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国公主[GL] 作者:允
镇国公主[GL] 作者:允
守礼怯怯道:“姑姑说…不要告诉别人,连阿娘也不能说。”
韦欢瞪着他:“你是听姑姑的,还是听阿娘的?”见了他迟疑的脸色,忽地生出一股闷气,一字一句地道:“以后,只要不是姑姑亲口和你说的,都不能当做是姑姑说的,知道么?”
见守礼不明所以地看着自己,更增添了一股恶气:“罚你出去跪着,圣人什么时候起来,你就什么时候起来——崔明德是什么时候和你说这话的?那日和今日跟出门的,一起受罚。”
作者有话要说: 啊最近一两周工作比较忙,可能回复评论和捉虫都不是很及时,等过了这一阵就会好哒~
第260章 算筹
这一上午我人虽在宫中,心却早飘到了上阳宫里。幸而宫中并无急务,大体只照状依准即可。午后母亲特地又派了人来唤我,并点了崔明德的名字,我见天色晴好,便不乘车,自骑马出去,崔明德因在上阳宫中无有住处,便早早换了轻便衣裳,与我一道乘马而行。
一路上她都甚是沉默,出城门时才看了我一眼,轻声道:“你想好了么?”
她的神情有些奇怪,我看她一眼,手捏着缰绳轻轻一提,那马便缓了步子,与她的坐骑并了辔:“你若有话,不妨直说。”
崔明德凝视着我:“倘若心中真有彼此,嫁与不嫁,在一处或在两处,其实并没有什么区别,何必一定执着于这个名分?”
我道:“你自己是世家子,岂不知这名分的意义?”
崔明德将头转回去,淡笑道:“正因我出身崔氏,所以才知道这些名分礼数,说到底都是虚的。”
我点点头道:“闷声发大财,倒的确像是你们崔氏的作派。” 崔峤明明身体朗健,前几日却上表乞休,他是母亲近两年极信重之人,为太后称制又出力颇多,母亲执意挽留不得,便授了个清河郡公给他,又拔擢了好几个崔氏的青年子弟,堪称一时之荣。
崔明德只是笑:“二娘既知道这些道理,为何一点都不想照着做?”
我坦率地道:“这话阿欢也问过我。我也不是不想照着做。我只是做不到——我不是说自己全然清白无辜,自小到大,我做过的龌蹉事也着实不少,可是这一件,我是真的做不到。我已嫁过一回了。郑博…与我如何,你也看得到。此事也无关阿欢。只是我自己不想再勉强自己,与另外一人假装恩爱,甚而生儿育女,那样既耽误他,也耽误我。”还有一件事我没有说,郑博无论其人如何,毕竟生性温和,又无大倚仗,我能与他相安无事,却未必能与武家这些子弟相安无事,哪怕这人生性再老实,他也是母亲的子侄,我与他不相亲近,万一被他或是诸武捅到母亲那里,万事便再未可知。
崔明德道:“你自己有了决断,也不消我多费唇舌。只是此事若要实行,总要在太后提出赐婚以前,你明白么?”
我点点头:“一入见,我便同母亲说这事。”发现自己竟不觉用了“母亲”这样疏远的词,轻咳一声,遮掩道:“在事之先提出来,阿娘总不会太生气。”
崔明德轻笑道:“无论在事之先,或是在事之后,只要你摆出小女儿的姿态,太后…总是顾念着你,便是生气,大不了将你关上一阵子,等你躲过这阵再出来…”她微微低了头,侧着眼看我:“等你出来,便不一样了。”
我心念一动,不自觉勒了马。她伸手在我的马脖子上拍了拍,那马温顺地又向前走:“太后改易,形同开国,酷吏之风,必然更甚。然而以酷吏威逼天下,终非长久之计,或三年,或五年,总有致息之时。到时方是有为之士施展的时候,此其一。庐陵王在外而圣人与诸皇孙皆年幼,李氏无人,诸臣经酷吏威吓,未敢轻举妄动,数年之内,武氏必然独大。此是其二。太后倚武氏而临天下,起初必然重用武家宗室、排挤李氏旧臣,然而亲生子女尚未可信重,焉知太后便能一直信任诸武?此是其三。太后既然有意,臣下亦有作为之心,此时若再有一人,既有血缘之亲,又有众人之望,还得太后信重,则国之重任在焉。此是其四。”
我几乎怀疑自己听错了:“你…的意思是叫我去斗他们?”
崔明德道:“不是斗,是平衡朝势。”瞥了远处的宫门一眼,浅笑道:“现在说虽然早了些,但是,太后毕竟是个女人,又已是五十岁上的人,千秋万载之后,江山谁姓,二娘就一点也不关心么?”
我迟疑道:“那阖不将睿哥接回来?阿娘现在只他一个儿子了,他又是李氏嫡宗,等他回来,再与那些人…平衡,岂不是比我好?”
崔明德看着我笑:“他是儿子,便注定不能出这个头。”
不知为何,我又生起闷气来:“他是儿子,可以继承皇位,我不行,所以阿娘更信任我,不信他,而诸武也更忌恨他,你是这意思么?我虽是李氏之子,却是女儿,是外姓,与那些人再是斗得激烈,毕竟不能代表李氏的意思,等到睿哥…以后,要抚要剿,自有他定夺,阿娘看我与他们斗,也不怕诸武得罪了李氏,没个下场,是么?你将我当做什么?!”
崔明德笑道:“声音小些——道理的确是这个道理,但是这样做,你也并非全无好处。我记得很久前,你便总说些女儿家不比男人差的话,那些话,到如今还作数么?”
我看她,她则镇定地回看我,到了宫门外,自下了马,走来替我牵马:“我记得很早以前,你便说过许多要令女子自强的话,女子若要自强,除了靠女人自己,还能靠谁?而朝中诸公都是男儿,所制所定,自然遵照他们男人的想法,如果女人不能参与朝政,谈何自强?你空有大言,日日愤叹这世道不公,有这样大好的机会摆在面前却不利用,岂非叶公好龙?你口口声声说要护着你那好阿嫂,权势当前,却畏缩不前,又是为了什么?推你到前头,固然是利用于你,却也是因你值得被利用,倘若你空有身份,却一些子可利用之处都没有,岂非可悲?——只有女人才斤斤计较于这些感情、利用之事,男人们在朝中,早便看惯此等规矩,管它什么利用不利用,当权之人,哪一个不是借着这些利用,顺时应势,青云而上的?你以为朝中诸公,感情好的那些真是彼此投契、君子之交,互相交恶的又真是因政见不合么?无非是相互利用罢了。你要守自己的良心,我倒明白,也不迫你。可这件事与良心毫无关系,你因着那一点小小的义愤就不肯做,我却不明白了。”
她话语虽激烈,语气却依旧是不紧不慢,我原本有些生气,怪她小事大作,略听了一会,却反倒气不起来了,已进了二重宫门,便翻身下了马,不用辇舆,径自与崔明德肩并肩地走着,将众人都甩在后面,也学她的语气道:“你在激我。”
崔明德嘲讽地一笑:“我不是在激你。你那好阿嫂尚知为自己的前程一博,我为什么便不能为自己的前程一博?”
球场已在眼前,我停住脚步,回头看她:“听你的意思,我若不博一博,倒像是不及你们似的?——说罢,你要我怎么做?”
崔明德笑了笑:“若是事先便说出家的话,太后固然不会大怒,你拒婚武氏的名头却也不响,等到太后说了要嫁人之事,你再严词拒绝,太后势必震怒,此事传遍朝野,日后便是你立身之资。”
我忽有所悟,定定看她:“崔二,你一开始,便不想我嫁到武家是么?先替武氏筹划,再替李氏绸缪,你们崔氏,倒是打得百年算筹。睿哥之后,你们意还在谁?守礼?”
崔明德道:“不过借势而为罢了。”
我眯眼看她:“崔氏是借势而为,你呢?”
她淡淡笑道:“我是未嫁之女,自然也是崔氏。”
作者有话要说: 太平:谋士技能哪家强,山东清河崔二娘。
崔明德:……
第261章 行露(十六)
太平进来时韦欢的心忽地一悸,替诸武奉茶的手抖了一抖,滚烫的茶水泼在手上,几个宫人都抢来替她擦拭,她却全无知觉一般,自顾自地偏头去看太平。
这小娘穿着桃红窄袖上衫,红色自上而下,由浓而淡,至衣摆时全变成了白色,堪与白缎间裙匹配。这也是她突发奇想叫人做的料子,宫中匠户费了两年才做出来,而今已成了都中贵妇们人人争抢的物件,却是谁穿都不及她穿好看。她足下丝履也是用这样渐染的料子做的,上浅下深,没有任何纹饰,却将她两脚的修长细致勾勒得明明白白。
她每一步都走得甚是雍容,不似往常那般脚步间自然便带着孩子气的轻快,到武后跟前时端庄一拜,抬头时竟露出几分异乎寻常的坚毅神色。
崔明德跟在她身后,步履如以往一般舒缓从容,只是转头看自己时抬了抬眉,目光中有些说不清道不明的味道。
韦欢的心跳得飞快,低头重又接过一杯茶,躬身送到武后手中,与太平擦身而过时特地留心向她一看,退下时又向她看了一眼,太平发觉了,对韦欢露出一个淡淡的笑,等武后赐座,便悠悠然陪坐在侧,场中诸人已渐次换了打毬衣,预备上场了,她却还只是笑眯眯地与武后谈着话,浑无半点要提那件事的意思。
韦欢的心渐渐揪起来,看了崔明德一眼,这人也已换了衣裳,以缎带束发,蹬了皮靴,回来向武后请上毬场,她难得地穿了胡服,引得武后多问了几句,又叫了独孤绍上前,命她们两个都穿胡服的站在一处,比了一比,笑道:“没想到你们一文一武,穿起胡服来,却都是一般俏丽。”
崔明德照旧只是浅笑,独孤绍倒是笑得咧了嘴,得意洋洋地向武后炫耀她与崔明德在街上与胡人踢毬比赛的往事,太平入神地听她讲着,时不时插进两句话去,逗得武后与诸武、诸公主都哈哈大笑。
韦欢全然听不进独孤绍讲了些什么,而今她满心里都只有那一件事,那件她早便有所察觉、早上打探清楚了、又特地向太平点醒过的事,那件关乎她的太平的未来的事。
那件事,太平本该在一进来时便提出来了,装出神情萧索、音声沉痛的模样提出来,而不是一进来便笑嘻嘻仿佛什么都不知道,还与诸武氏女眷谈得这样合拍。
韦欢确信太平早上已明白自己所指,就算她不明白,崔明德也该替她明白了。韦欢也确信太平已与崔明德商量出了对策,不然不该来得这样晚。可是而今她的所作所为,却又着实令人不解。
韦欢悄悄地向太平挪了一步,趁她回头时又对她看了一眼,太平却如什么都没看见般,将头一转,继续奉承武后。
韦欢抿了抿嘴,不动声色地挤到武后面前,趁独孤绍与崔明德上马之时,在武后身旁轻轻巧巧地笑:“太平不下场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