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
为将者,智勇严,缺一不可。然而仇昭雪明白,当今世上没有完美无缺的将才,拓跋绝是明法审令,仅仅代表严!其余智、勇、二人,也一一浮出水面。
五年前,阎王在张太后身边暗插了一个小太监,原名易良,川州人氏,由于聪明伶俐,张太后一直对其宠爱有加,阎王爷十分器重,就连沈还阳都和他有些牵连,甚至菩萨对他也另眼相看。
锦衣卫镇抚司衙门,高城深池,铜墙铁壁,守备林立,刀剑森森。
“易良……”仇昭雪念叨着。
张永笑道“他是太后身边的红人,聪慧圆通,诡计多端,我都没能耐将其拉拢!你有办法?”
仇昭雪叹道“如果是武宗身边的人,倒也好办,可是面见太后,武宗都要敬畏三分,从太后身边挖人如同刀口舔血!”
“所以,你还是收收心,另选他人吧!”张永告诫道。
“我一向顽执!我选定的人,从不更改!他越难拉拢,就越是有用之人!能在宫中如鱼得水、左右逢源,绝不是等闲之辈,他如果加入帝师,我们会受益无穷!”仇昭雪说道“你是害怕他是阎王的人,不与我们同仇敌忾!”
“不错,阎王对他有知遇之恩,试图拉拢,只会打草惊蛇,适得其反!如果拉拢过来,成了细作,恐怕我们就成了俎上鱼肉!”张永说出了自己的顾虑。
“既然他这么聪明,应该明白良禽择木而栖!”仇昭雪胸有成竹。
凤鸾宫是仁寿宫的偏宫,凤茜被张太后收为义女后就居住在此,这里的布设是长公主的规格,富丽绝伦,锦天绣地。
“仇公公前来拜见!”一个宫女说道。
凤茜闻言,吃了一惊,急忙整理了罗衣,对铜镜梳妆,方才说道“请他进来!”
仇昭雪步入凤鸾宫,就见凤茜一袭红衣,风华绝代。
“仇公公,怎么有空来找我?”凤茜嫣然一笑。
“来拜访故人,公主殿下不欢迎吗?”仇昭雪笑道。
“求之不得呢,听说仇公公近来有什么任务,忙得不可开交。”凤茜媚笑道。
“公主殿下消息灵通,在下确实不清闲,不像公主还用刺绣来消磨时间。”仇昭雪惊奇的看到桌案上居然有刺绣。
凤茜拾起自己绣得牡丹,得意洋洋的说道“漂亮吗?太后说宫中世事纷扰,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就叫我多做些女工,这苏绣是淼淼教授给我的,我还准备把我院中梧桐伐了,亲手给她做把古琴!”
“凤鸾宫植了九十九颗梧桐,失去一颗就美中不足了!我家中正好有一把凤来古琴,我不是一个附庸风雅的人,这样的古琴还是赠给顺妃这样的懂琴之人!”仇昭雪平和道。
“无功不受禄!”凤茜眉心一颦笑道“仇公公无事不登三宝殿,想必是有事相求?”
“哈哈,在下确实有事央求公主!”仇昭雪坦然道“张太后身边有一个叫做易良的太监,锦衣卫档案中此人除了姓甚名谁,祖籍何处,就没有其他信息了,这样来路不明的人不适合留在后宫!”
“哦?”凤茜疑心重重“他可是太后的人,我能帮什么忙?”
“公主是太后义女,难道不能调动一个小小奴才?”仇昭雪恭维道。
“你想将其调离后宫?”凤茜掩口笑道“异想天开,有太后宠爱,别说是我,就连圣上也办不到!”
“公主不要妄自菲薄,在下看得出太后是真心实意的把公主当成了自己亲生女儿来看待!否则这凤鸾宫怎么会赐给公主呢?”仇昭雪笑道。
“既然这样,我勉强一试,不过你要答应我个条件!”凤茜示意让宫女们退下。
仇昭雪沉吟片刻,笑道“但说无妨!”
“自从成了公主,向圣上、太后提亲的青年才俊比比皆是,我想让你娶我,一来,我可以摆脱纠缠,二来,由你保护我,我感觉很安心。”凤茜直言不讳,毫不羞臊。
仇昭雪吓得一踉跄,沉默了许久,开口道“我是个阉人!”
“阉人怎么了?我之前还不是舞姬嘛?我们是彼此彼此!”凤茜媚笑“再说你博识多通、风云之志,岂是那些凡夫俗子可比拟?”
明朝初立,宫闱中许多女子得不到皇帝宠幸,欲求不满,百无聊赖,随之频频出现宫女之间,或则宫女与太监之间产生情愫,谓曰对食,本意是宫廷清冷、无人慰藉,渐而出现的情况,以后太监娶妻蔚然成风,世人便不以为然了!所谓“宫掖之中,怨旷无聊,解馋止渴,出此下策耳。”
“谬赞了,公主有倾国之姿,倾慕者盈千累万,何必为难在下?”仇昭雪百感交集,心乱如麻。
凤茜无可奈何,叹息道“事已至此,你早知我是移花宫圣女,我是不能婚嫁,一生一世保持清白之躯。你娶我是帮我掩人耳目,我们是互惠互利。”
“清白之躯?你入宫时,就不怕圣上临幸你吗?”仇昭雪问道。
“早在春满楼时,我就在武宗的酒水中放了冰心草粉,这种草粉与我身上的香料相冲!恰好我又与张太后神似,所以武宗对我又敬又怕!哪里敢碰我?”凤茜狡黠一笑。
“那你入宫,一定另有所图!”仇昭雪心中忐忑。
凤茜瞥了他一眼,苦着脸说道“我入宫的目的是为师尊寻人!”
“寻什么人?”仇昭雪好奇道。
凤茜欲言又止,咯咯笑道“你知道的太多了,你如果不娶我,我就想尽办法杀死你!”
仇昭雪知道凤茜说的是玩笑话,听着她的笑声,心就无法平静。
“太后和圣上会认同吗?恐怕只会引来闲言蜚语!”仇昭雪问道。
“你情我愿,他们阻拦不得!”凤茜走到仇昭雪身前,深情的望着他的双眸。
仇昭雪抿了抿嘴唇,凤茜的言语深深的打动了他悸动已久的心,心想变回正常的男人,不是没有办法,大千世界无奇不有,传说三国时期的神医华佗就精通开颅蓄根之术,可惜他被曹操错杀,神奇医术就此失传,直到元末,金针沈家家主沈沧海阴差阳错之下得到了上古医书,通晓了华佗医术,从此闻名天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