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生气通天论篇第三
    黄帝曰:夫自古通天者,生之本,本于阴阳。

    天地之间,六合之内,其气九州岛、九窍、五脏十二节,皆通乎天气。

    其生五,其气三,数犯此者,则邪气伤人,此寿命之本也。

    苍天之气,清静则志意治,顺之则阳气固,虽有贼邪,弗能害也,此因时之序。

    故圣人传精神,服天气而通神明。失之则内闭九窍,外壅肌肉,卫气解散,此谓自伤,气之削也。

    阳气者,若天与日,失其所,则折寿而不彰。故天运当以日光明。是故阳因而上,卫外者也。

    因于寒,欲如运枢,起居如惊,神气乃浮。

    因于暑汗,烦则喘喝,静则多言。

    体若燔炭,汗出而散。

    因于湿,首如裹。湿热不攘,大筋?短,小筋驰长。?短为拘,驰长为痿。

    因于气,为肿。四维相代,阳气乃竭。

    阳气者,烦劳则张,精绝,辟积于夏,使人煎厥;目盲不可以视,耳闭不可以听,溃溃乎若坏都,汨汨乎不可止。

    阳气者,大怒则形气绝而血菀于上,使人薄厥。

    有伤于筋,纵,其若不容。

    汗出偏沮,使人偏枯。

    汗出见湿,乃生痤疿。

    高梁之变,足生大丁受如持虚。

    劳汗当风,寒薄为_,郁乃痤。

    阳气者,精则养神,柔则养筋。

    开阖不得,寒气从之,乃生大偻。

    陷脉为?,留连肉腠。

    俞气化薄,传为善畏,及为惊骇。

    营气不从,逆于肉理,乃生痈肿。

    魄汗未尽,形弱而气烁,穴俞以闭,发为风疟。

    故风者,百病之始也,清静则肉腠闭拒,虽有大风苛毒,弗之能害,此因时之序也。

    故病久则传化,上下不并,良医弗为。

    故阳畜积病死,而阳气当隔。隔者当泻,不亟正治,粗乃败之。

    故阳气者,一日而主外。平旦人气生,日中而阳气隆,日西而阳气已虚,气门乃闭。是故暮而收拒,无扰筋骨,无见雾露,反此三时,形乃困薄。

    岐伯曰:阴者藏精而起极也,阳者卫外而为固也。阴不胜其阳,则脉流薄疾,并乃狂。阳不胜其阴,则五脏气争,九窍不通。

    是以圣人陈阴阳,筋脉和同,骨髓坚固,气血皆从。如是则内外调和,邪不能害,耳目聪明,气立如故。

    风客淫气,精乃亡,邪伤肝也。

    因而饱食,筋脉横解,肠澼为痔。

    因而大饮,则气逆。

    因而强力,肾气乃伤,高骨乃坏。

    凡阴阳之要,阳密乃固,两者不和,若春无秋,若冬无夏。因而和之,是谓圣度。

    故阳强不能密,阴气乃绝。

    阴平阳秘,精神乃治;阴阳离决,精气乃绝。

    因于露风,乃生寒热。

    是以春伤于风,邪气留连,乃为洞泄。

    夏伤于暑,秋为痎疟。

    秋伤于湿,上逆而咳,发为痿厥。

    冬伤于寒,春必温病。

    四时之气,更伤五脏。

    阴之所生,本在五味;阴之五宫,伤在五味。

    是故味过于酸,肝气以津,脾气乃绝。

    味过于咸,大骨气劳,短肌,心气抑。

    味过于甘,心气喘满,色黑,肾气不衡。

    味过于苦,脾气不濡,胃气乃厚。

    味过于辛,筋脉沮弛,精神乃央。

    是故谨和五味,骨正筋柔,气血以流,腠理以密,如是则骨气以精。谨道如法,长有天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