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二卷 塞北萧风 卷头章 黄沙埋甲
    二十年前,至德二年,安禄山被其子安庆绪杀死,叛军内乱。一年后,唐肃宗收复失地长安,安史之乱逐渐被平息。“襄王李僙”及“鱼朝恩”(鱼令徽之父)各帅军十万,开始平定各地叛军余党。
    又三年,叛军已几乎被清缴完毕,襄王李僙领兵五千追击史思明残部,一路连拔数座城池。史思明向西北方,逃往他的最后一座城池——凉州武威郡。
    将至日暮,被余晖染黄的天空和漠漠黄沙连成一片。万余红衣士兵沿路一字排开,每隔三丈,一张红黑色的“襄”字战旗在风沙中恣意飘摇,格外显眼。
    李僙大军行军一整日至威武州边界,略作修整,营火做饭,准备稍后星夜兼程打下这最后一座城池。因只是略作修整,大军没有搭帐。除了警戒的三五小队外,所有将士都整齐的坐在地上。
    队伍前头一人,身披亮银鳞甲,盔簪三花孔雀翎,昭示出他身份的不凡。这人接近四十岁,面色威严,留一寸长髭,加上饱满的身材,显得有些凶悍,正是襄王李僙。一路胜仗打来,整个军队精神抖擞,士气高涨。
    “啊!大喜,大喜啊!”远处另一人也是亮银鳞甲,簪双花孔雀翎,正是他的副将——糜歆。他听罢信使的三两句细语,接过文书,满脸都是笑意,大步走向李僙。
    “哦?难道是史思明被抓住了?”李僙瞧他的欢喜模样,心情倒是有些复杂,自己的生死之敌被抓住了固然是好,但没能亲手活捉,终究有些遗憾。
    糜歆先把书信交到李僙手里,握着李僙的膀子:“不是!不是!是王妃,生了!母子平安。生了!是个小世子!这是家信。”
    李僙呆立在原地,过了一瞬才反应过来,忽的一股热泪,夺目而出,喜极而泣。
    “是个世子?是个世子!”李僙拿着家信的手战栗起来,目光一遍又一遍的扫过那短短的几行字,自言自语连说了三遍。这个消息对他而言,恐怕比抓住史思明更令他高兴。
    李僙本有三个儿子。大儿子七岁就病夭,二子战死沙场,三子年幼时又恰逢安史之乱,逃亡途中感染恶疾,也病死了。
    四十余岁的李僙原以为自己要落个无子而终的结局,如今老来得子,竟然高兴的老泪纵横:“已经出征半年,我几乎都忘了她还怀着孩子的事情。真是老天庇佑,真是我李家祖上庇佑。”
    他把信件紧紧攥在手里,几乎要捏出水来:“孩子的名字还没定,夫人想让我起。糜歆?你觉得叫什么名字好?”
    望着这茫茫的黄沙天地,他的心情也变得辽阔起来。“李秉?李秉!你觉得叫李秉如何?”他看着黄金戈壁上那轮明亮的太阳:“我想让他秉承正义之心,立于天地之间!秉承我李氏风骨!秉承天下大道!”
    “好名字,襄王殿下对这个小世子期许甚高啊!”
    “李秉!李秉!我老来得子,这子必定不凡!”
    二人正在谈笑间,忽得一人身穿红袍,纵马疾驰,从前方一路奔来,大喊一声“报!”
    这人下马交了马辔,一路小跑到李僙身前,俯身半跪,从胸前摸出一封火漆密信,举至头顶,双手呈上:
    “报!凉州军‘云都尉’已经率兵攻破武威郡下四县,并兵分两路,从西北、西南两个方向正在向武威郡进发。已经查明,史思明已经帅军八千,从武威成城中向东北出逃。云都尉请求我们从东南方向驰援,围剿史思明。这是云都尉手书军报!”
    “好!好!好!今日真是喜上加喜!事不宜迟,饭后即刻出发!星夜追捕史思明。”
    李僙原本欢喜的没了边际,转而一想,喊住正要离开的糜歆:“等等。”他眉头微微上扬,眸子里透出一股毒辣:“糜歆,你率五千兵马,立即赶往威武郡。务必要抢先占领武威郡。你占住武威郡后,传我命令,让云都尉不得进城。在城外等候。”
    “襄王殿下,你是怕……”
    “没错,如今云都尉先我一步到武威,并且已经占领了四个县城,我怕他拥兵自重,又成了第二个安禄山。武威偏远,又有戈壁做掩,实在是太适合拥兵自立了。如今我们只有一万人,他手下兵马约有两万,一旦他叛变,我们……实在是不得不防。”
    “确实!”糜歆说话间已经皱起了眉头:“还是殿下思虑周全。可你率五千兵马,去打史思明八千兵马。万一有不测……”
    李僙却笑谈:“无妨,兵不再多。他虽有八千,可都是吓破胆的流寇而已。我方五千,却都是连胜数仗的精锐。他没有胜算的!你放心去吧,千万要赶在云都尉之前拿下武威。”
    糜歆掉转马头,双手抱拳:“得令!”
    天色渐渐暗下来。
    凉州,凉州,果然是格外的寒凉之地。太阳落山仅仅一刻钟,路旁的枯枝朽木上,已经结了一层淡霜,雪白晶莹。
    李僙轻轻哈气,结出一团气雾:“和你对战七年,今日便要做个了断!”
    咵!咵!咵!咵!
    五千将士在黑夜中行军,稀稀疏疏的火把在大风中摇曳。
    如此寒冷的地方再加上这狂野的风,此时行军真的不是一件易事。将士们睫毛上早已经结出冰晶,喘着急促的呼吸,一边跑步前进,一边搓着手,让自己不算太难过。
    李僙自然也知道这个时节和这个地点并不适合夜间行进。但如此机会,又怎么可以放过。
    “将士们,只需要过了今晚,我们便能活捉史思明。之后论功行赏,功成名就,升官发财,便就在眼前!”
    “吼!”李僙大喊一声。
    “吼!”所有的将士也跟着大喊一声,士气高涨。
    哐!哐!哐!哐!脚步的厚重,像极了武威郡的黄土。
    都说凉州是真正的黄天厚土,一阵狂风过,卷起漫天沙,遮天蔽日。
    三个时辰,行军百里。李僙的急行军,总算在天明时分找到了史思明的藏身之地。
    “报!襄王殿下,已打探清楚,贼寇就在这山丘之上。人数确如先前打探,约有八千之多。”
    李僙摆手,示意探子退下。这眼前贼寇藏身的小山丘的地方唤作“黄花滩”,说是滩,倒不是因为有什么河流,只是过了这座山丘,便是一望无际的戈壁沙漠。站在山顶上,远远看去,就像一滩黄金海洋。那“黄花滩”的沙漠里才是真正一个,退无可退的十死无生之地。
    这山丘只是个四五十丈高的土包,背靠着无边大漠。武威的山,不比别处,光秃秃,不说树木,连一棵草也没有。
    李僙站在山脚下,让两千将士将下山的路口都围了起来。连夜行军,士兵都已经疲敝,现在只要死守出口,这八千余人想冲下来也不易。
    “喂!叛贼史思明,想不到吧。你我又见面了!”李僙坐在马上,偏着脑袋,似乎他才是站在高处的那个人。
    史思明的士兵散漫的堆积在山顶,垂头丧气,哪有一点气势。人群中一人身穿紫袍,手持一柄长枪,格外显眼,便是敌将史思明。
    “噌~!”他将长枪往地上一插,冷笑一声:“哼!我当是谁!原来是手下败将!”
    李僙也存心拖延时间,等待援军,不急不慢的喊话道:“这‘手下败将’四个字,又从何来啊!你我交战,一共三次,第一次交战,在洛阳,我只是惜败于你。第二次于长安,我以五万兵马大败你十万叛军。现在第三次,你已死到临头,还要猖狂。”
    史思明大笑两声:“可笑!我若是死到临头,你还要与我费这些口舌作甚?”他伸手挡在眉梢,远眺李僙的军队:“哼!你是在等援军吧。我看你不过五千兵马,如何拦得住我八千兵马。”
    李僙明知史思明是在诓他,不过心里还是犯了嘀咕:“这是要准备冲了吗?大军刚刚修整了不到半个时辰,这个时候要真打起来,可吃亏不少。可恶!云都尉的援军怎么还不到,按理说应该差不多同时到达才对啊。”
    他喊过探子再去探查,看看云都尉的两翼援军还有多远。
    呼呼~!一股大风过从沙漠刮过,扬起万千黄沙,遮蔽天日,可转眼又停了下来,一场大风暴就在眼前。
    李僙定了定心神,又和史思明道:“八千?真是笑话,你已是日暮穷途,都是些溃兵。只待我攻上山头,你变如同瓮中之鳖,任我鱼肉!”
    “要打便打,哪来这么多废话?”史思明也料定他不敢强攻,可自己也不着急往山下打。
    说话间,那两个探子已经回到了李僙军中。
    李僙听闻禀告之后,脸色微微一变。
    这一切都看在史思明眼里。却听山上传来一阵狂笑:“哈哈哈哈!,果然如我所料,云狗贼如果真的派了援军来,半个时辰之前就应该到了。你等了这么久,他还没来。那便是他已经自立了。恐怕这个时候,他已经占稳了武威郡。哈哈哈哈!真是可笑!你费劲心机想捉我,到头来却赔了夫人又折兵!”
    史思明的声音变得尖锐起来:“而你!李僙小儿!没有了援军,今天就是你的死期!”
    忽!又一阵狂风大做!比刚才的更加狂暴!
    “啊!你们看!”两边的士兵不少人已经发现了远处的异样。
    一堵三四十丈高的沙墙从沙漠里袭了出来。
    “是沙暴,是沙暴!”不少武威郡本地的士兵已经认出了这东西,露出惊恐的表情。
    靠近戈壁的地方,一旦风沙袭来,遮天蔽日,四目相对也不能见。
    史思明却更加高兴:“李僙小儿!老天都不帮你!来啊!儿郎们!贼军孤立无援,跟我冲下山去。杀呀!”
    李僙心如死灰。如今的情形怕是不会变的更差了:如果云都尉已经自立,援军自然是不会再来。马上就要起沙暴,这时候要想守住山路,恐怕是更加困难。另外不知道糜歆派去武威郡的人如何了,希望他们无事才好。
    呼呼两声,山丘背后的戈壁传来,那黑红色的“襄”字旗,连同李僙头顶的上的孔雀翎,在风中乱舞不止。
    暴虐的大风刮过,真的!要起沙了!
    “儿郎们!跟我冲!”李僙看着满天黄沙,心中一横,只能放手一搏:“有能斩首敌将者,官升三级,赏黄金百两!”
    蔽日的黄沙中,一场原本不死不休的战争,在黄沙之中,不到一炷香的时间便完全停止了。
    史思明的人马只想着活命,有这沙暴作掩护,哪有再厮杀的道理。
    没有伤亡,没有俘虏。在这面对面都难看清对面是何人的情况下,所有贼寇都逃走了。
    李僙没有败,但他总归还是输了。
    一日后,糜歆与李僙会合。云都尉果然已经自立,抢先占领武威郡及周围几个县城,拒不开城门,却献上捉拿的一千流寇,请朝廷封赏为都护使。
    襄王李僙率队回朝,请求带大军重新攻打武威,被朝廷以需要修整为理由驳回。
    三日后,朝廷应允云都尉所请,封为“河西都护使”。
    这偌大的“武威郡”,从此税收、内政皆得自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