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二百八十九章 主帅人选
    邯郸,王宫内殿书房之中。
    赵偃看着手中文书,脸色气得发青,怒道:“吕不韦居然敢派人在我赵国散播瘟疫,简直灭绝人性!”
    也不怪赵偃如此愤怒。
    这个时代,几乎所有人都闻瘟疫之名而色变,很多时候瘟疫令国家减员的人口,甚至比战争更甚。
    稍有不慎,瘟疫都会导致百里无人烟,千里无鸡鸣。
    最为重要的是,战争虽然也会给国家带来创伤与威胁,可除非有亡国之祸,否则根本威胁不到君主的生命安全。
    瘟疫可就大不相同。
    只要瘟疫传到了邯郸,无论是高居庙堂的君主以及大臣,还是流落于街头的市井小民,都有可能染上瘟疫。
    在这个医疗、卫生水平都不发达的年代,染上瘟疫的死亡率非常之高。
    哪怕赵偃深居王宫,听说吕不韦在赵国境内散播瘟疫,也感觉背脊发寒,心中涌现出了深深的恐惧。
    范增却是说道:“大王不必动怒,秦国为了削弱我赵国,甚至不惜冒天下之大不韪散播瘟疫,由此亦能反衬出赵国之强。”
    “先王在世之时,虽励精图治,仍有长平之败,以致十数年赵国都要小心翼翼、战战兢兢,唯恐招致亡国之祸。”
    “然自大王继位以来,屡破强秦以广赵地,令秦人畏之如虎,此岂非大王之功也?”
    赵偃闻言,左手轻轻捋着胡须,微微昂起了下巴,脸上不由露出笑容,显然对于范增的马屁极其满意。
    事实上,赵偃也知道,赵国转折点乃是鄗代之战,真正带领赵国走强富强者却是赵嘉。
    如果没有赵嘉,如今的赵国究竟如何,赵偃根本不敢想象。
    正是知晓这点,再加上赵嘉如今乃是其独子,赵偃才会与其冰释前嫌,甚至允许赵嘉拥兵割据。
    只因赵偃知道,赵嘉强则赵国强。
    以赵嘉对于名声的看重,也绝对不会冒天下之大不韪,行那篡位弑君之事。
    赵偃如今身为赵王,纵然赵嘉立下再多功劳,打下再大疆域,史书上都要提及他赵偃。
    “嘉儿上书,欲联合其余五国灭秦,先生以为如何?”
    范增没有直接回答,而是反问道:“大王可曾记得长平之耻?”
    赵偃闻言,脸上笑容收敛,眼中当即露出仇恨之色,咬牙道:“长平之役,赵国男儿被屠者十之六七,赵人无不铭记此等血海深仇,更不用说是寡人了!”
    范增再问:“那么大王可曾想过,在位之时扫灭秦国,一血长平之耻,名垂千古?”
    赵偃握拳:“寡人无时无刻不想着灭掉秦国!”
    范增后退两步,对着赵偃深深作揖,道:“既如此,请大王昭告全国,举兵攻秦!”
    赵偃闻言,却是有些迟疑道:“以赵、秦之仇,再加上秦国散播瘟疫之举,寡人举国征兵,百姓自然会踊跃参军。”
    “然多年来征战不休,府库钱粮早就消耗殆尽,更兼今岁干旱、蝗灾,使得各地粮食大幅度减产,严重者甚至颗粒无收,若非有从齐国那里换来之粮,恐怕会有无数赵人饿死。”
    “饶是如此,如今也只能堪堪让百姓熬到来年春季,哪里会有余粮供给军队?”
    范增笑道:“大王只要合纵其余五国,并且许下诺言,此番灭秦不取秦国一城一池,以各国之贪婪,又岂会不倾尽全力相助赵国?”
    “六国协力,何愁没有粮草攻秦?”
    赵偃闻言脸色微沉,道:“赵以举国之力攻秦,若不取一城一池,于赵国有何益,寡人又如何向国人交代?”
    范增正色道:“昔年五国伐齐,正是因为秦国承诺不取齐国分毫,其余各国才倾尽全力攻齐,连下齐国七十二城,险些覆灭齐国。”
    “虽然齐国后来收复失地,却也一蹶不振,至此秦国独大,各国不敢与之争锋也。”
    “赵之强敌乃秦也,秦国覆灭,则赵国必为六国最强,这难道不对赵国有利?”
    赵偃这才恍然大悟,叹道:“是寡人短视了。”
    范增笑了笑,继而压低声音道:“更何况,我们只承诺不取秦国一城一池,却可以夺取钱粮、人口以壮大赵国啊。”
    “且秦国覆灭以后,其余各国必然会因为瓜分秦国而起内讧,赵大可坐收渔翁之利,再寻找时机攻城掠地!”
    赵偃大喜过望,道:“先生之言,令寡人茅塞顿开。”
    不过很快,赵偃就皱起了眉头,略显犹豫的说道:“那么以先生之见,何人能够担任攻秦主帅?”
    对于这件事情,赵偃心中也有着自己的小九九。
    廉颇前往申歧之地投奔赵嘉之事,赵偃早就知道了,只是故意淡化了此事而已。
    现如今,赵国乃至关东六国之中,有足够威望能够担任主帅者,除了赵嘉以外就是廉颇。
    只不过,无论是两人之中的哪一个,赵偃都不想让其担任主帅,其中所涉及之事太过复杂,赵偃也不便明着与范增商量。
    毕竟,哪怕范增如今为赵偃出谋划策,名义上终究还是赵嘉的门客。
    赵偃不说,范增却洞悉了他的心意。
    赵嘉声望太过,如果再统领六国军队灭了秦国,那么真的就是功高震主,赵偃这个赵王也只能当做绿叶进行陪衬了。
    故此,赵嘉不能担任主帅。
    至于廉颇,先不说其与赵偃之间的恩怨,仅仅对方乃赵嘉属下这一条,赵偃也不允许廉颇担任主帅。
    在赵偃看来,此番领兵攻秦者,最好是自己的嫡系,这样无论赵嘉出力再多,灭秦的功劳还是会算在自己头上,也就不怕赵嘉功高震主了。
    想通了其中复杂关系以后,范增正色道:“如今有威望能够统帅六国军队者,唯有平岐君与廉颇老将军耳。”
    赵偃闻言,不由脸色微沉。
    不过很快,范增就改口道:“然以在下之见,无论平岐君亦或是廉颇老将军,都不适合领兵伐秦。”
    赵偃转怒为喜,问道:“先生何出此言?”
    范增对曰:“平岐君虽屡战屡胜,终究年龄太小,尚且没有指挥大军团作战之经验,贸然以其为帅,恐有不妥。”
    “至于廉颇将军,虽威望颇高,又戎马一生,领兵经验十分丰富,终究年龄老迈,不堪重用,且昔年与秦对峙,廉颇将军并未有太大建树,故不宜为帅。”
    赵偃急忙问道:“那么先生以为,上将军庞暖可为帅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