,即便如此,价格也会贵得出奇。
    梁三元才开始也不大懂,不过听来听去,也听明白了一点。
    他不知道嫁接牡丹在宋朝有多困难,然而刘昌郝都准备大规模嫁接了,何必又花许多钱去买大株牡丹?
    其实刘昌郝也想过。
    他不可能为担心李家提解少,而刻意去买大株。难道不买大株牡丹,李家就不替自己买芍药与菊花?就是不买,朱三他们买不到大株芍药与菊花?至于洛阳那边的花枝,更不需要李家帮忙,相反的,最好不要引起李家太多的关注。
    原因就是那个一品富贵,想要赚钱,只嫁接便好了,但想要早点开花,则必须买大株,如果不顾接穗未来长势,有的接穗后年便能让它开花,但花必然开得不好,花开得不好,还能称为一品富贵?
    仅是开启了任务条,便奖励了一个“永动手机”,若是完成其任务,会奖励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