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章 团伙作案?
李钧见吴局一副看天书的样子,忍不住起身把头探了过去。
技术科对新的案发现场进行勘查……当看到这行字时,他的表情变得和吴局一样精彩。
案发现场都换了?
忍住将案宗抢过来的冲动,李钧轻声说道:
“吴局,那个案宗,我也想……”
“吴局?”
“吴局!”
随着音量逐渐增大,吴局很快回过神来:
“你说什么?”
“案宗。”李钧指了指办公桌上的文件,眼中的好奇越发明显:
“让我也看看。”
吴局没说话,而是将案宗往前一推。
李钧立刻拿到眼前,迅速翻回第一页。
十分钟后。
屋内静得可怕。
甚至能听到三人的呼吸声。
李钧脸上的肌肉已经僵硬到无法动弹。
“这,这不可能啊!”似乎是不能接受眼前的事实,他的嘴里不停呢喃着:
“怎么会这样,明明挺简单个案子,这这这,这怎么会……”
他也是刑警出身,侦办过很多案子,但如此复杂的案子还是头一次见。
倒不是说这个案子对社会有多大危害,实在是难度有些超标了。
扪心自问,如果这起命案由他负责,很有可能会掉入嫌疑人设下的圈套。
哪怕是现在将嫌疑人揭穿的情况下,他都不免有些后怕。
真要是弄错了,他这个支队长可是有连带责任的。
同时他也注意到……专案组里有能人!
而且还是个他不熟悉的人,那些工作时间久的,他自信都认识,不但能叫出名字,还都有一定了解。
包括自己在内,都没有这样的本事。
谁啊?!!
李钧不由得看向了身旁的吕忠鑫。
他一定知道答案!
还没等李钧开口,吴局长就已经把目光落到了吕忠鑫身上:
“老吕,咱们也打过几次交道,算是熟人了,我对你也有一定了解,你说说,这起案子是怎么侦办到现如今的?”
这就是领导。
要水平有水平,要情商有情商。
既问出了心中所想,又照顾了下属的面子。
看似普通的问话,实则却暗含深意。
将这段来个中译中,就是……
“老吕,都是熟人别扯犊子,你多大本事心里没点逼数吗,你就直接说是谁侦办的吧。”
这么说倒是简单明了,但是难听啊。
看透不说透,还能做朋友~
吕忠鑫自然是听出来了。
他本就没打算将这事揽到自己身上,连想都没想过。
领导既然问了,他毫不掩饰地回答道:
“主导办案的是于大章,今年刚分到咱们这里的新人,最早提出嫌犯藏身小旅馆的就是他。”
“案宗上面提到的线索,都是他在调查中发现的。”
“可以这么说,整个案子的流程都是他在推进。”
“还有,他是我徒弟。”
没什么不好意思承认的,吕忠鑫对此很坦然。
专案组有一个算一个,你随便去问,有不服的吗?
自己徒弟是靠本事上位的,我们也乐意配合。
不服?
不服你上啊!
“你是说……”吴局斟酌着用词:
“你们被一个新人领导了,而那个叫于大章的新人带领你们将案子侦办到如今?”
吕忠鑫用力点了一下头,严肃地回道:
“是的。”
吴局沉默了。
李钧张着嘴,也不知道该说些什么。
这事有点麻烦了。
按照惯例,当一件案子出现重大转折,超出了当前专案组的能力范围时,最好的办法就是立刻停止侦办。
然后由上级领导派遣新的专案组来接手此案。
可眼前的情况有点特殊。专案组里有人具备破案的能力,但是他的身份……
一个刚来不久,还在实习期的见习警员。
是不是有点太儿戏了?
能破案最好,皆大欢喜。
一旦线索断了,传出去可就成笑话了。
#宏口分局让一个嘎嘎新的见习警员带领专案组侦办命案,最后成功办成了悬案#
这谁受得了。
一念至此,李钧咬了咬牙,对吴局说道:
“要不,停下来吧。”
要是让专案组继续侦办下去,那可就相当于赌博了。
案子肯定要继续办,但也要在合规的情况下。
“停下来倒是容易。”吴局盯着李钧,双眼透露出锐利的目光:
“你说局里有谁能接手这个案子?”
这才是最大的问题!
将案子推给上面?
那不更丢脸嘛。
重新组建专案组,换局里其他人侦办?
李钧根本就不用细想,放眼整个分局,有能力接这个案子的……
没有,一个都没有!
不是他瞧不起人,而是他对分局的人太熟悉了。
话说回来,假如真有那种能力特别出众的人,分局也留不住,早让上头调走了。
“可是……那要不……就……”
李钧开始吞吐,说的全是关联词,各种提醒,就是不说实质性内容。
没办法,责任太大,他这个支队长扛不起来。
他现在也只能建议,但还不能把话说得太直白。
万一局长最后来一句:就按你说的办吧。
那就真要命了。
他已经打定主意,就算是赌,也不能由他这个支队长来下注。
吴局那是什么人,李钧那点心思他一眼就看穿了。
“你盯着点吧。”吴局看着李钧说道:
“专案组如果有什么需要,尽可能去配合他们,务必要将这个案子拿下,期限嘛……”
吴局顿了一下,似乎有些拿不定主意。
最后他大手一挥:
“算了,不要给他太大压力,第一次就接触这种案子也是难为他了。”
李钧和吕忠鑫都听出来那个“他”指的是于大章。
两人赶紧点头,虽然嘴上没说,但心里的想法差不多。
还得是大猫儿,真有魄力啊。
不但敢下注,而且下的还是重注!
.
此刻的于大章正在看新鲜出炉的现场勘查报告。
“现场除了张妍他们一家三口,还另外提取到了两个人的足迹。”钱程在一旁给他指出了关键点。
两个人?
这个结果超出了于大章的预料。
再加上已经到案的孔令杰,这起案子的嫌疑人增加到了三个。
团伙作案?
不能够啊。
孔令杰的作用是替人顶罪,这个还在正常逻辑内。
但现场有两个凶手作案,于大章就有些不能理解了。
张妍,一个十九岁的季少女,用得着两个人合伙杀她吗?
而且脖子上的扼痕已经鉴定过,是一个人做的。
就算另一个人帮忙按住张妍的双脚,在剧烈的挣扎下,她的脚踝处也会留下淤青之类的痕迹。
而事实却是,张妍全身上下只有脖子上那一处扼痕。
还有床尾处的波浪形褶皱,也间接证明了张妍在剧烈挣扎时,没有第二个人帮忙摁着。
真是奇了怪了。
多出来的那个人在现场干嘛呢?
站旁边看热闹?
于大章自己都感觉到了荒谬。
凶手没找到,倒是发现了一个吃瓜群众。
一个在凶案第一现场看凶手行凶的吃瓜群众!
谁啊?!!
(本章完)